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讀gěng? 記者查完最新版詞典發現:好像白氣了

2021-01-12 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2月19日報導:誰能想到,拼音也能上微博熱搜。近日有貼文稱,不少80後90後熟悉的拼音讀法被「悄然」改掉,而其中不乏因遷就「誤讀」而改發音的案例。貼文一出,引發網絡上的一片譁然。記者根據帖子「追根溯源」發現,刷屏文中大部分內容來自國家語委2016年6月6日發布的《徵求意見稿》,這篇「舊聞」是否屬實?記者今天下午來到了新華書店,翻閱最新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發現有些字音並未如文中所述般「將錯就錯」。

圖片說明:字典中粳米讀音

  被網絡熱議的貼文中列舉了一大串讀音改變的例子,如:說(shuì)服變成了說(shuō)服,一騎(jì)紅塵變成了一騎(qí)紅塵,粳(jīng)米變成了粳(gěng)米,蕁(qián)麻疹變成了蕁(xún)麻疹……

  記者在查閱《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後發現,網友擔心的「字音變化」並非全變了。比如「粳米」的「粳」依然是jīng,而非網傳的gēng;「紀」在做姓氏的時候還是讀jǐ,但旁邊有說明近年來也有讀jì;連累lěi、累lěi及、碩果累léi累léi讀音也不變;「心寬體胖」讀音也是pán,不讀pàng。

  

  圖片說明:心寬體胖

  所以刷屏的是「假新聞」嗎?為何會有出入?據《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刷屏文中大部分內容來自國家語委2016年6月6日發布的《徵求意見稿》,而這個《徵求意見稿》至今尚未正式發布。「今後正式發布的《審音表》應該不完全和《徵求意見稿》一樣,也許網友擔心的』讀音改動』根本就不會出現在正式發布的《審音表》中。」黃安靖說。

  有記者從詞典的編輯方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了解到,第七版《現代漢語詞典》編輯截稿時,異讀詞審音表尚未最終定稿。因此目前詞典使用的還是之前的發音標準。

  上海一所民辦小學語文教師告訴記者,拼音的變化引起了網友的議論,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民眾的態度。而作為老師,混淆異讀詞的讀音確實會給古詩文學習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我們在誦讀古詩文時尤其要講究古音,因為它牽扯到兩個問題——押韻和平仄。」她說,字音的改變,或許一種獨特的詞義和意象也就此消失了。

  而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現代漢語教研室主任鄭偉則表示,字音演變是一種正常的語言現象。作為表情達意的交流工具,語言難逃時間的洗禮,社會背景的變遷、潮流文化的更迭、大眾語言習慣的轉變都推動著它「與時俱進」。到了近現代,許多字音仍在不斷發生變化。

  拿大家都很熟悉的「呆板」一詞為例,這個詞語本來讀áibǎn,但為了尊重大眾的習慣,從1987年起,這個詞的讀音被改為dāibǎn,如今大多數90後、00後甚至都不知道這段淵源。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從」現在統讀cóng,取消cōng的讀音,相關造詞有「從容」;「脊」現在統讀jǐ,取消jí的讀音,相關造詞有「脊梁」,等等。不少多音字就這樣悄悄變成了「單音字」。

  鄭偉站在語言學的角度看待,所謂正音規範,是有主觀意願在其中的。「徵求意見稿並非定論,網友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最終採用什麼規範,要看新的中小學教材如何取捨,一旦規定下來進行推廣,肯定是符合現下情況的。」



相關焦點

  • 「粳」到底讀jīng還是gěng?論證討論5年後終於有了答案
    在恢復中國在稻種命名權上的地位、在中國研究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之前,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粳」字到底讀jīng還是gěng。經過一次熱烈的討論和長達5年的論證,答案終於揭曉——粳字的規範讀音應當是gēng。事情要從2011年3月水稻專家張啟發院士的一堂「語文課」說起。他告訴學生:研究許多古今字典辭書後,他發現粳讀gěng延續了幾千年,讀jīng沒有合理根據。
  • 到底是讀「粳」jīng稻 還是 「粳」gēng稻?
    他告訴學生:研究許多古今字典辭書後,他發現粳讀gěng延續了幾千年,讀jīng沒有合理根據。可是,無論《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還是1963年《普通話異讀詞三次審音總表初稿》和1985年普通話異讀字審音表》,都明確粳只有jīng一個讀音。為了一個字的讀音,水稻界聯合較起真來。
  • 「粳」字應該念啥?
    水稻專家上「文字課」張啟發教授多年前就質疑「粳」字的讀音,他在對中國稻作物歷史、文化傳統和民俗習慣進行充分考證後,認為「粳」字應讀「gěng」,自己一直是這麼讀的。而在糾正自己研究生的讀音時,他常常聽到這樣的回答,「《新華字典》上寫的是『粳』讀『jīng』」,這讓他很鬱悶。
  • 「粳」字你念啥?
    它們脫殼後即為我們常見的長而細的秈[xiān]米,短而圓的粳[gěng]米。秈米和粳米此時在看的各位中一定有人會站出來說「粳[gěng]米」拼音標註有誤,它應該念「粳[jīng]米」。確實現在字典中只有一個「jīng」的讀音,但是很多年前包含張啟發、袁隆平等一批中國農業專家們已對此提出過異議,在水稻研究者看來,「粳」字怎麼讀,關乎中國稻作文化留存、中國水稻學界能否在世界學術界重新贏得水稻亞種命名權的大事件。2011年《新華字典》(第十一版)即將出版的時候。面對水稻專家的質疑,《新華字典》修訂組拿出了自己的回應:粳,《廣韻》古行切,平聲庚韻,見母。
  • 字音讀不對就容易寫錯別字,來看看讀音極易出錯的字,建議收藏
    最近同學們在家中上網課,在提交作業時發現一個問題,孩子們兩極分化嚴重,一如既往地認真書寫的同學佔多數,但是也有小部分人的書寫卻字跡潦草,甚至出現很多錯別字。考試要寫規範字,不要出現錯別字先來看看這兩個詞語,你會讀嗎?「說(shuō fú)服」和「坐騎(qí)」,您讀對了嗎?
  • 一文告訴你,點讀筆、詞典筆,小學生學英語,什麼值得買
    為了小朋友學英語,我可沒少非心思,都買了三支點讀筆,兩支詞典筆了。有朋友問我,有點讀筆了,還需要詞典筆嗎?先說結論,詞典筆是必須要買的,孩子越大越需要詞典筆,點讀筆不夠用了。我早先入手了一支漢王的詞典筆,後來熊孩子給我說找不到了,然後我又買了一隻阿爾法蛋的,貨還沒到,熊孩子給我說漢王找到了。
  • CATTI考試詞典推薦!帶上這兩本,絕對不後悔
    CATTI考試詞典推薦!關於詞典,不少人覺得這兩個大詞典查找太費時間還佔地方,但是要是詞典小有的詞查不到多虧。比如上次考過的一些詞彙小詞典根本查不到,但是大詞典上面有。1. 《漢英大詞典》(吳光華)2. 《英漢大詞典》(陸谷孫)學員原話:」然後在考場發現英專的都沒我的裝備專業。
  • 我們的書白讀了?漢語拼音這麼改你同意嗎?
    ——在新版《現代漢語詞典》中這些字的讀音被改成了這個樣子!註:衰在詩中本讀cuī,斜在詩中本讀xiá,騎在詩中本讀jì。由於讀錯的人較多,現已更改拼音。現在新版教科書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騎(qí)。古詩作者:「我老人家費勁心思完成的押韻,好不容易成了千古名句,就這麼被改了?」
  • 「說(shuō)客」「坐騎(qí)」你讀對了嗎?
    「說客」的「說」很多人可能會讀「shuì」,但現在其實讀「shuō」;「粳米」的「粳」大部分人會讀「jīng」,但現在要讀「gēng」……這幾天網友針對拼音的發帖引發熱議,許多人稱「怕自己上了個假學」。最近修訂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將一些過去有多種拼音讀法的漢字明確了統一讀音,但大家對統讀讀音的異議並未消除。
  • 卡西歐電子詞典—你的專屬德語學習神器!
    經過仔細的使用,我們發現了卡西歐相較於手機或其他電子詞典許多非常明顯的優勢:1、反應速度快。無論是鍵盤輸入還是觸屏手寫,卡西歐都能迅速準確的識別並跳出我們想要的結果,查一個單詞只需幾秒鐘。更加方便的是,翻開屏幕就是我們上一次查詞的界面,反應十分靈敏,幾乎沒有開機等待時間,用完直接扣上即可,極大地提高了查詢效率,讓我們的使用體驗只有一個字—爽!2、功能強大。
  • 蘇州人一念就錯的菜名,最後一個居然連音都不會讀…
    這是一場關於美食的語文課,看到以下的菜名,能全部讀對的人估計寥寥無幾。別怪小編輕看你,不信你就先念著,然後。。。。。。
  • 英語課代表的母親推薦:為什麼糖貓詞典筆讓我的孩子更優秀
    在過往,你可能選擇直接告訴他,但是又會擔心他會養成依賴的心理;讓他自己查字典吧,半天才查到,查完了再看下一個,讀完一篇文章結結巴巴得花費不少時間。而現在,有了一個神奇的工具,有它以後,可以完美地解決了這個事情,這個工具就是——糖貓詞典筆。
  • 阿爾法蛋詞典筆Q3預售開啟
    沒關係,阿爾法蛋詞典筆Q3來啦!阿爾法蛋詞典筆,涵蓋中小學20本工具書,可以全面查詢68類知識點。不論是語文的漢字筆順、拼音發音、成語典故,或者更複雜的文言文、詩詞,還是英語單詞的自然拼讀、教材釋義、同根詞、短句例句等等,掃描一下,一次查完。
  • 《櫻花校園模擬器》最新版在哪下載 最新版漢化版下載地址
    導 讀 櫻花校園模擬器最新版下載中文2020是一款校園社交遊戲,玩家們將可以在成為美少女開始櫻花校園生活喔
  • 學習機、翻譯筆、點讀筆三合一體,學齡兒童必備這支詞典筆!
    就在最近看到了一款產品——阿爾法蛋詞典筆Q3,一支筆= 1臺學習機(20本工具書)+ 1隻點讀筆 + 1隻翻譯筆 + 1個語音互動機器人+ 1臺計算器,簡直是孩子的中英文學習神器,又趕上雙11有折扣,所以毫不猶豫的下單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