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對於無數的學子而言,是如此重要。為了備考,大家都經歷過無數充滿著酸甜苦辣的日日夜夜。成為學霸有多難?相信大家心裡都有一把尺。在綠茵場上,有那麼一些特別的存在,既擅長踢球又讀書在行。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讓我們盤點一把足壇學霸,看看瓦拉內是如何為了備戰高考掛掉了齊達內的電話。
誰也別阻攔我當學霸:瓦拉內備戰高考掛齊達內電話
談起足壇「學霸」,很多人都會想起當前的法國國腳、皇馬中衛瓦拉內。昔日裡還效力於朗斯的17歲少年,接到了來自於皇馬名宿齊達內的電話。
讓人吃驚的是,因為還有一周就要「高考」,瓦拉內對著齊達內說:「我們需要換個時間再聊,我現在沒時間打電話,因為還有一周我就要準備大學入學考試了,這對我來說是重中之重。」掛完電話認真複習的瓦拉內,隨後順利通過考試,進入大學主修經濟學、輔修德語和社會學專業。當然他很幸運,求賢若渴的齊達內沒有生氣,最終為皇馬敲定了這名天才。
齊達內不讀書 & 最有內涵的皇馬主帥是索拉裡
說來或許很多人不信,看著有大智慧的齊達內從小讀書就非常一般,足球是他唯一通向成功的路。很幸運,他成功了。說起皇馬近來的幾名主帥,最有學識的當屬索拉裡。
叔父豪爾赫曾經是阿根廷國腳,並曾經出戰世界盃。父親也是一名職業球員,出生於足球世家的索拉裡,也因此走上足球路。不過在青年時代,索拉裡最愛的不是足球,而是讀書和彈鋼琴。他甚至對著馬卡報坦然承認:足球只是工作,讀書和音樂才是他的最愛。
讀書這件事:你需要佩服義大利國腳
A. 拿到碩士的科斯塔庫塔
義大利國腳們,不僅僅長得帥、球技好,甚至有著學霸好傳統。帥氣的因扎吉在「尋花問柳」的同時,還能抽空用2年完成大學學業,考到一張會計師證書。
前AC米蘭隊的傳奇後衛科斯塔庫塔,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名優秀中衛甚至一舉拿下了博科尼大學SDA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要知道,這所商學院的MBA在歐洲可是達到了前十水平,由此可見含金量。
聽聽科斯塔庫塔對於梅西的評價,就能明白多讀書有多重要:「我還記得自己跟梅西交手時的場面,當時他還只是一個16歲的孩子。最初的時候,我就只當他是個小孩子,覺得自己可以在比賽中為所欲為。不過僅僅15分鐘後,我就向主帥安切洛蒂要求將我換下場。別忘了,那時候的梅西可只有16歲!」有文化,吹牛的時候都更有內涵。
B. 尤文圖斯的學霸:經濟學博士基耶利尼
不過讀書這件事,最強的義大利球員還是尤文中衛基耶利尼。早在2010年的時候,他就已經拿到了都靈大學經濟系的經濟學博士學位。
都靈大學是義大利四大經濟學名校之一,論起歷史甚至比法國著名的巴黎大學以及英國的牛津、劍橋還悠久。最讓熱愛他的球迷津津樂道的是,基耶利尼的畢業論文題目是《俱樂部的預算分析》,這份報告一共長達25頁!
中國也有學霸:曾獲弗格森青眼的宿茂臻
不要以為中國球員都是大老粗,儘管說足球圈的確有著很多負面的消息,但華夏足壇依舊有著屬於自己的學霸。
曾經試訓曼聯,得到過弗格森青睞的宿茂臻,在自己退役後拿到了英國索爾福德大學的管理學碩士學位。根據他自己說法:未來目標是成為像弗格森、穆裡尼奧和溫格一樣成功的足球教練。
球場上的「老虎」:球場下的知識分子
讀書這件事不僅僅在歐洲被推崇,美洲球員也有不少「文化人」。
曾經用無數進球徵服千萬球迷的「老虎」法爾考,在效力於阿根廷河床時就為自己做過兩手準備。當時他在踢球之餘,還拿到了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的媒體學學位,稱得上是球員中的知識分子。
醫學博士蘇格拉底:聽名字就知道有文化
法爾考的媒體學學位聽上去很拉風,不過這在真正的學霸面前,終究還是小巫見大巫。上世紀80年代的巴西足球領軍人蘇格拉底,是真正意義上的足壇學霸。
高超的球技,讓蘇格拉底贏得無數球迷的熱愛,不過讓人惋惜的是,1982年和1986年兩屆世界盃,他都沒能帶巴西奪冠,成為一生的遺憾。導致這一點的原因,或許跟蘇格拉底球員時代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放棄足球系統訓練,專注醫學有關。為了求學,他甚至放棄了來自於巴西豪門科林蒂安斯的邀請。1978年,蘇格拉底就拿到了自己的醫學博士學位。退役之後,他更是成為了一名專職醫生。
足壇學霸第一人:諾貝爾獎獲得者玻爾
儘管上面的名單中,已經是足壇學霸中的翹楚,但是接下去的這個名字,可謂是秒殺所有人。因為原子結構模型研究,贏得過諾貝爾物理學家的尼爾斯-玻爾,是真正意義上的學術界泰鬥人物。不過他在做物理學研究的同時,還是上世紀初丹麥勁旅AB隊的主力門將。
值得一提的是,玻爾一度非常接近入選當時的丹麥國家隊。不過在AB的一場關鍵戰中,當時對手一記遠距離射門,正在門柱旁思考數學難題的玻爾沒能注意,導致球隊丟球。在比賽中如此分心,讓他最終無緣入選國家隊。
有趣的是,尼爾斯-玻爾的弟弟哈拉德-玻爾則是更加專注足球,因此也成功入選丹麥國家隊,更是贏得了1908年奧運會的銀牌。跟自己的哥哥一樣,哈拉德也是一名科學家。不過在綠茵場上更出色的他,在科學領域則遠遠不如自己的哥哥。
結束語:
即便是那些足壇巨星,尚且不放棄學業,作為我們普通人,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讀書呢?
乘風破浪的青春、人生中不可錯過的高考,衝鴨,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