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の爹
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誰,自古至今都是一樁疑案,沒辦法,這都是司馬遷惹的禍。
眾所周知,這司馬遷撰寫了《史記》,《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
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司馬遷說,這秦始皇是子異和趙姬所生,妥妥的帝王后代。
但是在《史記·呂不韋列傳》中,司馬遷卻說,是呂不韋把趙姬送給了子異。
但是沒想到,趙姬隱瞞了自己已經懷孕的事實,嫁與子異,如期生下了兒子嬴政。
啊,這,就挺突然的……於情於理,這本紀肯定比列傳真實,但是司馬遷還是得背鍋。
畢竟,同一事件在兩本書中有著截然不同的記載,究竟哪一個對,哪一個錯呢?
一般國產電視劇對於這件事兒,都演的非常的魔幻,就比如最近熱映的《大秦賦》。
但說實在的哈,從各種角度來看,秦始皇都不太可能是呂不韋的兒子,因為沒道理啊!
首先,大環境,嬴政繼位的時候,秦國已經是法律健全的國家了,多虧了商鞅變法,讓秦國稱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法治國家,這也是秦統一六國的保障。
商鞅變法期間,對於個人的身份認定,那已經是做的足夠完備了,每個人都是有戶口的。
當時秦國對於每一個人,都有著嚴格的身份認定,包括但不限於:身份、國籍、血緣。
秦國公民的社會身份取決於父親,比如父親是庶民,母親是刑犯,那所生後代就是庶民。
比如父親是秦國人,母親是齊國人,那所生後代就是秦國人,這都是制度,那既然民間這種法治都足夠嚴苛了,這皇宮貴族,豈能亂了套?
結合這個制度,嬴政能成為秦國國君,就能反推出他父親一定是秦國人,且一定是貴族。
你放心,秦國貴族,一定會比民間更重視身份認定,不然的話秦國皇室早就被一鍋端了。
除此之外,秦國對於非親生血緣關係的判罰更嚴重,發現不是親生的直接剝奪繼承權。
那個時候嫡長子繼承制還存在,世襲制還在,依舊是標準的父系社會,看重血脈,父親的地位,必須由嫡子繼承,嫡子的認定,必須是父親和正妻所生。
考慮到秦朝嚴苛的法律所誕生的揭發檢舉體系,你想隱瞞血緣關係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這種大環境下,呂不韋是絕對不可能以身試法的,作為商人他肯定知道利害關係。
而贏異作為生活在法制社會的秦國,從小接受的教育也會讓他確定好自己的嫡子。
話是這麼說,但是作為商人,肯定是追求最大的投資回報率的,那呂不韋會鋌而走險麼?
畢竟NTR和皇父所帶來的誘惑力,比金錢大不少啊,萬一搏一搏單車變摩託呢?
或許就是有這種想法,所以很多影視劇會暗示呂不韋是嬴政的生父,加之司馬遷的列傳,似乎也說得過去。
但是司馬遷在呂不韋列傳中寫了這麼一句話:至大期時,生子政。
啥叫大期?大期就是女性足月分娩的日期,說白了就是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意思,也就是說,趙姬是十月懷胎生下了孩子,而趙姬與子異也正好同居了十個月。
這古代女性肯定也有月經啊,這但凡提前懷孕,這大期時間就得提前,而只要提前,這子異閉著眼都知道發生了什麼。
趙姬一旦早產,子異必然生疑,剩下的就不用多說了吧?這不殺了呂不韋都難解心頭之恨的。
況且,子異作為秦國皇室成員,這宮裡有太醫的,你趙姬想瞞也瞞不住啊。
除非你呂不韋可以一口氣買通整個秦皇室成員去哄騙傻白甜子異,但這可能麼?
就算你瞞得過子異,你瞞得過子異他媽夏姬?子異去邯鄲做質子,當媽的能不上心?
這生活上的方方面面各種細節子異他媽肯定是處理的妥妥的,就根本沒有機會下手。
就這麼說吧,就現在21世紀的男人,但凡母親想盯著點,這兒媳婦絕對不可能未婚先孕。
綜上所述,秦始皇嬴政的生父是子異,生母是趙姬,他是秦國第三十三代王莊襄王的嫡長子。
那如何理解司馬遷撰寫《史記》時候出現的兩則完全不同的材料呢?
有一種猜測是,漢朝是推翻了秦朝的統治才建立起來的,且當時大家對於秦朝沒啥好感。
那麼對於這秦朝第一位皇帝,自然也就沒有太大的好感,所以會想方設法的抹黑。
估計當時司馬遷就受到了影響,但是本著嚴謹的態度,在秦本紀準確記載,在列傳的時候。
引用了呂不韋的流言蜚語,以血統不正吐槽秦始皇,但留下了「大期」作為關鍵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