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廣東宏遠在總決賽上2-1擊敗遼寧本鋼,獲得隊史第十座總冠軍,2019-2020賽季的CBA也正式落下了帷幕。
眾所周知,聯賽的一個重要職能,就是為國家隊培養和輸送人才。2019男籃世界盃,中國男籃家門口作戰。然而,他們未能藉助主場之利,拿到直接晉級奧運會的門票,反而創造了歷史最差戰績,遭遇史上最沉重的滑鐵盧。
賽後,男籃大換血的聲音不絕於耳。
一個賽季過去了,參加男籃世界盃的12國手表現如何?有哪些潛力新人有望躋身新一屆國家隊大名單?
參加男籃世界盃的12名國手分別是:
內線:易建聯、周琦、王哲林
鋒線:翟小川、任駿飛、可蘭白克、阿布都沙拉木
後衛:郭艾倫、趙繼偉、趙睿、方碩、孫銘徽
我們先說內線。
易建聯、周琦和王哲林三人,是公認的國內最頂級的三大內線。2019-2020賽季,王哲林場均26.0分,排名CBA聯賽第22位,國內球員第一位;周琦場均22.0分,排名CBA聯賽第39位,國內球員第二位;易建聯場均19.5分,排名CBA聯賽第50位。
三大內線,地位仍然不可撼動。
新星中,追趕三大內線勢頭最猛的是廣廈的胡金秋。2019-2020賽季,胡金秋的場均得分來到19.4分,幾乎與老大哥易建聯持平。複賽階段,以全華班出戰,胡金秋的進步也是肉眼可見。
考慮到易建聯在總決賽上跟腱斷裂,康復時間需要一年左右,胡金秋大概率可以頂替阿聯的空缺,以第三內線身份入選。
被寄予厚望的另外一名內線信心沈梓捷在2019-2020賽季進步不算特別明顯,場均14.1分7.8籃板,與上面幾位仍然有著不小的差距。
王哲林94年,周琦96年,胡金秋和沈梓捷都是97年,未來,國家隊內線,基本上是這幾位之間的競爭。下賽季,李慕豪確定離隊,就看獨自挑起內線大梁的沈梓捷是否具備成為核心的能力。
說完內線,我們再來說後衛線。
五控衛,三小陣,是世界盃中國男籃給大夥留下的深刻印象,當然,也是不少球迷心中的痛。
經過一個賽季的檢驗,五名國手控衛,還是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證明自己當之無愧。
論球隊戰績,五人中,郭艾倫、趙繼偉、方碩、趙睿所在的球隊,都打進了2019-2020賽季的四強,三人會師總決賽。孫銘徽的廣廈在12進8的比賽裡遭遇王哲林的福建,前者全華班出戰,後者擁有狀態正佳的外援勞森,廣廈爆冷出局也情有可原。
個人表現方面,孫銘徽在複賽階段狀態神勇,被許多球迷稱之為「國產第一控」。18進8的比賽中雖然球隊輸球,但是,孫銘徽個人45分的表現,仍然讓人印象深刻。96年的孫銘徽正在進入自己的職業生涯巔峰。
孫銘徽之外,方碩和郭艾倫在個人表現方面,同樣有著極其突出的發揮。對陣廣東的半決賽,方碩屢屢展現自己的大心臟,貢獻不少巨星球。作為一名90年大器晚成的球員,方碩的比賽經驗和韌性,是非常寶貴的財富。
郭艾倫歷來是爭議非常大的球員,這個賽季也不例外。無論你喜歡還是不喜歡,不可否認的是,郭艾倫的身體素質和衝擊力,是目前國內控衛中首屈一指的存在,作為總決賽第二場22分大逆轉的締造者,打得興起、釋放自我的郭艾倫,可以創造無限的可能。
相比之下,趙睿和趙繼偉要稍微遜色一些。
總冠軍的光環,或許可以稍稍掩蓋了趙睿在半決賽和總決賽上的低迷,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論個人能力和技術,趙睿和前面幾位,仍然有一定的差距。1.94米的身高大概是他目前最拿得出手的優勢。
趙繼偉吃虧在缺少一個全面釋放自我的舞臺,與郭艾倫搭檔,趙繼偉往往是犧牲更多的那一個。總決賽生死大戰,趙繼偉出場時間不足10分鐘,賽後,趙繼偉罕見地大發雷霆。
後衛位置上,如果要說有什麼變化的話,那麼,大概是來自浙江的吳前。這位94年的稠州銀行當家控衛,如今也正打出自己職業生涯的巔峰狀態,表現甚至不輸同城對手孫銘徽。憑藉著本賽季的出色表現,吳前非常有希望頂替掉五大後衛中的一人。具體是誰,要看國家隊教練組最後的決策和考量。
最後,我們來說一說鋒線。
這個位置,是目前國家隊最薄弱的環節。因為鋒線的薄弱,世界盃上,中國男籃多次排出三小搭配兩大的無鋒陣容,看得不少球迷非常揪心。
鋒線四人中,阿布都沙拉木因傷整個賽季報銷,目前還沒有正式復出。即便復出,他也需要一段時間來尋找狀態,國家隊也需要重新考察他的狀態。
阿布都沙拉木之外,三人中,表現最好的是翟曉川,場均能夠貢獻14.4分,任駿飛場均12.4分,可蘭白克場均8.3分。
93年的翟曉川仍然在當打之年,繼續佔據一個國家隊名額難度不大。
任駿飛的定位,更偏向於藍領,有一說一,佔據一個國家隊名額實屬奢侈。
可蘭白克作風強硬,拼搶兇狠,不過進攻能力略微欠缺,加上即將年滿29歲,不太符合國家隊年輕化的策略。
好消息是,原國手鋒線周鵬已經復出,並且,在季後賽乃至總決賽都有不俗的發揮,周鵬鐵定能夠鎖定一個國家隊名額。
與此同時,遠離球迷視線兩年的丁彥雨航也有機會在不久後復出。小丁如果能恢復狀態,對於我們的鋒線來說,也是巨大的利好。
整個賽季,在鋒線上,表現比較突出的還有福建的三分神射陳林堅。陳林堅在對陣廣廈的12進8的比賽中,個人連中7個三分球,引發熱議。不過,陳林堅在身體上比較吃虧,2號位的身材打3號位,在CBA還可以如魚得水,去到更高級別的舞臺,很容易成為對手針對的弱點。除非陳林堅能夠改打2號位並且證明自己轉型成功,否則,存在明顯短板的陳林堅,很難憑藉一手三分進入國家隊正選大名單。
說了這麼多,大家也看到了,一個賽季過去了,真正拔尖的球員,屈指可數,一線球星,還是老面孔為主,備受期待的新星進步幅度仍然沒有達到廣大球迷的期待。
所幸的是,因為疫情原因,奧運會落選賽推遲到明年6月份開打,而我們的2020-2021賽季CBA聯賽在兩個月後就將再度重燃戰火。也就是說,從現在起,我們還有一個完整的賽季去考察和培養新人。
老大哥易建聯幾乎肯定會無緣奧運會落選賽。沒有了「大腿」的國家隊,需要更多人站出來承擔責任。期待新賽季CBA更加精彩紛呈,期待男籃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喜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