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hiphop一直作為全美最暢銷的音樂類型,在短短40年的時間裡,為何hiphop能從紐約城裡的小眾音樂,逐漸成為全美,甚至是全世界最流行的音樂種類呢?其中最重要的一點莫過於這種音樂足夠的尊重個體和足夠的進步,歸根結底還是群眾的選擇,與其他音樂:要不然有一個好嗓門,要不然精通一門樂器,同時還要會讀五線譜,懂樂理等相比,說唱音樂降低了創作的門檻。
你只需要一臺電腦、一個麥克風、從網上下載一個beat,你便能夠享受創作說唱音樂的快樂了,甚至於不需要任何東西,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來一段「freestyle」,這也是說唱音樂。當然,想要創作好的說唱音樂,還是需要學習很多知識的。
不過也正是其簡單的創作門檻,其實就傳達了尊重個體的表現,因為人人都可以參與進來,就好像每一個公民的權力一樣:我們生下來,就享有欣賞音樂、表達創造力的權力。而傳統音樂設定的高門檻,就好像是那些剝奪人們權力的保守思想一樣:為什麼婦女和黑人不能投票?為什麼音樂的創作者就一定要懂樂理、會樂器?這些東西不也是阻礙著我們享受創造音樂樂趣的枷鎖嗎?
說唱音樂的出現,就好像賦予黑人和女性選舉權修訂案一樣,給了所有能感受到律動、想要參與到音樂製作的人創造的權力,也給了更多人享受音樂,從中得到滿足的機會。
其實不僅是說唱音樂hiphop文化中的其他幾個元素:BBoy、塗鴉也都具有低參與門檻的特點,也正是這種特點,讓更多得人能夠享受到hiphop給他們帶來得快樂。聽音樂、玩說唱、跳舞……無非都是圖個高興,而說唱音樂,我只要有熱情和動力,甚至連錢都沒有就可以參與,自然能夠獲得更多人得喜歡。
當然,說到尊重個體,每一次發聲都是對自己訴求的一種表達。這又與說唱音樂的另一個特點不謀而合:通過降低門檻,說唱音樂讓每個人都能夠參與進來,而參與進來之後,我們又會發現,說唱音樂裡面對於詞彙的使用,那種直抒胸臆的表達,更是允許了說唱音樂的內容上的自由,有的說唱歌手講人生道理,也有很多rapper表達對於走上人生巔峰的嚮往,這就給了聽眾更多的選擇:「我需要什麼,就去聽什麼,用耳朵來投票嘛」
就算是不成功的藝人,或者只是作為愛好者的我們,也可以通過說唱的創作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沒有準入門檻的束縛,任何事情都可以通過創作來表達。通過說唱音樂表達出來的感情或者想法,也更容易被別人接受和理解,在這個時候,說唱已經超過了其本身音樂的作用,變成了一種新的傳播形式,可以讓更多的人聽到你的聲音。
說唱音樂內容上的豐富對普通人來講,確實很重要。比如:一個普通的黑人民眾,生活在低收入的社區裡,他對生活即便有再多的不滿,就算表達了出來,又有誰會聽呢?而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一些表達強烈訴求的說唱歌手,在聽他們的音樂時,你便得到了認同感,只是聽這個動作,也就表達了個人的訴求。
我們處在這麼一個時代:個體的聲音夾雜在群體噪音的洪流中,作用變得越來越渺小,聲音越來越不被重視。我們也處於這樣一個時代:個體可以通過選擇,投票給那些尊重個體、代表自己的東西,讓它成為擴音器,讓群體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很明顯,很更多的個體選擇了說唱,選擇了hip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