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匿名聊天軟體 真的「自由且安全」嗎
隨著韓國「N號房」主要運營者「博士」被捕,這起集體性犯罪事件逐漸浮出水面。由於涉案人員多,犯罪情節嚴重,「N號房」事件也成為近幾天國內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
2018年下半年開始,韓國幾名男子相繼在一款名為「Telegram」的軟體上開設多個私密聊天室,主要發布脅迫、性侵、凌辱女性的視頻。運營者假扮成警察或招聘人員,威逼利誘受害女性提供個人信息、拍攝裸照以及性犯罪視頻,在聊天室銷售傳播。聊天室採取嚴格的準入制度,會員不僅需要花錢註冊,而且還必須上傳淫穢色情內容。據韓媒報導,聊天室的收費用戶達到26萬人之多。
「N號房」事件與韓國以往性犯罪最突出的不同在於,不法分子充分利用了匿名社交軟體的特點進行犯罪。Telegram號稱是最為「自由而安全」的通訊軟體,它在通訊中實現了用戶匿名、信息端對端加密、聊天信息定時銷毀、「閱後即焚」等功能。看上去Telegram在保護用戶身份和通訊隱私上不遺餘力,但現實情況卻並非如此。
首先是取證難。被害者即便設置信息三秒可見,但是私密照片仍然會被不法分子留存,而在後續報案中卻無法收集更多有效證據。其次是遏制傳播難。由於Telegram聊天群沒有人數限制,這就導致犯罪視頻會被迅速、廣泛傳播,難以查清源頭。再次是監管難。由於Telegram伺服器不在韓國,韓國警方最初只能通過郵件形式請求Telegram方面刪除非法視頻和獲取非法視頻上傳者的個人信息,前者兩三天後才被刪除,而後者至今沒有得到回覆。
由此看來,有關Telegram「自由且安全」的說法顯然被誇大了。通過用戶匿名實現「自由」,通過永久性刪除信息實現「安全」,這樣的「自由而安全」實質就是變相提高行政執法難度,成為犯罪分子的「法外之地」。Telegram絕非個例。據韓國媒體報導,在Discord、Wickr和Wire等主打安全性好的匿名聊天軟體中,也發現許多從「博士房」洩露出去的視頻。
實際上,傳播色情淫穢信息早已成為匿名社交軟體的通病,而像Telegram這樣,用過硬的技術將信息加密做到極致,很容易成為性犯罪的「營養皿」。在匿名社交平臺上,人暫時擺脫現實社會對自我的約束,滿足自我揭露和情感宣洩需要,而一旦平臺通過技術力量將約束力降到最低,那麼人就會輕易將社會身份置於一旁,失去社會責任感和自制力,淪為欲望的奴隸。
中國網際網路接入環境已進入泛實名時代,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服務都需要提供身份認證,這也符合網絡空間從陌生人社交到熟人社交的發展趨勢。但是,為了滿足用戶尤其是年輕人匿名社交需求,一些同類型軟體也悄然興起。所以,對於匿名聊天軟體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我們必須要有所警惕。一方面,平臺運營商應有能力對用戶發布的內容進行有效核查,及時封停有問題的帳號;另一方面,有關部門要時刻關注用戶對匿名社交平臺的反應評價,有針對性地監管,只有增加對平臺和匿名用戶的前置約束條件,才能保證匿名社交平臺的安全。
就在數百萬韓國民眾請求政府公開Telegram所有用戶和不法內容提供者名單之後,不少「N號房」的參與者、觀看者都在擔心自己的真實身份一旦公開,會影響家庭和前程。在韓國最大的門戶網站NEVER,排名第一的熱搜詞竟然是「如何刪除Telegram帳號」。即便到最後,一些人仍然寄希望於刪號來逃避處罰,但是,他們這次還能「自由且安全」嗎?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