視頻|這場跨越200公裡的防汛接力,保障沂河安全度汛

2020-12-11 閃電新聞

臨沂水系發達,大中小型水庫901座,塘壩近萬座,有「千庫萬塘」之稱。其中,沂河縱貫南北,流經臨沂市8個區縣,自沂水縣跋山水庫以北至郯城縣南部的吳道口,河道幹流長約200千米,被臨沂人稱為母親河。但由於臨沂市降水年際變化大,年內分配不均,再加上地勢北高南低,汛前降雨集中,源短流急、洪水峰高量大,歷來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8月5日8時至8月7日8時,臨沂市平均降雨達到75.8毫米,沂河出現明顯漲水過程。8月7日9時,據省水文局洪水預報,預計沂河臨沂水文測站7日14時洪峰流量3800立方米每秒左右。在長達200公裡的防汛戰線上,臨沂市如何統籌協調各級各部門,環環接力,保證一條大河安全度汛?

護水庫

8月6日晚11時,暴雨瓢潑,沂水縣道託鎮胡家旺村黨支部書記侯天增穿著雨衣吃力地走上水庫堤壩上,一邊觀測水位漲勢,一邊巡查水庫沿線是否有管湧或滲水現象。自7月21日以來,這已經是臨沂市經歷的第四次明顯降雨過程,侯天增面前的這座胡家莊小2型水庫已經逼近了警戒水位,正在全力洩洪。

「咱是水庫的巡查責任人,根據規定每次下雨都要在水庫邊守著,一旦發現水庫有問題隨時上報。」侯天增說,今年的汛期來臨前,水利部門還專門組織水庫責任人進行了防汛演練,線上培訓了相關知識,現在鎮上的每個水庫巡查責任人手裡都有一張明白紙,上面清晰地標註著值守水庫的相關水文數據等信息。

說話間,水庫的技術負責人、道託水利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高宏也來到了岸堤上,與侯天增一起沿水庫巡查。據高宏介紹,經過這幾次大雨,距離胡家旺村20公裡外的跋山水庫的水位持續上漲,目前也已經開閘放水,為接下來的降雨預洩騰庫。

據了解,目前臨沂市有各型水庫901座,其中小型水庫864座,光是在臨沂城區上遊沂河流域,就建有田莊、跋山、岸堤、唐村、許家崖5座大型水庫和22座中型水庫,總庫容22.47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5606.9平方千米,佔沂河流域總流域面積的47.4%。

近年來,臨沂市實行嚴格的小型水庫防汛「三個責任人」制度,為每座小型水庫配置了行政、技術、巡查三個責任人,其中巡查責任人一般是小型水庫所在地的村黨支部書記。按照規定,一旦開始降雨,巡查責任人需要在水庫邊實地觀測水庫水位,為指揮中心科學調度提供實時數據。

「這樣的實地觀測是很有必要的,去年颱風『利奇馬』過境期間,蘭陵縣一座小型水庫就出現了險情,幸好當時村裡的巡查責任人徹夜堅守在水庫大壩上,在凌晨時發現了水庫超過警戒水位,及時提醒村民轉移到了安全地帶。」高宏說。

8月7日凌晨,正在水庫邊的工棚內避雨的侯天增,接到了臨沂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打來的電話。與該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簡單交換了一下雨情、水情等信息後,侯天增放下電話說:「是市水利局防汛辦電話檢查我們上崗值守情況的。這雨要下一整夜,晚上得讓老婆來壩上給我送飯了,看來今晚是回不了家了。」

總調度

在電話的另一頭,臨沂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工作人員王帥將聽筒扣在座機上,做好記錄後,再次翻開水庫防汛責任人的名單,繼續抽查下一座水庫三個責任人上崗履職情況。自8月5日早8點臨沂市迎來大範圍強降雨,王帥已經在這間辦公室連續值守了兩天一夜。

王帥坐在一圈半圓形辦公桌的尾端,在他身旁,另一名工作人員一邊盯著牆上五米寬的電子屏,一邊不停點擊滑鼠,查看各個水庫的水位數據。此時,跋山水庫的洩洪速度已經達到了38立方米每秒,而就8月7日上午,這個數據還是8立方米每秒。

一組1956年至2000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沂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超過800毫米,由於沂河中上遊均為山丘區,洪水陡漲陡落,往往在暴雨過後幾小時內,主要控制站便會出現洪峰。經過六十多年的治理,如今的沂河已經形成了由水庫、河道堤防、控制性水閘、分洪道工程、水利樞紐工程等組成的防洪工程體系。其中,沂河祊河口以下至省界已按照五十年一遇的防洪標準治理。

如何及時掌握汛情,統籌協調上下遊、左右岸科學調整洪峰,考驗著臨沂市各個有關部門。

在指揮中心隔壁的一間辦公室裡,工程師王輝打開了臨沂市水利局開發的智慧防汛系統,開始為各型水庫制定洩洪方案。這套系統2018年投入使用,輸入氣象部門提供的降雨預報數據後,可以模擬出未來一段時間的河道水情與水利工程狀況,提前制定洩洪方案。

「8月7日上午11點,跋山水庫的水位是173.76米,根據系統計算,如果未來一段時間的持續降水量預計達到50毫米,水位將升至175.74米,如果預計持續降水量是100毫米,水位將升至177.47米。我的工作就是根據各個時段的實時降水量,判斷水庫應該在何時洩洪。」王輝說,智慧防汛系統可以同時模擬37座大中型水庫的庫容水位漲落情況,再由指揮中心綜合協調上下遊洩洪方案,確保沂河流域的各個水庫科學調度,避免各個水庫各自為戰出現人為疊加的洪峰。相比於以前用紙筆計算水庫洩洪方案,智慧防汛系統更快、更準確。

臨沂市的汛期是每年的6月至9月,四個月的時間裡,整個臨沂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都隨時保持著臨戰狀態。這間辦公室24小時不間斷地安排兩名工作人員值守,一旦有強降雨過程,值班人員會增加到6至12人,分工負責預警信息、監測雨情、調度工情、信息統計報送,以及專人負責超汛限水庫水位變化情況、制定洪水調度方案等工作。

「這場大雨預計會持續三天,這三天時間裡我們都要值守在這間辦公室。」王帥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說,「幾天沒刮鬍子,已經有些扎手了。」

去年颱風「利奇馬」過境時,王帥接到指令前往指揮中心值守,將私家車停在路邊。大雨降下,路面積水,周邊的汽車都及時轉移到了安全地帶,只有他的車一直停在路邊。四天之後,等他結束值守再去開車時,卻發現車子已經在積水中泡壞了。

8月7日下午3時,根據水文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一波洪峰將要在臨沂市區河段形成,臨沂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向小埠東橡膠壩發去預警信息,再次提醒那裡的工作人員做好迎洪準備。

開閘壩

從臨沂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向南13公裡,在沂河小埠東橡膠壩管理辦公室內,這裡的負責人張麗正帶領工作人員計算河道洪峰流量。

小埠東橡膠壩位於臨沂市主城區的東南側,此處河段是沂河主幹道與祊河、柳青河等三條支流的交匯處,沂河北部流域的降水匯集於此。根據臨沂市水利部門的綜合調度,往往會在這裡形成沂河防汛過程中最大的洪峰。小埠東橡膠壩能否順利洩洪,關係著臨沂市的城市安全。每次大雨襲來,這裡的工作人員都要以每半小時一次的頻率計算河道流量,避免快速形成的洪峰對壩體帶來衝擊。

「目前流量已經超過2000,剛才市水利局指揮中心打來電話,通知我們今天的最大流量將接近3500。」張麗介紹說,3500個流量,意味著每秒鐘通過沂河的水量達到了3500立方米,接近兩個標準遊泳池的容量。

據了解,小埠東橡膠壩由橡膠壩袋、充排水泵站、水閘等組成。壩袋以高強力合成纖維為骨架,內外塗敷橡膠保護層製成。橡膠壩分為充水式和充氣式兩種,而小埠東橡膠壩使用的是充水式,壩袋充脹後控制上遊水位用以供水、灌溉、發電、航運、防洪等,效果與普通水閘相似,卻有造價較低、施工簡易、運行方便等特點。小埠東橡膠壩的橡膠壩袋共有16節,淨長1135米,橡膠壩袋內充滿河水後,高度達到3.5米,可以使整個壩體的最高蓄水位達到65.5米。

接到流量預警信息前,小埠東橡膠壩已經進入了第一階段的洩洪操作,預報洪水超過1000立方米每秒時,橡膠壩就要按調度方案將壩袋內的水完全排空,落壩到底。這項操作,用水利部門的專業術語來說,叫做「塌壩」。

早在8月7日上午9時30分,張麗就接到了預警信息:預計到下午2時左右,沂河臨沂站洪峰將達到小埠東橡膠壩。此時,橡膠壩已經提前塌壩到底,等待洪峰到來。

「橡膠壩袋內充滿水時是3.5米,要想完成『塌壩』需要六個小時。凌晨三四點鐘,市水利局防汛辦根據氣象預報和上遊來水情況進行研判分析,及時調度城區段所有攔河閘壩提前塌壩到底,現在橡膠壩袋已經落壩到底,迎洪時間還算比較充裕。」張麗一邊重複著工作指令,一邊與充排水泵站的操作人員走出中控室,來到了為於辦公室負一層的水泵站。水泵站內,三臺水泵中的兩臺正常運轉,另一臺作為備用。

「即使沒有降雨,我們也要每周檢查一遍這些設備的運轉情況,確保有洩洪任務時,不會出現問題。」張麗告訴記者。

據了解,小埠東橡膠壩於1996年1月動工,1997年1月竣工並投入使用,23年來,這座水利工程成功保障了臨沂市區安全度過每次洪峰。

同時,小埠東橡膠壩的壩上蓄水面積達到了1.6萬畝,是杭州西湖的2倍,這處河段被命名為沂蒙湖。2001年9月,小埠東橡膠壩被水利部評為首批18家國家級水利風景區之一,是當時山東省唯一一家獲此稱號的單位。2006年,小埠東橡膠壩入選第四屆金氏世界紀錄,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橡膠壩。

此外,小埠東橡膠壩在調蓄區間徑流、改善和擴大灌溉面積、提高河道防洪能力、提升臨沂城區的生態環境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2002年,臨沂市委、市政府圍繞「城水相依、人水和諧」的理念,邀請全國著名城市規劃專家規劃設計,拉開了「生態水城」建設的序幕,改善了臨沂的城市形象。2007年2月,小埠東橡膠壩被住建部評定為國家級城市溼地,2016年又被水利部評選為全國「十大最美水工程」之一。

8月7日下午3時21分,位於小埠東橡膠壩下遊的臨沂水文測站實測洪峰流量3700m3/s

在確認了壩體已達到最大洩洪量的信息後,中控室內的工作人員拿起電話開始向下遊的劉家道口樞紐工程管理局、郯城縣防汛指揮部等七個單位陸續打去電話,通報洩洪情況。

「像這樣重要的信息就不能通過微信群或者簡訊通知,一定要和相關部門逐一確認各種細節,避免給下遊帶來猝不及防的洪峰。」半小時後,七通電話打完,張麗打開中控室的窗戶,巨大的轟鳴聲傳來,從窗邊向外看去,傾瀉而下的河水在夜色中翻湧起大片白色的浪花。

這些河水向南奔騰12.7公裡,來到劉家道口樞紐工程。這項工程主要由劉家道口節制閘、彭道口分洪閘等工程組成,是實現沂河洪水東調的關鍵控制性工程。

8月7日下午17時許,根據上級調度指令劉家道口樞紐工程中的分洪閘開啟,將自北而來的洪峰一分為二,通過分沂入沭河道,將超過每秒1000立方米流量的洪峰引入東側的沭河,另一半則繼續沿沂河主幹道向南,分流後的洪峰流量超過每秒2000立方米,進入了臨沂市郯城縣境內。

巡河道

馬頭攔河閘位於郯城縣馬頭鎮,距離劉家道口樞紐工程 約40公裡。8月7日下午6時30分凌晨,為了監測這一波洪峰過程,沂沭河局郯城河道管理局沂河所所長周先強已經此地等候多時。一小時前,他接到巡防指令,從家中趕來。

沂河上遊為山洪河道,水流湍急,洪水暴漲暴落,湍急的水流會導致河岸坍塌或河水漫溢,這種特點導致留給郯城縣的反應時間較少。沂河在郯城縣境內主幹道長約55千米,在洪峰過境時,周先強與同事們的職責就是沿55千米的河道兩岸巡查,檢查堤岸、控導、涵閘等各類工程的情況,及時發現處理並上報險情。

「防汛工作要以防為主、常抓不懈,做到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郯城縣境內的沂河主幹道設計防洪能力是每秒8000立方米,2000流量對郯城段來說不算特別大,但每次行洪時,我們都要把兩岸的各類工程看一遍,不允許出現任何紕漏。」周先強說。

借著手電筒的微弱光亮與閘壩上的燈光,周先強與沂河所工作人員張效軍走出水文觀測塔,沿著堤岸上的臺階向下走去,這裡立著四根兩米長的鋼管,順著堤岸的坡面依次向下排列。周先強告訴記者,這些鋼管就是幫助巡河員觀測水位的水尺。此時,最下面的一根水尺已經完全浸入水中,湧到岸邊的浪花不斷排擊著第二根水尺的根部。

「根據我的經驗,現在河水的行洪流速大約是每小時5公裡,水位也在安全範圍內,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幾處重點險段和新建控導工程的情況。」周先強從車中取出紅漆,在石砌的岸堤上記錄下了當前水位,便匆忙趕往下一處巡查地點。

在該縣郯城街道辦事處與馬頭鎮交界處,周先強踩著雨靴,沿河道旁的灘涂地邊走邊看。這一段河道兩側灘涂地帶較窄,河道離濱河路較近,一旦出現險情,河水很容易衝刷堤岸,漫溢到濱河路上。去年,郯城河道管理局在這裡新建了一處小型控導工程,重點加固了此處的堤岸。像這樣的重點險段,在郯城境內共有四處,每次汛期來臨,周先強都要在第一時間前來巡查。「尤其是這個地方,有去年新建的工程,還沒有經過大洪峰考驗,需要格外留心。」周先強說。

據了解,目前郯城河道管理局已在郯城縣境內的沂河主幹道上,建設了大型控導工程5處、中型控導工程7處,還有30多處小型修補加固工程。在整個行洪過程中,周先強與同事們一直都堅守在一線,不間斷地巡查各處工程的運行情況。有些加固工程需要撥開荊棘與灌木才能查探清晰,幾次巡查下來,周先強與同事們的身上往往會留下許多被草木喇開的大大小小的傷口。

8月8日凌晨2時,周先強驅車趕到了郯城縣勝利鎮北新汪村。汽車停穩,周先強仰頭將水壺中最後一口水喝完,打開車門向岸堤邊走去。經過一整夜的奔波,這支容量1500毫升的水壺也見了底。

岸堤上,北新汪村黨支部書記鄭洪興早已撐傘站在堤岸上,正在向河道遠眺。待周先強走近,鄭洪興先開口寒暄:「老周,多虧了你們來建設的工程,今年咱村沒出問題。」

北新汪村地處沂河河道轉彎處,洪峰轉向帶來的衝擊力拍擊著堤岸,一度威脅著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2005年時,一場強降雨使該段河水暴漲,洪峰衝刷灘地,造成了一定損失。十幾年來,沂河很少給郯城縣帶來實質性危害,因此北新汪村的這次洪峰,給周先強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2006年,郯城河道管理局在實地考察了北新汪村的情況後,在岸堤上建設了5條丁壩和400餘米的石護岸,通過伸入河道的丁壩壩體和石護坡,緩解河水轉向帶來的衝擊力。此後,又陸續進行了三次系統性治理,建設了多處石護坡抵禦河水排擊,基本消除了北新汪村面臨的洪災隱患。

早上8時,天已大亮,周先強與同事們回到郯城河道管理局吃早飯。在郯城河道管理局的防汛值班室內,燈光還沒來得及熄滅。該局防辦主任付玉超已經在這裡值守一個晝夜。隨著雨情、水情與工情的變化,付玉超需要隨時將一條條防汛指令傳達到各個基層部門並將搜集整理的信息及時上報。

付玉超的家在46公裡外的蘭陵縣,有時遇到汛情,連續兩三個星期都無法回家。幾天前,他一直感到頭暈、胸悶,卻一直堅持在崗,直到單位強制讓他休假催他就醫後,他才知道自己已經有了心臟早搏的跡象。「洪峰就是命令,其他的,等這次汛情過去再說吧。」付玉超說。

「降雨過後,洪峰全部過境一般需要一天一夜。為了保證急難險重處有人扛起重任,我們成立了黨員突擊隊帶頭衝鋒,行洪過程中他們基本沒有時間休息。」郯城河道管理局局長張傳秋說。

早上8時,周先強簡單就餐、小憩之後,將隨身的水壺灌滿茶水,再次前往一線巡查河道。周先強是河道治理戰線上的「老兵」,從1988年起就在郯城河道管理局一線工作。32年來,他見證了沂河防汛的變遷。

「80年代時河道面貌並不理想,堤岸防護設施標準不高,遇到較大的洪峰很容易漫溢,那時我們的巡查能力也不太行,騎著自行車巡堤查險,遇到泥濘路段,自行車輪轉起來比磨盤還慢。」周先強介紹,至90年代時,堤防開始加寬加固加高,河道承洪能力達到了20年一遇的標準,巡河員的裝備也換成了雨靴和摩託車。尤其是2010年開始,沂河兩岸又連續進行了多次綜合治理,建設了一大批防護工程,防洪標準也提升到了50年一遇,再加上上級沂沭泗水利管理局和沂沭河水利管理局的統籌調度,上下遊密切配合,我們的防洪能力提高很多,現在我們幹防汛工作的壓力已經比2000年以前輕鬆很多了。

「從2016年開始,河道管理單位落實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防汛救災的重要指示精神,逐步開始轉變管理理念和思路,把防汛救災和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高度融合,由過去的改變自然、治理自然轉變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時格外注重保護沂河兩岸的河道生態環境和水環境,從而實現保護沿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雙重目標。現在的沂河已經基本實現了保證安全這條底線,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實現全流域水清岸綠的目標。」郯城河道管理局副局長龐永祥說。

8月8日上午10時,周先強來到郯城縣南部的吳道口,沂河從這裡流入江蘇省。站在岸堤上遠眺,水流平穩,經過一個晝夜的奮戰,此次降水在沂河主幹道形成的洪峰,跨越200公裡,平穩度過。

「回去好好睡一覺,備戰下一次洪峰。」周先強說。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記者 杜輝升 紀偉 報導

_

_

點擊在看

送你小花花

相關焦點

  • 汶川下莊村築牢安全防汛網 確保安全度汛
    為切實做好防汛工作,下莊村嚴陣以待、加強防範,築牢安全「防汛網」,全力做好防汛防災工作,確保全村群眾安全度汛。「我們把所有的村幹部分為四個組,成了應急強險組、後勤保障組、巡查組、疏散組,我們也積極進行物資準備,優化防汛物資儲備布局,有針對性地儲備防汛搶險物料,明確疏散撤離路線。」
  • 日照:抓實抓細最嚴格防汛責任制 確保工程安全質量安全度汛安全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水利工程建設和防災減災工作重要論述,按照「根治水患、防治乾旱」的要求,全面加強水利工程建設,抓實抓細最嚴格的防汛責任制,確保工程安全、質量安全、度汛安全。市政府秘書長黃秀芹參加。
  • 做足汛前準備 確保安全度汛
    做足汛前準備 確保安全度汛 2020-05-31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高溫下的防汛堅守者:捕捉水情信息,確保度汛安全
    近來的高溫天氣讓江蘇各地進入了「燒烤」模式,但連雲港新沂河、新沭河仍然處於大流量行洪過程中,防汛搶險工作人員頭頂烈日,踏遍閘口、岸邊,捕捉水情信息,確保度汛安全。8月16日,在新沂河大堤連雲港市灌雲縣南崗鎮趙莊村的背水坡,武警連雲港支隊的150名官兵,聯合灌雲縣防汛抗旱機動搶險隊的隊員,共同處置新沂河大堤滲水點,確保大堤安全。
  • 確保安全度汛、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全媒體記者 吳剛 報導】6月28日晚7時,通城縣2020年第五次防汛會商會在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召開,會議分析研判當前防汛抗旱、防震減災工作形勢,對防汛抗旱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會議要求:科學調度,進一步壓實責任,落實落細防汛措施,聚焦汛情發展態勢精準施策。加強應急值守和巡堤查險,加密監測預警,做好會商研判。加強應急搶險救災救援準備工作,加大排澇設備、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器材保障力度,統籌調度應急搶險救援力量。加強統籌指揮和信息報送工作,及時推送監測預警信息,科學有效組織群眾轉移避險。不麻痺、不厭戰、不僥倖、不鬆勁!
  • 數字夯實防汛「安全堤」
    ■ 克難攻堅打「突擊戰」200餘處風險點及物料點上圖入庫,24個歷史險段架上視頻監控打好防汛這場「硬仗」,要響鼓重錘。急中之急,險中之險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自啟動全市防汛Ⅱ級應急響應後,長漢江武漢段及市內重點中小河流水位不斷上漲,7月10日7時,長江漢口站水位達到28米的高位。高水位下的防汛信息支撐和保障作用顯得尤為重要。當日晚,市水務防汛信息中心接到市防辦指令:製作全市高水位防洪隱患風險點分布圖。這張圖的分量有多重,市水務防汛信息中心副主任金衛華心中有數。
  • 東平州城街道:強化河道治理,確保安全度汛
    州城街道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原則,細緻謀劃、周密部署防汛準備工作,突擊治理河道,確保安全度汛。在州城街道葛針園村、海子村、亭坡村,挖掘機轟鳴作業,工作人員深入涵洞裡、溝渠中對堵塞的河道及排水溝渠進行疏挖清淤。
  • 淮安市清江浦區武墩街道:責任再過細 築牢防汛「安全堤」
    面對連續強降雨和可能出現的汛情隱患,清江浦區武墩街道進一步強化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堅持防汛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加強指揮調度,全力確保街道二河段安全度汛。靠前指揮、打好頭陣。街道防汛指揮部負責同志帶頭深入防汛一線,查看二河水位情況,了解防汛人員在崗值班、責任幹部駐點情況。街道值守人員、村幹部嚴格按照24小時值班、領導帶班制度以及防汛信息報告制度要求,紮實做好防汛規定動作。提醒加壓、嚴陣以待。
  • 豐城全市上下齊心度汛
    檢查中,李曉楚強調,我市遭遇連續強降雨,給我市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防汛形勢十分嚴峻,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高度警惕,牢固樹立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思想,時刻繃緊防汛這根弦,堅決克服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密切關注雨情、水情、險情、災情,遇到困難要及時上報防汛指揮部。
  • 李海濤:全力打好防汛防颱風這場硬仗
    原標題:全力打好防汛防颱風這場硬仗 2日,黑龍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海濤在省應急廳指揮中心現場指揮調度防範第9號颱風「美莎克」。他強調,面對今年以來最強颱風,全省上下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靠前指揮,沉著應戰,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 胡華良在檢查防汛工作時指出
    胡華良指出,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貫徹省市防汛防災部署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克服一切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科學精準預報水情,周密細緻應對汛情,從嚴從實從細落實各項防汛舉措,全力以赴確保安全度汛。副市長陳軍衛參加。「水庫目前水位是多少?」「應對連續降雨天氣落實了哪些措施?」
  • 修復946處水毀工程、排查1621處風險隱患 山東這樣打贏防汛攻堅戰
    防汛形勢嚴峻。山東省水利廳發展規劃處處長劉建基介紹說,根據去年水利工程損毀情況,去年汛後啟動實施了946處水毀工程修復,完成總投資6.4億元。克服疫情不利影響,搶抓汛前有利天氣,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修復進度。所有水毀修復項目已於汛前全部完成,比既定完成時限提前1個月,恢復了工程設計防洪能力。
  • 鐘山區大灣鎮:緊繃「安全弦」織牢防汛抗洪「防護網」
    鐘山區大灣鎮地處烏江源頭三岔河流域上遊,三岔河由西向東貫穿全鎮,全長10.1公裡。鎮內安樂、色開、關門山、海開、頂拉等5條小河在不同地段與三岔河匯集,是三岔河的重要支流,轄區為老工業區,有採煤沉陷區,地質災害隱患較大,雨季來臨之際,給大灣鎮防汛抗洪帶來一定困難。
  • 東平縣州城街道全力疏通「經脈」保障安全度汛 - 瀟湘晨報
    通訊員 鄒曉琳今年天氣複雜多變,雨水較多,水流動頻繁,多項防汛任務日益緊迫,防汛預警不斷升級。針對今年防汛工作的巨大挑戰,東平縣州城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高度重視、認真排查,全力做好河道、溝渠等疏挖清障工作。
  • 海寧市應急管理局局長夏利鋒帶隊開展防汛大檢查
    為切實做好2019年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近日,海寧市應急管理局局長夏利鋒帶隊赴袁花鎮開展防汛大檢查工作。檢查工作組採用聽介紹、看現場的方式,重點了解鎮村汛前自查的準備情況和防汛防臺工作重點,檢查村級防汛防臺形勢圖動態更新,防洪排澇工程安全運行及設備維護保養狀況,在建涉水工程安全度汛措施落實。
  • 渭城區渭陽街道黨員幹部衝鋒防汛一線為群眾安全保駕護航
    汛期來臨,近期連續暴雨,為了全力做好應對強降雨防範工作,渭城區渭陽街道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廣大黨員幹部積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自覺主動衝到防汛最前線,為轄區群眾安全度汛提供堅強紀律保障,切實維護轄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抓好防汛搶險第一要務 湖南交水建集團扛起責任舉措實
    防防防,在當前防汛形勢十分嚴峻之際,湖南交水建集團司屬企業多個項目備足搶險和防汛物資隨時準備調用,與地方巡邏人員進行24小時不間斷巡堤查險,壓實責任、勇於擔當,防汛搶險並舉,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甘肅】酒泉公路局防汛做好「四查四到位」
    本網訊 近日,甘肅河西地區出現連續降雨,酒泉公路局加強汛期公路安全督查檢查力度,做到「四查四到位」,保障轄養道路安全暢通。「四查四到位」即查度汛措施,做到保障到位,加強與氣象、交警部門的協同聯動,根據氣象預警和養管線路實際,該局連日來組織督查小組全面督促檢查各單位防汛預案、防汛物資、應急隊伍及機械等的儲備情況。有針對性地對215國道當金山路段進行重點監控,實行局主要領導和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蹲點駐守值班值守。
  • 楊光深入古河鎮督導防汛工作
    7月18日上午日縣委副書記、縣長楊光來到古河鎮實地查看汛情,督導檢查防汛工作。縣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姚本山及古河鎮主要負責人等參加。在古河鎮古河大橋,楊光鎮負責人關於大橋封閉及相關防汛工作情況匯報,詳細了解防汛工作落實情況,仔細詢問值班值守等情況,並督促相關負責人要切實發現和排查整改安全隱患。
  • 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毛偉明視頻調研國網江西、湖北、湖南、安徽...
    毛偉明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全力確保電網安全度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讓電網鐵軍精神在抗洪搶險一線熠熠閃光。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張智剛參加視頻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