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西陵三座皇后陵之一——昌西陵,埋葬著嘉慶皇帝的孝和睿皇后。
昌 西 陵 是清仁宗嘉慶皇帝的孝和睿皇后的陵墓。始建於1851年(鹹豐元年),建成於1852年(鹹豐三年),有154年的歷史。
這座陵寢建在嘉慶皇帝的昌陵西側,所以稱作昌西陵。嘉慶一生冊立過兩位皇后,入葬昌西陵的是他的第二位皇后,孝和睿皇后。
紅圈部分為昌西陵地理位置
昌西陵主要特色:一是隆恩殿內藻井彩畫為丹風展翅;二是隆恩殿後與三座山之間有御河一條,河上有三座跨橋;三是三座門前圍牆為方形;四是寶頂前神道正中嵌有回音石,遊人至此發出聲響,地下可將聲音擴大數十倍發出來。
孝和睿皇后(1776年-1850年),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清仁宗第二任皇后,禮部尚書恭阿拉之女。
乾隆五十五年入潛邸為嘉親王側福晉。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生皇七女,幼殤。乾隆六十年生皇三子綿愷。嘉慶元年冊封為貴妃;嘉慶二年五月二十晉封皇貴妃,攝六宮事;嘉慶六年正月初八冊立為皇后。嘉慶十年二月初九生皇四子綿忻。嘉慶二十五年七月尊奉為皇太后。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薨於壽康宮,終年七十四歲,葬於昌陵西面三華裡處昌西陵。全諡曰:孝和恭慈康豫安成欽順仁正應天熙聖睿皇后。
昌西陵作為一座皇后陵,其修建僅歷時兩年,耗銀448000餘兩,佔地25.5畝。昌西陵的建築極為樸素,既沒有泰東陵的宏大,更沒有慈禧陵的奢華,與慕東陵同為清後陵中最為簡陋者。但是昌西陵儉約而不簡單,建築規制的縮減掩蓋不了它獨具的魅力。
首先是豐富的陵寢彩畫內容,清代陵寢隆恩殿的藻井彩畫多為三朵水蓮襯以十八金點的水浪花紋,而昌西陵隆恩殿的則不同,為金鳳圖案。在藍色天空的背景下,一隻金色的鳳凰引頸凌空,展翅欲飛。彩繪色澤明快,做工精細,形神具畢,栩栩如生。整隻金鳳為金箔貼就,在陽光的折射下,熠熠生輝,富麗堂皇,為清代彩畫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其次是隆恩殿後與三座門間有玉帶河一條,河上建有三座跨橋,中間一座有素麵欄板,左右兩座各為無欄板平橋。這在清代七座皇后陵建築中,唯昌西陵獨有。三是建有神奇的回音壁與回音石。北京天壇的回音壁、山西蒲州的普救寺塔、河南的蛤蟆塔、四川潼南縣大佛寺的石琴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回音建築。昌西陵的回音壁與回音石雖然名不見經傳,不但回音效果可以和天壇媲美,而且保存的也相當完好。
昌西陵,雖然建築比較簡陋,但其儉約樸素的風格,獨具的建築特色,卻又必然使它小而不卑,簡而不俗,為自己在中國的古建築史冊中爭取了應有的一筆,它不僅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更為研究古代回音建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
圖片來源於網絡
昌西陵的回音石是您來清西陵一定要去的地方,之前我們也給大家安利過,您不妨了解一下:
探秘清西陵——神秘的回音壁
☺指訊科技技術支持;
聯繫電話:1593213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