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原子彈事件,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的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原子彈。
1945年夏,日本敗局已定,但日本在衝繩等地的瘋狂抵抗導致了大量盟軍官兵傷亡。當時美軍已經制訂了在九州和關東地區登陸的"冠冕"行動和"奧林匹克"行動計劃,出於對盟軍官兵生命的保護,儘快迫使日本投降,並以此抑制蘇聯,美國總統杜魯門和軍方高層人員決定在日本投擲原子彈以加速戰爭進程。
美軍選定日本東京、京都、廣島、長崎、小倉、新潟等城市作為投擲原子彈的備選目標。,1945年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6日和9日,美軍對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造成大量平民和軍人傷亡。
1945年4月,德國宣布戰敗投降,日本早已窮途末路,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即便如此,當時的日本軍方還是堅持戰鬥到底,甚至提出了一億人民「玉石俱焚」的想法,戰鬥到只剩下最後一兵一卒,完全無視美蘇的《波茨坦公告》。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蘇選擇對日宣戰,日本面臨著當時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的打擊。據記載,當時美國為了減少盟軍的傷亡,與蘇聯、英國談判,在日本12個城市將要投下12枚原子彈,直至日本投降。
1945年8月6日,第一顆原子彈在廣島引爆。幾天後,第二顆原子彈在長崎爆炸。根據計劃,美國將在其他城市橫濱和東京投擲原子彈。誰知道,長崎原子彈爆炸僅僅四天後,日本主動找到美國,宣布投降。因為日本多拖延一天,就有可能造成無數人死亡。
可以說,如果當時日本不投降,美國將在未來10天內陸續投下第三和第四顆原子彈,而當時造成的損失不僅僅是幾十萬人死亡。當時除了美國轟炸日本,蘇聯其實已經做好了向日本毀滅性打擊的準備。
蘇聯當時的計劃叫做「引爆富士山」。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火山眾多的國家,富士山是日本最大的活火山。如果日本一直不投降,就會派轟炸機在富士山投空中炸彈,連續轟炸火山。這個時候,日本陸續而來的地震、海嘯等火山爆發引發的災害將徹底毀滅國家,美蘇的計劃實在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