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體驗活動|這周六,和菓子職人帶你領略日本和菓子藝術

2021-02-17 未來社


來過「未來生活集」夜市的朋友,一定買過或嘗過這位職業手作人出品的和菓子。


它不僅顏值超高,味道也很不錯。總有一些對手作感興趣的朋友會問,「這個做起來難嗎?我也可以學嗎?」

我們的回答是,不難,來學!

a.本周活動

這個周六,我們聯合和菓子職人帶你領略日本傳統糕點藝術,教你DIY一份屬於自己的和菓子。每人現場可製作2份,並可打包帶回家。這些看上去精緻又感覺工藝複雜的菓子,老師說包教包會,聽起來有沒有很吸引?

❶ 11月21日本周六晚(20:00-21:30)(同時可參與市集掃碼消費滿3單立返15%微信現金紅包)

全場任意消費滿3,即可獲得15%返現

(紅包形式發放,實時到帳微信錢包),

相當於全場85折哦!優惠支持疊加~

買得越多,優惠更多~

///

和菓子,是被世界公認的「日本飲食文化之花」,是對日式食物美學的完美詮釋,給人一種精巧雅致的美感, 一直屬於高端點心界的代表。各種日劇裡也經常重點介紹和菓子的歷史和點心師們,比如日劇《我們有點不對勁》就帶火了多種同款和菓子。日文中的「菓子」二字,其實就是漢語裡「糕點」的意思。「菓子」源於唐朝,發展於日本,一直深受貴族喜愛,現在是一部分日式糕點的統稱。它的製作材料全部取自於可食用的材料,再藉由工匠之手,被製作成姿態各異的花朵、栩栩如生的動物、別樣雅致的風景等。

所有的和菓子,都可以通過視覺來感受其樂趣,其中以練切和熟果類的和菓子最為顯著,因此也被稱為「藝術的和菓子」

每個和菓子,都有一個相當於名字的「果銘」。比如「朝顏」「藤棚」「月玲子」「錦玉羹」「醉芙蓉」,都饒有詩意。製作和菓子的過程是感應四季的五覺體驗,讓人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身心皆享受。小小的和菓子裡,蘊含著料理人道不盡的巧思,以及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往期活動體驗和菓子DIY現場


現場會提供所有所需材料和工具,有老師分步詳細指導教學,零基礎也能做出精緻的和菓子,您什麼都不用準備,美美的來就行。

b.上周市集回顧

出門前總是要看看天氣的,尤其在毫無徵兆就暴雨的廣州。周末遇上好天氣時,大部分人會願意出門逛逛,而遇到陰雨天的周末,看上去惱人的「壞天氣」,總會勸退一些想外出的人。

來未來社,並不需要挑天氣。晴天和雨天只是outdoor和indoor的區別,除了場景切換,風景和人會有不同,hygge和愉悅一直都在。

上周六傍晚下起了淅瀝瀝小雨,我們的夜市又搬到了室內。冷雨伴著初冬的風帶來的寒意,在鵝黃色的燈光下被暖化了。

停雨後,室內室外逛的空間更多了,那些來逛市集的人眼睛裡的好奇心也被拉長了。

中庭一角有三位玩木球的小夥伴在練習球技,引來路人甲乙丙丁好奇駐足,也有人躍躍欲試。

這個被很多人第一眼以為是溜溜球的玩具,叫劍球(劍玉、Kendama、けん玉),起源於11世紀,在江戶時代(17世紀初)「比爾博凱」從法國被傳到日本,成為了日本的一種晚飯後的娛樂。在1918年期間(大正時期)日本人對「比爾博凱」的外觀進行了改造設計,漸漸就演變成今天大家看到的劍球(劍玉、Kendama、けん玉)造型:劍(けんken)與球(玉tama)。

△梁大寶是廣州劍玉愛好者裡很活躍的一份子,才練習了一年,就已球技小有成就。對於路人的好奇他都耐心解答,還順便做一些科普和現場教學,大家都對穩穩地正中球心那一下感到成就感非凡。另外兩位夥伴也是入坑很深的玩家,都痴迷於淘到各種最新款式的劍玉,樂此不疲。

重點加粗,未來社歡迎各位運動愛好者帶上你的最愛裝備來這裡分享快樂、傳遞熱愛。期待下次見到更多新面孔~

///

由於周末人流量大,車位緊張,如需停車請在報名後聯繫工作人員預約車位,或尋找附近停車場。導航請地圖輸入「未來社」,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天壽路35號(林樂路公交車站旁邊)。

相關焦點

  • 每一位和菓子職人都是藝術家
    日式甜點的總稱「和菓子」,據傳和菓子是從中國唐代傳入日本奈良時代,距今已有一千兩百多年的歷史。在千百年來的演進下,和菓子的種類早已經多到沒有辦法計算,口味與外型都不斷的改變,變得越來精緻、越來越美,美到讓人捨不得吃下,簡直跟藝術品一樣!
  • 妙手生花,問鼎和菓子的藝術境界 京都學藝記
    深愛抹茶及茶點,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將茶菓知識及精緻作品分享給大家。同時也期待與你交流想法與故事!和菓子(即日式茶點)以精緻的外形和純粹的味道,博得各國食客的喜愛。其中的一類,上生菓子,問鼎和菓子的藝術境界。文佳特意前往和菓子歷史最為悠久的城市之一——京都,走訪老店,向和菓子職人學習制菓方法。
  • 大火的銅鑼燒,藏著日本和菓子復興路上你不知道的秘密
    日式和菓子不但可以遠觀,還可以變現!沒有一個90後會拒絕嘗一口動漫中的美食,IP文化與和菓子達成了商業的交叉。讓我們來淺析——如何製造一個商業化的和菓子?如何讓日本國民點心流通化?上海火爆的和菓子店什麼樣?
  • 日本這位和菓子職人的作品讓人驚嘆,「根本下不了口!」
    和菓子,即一種日式點心,以糖,糯米,小豆等為主要原料。說起和菓子,大家想到的可能跟小編一樣,那就是兩個字「精緻」!小編近日在ins上發現一位日本和菓子職人(ins:wagashi_sanchan)的作品,無論是創意還是取名,都叫人嘆為觀止!
  • 親子和菓子體驗 | 大福和菓子,誰是你的最愛?
    什麼是菓子?起源:根據歷史記載,菓子是由日本遣唐使在宋唐時期將中國的茶文化和甜點技藝帶回日本,在其歷史進程中被不斷發展,從而受到日本貴族階層的喜愛。主要食材:菓子採用豆類、米粉、瓊脂、小麥粉等植物性原材料,被稱為天然健康食品。
  • 日本和菓子夢幻圖監!集結四季、文學、藝術於一體的和菓子小宇宙
    來到日本自助旅行,必吃「和菓子」!日本傳統和菓子最大的特徵就是「季節感」,菓匠們把四季包進菓子裡,美到令人捨不得吃。熱愛和菓子的小編,特別把一年12個月最能表現季節變化的絕美和菓子整理出來,提供你做為挑選經典和風甜點的參考。
  • 絲菓食——之和菓子體驗
    「和菓子」泛指日本一切點心。在日本茶道中,用茶之前會先吃和菓子,也稱為茶菓子。
  • 學做和菓子
    第一期 和菓子的介紹 和菓子是日本的傳統點心,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和菓子的[和],取自於大和民族的[和]字;而[菓子]的[菓],是由水果的[果]字而來,加上草字頭,意指使用草本植物(木的果實)或是水果加工而成的食物。據史料有效記載,我們所知曉的日本茶道文化,是當時日本遣唐使將中國唐代的飲茶習慣帶回日本的,其中包括了茶道文化和糕餅技藝,現在「和菓子」前身其實就是我們唐代的「唐菓子」。那個時期流入日本的唐代文化都深深的受到日本貴族階層的喜愛。
  • 日本京都百年和菓子老店耍心機!打破傳統的新個性和菓子誕生
    表現四季之美的和菓子,是日本飲食文化的重要象徵之一,不過與新世代年輕人似乎有些隔閡,因此在京都有些和菓子老店,便以傳統制菓技術為本,融入洋菓子的食材與特色,開發出「和洋折衷」的創意和菓子。成功創造話題,吸引年輕族群回籠。這次小編就要來介紹三間創業超過二百年的京都和菓子老店,來看看他們的鎮店銘菓以及「很上鏡」的新商品吧!
  • 和菓子體驗 | 顏值低?不存在的!
    和菓子體驗11月4日(周六
  • 練切與鋏菊 | 和菓子專業課程
    果菰是十分珍貴的食物,最開始只能應季食用,後開始利用太陽的力量,曬成果乾或研磨成粉搓成糰子,這是和菓子最初的雛形。鎌倉時代初期,唐果子及茶道的傳入,和菓子同茶掛、插花等一樣,成為茶人傳達季節感的必不可少之物,其本身不再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為了使心中感到滿足。和菓子根據其含水量分為三類:生菓子(含水量30%以上)/半生菓子(含水量10-30%)/幹菓子(含水量低於10%)。
  • 魔都首家和菓子專門店,一秒穿越到京都!
    這間滬上首家和菓子體驗店,就開在最近很火的黑石公寓內,招牌很小,門面就和京都的和菓子小店一樣,安靜低調,配著面素雅布簾,這個日本味兒很正宗!其實這間小店主要是提供和菓子售賣及和菓子手作體驗課的。這間小店主打的就是最高級的「上生菓子」,小小一枚,均價在48元,銅鑼燒、蕨餅比較便宜,18元,也會有更貴一些的季節限定款,七夕款就好美~你不得不承認,每一枚飽含著手作溫度的和菓子,都美到讓人不忍入口。
  • 秋之和菓子課程
    上生菓子:秋楓(練切2個),桔梗(練切2個),月兔(連切2個)提供練切皮,教授製作手法。幹菓子:慄子燒菓子(燒菓子共四個)。幹菓子是日本和果子三大類型的一種,含水量比較低適合相對常時間的儲存,但同樣是無油低糖的。
  • 美色美味 日式和菓子の上生菓子拼盤
    在日本,以麻薯、年糕、羊羹、大福等最為常見。和菓子與其說是小吃,不如說是日本傳統藝術品。其精緻的造型完美地表現了日本人對飲食美學的追求,成為日本飲食文化的象徵之一。尤其是本次特別介紹的上生菓子,不僅深受貴族階層的喜愛,更是婚宴、家宴、生日宴、茶宴等隆重場合的主角。日本人通常會挑選各式上生菓子配合不同主題、季節、場合來設計上生菓子拼盤。
  • 到品玄齋 與和菓子來一場浪漫之約吧
    和菓子,日本的美食藝術,尤其是上生菓子的美,體現在四季五感上。
  • 【櫻桃小丸子】製作和菓子
    常有人問喵醬,和菓子到底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和菓子就是日式甜點。
  • 與「和菓子」的甜蜜邂逅
    日本的傳統點心稱作「和菓子(Wagashi)」,可謂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點心起源於中國唐代,由當時的遣唐使隨茶道文化一起傳入日本,受到日本貴族階層的喜愛,並獲得獨特的發展,形成獨具風格的日式點心「和菓子」。「和菓子」有很多風雅的名字,比如「朝露」、「月玲子」「錦玉羹」等,就是由日本的貴族從和歌中取材命名而來。「和菓子」製作十分細緻,但不以巧取勝,小處皆有禪意。
  • 他把和菓子做成了風景,挽救了差點倒閉的小店
    這是日本的兩個節氣,和中國不同,日本對節氣的劃分更為精細,一年有72個之多。但說實話,和菓子雖然是日本的傳統小吃,但在當下並沒有很受歡迎,尤其是年輕人覺得,這不過是一種甜到掉牙的茶配,雖然外形千變萬化,但口味卻差不多,因為製作和菓子最常用的兩種材料就是糯米粉和紅豆沙。
  • 廣州*Hi Creative Center 和菓子體驗——練切
    其精緻的造型完美地表現了日本人對飲食美學的追求,成為日常飲食文化的象徵之一。和菓子大體上分為生菓子、半生菓子和幹菓子3類。主要以成品的狀態時含有的水分來分類。成品時含有的水分大約30%—40%的稱作「生菓子」。
  • 抹茶學問|和菓子的四時物語
    所以小編在這給您簡單介紹一些四時鮮菓,希望您可能通過鮮菓來體驗人性關懷,感受生活,感受四季之美。 和菓子的季節性同時,木村宗慎在這本書裡詳盡地闡述了和菓子的文化,將其歷史、分類、術語、與茶道的關係、與器皿的搭配、以及那些百年老鋪等巨細無遺地講述給讀者,對於哪怕不了解和菓子文化的人,有了這本書也能毫無障礙地欣賞和菓子文化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