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可謂是中國電影業的一號人物,其對電影事業貢獻了一生。成龍在電影界猶如姚明在體育界一樣,受觀眾愛戴與敬仰。觀眾都知道成龍在影視貢獻突出,都看過他的電影,今天要說的不是他的電影,而是他的公益事業,往往一個人的善舉都應被廣泛流傳。成龍熱心公益事業。
成龍在華人娛樂界走紅超30年,從香港到好萊塢都有他的影子,累計總票房26億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約160億元,位居華人影史第一位。他一直專注於影壇,是華人娛樂界影響力最大的影星,同時是華人在世界影壇最具盛名的三個影星(另外是李小龍和李連杰)。
一聲「大哥」不只肯定了成龍在影壇的地位,更是對其在整個香港文化界的敬稱,成龍的影響力早已超越影壇波及整個華人世界,老中青三代觀眾無人不識成龍,從某層面看成龍已成香港文化的象徵。
2004年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並且在2006年入選《福布斯》雜誌評出的「十大慈善之星」。這個是福布斯發布的,很有權威的一個機構。這麼有愛心,為公益事業貢獻也很非凡,為成龍大哥打call。
成龍是我國電影史上的一個奇蹟般的存在,神話般的人物,他出演的電影幾乎沒有爛片。不過為我們帶來很多好電影的成龍大哥,受到了一些質疑。原因就是,在電影票房方面,成龍的《鐵道飛虎》輸給了甄子丹的《極限特工3終極回歸》,而在上個月的時候,成龍的《英倫對決》在十一檔後期被大鵬的電影《縫紉機樂隊》給反超。
2013年——新警察故事——5億(中國大陸)、2015年————天將雄獅——7.43億(中國大陸)、2016年——絕地逃亡——7.33億(中國大陸)、2016年——鐵道飛虎——7億(中國大陸)、2017年——功夫瑜伽——17.5億(中國大陸)。
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成龍的電影始終都保持著一個較為穩定的票房水平,這樣說,成龍就是一個穩紮穩打的演員典型,不拔高,不在地下。所以成龍並不輸於任何人。而且我們單論電影這個事的話,客觀角度,成龍已經做的很好了。
從13年之後,大哥的每一部作品在大陸地區沒有低於5億人民幣的。成龍近些年的作品稱不是爛片,只是大哥老了而已,創新不動了!大哥採訪時自己都說了,自己那一套已經跟不上時代了,但是他老了,也學不了,只能拿著自己原來那一套繼續拍,喜歡看的觀眾繼續看,不喜歡的可以不看,反正也拍不了幾年了!
任何電影都不能單以票房論高低。很多電影明明非常好,卻因為檔期問題、宣傳不夠等問題,沒有獲得高的票房,也有些電影明明其中的意義並不大,但是還是因為出演的演員粉絲數量大,檔期好,宣傳力度大而獲得好的票房,這是非常常見的情況。更何況說成龍大哥的這兩部電影從票房上來說並沒有多差,以票房就論高低,那真的太片面了。
電影票房一下子提升說明這部電影好,而一個人出演的多部電影都能保持高票房,就能證明這個人非常強,成龍就屬於後者。因此,說成龍過氣了還為時尚早,或許成龍真的到了打不動的那天才算是過氣吧。
他不是過氣,是放不下主角的光環,有些東西應捨棄時就該捨棄。他現在這個年紀就應該是當伯樂的時候,選好主配角、選好劇本、選好題材、選好時機才是最重要的。他可以擔當其中的角色,但高難度的動作還是由別人來做更好。雜耍般的喜劇功夫確實已經過時了。很難想像,像他在影壇曾經如此有嗅覺和影響力的人竟然沒有發覺影壇已經改變,觀眾最期盼是哪類電影,他還是一味的往死胡同裡鑽。
哪個演員都有低迷的時候,甄子丹和吳京。成龍也曾經紅遍世界各地,但想繼續紅下去,必須像吳京子丹一樣找對路子,吳京找對了《戰狼》,子丹找對了《葉問》,而成龍卻廣布撒網但卻已經找不到路子了。希望他退休前可以像他們一樣發起第二波高潮,光榮引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