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的人,便可以忍受各種生活。
北島在《波蘭來客》中寫道:「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那時我時常在午夜驚醒,因為有很多夢未圓,因為對現狀的不甘,因為對明天還有期待,因為相信自己會是一個奇蹟。」
生命渴望燃燒,渴望不顧一切、全力以赴的投入和付出到自己所熱愛的事業中去。唯有永不遏制的奮鬥,才能使生命之花,即便是凋謝,也是壯麗的凋謝。小說《平凡的世界》裡,田曉霞曾對孫少平這樣說道:「你和別人不一樣,你是一個有另外世界的人。」面對廣袤的天空和浩瀚的宇宙,孫少平用年輕而富有激情的聲音喊道:「我是一個平凡的人,但是一個平凡的人也可以過得不平凡。」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星空。
所謂的通往夢想之路,不過就是在柴米油鹽的庸常瑣碎的生活中,自己獨守一分執著,堅持保留自己的一片天地。
美國著名的多產畫家摩西奶奶,從未接受過正規的藝術訓練。76歲才開始學習繪畫,在此之前,她的生活圈從未離開過農場,普通的從未見過大世面的貧窮農夫的女兒、農場工人的妻子。在她生命最後的二十年間,她用畫筆回憶自己童年生活過的鄉村風光、將轉瞬即逝的美好場景凝固成永恆,創作了1000多幅畫作,成了美國家喻戶曉的大畫家。
正如她在自己的書中寫到的那樣,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不管幸與不幸,都不要為自己的人生設限,以免阻擋了生命的陽光。趁一切都還來得及,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愛自己,愛生命,愛生活,歲月不負有心人。
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真正地愛自己,不是犧牲掉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去打拼什麼輝煌的未來,而是在當下,努力去做自己喜歡做的和有趣的事情,讓自己的內心充盈著喜悅,讓現在的每一天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
周國平在回憶自己在北大讀書的時光時感嘆,自己在大學期間由於年齡比周圍人都小沒有談戀愛,但是卻是懷著一種談戀愛的心情去看待生活——仿佛是在和整個世界談戀愛。
愛,是一種能力,一種付出,一種比被愛更為迫切和重要的需求。以戀愛的眼光看待世界和生活,你必定訝異於生命的神奇和人生的美好。
聖埃克蘇佩裡提醒我們,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孩子。不忘初心,像小孩子那樣對這個世界保持好奇,熱愛生活。如凱魯亞克在《達摩流浪者》中寫的那樣「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