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刀舞青瓷,龍泉養清氣

2020-12-26 師說春秋藝

跳刀舞青瓷,龍泉養清氣

——記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徐朝興

01

我們清晨從深圳出發駕車千餘公裡終於在深夜抵達麗水時,略微下著小雨,又是早春,單薄和偏遠的城市生出些許寂寞。在酒店對面隨便選了一家小店吃飯,沒想到店家的鮮魚鍋讓我們吃出了滿滿的幸福感。吃飽了就有力氣思考,到此拜訪是因為水之麗?還是因為龍之泉?哥窯、弟窯又是個什麼親戚關係?「天青色等煙雨」就是青瓷帶給我們的境界和情緒?明天拜訪大師我該和他聊些什麼呢?

第二天才知道過多的思考都是多餘。徐朝興大師的作品、頭銜真的不需要在此提及,和他聊天,也不需要做任何無謂的思考,因為見到他,就已經被折服。

02

跳刀與火焰共舞造青瓷

跳刀自古是一門武林絕技,千米之外傷人無數,可見跳刀的靈活與精準。陶瓷界的跳刀手法源於中國早期原始陶瓷技藝中的紋飾刻劃,徐朝興大師把它發展成為陶瓷的一種藝術元素,使用起來輕鬆、隨和,就如同他的笑容一樣,親切而又縝密。

他為我們演示跳刀絕技。一個大大的拉坯已經成型,在他的工作間緩緩轉動,似乎在等待它的主人好急速飛舞。果然,徐朝興大師拿起刻刀貼近這個圓盤的剎那間,就聽見千萬隻蜜蜂迅速起航,飛往四面八方,可能處處都是花的海洋。飛出去的泥坯已經看不清軌跡,不斷在原坯四周飛閃,只看到一道道光線,不間斷的放射在空氣中。

刀呢?看不清刀在哪裡。手呢?看不清大師的手在哪裡。視線全被飛起的泥花搶盡風頭。等圓盤毛坯慢慢停下來,以為可以看看刀在哪?以為可以看看手在哪?錯!我們的視線已經被圓盤的變化牢牢吸引,只有驚呼的瞬間才明白,泥坯的圓盤已經脫胎換骨。

徐朝興大師像玩魔術一般將一個泥坯變成了藝術品,即便還是泥料,也已經有不可思議的手刻紋理遍布周身,這是一種密碼,可以打開藝術殿堂的大門。

青瓷色調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鐵,在熊熊火焰中還原所致,徐朝興大師的跳刀與火焰共舞,造青瓷!

03

扳手腕年輕人都可能是他的手下敗將

我們一進入他家的院子就看到一個大大的客廳,各種漂亮的青瓷沒有任何規律的散落在桌上,他回身從背景牆上略作選擇取了茶招呼我們喝。說這是學生給他的茶膏,自己一個人時沒有泡功夫茶,茶膏既不用繁瑣的衝泡又功效十足。(茶葉與茶膏的比例是100:1,100公斤茶葉大約才能熬製1公斤的茶膏)。

當我還在感嘆茶膏的貴氣時,當我還在猜測背景牆格上的各種杯子哪一種是青瓷哪一種更罕見時,被大師拿出的一套茶杯深深吸引。沒錯,是一套茶杯,一人一套!

不是茶杯加杯墊,也不是茶託加高足杯,而是渾然一體,杯託和杯子離開了任何一方都可能價值盡失。我無法用語言描述它的美,只覺得杯墊高出了一絲一毫就好像將我們從紅塵出抽離而出,享片刻清淨。那一刻我明白,茶杯是有氣場的,第一次看到氣場十足的龍泉青瓷,有蓮花的影青,在茶水中若隱若現。

當徐朝興大師說到常年自己拉坯,和年輕人扳手腕時,我踴躍提出和他扳手腕,結果可想而知:我慘敗,說徐大師完勝更貼切一點。我笑問大師為什麼面色紅潤皮膚細膩,是否不曬太陽呢?畢竟大師是1943年生人。他說,「曬太陽,怎麼不曬太陽,每天要鍛鍊啊,你看」。他邊說已經走到窗臺邊,輕輕抬腿,腳已經放在了一米多高的窗稜上,還可以壓腿到貼前胸,每天堅持。我也試試,齜牙咧嘴地投降。

說到每天堅持,我想起他說的一句話:「其實我也沒做什麼特別的,就是一直在做這個,是時代造就了我!」

他在書房現場給我們寫字,在他手裡轉刀為筆,化瓷為紙,一人一副讓我們自己挑。看到兩個人同時拿到了「茶道」,他馬上對做出退讓的人說:「沒事,沒事,我再給你寫一個,於是寫了一個漂亮的「靜」字。

「茶道」一直掛在我朋友的茶道空間裡,每次見到,就想起徐朝興大師有氣場的茶杯,想起與火共舞的跳刀之美。

04

三代人的努力共同培育青瓷貴族氣質

我們臨出門碰到徐朝興大師的兒子徐凌,很想和他聊聊,沒想到他委婉拒絕了,陪我們站在院子的樹下聊了一會,接到他兒子的電話,才知道他兒子也在讀美院。我們說,將來徐大師的孫子也會是青瓷傳承人吧?徐凌說,看他自己的選擇吧!雖然他的每一句話都是拒絕,每一句話都在和青瓷刻意保持禮貌的距離,但是從他柔和的態度和三代人之間各自的選擇,我們感受到青瓷帶給他們的影響,估計此生割捨不掉。

很多人說,中國很難找到貴族,因為三代才能培養出貴氣,要過百年的氤氳。現在,徐朝興大師已經為青瓷工作了62年,超過一個甲子,徐凌和他的太太也在認真經營「造青」。

造青

每次看徐凌拍的光與影的圖片,就知道「美」已經在他們家生根發芽。徐朝興大師的孫子未來是否會選擇龍泉青瓷,我們不得而知,但龍泉青瓷的貴族氣息,我們在拜訪的過程中已經能夠感知!

相關焦點

  • 【青瓷寶劍節】第九屆中國龍泉青瓷•龍泉寶劍文化旅遊節開幕
    共享劍瓷文化 暢遊綠水青山 市委書記蔡曉春致歡迎辭,市委副書記、市長季柏林主持開幕式,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鐘鳴、市政協主席邵戌汛、市委副書記蔣世懿等出席開幕式。 黃志平在開幕式上致辭,他代表中共麗水市委、麗水市人民政府對文化旅遊節的開幕表示熱烈的祝賀。他說,「處州十縣好龍泉」,龍泉是著名的中國青瓷之都、寶劍之邦。「麗水三寶」中龍泉就有「兩寶」,龍泉青瓷、龍泉寶劍是麗水文化最為璀璨的明珠。
  • 市博物館推出「春風又綠江南岸 龍泉青瓷再出發」百名匠師作品展
    協辦單位浙江省龍泉青瓷協同創新中心麗水市民間藝術家協會龍泉市青瓷行業協會2020 年,恰逢麗水撤地設市 20 周年、龍泉撤縣設市 30 周年,麗水、龍泉兩地共同推出《春風又綠江南岸•龍泉青瓷再出發——百名龍泉青瓷工匠作品展》,展覽匯聚近百名龍泉青瓷藝術家百餘件青瓷精品,展現在大時代背景下,龍泉青瓷文化的傳承創新和文化思潮,讓更多人了解龍泉青瓷在時代社會的文化命題,探索龍泉青瓷在未來發展的多元價值。
  • 「龍泉青瓷展示角」落戶韓國首爾 講述青瓷故事
    海外首家「龍泉青瓷展示角」12月8日在韓國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落成啟動,展出45位龍泉青瓷藝術大師精心創作的龍泉窯青瓷精品,全面展示千年龍泉青瓷的厚重之美。龍泉今年啟動海外「龍泉青瓷展示角」推廣計劃,以青瓷為媒,編織一張體現傳統文化內涵與薪火相傳技藝和諧相融的文化網絡。首爾中國文化中心「龍泉青瓷展示角」成為推廣落地的第一站,將通過互動展覽、文旅交流、學術對話等方式,凝聚文化共識,促進民心相通,增進文旅貿易。
  • 龍泉青瓷寶劍賦
    (以「青瓷雋永,寶劍輝煌」為韻)蘇紹康    青瓷雋永,寶劍輝煌。引龍泉之靈氣,曜吳越之烈光①。陶釉含章,其質溫如潤玉;鋼鋒積勢,其威冷若秋霜。已而柔剛相濟,今古同芳。傳國之珍泰美,承天之祜綿長。柄刻璇璣,代有樞庭魁士;窯容戊己,普存麟德坤綱②。
  • 葉小偉龍泉青瓷丨纏枝牡丹瓶
    葉小偉老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出生於浙江龍泉的青瓷世家。父輩、兄弟均從事龍泉青瓷研究工作。世人贊龍泉青瓷有「火的風骨,玉的冰清,一朝出土,洗卻汙泥塵垢,又煥發美侖美奐的奪目異彩。」葉小偉老師尤擅龍泉青瓷蟹殼青釉色,其作品以「薄胎薄釉,刻花鮮活」著稱。《纏枝牡丹瓶》是其代表作。《纏枝牡丹瓶》釉色青翠如蟹殼,釉面的玻璃質感強、透明度高,晶瑩剔透、清新淡雅,盡顯龍泉青瓷淡泊、平和,古樸、端莊、含蓄的藝術氣質。
  • 熹谷文化創始人:最念是家鄉龍泉青瓷
    原標題:熹谷文化創始人:最念是家鄉龍泉青瓷龍泉自古人文昌盛,有青瓷之都、寶劍之邦的美譽,龍泉溪位於甌江上遊,水運暢通,燒製成的龍泉青瓷通過水運直抵溫州港口,優越的自然環境為龍泉窯生產青瓷提供了十分優越的條件,燒制龍泉青瓷的龍泉窯是中國陶瓷史上燒制年代最長、產品質量最高、生產規模最大的青瓷名窯。因此龍泉以「瓷韻繞九州,一劍傳千古」聞名遐邇。
  • 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浙江龍泉舉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柳建松)以「天下龍泉·匠心開物」為主題的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12月11日在浙江省龍泉市舉行。龍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有著「青瓷之都」「寶劍之邦」之稱。龍泉青瓷始於三國兩晉,興於北宋,盛於南宋,歷經元明清,中興於當代。
  • 海外首個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韓國首爾啟幕!
    龍泉青瓷展示角12月8日,海外首家「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韓國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落成啟動,通過45位龍泉青瓷藝術大師精心創作的龍泉窯青瓷精品,全面展示千年龍泉青瓷的厚重之美,打響為推動青瓷文化加快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走向人心,今年,龍泉正式啟動海外「龍泉青瓷展示角」推廣計劃,以青瓷為媒,編織一張體現傳統文化內涵與薪火相傳技藝和諧相融的文化網絡,首爾中國文化中心「龍泉青瓷展示角」成為推廣落地的第一站,將通過互動展覽、文旅交流、學術對話等方式,凝聚文化共識,促進民心相通,增進文旅貿易。啟動儀式以線上的方式進行。
  • 龍泉三寶,青瓷文化、寶劍文化、香菇文化聞名於世
    龍泉自古人文昌盛,不僅是著名的青瓷之都、寶劍之邦,而且還是世界香菇栽培發源地、中華靈芝第一鄉;全市森林覆蓋率84.2%,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森林城市、浙江省生態市和浙江省園林城市,被譽為「處州十縣好龍泉」。青瓷文化、寶劍文化、香菇文化聞名於世,是中國陶瓷文化歷史名城和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
  • 五代北宋龍泉青瓷香爐鑑賞與研究(下)
    高29.1、口徑7.3、足徑7.8釐米。根據器型與紋飾,此件作品可以說是北宋中期龍泉窯青瓷斷代的標準器件。朱伯謙在《龍泉青瓷簡史》中指出,北宋中晚期的龍泉窯青瓷與北宋早期的淡青釉青瓷相比,有以下顯著的特點與差別:第一,北宋中晚期龍泉窯青瓷製胎原料,是利用當地含矽和含鐵量高的瓷石作坯,所以坯體較厚,胎呈灰色或淡灰色。
  • 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在龍泉開幕 胡海峰宣布開幕
    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在龍泉開幕 胡海峰宣布開幕 2020-12-12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陶瓷大師陳石玄根:一家三代見證龍泉青瓷變遷史
    陳石玄根跑遍了龍泉境內的10多個瓷土原料礦點,採集礦樣,進行成份分析,對釉料加工工藝作改進,進行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終於,他燒制出一批精美絕倫的大件青瓷,其中「哥窯80釐米迎賓大掛盤」、「1.4米特大梅瓶」、「48釐米特大茶壺」三件作品,被譽為當時龍泉青瓷盤、瓶、壺三大類產品的「三大王」。陳石玄根的名氣由此大增。  「哥窯釉的成是青瓷作品古樸、典雅的標誌。」
  • 龍泉不只有寶劍和青瓷,一組老照片看龍泉的手藝人
    龍泉市位於浙江省西南部浙閩贛邊境,是浙江省入江西、福建兩省的主要通道,素有「甌婺入閩通衢」、「驛馬要道、商旅咽喉」之稱,是著名的中國青瓷之都、中國寶劍之邦和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發源地。 「龍淵鄉」,唐朝因避高祖李淵諱把「龍淵鄉」改為「龍泉鄉」,唐乾元二年 ( 公元七五九年 ) 置「龍泉縣」,一九九〇年撤縣設市。
  • 天下龍泉 匠心開物——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12月10日至12日在龍泉舉辦
    值得一提的是,龍泉青瓷再度作為大會定製禮品被贈送給世界各國政要及全世界網際網路企業「巨頭」,這也是龍泉青瓷連續第七年閃耀大會。龍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一直以來,當地堅持大格局弘揚特色文化,加大產業「轉化」,推進富民增收。
  • 專家學者論劍龍泉青瓷發展之路
    圖集12月10日,以「從初心到匠心」為主題的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主旨論壇在浙江龍泉舉辦。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主旨論壇活動現場。龍泉市委副書記、市政府代市長翁志鴻發表主旨演講。張靈攝「跳出文化做文化。」中共龍泉市委副書記、龍泉市人民政府代市長翁志鴻表示,一直以來,龍泉以未來的視野傳承弘揚青瓷文化,以創新的思維迭代升級青瓷產業,以融合的理念培育壯大青瓷經濟,做深做實龍泉青瓷文化「深化」「物化」「轉化」的文章,努力重現「青瓷之路——開放之路」輝煌,讓「好龍泉」煥發出新時代的生機與活力。
  • 「中國龍泉青瓷·寶劍傳承與創新展」在湘潭市開展
    市民參觀龍泉古刀劍。湘潭在線12月23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旭東 實習生 王心慧 攝影報導)12月22日,「劍瓷龍泉——中國龍泉青瓷·寶劍傳承與創新展」在市博物館開展。這次展覽由陝西歷史博物館、龍泉市人民政府、湘潭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聯合主辦。地處浙江省西南部的龍泉市因出產寶劍和青瓷聞名於世。
  • 收藏瓷器篇:龍泉青瓷 塞拉同 這個有意思洋名背後的故事
    收藏瓷器篇:宋八大民窯龍泉青瓷 在當時的南宋王朝的百姓中,除了這樣一種有著幾分傳奇色彩的景德鎮瓷器之外,竟然還有一種瓷器能夠在幾百年後的歐洲貴族中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徵,這種瓷器是什麼?
  • 2020年浙江省氣排球節(龍泉)圓滿落幕!冠軍就是……
    本次活動由浙江省體育總會指導,浙江省氣排球協會、龍泉市人民政府主辦,龍泉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龍泉養生養老經濟促進會、龍泉市體育總會、龍泉市氣排球協會聯合承辦,浙江省三門萬得利球業有限公司協辦。除了精彩的氣排球技藝切磋,龍泉市體育部門還精心挑選龍泉青瓷作為賽事特色獎盃
  • 龍泉青瓷大師手作,熹谷文化與您相約廈門茶博會
    隨著熹谷展區展覽場地和硬體的提升,本次展臺的軟實力也再上臺階,不只是茶器品類和傳統龍泉青瓷的匯聚,更是青瓷文化的弘揚和龍泉傳統工藝的傳播。  同時,展會中等數十位龍泉青瓷大師將攜其精品手作亮相展會,其中包括葉克偉(古兒)老師的傳世哥窯、廖道康老師的南宋乳濁粉青釉系列作品、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葉小春老師的冰裂紋系列作品、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傳斌老師的雪裡青作品、麗水市工藝美術大師張浩老師的金獎作品--枝頭玉系列茶器、嚴衛恩老師的弘一法師、思維菩薩等雕塑作品都將在展臺展出,展品在造型設計、生產工藝等方面獨樹一幟,優美大方、刻畫流暢細緻
  • 享儒雅溫潤生活,用龍泉青瓷茶葉罐的舒心體驗
    一、開箱和細節方正的包裝色彩搭配醒目而突出品牌,其中龍泉,會一下讓人聯想到寶劍,而青瓷是浙江省龍泉市特產,龍泉青瓷的燒制始於1700多年前,宋代達到鼎盛。在龍泉青瓷的介紹中,主要特點為青如玉、明如鏡和聲如磬,並且稀雀品牌也有重點介紹,底部信息中尺寸分別為直徑90mm,高度為93mm,開箱後有防磕碰及蓋子材質的介紹,天然雞翅木的環保和紋理獨特性值得期待。方正中帶有圓潤的舒適感,配合蓋子的獨特紋理,對於戀物一族來說,第一印象特別好,並且一下子被簡約而優美的特點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