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的節目《經典詠流傳》,葉清弦演唱的《金縷衣》,深深的打動著我的心。
看過清宮劇《後宮·甄嬛傳》的人都記得這個情節吧。
出身不高、貌不出眾的安陵容,以一曲婉轉柔美的《金縷衣》俘獲聖心,受寵多年。在電視劇的插曲中,也選取了壯麗作詞,劉歡作抄曲,姚貝娜演唱的《金縷衣》。這曲子讓人如痴如醉。
其實它就是一首樂府詩,也是唐朝時流行的一首歌曲。我一直很喜歡它。每一次讀到它,都會對當下的生活更加的珍惜。
那現在我們來聊一聊《金縷衣》吧!
《金縷衣》
唐 無名氏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這是一首一首七言樂府,富有哲理性的小詩。意思就是說勸你不要顧惜那華貴的金縷衣;勸你珍惜美好的年少時光。花兒綻放的時候就把摘下來,不要等到花瓣凋零了去守著空空的枝丫。
詩歌連續兩個「勸君」,勸勉人們珍惜青春,追求愛情,追求事業。沒有說教,也不單調死板,像歌兒一樣回緩往復,唱進了你的心裡,有著勸慰。告訴我們"莫負好時光」。它使得讀者感到其情感雖單純卻強烈,能長久在人心中繚繞,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
這首樂府詩,之所以能成為唐朝時的流行歌曲,就不得不說這個人。她叫杜秋娘。《金縷衣》就是由她唱火的。
杜秋娘出生於貧苦之家,但天生一副好模樣,俊俏靈秀,楚楚動人。十五歲被潤州節度使李錡納為侍妾,兩人經常唱這首《金縷衣》,唱得是紆迴徐緩,盪氣迴腸。後來,李錡可能受詩感染,不甘為一方霸主,就起兵反叛,但結果是兵敗被殺,杜秋娘被作為戰利品進宮做奴。
以為這輩子就這樣了,但上天再次垂憐。當朝皇帝唐憲宗也喜歡聽這首歌曲,於是這首《金縷衣》讓杜秋娘成了唐憲宗的寵妃。可能是唐憲宗也深受此詩的啟迪,發憤圖強,勤勉國事,成了唐朝後期有名的中興之主。
憲宗去世,穆宗繼位。穆宗去世後,杜秋娘則被遣返回鄉。
後來詩人杜牧去潤州看望她,看到昔日明眸皓齒,美麗動人的杜秋娘,如今已經老態不堪,貧病交加。杜牧感慨萬千,寫了《杜秋娘詩》:「秋持玉斝醉,與唱金縷衣」。後來,再無她的消息。
人生如夢,世事無常,誰人不是「杜秋娘」。望君惜取少年時,莫負「枝頭花"。
雲南大理賓川縣雞足山祝聖寺,原迎釋寺,又名缽盂庵,明嘉靖年間陳流釗建,光緒末年清德宗賜為「護國祝聖禪寺」有這樣一句話「退後一步想,人生能有幾回來。」我想與這首《金縷衣》,有異曲同工之妙。
「退後一步想,能有幾回來?」風景名勝如此,古剎道場如此,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珍惜當下,享受當下,又何必要盼著下回呢?沒有下回,便只有這回。這回好,便是回回好,這回不好,或是回回不好!——純道題記
所以,此生沒有下回,活好這回。
外國科幻電影《時間規劃局》中,未來,人類可以隨心所欲的操控時間,改寫年齡。因為沒有了自然死亡,為了避免人口膨脹。人類社會拋棄了以往的貨幣,改用時間作為貨幣流通。一個人的時間用完之後,這個人就會死亡。時間就是貨幣,也是最珍貴的東西。看完之後,感到很震撼。
一寸光陰一寸金,從金難買寸光陰。我們當下的每一刻,都非常的重要。有句話不是說:你所浪費的今天,是許多人奢望的明天。
所以,珍惜當下,活在當下。
劉向《說苑.談叢》中說「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殃。」意思是上天賜與的東西不接受,反而會受到懲罰;時機到了不行動,反而會遭受災禍。
所以,我們要善於把握住機會,要及時摘取愛情的果實,要及時建立功業。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覺得可惜。
我們身邊有那麼一個現象:我們現在的孩子,離不開手機了。當孩子哭的時候,手機是父母最好的一劑良藥。我們許多孩子,在學習的年齡,卻做著不是他們年齡的事情。打著王者榮耀,看著電視劇,刷著直播,聊著網紅。這本不該是他們應該幹的事情啊
許多事情,在該幹的那個年齡沒幹,或許這輩子也就不會在幹了。
所以,大好時光,努力學習,努力奮鬥吧。
最近,在各個社交平臺、視頻網站的評論區,經常能看到這樣的一句話,「猶豫,就會敗北。」
這句話的出處是來源於一個曾經做自動餵豬裝置的FS(FromSoftware)社製作的ACT遊戲《只狼:影度二逝》。這就話的含義很值得我們深思。
除了「猶豫,就會敗北」以外,網友通過這句話又衍生出了「迷茫,便會落敗」;「猶豫,就會白給」;「果斷,就會白給」等等。
我想,你不該猶豫,更不能等。你可還記得人生的「三個不能等」?
莎士比亞的名言:「時間會衝破青年人的華麗精緻,它會把平行線刻上美人的額角;它會吃掉稀世之珍,天生麗質,什麼都逃不過它橫掃的鐮刀。」你是否也要珍惜時間了?那好,從現在開始,一刻也不晚。
過去的已過去,未來的不知何時來。不是有人也說過嘛,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誰先來臨。
所以,珍惜當下,莫負韶華。當下就是你的一生。在追尋的路上,不要忘記了欣賞路邊的風景,不要忘記身後的親人,不要忘記了眼前那個愛你的人。
閒暇時,希望大家也多聽一聽這首唐代的流行歌曲,或許,你也會深受啟發,發憤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