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我沒有走位,我也可以躲避鉤子!
很多玩家打下路時,都會反感對面掏出錘石、泰坦、機器人這類英雄。總感覺自己會化身為接Q辣舞,被對方百勾百中。面對勾子類英雄最好的克制方法肯定是自身的走位。除此之外,對於很多走位不夠的玩家來說,其實我們還可以用頭腦來湊。
以暴制暴也許才是出路。很多我們苦惱的問題,其實在bp時就有辦法解決。有害怕鉤子的英雄,那就有不害怕鉤子的英雄。在下路對線中,我們常見的牛頭、布隆、女坦都是願意主動去吃鉤的輔助。
厚實的身板保證這類英雄在被勾中的第一時間裡不會被秒殺,特別是布隆的舉盾,可以在瞬時吸收掉敵方大量的傷害。在傷害本就缺乏的前期,這可能就是決定勝負的關鍵點。其次,這類英雄也帶有很強的控制能力,只是相比鉤子英雄,他們的控制距離更短。但鉤子的拉近,反而幫助他們解決了腿短、手短的問題。
牛頭在拉近距離之後,不僅可以常規的WQ二連,還可以走進之後先使用Q技能將對方擊飛,隨後W頂回來保證擊殺。也可以用W做位移脫離戰場。
另外,如果ad恰好又是德萊文、歐巴馬這種爆發英雄,如果對方ad在己方輔助被勾中後貿然上前,那輔助就可以就地反打。對方ad就算不死,也會付出很大代價。只要敵方ad的血線被過度削減,剩下一個狀態很好的鉤子英雄也威脅不大。
加速很重要。
隨著分段上升,使用鉤子英雄的玩家也會使用不同的策略來發動進攻。以錘石和機器人為例,高分玩家除了會直接預判我們走位出勾外,他們更喜歡拉近距離之後,用穩妥的控制來接勾。
比如錘石的E技能和機器人的E技能都是用作起手的優秀控制,再這之後接上Q技能的勾子,命中率會非常高。
但這種玩法的核心在於兩個字,移速。
這也就是很多順風輔助會在回家第一時間補足五速鞋的原因,不僅可以提升遊走效率,跟打野一起做事。還可以突然從視野盲區中高速走出來,保證自己能接近敵方,並用E技能起手。正因此,很多帶有遠程打斷五速鞋,以及加速效果的英雄也會較好應對勾子英雄。
比如E技能加速的卡莎,被動加速,Q技能擊飛的風女,技能都能賦予加速效果,w還能破除對方五速鞋的娜美都不那麼懼怕鉤子英雄。
說起鉤子,很多人都會覺得,我選擇一個帶有位移的英雄,或者莫甘娜這種帶盾的英雄不就解決了嗎。但位移與盾真的安全嗎?
我們先來看一些下路帶有位移技能的adc:女警、小炮、盧錫安、伊澤瑞爾、薇恩、滑板鞋。在這幾個英雄中,位移可以確保安全的其實只有伊澤瑞爾。因為E的技能機制與其他人不同,及時對方已經出勾勾中EZ,只要在同時E出來,那鉤子也是無效的。
而相比伊澤瑞爾,其他英雄為限制走位空間,並且被預判到位移方向後,鉤子中了,依然能將他們帶回。如果在有位移的情況下中了一次鉤,那心中產生的變化想必很多玩家都還記得。作為控制類英雄的天生剋星,莫甘娜似乎是解決鉤子英雄的最優解。但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
以輔助身份出現的莫甘娜很好有主E的打法,而1級的魔法盾只有70的盾值,這一點護盾值,隨著對方的等級增加,似乎不夠用了。
對於高分段的鉤子英雄來說,他們面對莫甘娜會有兩種主要玩法,一直還是拉近距離,當莫甘娜與自己ad都進入射程中後,就會面臨一個抉擇問題,對方到底會勾誰。另一種玩法就是,對方會在莫甘娜交盾後用技能破盾,例如機器人的R。
總結
當前版本的下路恰好就是鉤子英雄當道,除了不斷磨練自己的走位技術進行應對,使用更合理的策略也是一種好方法。另外,除了上述提到的方法外,我們還可以劍走偏鋒,例如婕拉這類英雄,在某些時刻也可以克制鉤子英雄。突然出現的召喚物可以當作一道替身符,完美規避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