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8日,由外交部新聞司、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和清華大學聯合組織的「清華大學通過遠程教學實現如期開課」境外媒體採訪團,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在線教學直播教室採訪了正在講授博士生課程《國際發展與全球治理》的高宇寧副教授,詳細了解清華大學在線教學的效果和進展情況。採訪團包括路透社、法新社、日本共同社、荷蘭廣播電視協會、俄羅斯全國廣播電視公司等7家境外媒體。
一臺電腦、一臺顯示屏、一個攝像頭、一個手寫板,在看似「空無一人」的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直播教室,高宇寧老師正通過雨課堂和騰訊會議連線20餘名同學,講授博士生《國際發展與全球治理》課程,共同探討國際體系和全球治理規則。採訪團走進直播教室,記錄下清華大學的在線教學課堂。
高宇寧老師講授博士生課程
《國際發展與全球治理》
在課間休息期間,高宇寧老師和同學們接受了境外媒體團的採訪。採訪團提問:「請問您覺得在線教學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高宇寧老師表示:「雖然在線教學師生無法面對面的互動交流,但是面對老師的提問,同學們表現得更加積極,反饋更加高效。同時,在線教學解決了線下教學的空間限制。」「學生如何提問?」「學生們現在在哪?」「在線教學效果如何?」······面對採訪團興致勃勃地提問,高老師一一做出了解答:「學生們可以通過騰訊會議進行發言,或者通過雨課堂的彈幕和投稿功能發表意見。」「正在上課的同學們有的現在在家,有的正在海外高校進行訪學。」接著,高老師向採訪團演示了相關操作。
高宇寧老師向境外媒體採訪團演示相關操作
採訪團現場連線了正在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訪學的2017級博士生張瑾同學,她分享了她的學習感受:「在線教學雖然缺少了線下教學的氛圍,同時需要克服時差,但是通過軟體平臺,也做到了師生間的深度交互。「
《國際發展與全球治理》課堂
通過此次採訪,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向境外媒體展示了在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的真實課堂。全院師生在特殊時期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展現了清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
本學期開學以來,在師生共同努力下,公管學院共開設40門課程,均按課表準時開課,包含博士生課程7門,碩士生課程3門,MPA課程10門,EMPA課程2門,英文課6門,本科課程10門,研究生合開課2門。累計上課83次。授課教師52人次,上課學生累計4118人次,出勤率達到98.6%。
在歷史上,不乏清華大學師生在困難時期堅持教學秩序的例子,「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任何困難也不會阻擋清華人追求知識、追求真理的步伐。面對防控疫情的大考,清華公管師生不斷創新授課形式,積極掌握和適應在線教學軟體操作,綜合利用雨課堂直播、視頻會議與雨課堂嵌套、PPT錄製等多種方式教學,通過彈幕、投稿、投票題等功能增強互動,保證在線教學與線下授課的「同質等效」,向歷史和公眾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供稿丨教學辦
編輯丨發展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