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領域專家聚焦2020年中國保險業發展前沿

2020-12-26 天天基金網

  近日,由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和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CCISSR)主辦、上海商湧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2020年「中國保險業發展」圓桌論壇暨《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2020》(下稱《報告》)發布會在北大舉行。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鄭偉介紹,《報告》共分為兩大部分,前五章是對中國保險業發展的總體分析,第二部分針對重點問題展開專題分析題。他還結合國常會有關商業養老保險問題進行了分析。他指出,未來我國養老保險發展應遵循「1+3」的基本發展思路:「1」是一個基調定位,即「按照統一規範要求,將商業養老保險納入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加快建設」;「3」涉及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的三方面內容:一是高質量發展,二是包容性發展,三是綜合式發展,要強化商業養老保險的保障功能,滿足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各類靈活就業人員需求,鼓勵發展「養老保險+養老服務」以及「養老保險+長護保險」。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中國保險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陳秉正就發展商業養老保險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認為,現階段我國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應當注重以下三方面問題:可以鑑萬能險的經驗增大積累期的靈活性;注重資金的保值問題,平衡收益與風險;積累實踐經驗,增強理論自信,呼籲壽險公司加大產品的創新開發力度。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中國精算研究院院長李曉林認為,現階段保險業發展由於受到全球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也面臨一些發展壓力,保險業發展已經從客觀地評估測算風險階段進入到幹預風險的階段,基於新發展階段,全社會應建立「風險觀」。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助理王國軍就「一帶一路」的相關風險管理問題談了自己的理解。他提到,我國對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佔比逐年上升,由此引發風險與保險需求的增加。積極推動保險業開放,讓保險公司「走出去」有利於促進「一帶一路」建設,這其中信保發揮了關鍵性作用,有效覆蓋了一系列風險。同時,我國保險公司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面臨網點數量較少、國際市場影響力較弱、協調水平不高、信息不暢,以及惡性競爭等問題。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研究中心研究員朱俊生就保險科技議題發表了看法。他認為,從市場主體角度來看,科技本身是人才、組織、文化的問題;從政策角度來講,提倡數據共享,促進行業發展;從監管角度,應建立適應保險科技發展的監管體系,注重監管機制設計,給創新以空間,平衡創新與風險管控,並保證監管政策的穩定性。

  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CCISSR主任孫祁祥教授針對保險科技相關問題提出建議。她說,保險科技的發展迫在眉睫,要培養具有戰略思維的人才。在監管與風險防控的平衡方面,在一些問題上要「兩害相權取其輕」,既要防範風險,又要為市場主體培育提供創新的空間。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網)

(原標題:保險領域專家聚焦2020年中國保險業發展前沿)

(責任編輯:younannan)

相關焦點

  • 聚焦國家重大戰略 保險業「十四五」發展藍圖躍出
    來源:上海證券報圖集 「保險業要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全力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在昨日舉行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上,銀保監會首席會計師馬學平談及「十四五」時期保險業發展重點時如是表示。馬學平表示,「十四五」期間,保險業要聚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深度參與國家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認真總結部分地區試點經驗,穩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積極開發適合老年人的價格增長模型,搭建覆蓋全面的健康管理產品體系,加快第三支柱養老金融保險業務的創新發展,推動醫療、養老、護理、健康管理等多領域相互融合,構建醫養康養相結合、全方位的養老體系。
  • 第四屆中國保險業人才發展高峰會在京舉辦 人力資源是金融業發展的...
    2018年11月21日,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主辦,中保慧傑教育諮詢(北京)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四屆中國保險業人才發展高峰會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人力資源專委會、教育培訓專委會2018年年會」在京舉辦。本次會議以「新時代 新價值 新人才」為主題,在中國銀保監會的支持和指導下,來自中保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內外知名經濟金融研究機構、著名高校的權威專家與保險業人力資源、教育培訓領域的300餘名參會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當前保險行業的人才發展和培養,尋求新時代下人才發展的新途徑和新思路。
  • 《2020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發布
    近日,《2020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這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第九年發布該報告。《報告》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保險業及經濟短期內將形成較大衝擊,但「剛需延後」和新的保障需求也將逐步釋放,無論對於人身險業還是財產險業而言,挑戰中都蘊含著機遇。
  •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發布「中國保險創新發展...
    12月6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發布「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武漢共識」。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委員、副會長王玉祥,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徐洪蘭,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委員、副秘書長尹小貝出席發布會。王玉祥發布「武漢共識」,徐洪蘭宣布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勝利閉幕。武漢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方潔主持發布會。
  • 聚焦2018—2020全球農業領域前沿研究
    12月18日,中國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2020》報告發布,該報告主要依託中國工程院9個學部及中國工程院《工程》系列期刊對全球工程前沿研究項目開展研究工作。2020年在農業領域,共遴選出11個工程研究前沿與9個工程開發前沿。
  • 2020年中國銀行業、保險業、信託業十大新聞出爐
    2021年1月8日,《中國銀行保險報》評選的2020年中國銀行業十大新聞、2020年中國保險業十大新聞、2020年中國信託業十大新聞正式出爐。這是《中國銀行保險報》創刊更名後第二次評選三大行業年度十大新聞。
  • 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逾300名腹膜腫瘤專家聚焦前沿
    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通訊員闞文婧 12日-15日,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在廣州召開。11月14日下午,中國抗癌協會腹膜腫瘤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學術年會在中國腫瘤學大會(CCO)舉辦期間召開,以「腹膜腫瘤規範化治療」為主題,匯聚國內300餘名從事腹膜腫瘤臨床和基礎研究的全國知名專家,聚焦學術前沿。大會現場。
  • 「1票2會」澤為資訊同期同地主辦保險科技和健康保險峰會將於11月3...
    2020年上半年,我國健康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9.72%,在各險種中增速居於首位,遠超其他險種,成為保險業的黑馬。同時,上半年外部環境的變化給整個保險科技行業長期的發展帶來了持續的推動力。疫情影響下,用戶保險購買行為線上化遷移加速,推動傳統保險公司主動進行線上化轉型。此外,銀保監會鼓勵財險業務全流程線上化發展,提出2022年主要險種的線上化率須達到80%以上。
  •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養老保險2020研究報告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韓宋輝)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正式發布了《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養老保險2020研究報告——商業養老保險機構的責任與使命》(下稱《報告》),首次聚焦當前養老保險機構發展特點,通過對國際成熟市場中具有代表性的養老金管理機構與國內養老保險機構的比較分析,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養老保險機構建言獻策。
  • 車車科技磐石系統榮獲「2020保險業線上化技術應用案例三等獎」
    2020年12月18日,由中國銀行保險報主辦的「2020中國保險業信息技術年會」在海口隆重舉行,該峰會以「數智引領,生態重塑」為主題,旨在「聚焦數智場景,重塑行業生態」。大會現場公布了「2020保險業信息化優秀案例」評選結果,經業界專家評審,車車科技「磐石系統」榮獲2020保險業線上化技術應用案例三等獎。
  • 2020滬市公司質量行|中科軟:保險信息化領域的「長青樹」
    2020年,保險行業掀起了一輪線上化浪潮。 作為國內最大的保險業IT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中科軟也成為保險行業本輪線上化浪潮的受益者。「保險線上化成了疫情及後疫情時代的新需求,公司結合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推出的遠程雙錄、遠程面籤、電子化入司、基於企業微信代理人遠程辦公、數據綜合分析平臺、網際網路保險銷售等解決方案從側面體現了這種改變。」王欣說。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醫養結合與長期護理保險實踐創新」分論壇...
    2020年12月6日,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在武漢召開,作為大會9個平行分論壇之一的 「醫養結合與長期護理保險實踐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 中科軟: 保險信息化領域的「長青樹」
    在充分市場化競爭的保險業,中科軟是怎樣取得這樣的市場地位的?  中科軟執行高級副總裁謝中陽將此成績歸功於持之以恆。據介紹,早在1996年成立之初,中科軟就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設計研發保險核心業務系統,之後又不斷為財產保險行業提供新產品研發、IT系統規劃等服務。
  • 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副秘書長伍國良:上海保險業迎差異化發展新時代
    「對於保險行業來說,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開年以來,新冠疫情在國內、國際的持續暴發,對我們的經濟、文化、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也令民眾對於保險保障的認知和需求大幅提升。」10月23日上午,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副秘書長伍國良在「2020國際先鋒金融機構高峰論壇」上表示,疫情暴發後的世界告訴我們,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並沒有降低或者消滅風險,在各行各業日益發展的跨界融合更是擴大了風險的邊界。伍國良稱,上海保險業作為中國保險業改革的排頭兵,也正迎來以高質量轉型、差異化發展為主題的新時代。
  • 瑞威資本助力,北大經院學者著作《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2019)》推介
    《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2019)》孫祁祥 等 著《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2019)》作為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之「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系列的第八本,重點討論分析2018年中國保險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和未來展望。本研究報告得到瑞威資本(Realway Capital)的大力支持。報告共分八章。
  • 獨家|監管定調:2020年保險業如何服務「三農」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政策屬性較強的農業保險,這些年持續保護著全國人民的「菜籃子、米袋子」。2020年保險業如何更好地服務「三農」?上海證券報獨家獲悉,近日監管部門就此定調:加強對標政策要求,明確「三農」保險服務重點領域;加強保險創新賦能,優化「三農」保險產品服務模式;深入推進保險業扶貧工作;加強監管政策引領,營造「三農」保險發展良好環境;加強風險防控力度,加強基層保險監管等。在明確「三農」保險服務重點領域方面:一是支持「三農」領域補短板。
  • 我國保險業2017年發展狀況及2018年一季報分析(下)
    2017年保險業發展的主要特徵:一是人身險業務發展降溫,產險業務增長提速,壽險失速、意外險增速穩定,健康險個位數增長,車險平穩,責任險等非車險明顯回暖;二是監管供給側改革推動行業回歸本源、保險發展水平穩健提升;三是險企紛紛搶灘布局商業養老險領域;四是利率上行引發負債端成本剛性上升,險資投資回歸穩健;五是受制於外匯管控與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內地居民赴港投保金額降幅較大。
  • 妙健康副總裁林俊峰受邀出席2019全球保險科技領導者峰會,探討未來...
    2017年5月《中國保險科技發展白皮書》發布,白皮書指出「區塊鏈、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車聯網、無人駕駛、無人飛機、基因檢測和可穿戴設備」,這10大新興技術將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從而構建保險新生態。
  • 2020上海保險行業發展論壇暨第十一屆上海保險行業年度大獎頒獎...
    本屆論壇以「助力『六穩六保』護航實體經濟 」為主題,匯聚了來自保險行業的監管領導、專家學者、企業高管、媒體機構的專業人士,聚焦後疫情時代保險機構的突圍與創新,共謀上海保險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繁榮之道。  疫情衝擊開啟行業新思考  受到年初新冠疫情的衝擊,全球經濟曾經一度按下 「暫停鍵」,但凸顯我國經濟韌性的保險行業仍舊實現了難能可貴的正增長。中國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3.7萬億元,同比增長7.2%;賠款與給付支出9989億元,同比增長6.1%;新增保單件數357億件,同比增長7.7%。
  • 滄州舉辦保險業發展高峰會
    11月24日至25日,2020年滄州保險業發展座談會暨第三屆滄州保險高峰會在滄州阿爾卡迪亞大酒店舉辦。據悉,此次活動主題為「探保險業高質量發展之路——育新機,開新局」,謀劃保險業可持續的發展前景,為在新發展格局和後疫情時代搶得先機、贏得主動貢獻力量,為全市保險業穩步發展開創新的局面。高峰會啟用現場參與、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線上線下參與人數達到三千餘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