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在中華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這是一種神話了的動物,可以呼風喚雨,最後更是演化為了「至高無上權力的象徵」。在武俠小說中,含有「龍」字的武功,也都是威力無窮的神功。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裡,就有七種與「龍」有關的武功,確實個個都是絕頂功夫。
八卦遊龍掌:這是《鹿鼎記》中,假太后毛東珠教給康熙的武當派武功。「八卦遊龍掌」有八八六十四式,但變化繁複,威力不小。韋小寶跟著海大富學了少林的「大慈大悲千葉手」,毛東珠便讓其用「八卦遊龍掌」來應對。當然,毛東珠教得不認真,康熙學得也不紮實,這「八卦遊龍掌」的威力並沒有顯現出來。但這並不表明「八卦遊龍掌」不怎麼樣,既然是武當派的絕學,威力絕對不小。
倚天屠龍功:這是《倚天屠龍記》裡,張三丰將「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這二十四個字,融入到武當功夫之中,而得到的一門絕頂功夫。張三丰將其傳給了張翠山,在王盤山,張翠山用這「倚天屠龍功」,讓武功蓋世的謝遜敬佩不已,自嘆不如。只可惜這「倚天屠龍功」自張翠山之後,就此失傳,便再也沒有人能會了。
龍爪擒拿手:這是《雪山飛狐》中,「興漢丐幫」範幫主的拿手絕技。範幫主武功在當世並不算頂尖,但他的「龍爪擒拿手」卻是一項絕技。「直如鑽筋入骨,敲釘轉腳」,「如影隨形,似蛆附骨」,無論對手武功如何高強,只要有身體接觸,「立時就給拿住,萬萬脫身不得」。賽總管為了擒拿「打遍天下無敵手」苗人鳳,便讓範幫主用「龍爪擒拿手」這一絕技來對付他。範幫主確實也制住了苗人鳳,沒想到卻突然出來個胡斐,將苗人鳳救了下來。
龍抓手:這是《倚天屠龍記》裡,少林空性大師在光明頂上與張無忌相鬥時所使的武功。「龍抓手」只有三十六式,要旨在「凌厲狠辣,不求變化繁多」。殷天正一見空性的「龍爪功」,便提醒張無忌要小心。張無忌見「龍抓手」確實毫無破綻,實在是一門了不起的武功。他便用「龍爪功」對「龍爪功」,只是招招後發先至。張無忌坦陳,「若非以少林絕藝和大師對敵,天下再無第二門功夫,能佔得大師半點上風」,可見「龍抓手」確實威力了得。
擒龍功:這是《天龍八部》中,蕭峰一項震驚武林的絕技。「擒龍功」與「降龍十八掌」、「打狗棒」,並稱丐幫三大絕技,但「擒龍功」一百餘年來,無人練成。主要是修煉「擒龍功」,須有精純深厚內力為基礎。蕭峰在無錫杏子林使出「擒龍功」,讓風波惡怔住了,不相信這世上還有此神功。而武學「大理論家」王語嫣對各種武功都爛熟於心,但對「擒龍功」卻是一無所知。「擒龍功」是一門可以隔空取物、隔空攻擊敵人的武功,與「六脈神劍」、「火焰刀」有些相似,是一門非常了不起的武功。
龍象般若功:這是《神鵰俠侶》裡,金輪法王的一項絕世神功。「龍象般若功」是密宗至高無上的護法神功,共有十三層,金輪法王練到了第十層,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金輪法王的「龍象般若功」,與楊過的「黯然銷魂掌」、郭靖的「降龍十八掌」相媲美。金輪法王非常喜歡郭襄,要收其為徒,但郭襄卻將「龍象般若功」譏諷為「蛇豬不若功」。
降龍十八掌:這是蕭峰、洪七公、郭靖的看家本領,被掃地僧稱為「天下第一掌法」。「降龍十八掌」講究剛柔相濟,掌力「忽強忽弱,忽吞忽吐,從至剛之中生出至柔」。招招威力無窮,無堅不摧、無固不破,雖然只有十八招,但每掌均有「龍吟虎嘯之勢」,每招都具有絕大的威力。「降龍十八掌」雖然是第一陽剛掌法,其實已經到了「由剛至柔」、「返璞歸真」的境地。
金庸先生筆下這八門武功,名稱裡都含有「龍」字,確實個個都非常了不起,威力無窮。其中的「龍爪擒拿手」、「龍抓手」屬於擒拿手法,「龍象般若功」屬於內功,「八卦遊龍掌」、「降龍十八掌」則屬於掌法。而「倚天屠龍功」,無疑顯示出了張三丰高超的武學天賦,不愧為一代武學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