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再現90年代全民抓彩場景,2元就能抽中桑塔納?

2020-12-22 小李子說史

老照片再現90年代全民抓彩場景,2元就能抽中桑塔納?

90年代中國彩票銷售非常火爆,經歷過的人應該還記得當年買彩票的場景:獎品堆積如山,武警護衛。近在眼前的獎品和獲獎者進一步激起了市民購買彩票的熱情,當時市民對彩票的熱情非常狂熱。

照片中市民正在商店門口購買彩票,從照片中可以看出當時商店門口放置了大量的獎品:洗臉盆、鐘錶、自行車等應有盡有

彩票的發展,始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剛開始彩票有著非常嚴格的管理制度。1987年,為籌集資金髮展福利事業,政府首次公開發行8000萬張「中國社會福利有獎募捐券」。

這張照片裡寫著「2元+運氣=桑塔納」。2元就能抽中桑塔納?那運氣是得有多好,反正我肯定沒這好運氣。

照片中的一位老奶奶正在刮彩票,她戴著老花鏡逐個對照是否中獎。一夜暴富是每個人的夢想,而一夜暴富最好的途徑就是買彩票。

小小的彩票僅賣2元,但有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尤其是有人中大獎後報出中獎人員和中獎金額,更是激發了人們的購買慾。

當時買彩票的人數非常多,基本都得排隊,甚至有人因為買不到彩票而拳腳相加、大打出手,繼而演變成鬥毆。誰也不想讓發財的機會落入他人手中。

上世紀90年代,誰家要是買彩票中了大獎,一時間,就會在周圍傳開。於是人們爭先恐後去買彩票。

這張照片是1996年山西太原火車站附近彩票銷售點。雖然初期銷量只有1700萬,但是1993年,彩票銷售額高達18.5億元,漲幅指數達到100多倍。

中國福利彩票之所以能夠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得到發展,主要是因為「買後就可以立即開獎」的模式。

彩票開獎現場,麵包車、自行車整齊地排列著。豐厚的獎品吸引了成群結隊的人來購買彩票。雖然不一定能夠中大獎,但會贈送一些小禮品。

有的商家為了刺激人們的購買慾,開始了虛假中獎。他們會找託兒來假裝中獎,那個年代信息遠不及現在發達,人們對於這種騙術毫無招架力,很多人都被騙了不少錢。

照片中是1998年北京彩票開獎現場。來自四川打工員三歲的兒子中了一輛白色桑塔納。桑塔納在當時可是十幾萬,一般人根本買不起。

由於沒有中獎,兩位男子垂頭喪氣抱頭蹲在地上,他們地上到處都是人們刮過的彩票。

照片中一名女子手拿一等獎獎票,彩票的金額高達60萬元。在今天,60萬元或許不算多,但在那個年代60萬元可不是小數目。

自1987年國家批准發行「中國社會福利有獎募捐券」後,人們就一頭扎進尋求一夜暴富的方法中。說到底,彩票也屬於一種賭博遊戲,它代表了財富夢,代表了以對低成本成為富翁的途徑。

但是想要通過彩票來實現一夜暴富的夢想畢竟不切實際,所以腳踏實地才是正確的方式。

相關焦點

  • 90年代全民抓彩:一場華麗的騙局
    無論何時,總是存在想要一夜暴富的人,做著輕輕鬆鬆就能獲利的美夢,各種各樣的博彩形式應運而生,前僕後繼的彩民成了最心甘情願被割韭菜的群體。上世紀九十年代風靡的買彩票波及到全社會,號稱兩塊錢就能抽中一輛桑塔納,很顯然不過就是一場華麗的騙局。
  • 這段天津90年代的視頻被全面曝光!網友:回憶總想哭···
    90年代的全民彩票熱,各種刮刮樂型的抽獎如雨後春筍,瘋狂收割著老百姓微薄的工資和滿滿的期待。那時候,周末小編最期待的事,就是跟著家大人兒一塊去刮獎!2元一張,隨刮隨開!每刮一次,都在心中默念一定要中最高獎——夏利汽車,但每一次都不外乎是些洗衣粉、水壺、被子、盆之類的安慰獎。
  • 老照片:90年代的西安,安靜祥和的人間煙火
    這是一組90年代的西安的老照片,跟隨這些老照片,一起去看看還不是那麼久遠的西安的樣子。圖為90年代的西安南大街街景,騎著自行車的行人們。90年代的西安街景,馬路上川流不息的自行車流。90年代的西安街景,街頭的羊肉泡饃鋪子。
  • 90年代老照片:一代人的生活記憶
    90年代歷史老照片:圖為三個農村青年男子穿著寬大的西裝,每人叼著一根煙,雙手插在口袋裡。 90年代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個九十年代的「土豪」拿著一部大哥大和傳呼機。在那個年代能能擁有一部上萬元的大哥大都是有錢人。
  • 90年代溫州老照片,富裕是標籤,擁有4000輛菲亞特計程車
    而富裕的源頭還要從90年代開始說起。溫州在90年代有多牛呢?90年代的溫州有一個地方可以體現出富裕,就是汽車。那個時候汽車還是一般家庭無法企及的財產,一輛汽車的價格完全抵得上一套房子,完全不像現在很多城市的優質房產價值遠超一輛義大利超跑,外國人看了都覺得不可思議。
  • 老照片:這是90年代的蘇聯,外表光鮮亮麗,實際已到崩潰邊緣
    這是一組90年代解體之前的蘇聯社會場景的老照片,那時的蘇聯看上去依然富強、繁榮,但是社會內部已經暗流湧動,處在崩潰的邊緣。跟隨這組老照片,去看看處在歷史關口上的前蘇聯。圖為90年代的莫斯科,一個城市地下通道的出入口。90年代的莫斯科,廣場上整齊的停放著的車輛。
  • 90年代老照片:用黃瓜片敷臉的美女,自行車車技很高的小男孩
    90年代老照片:用黃瓜片敷臉的美女,自行車車技很高的小男孩 圖為上個世界90年代,深圳一個公園內的場景,一些男女兩人一組在開心快樂的跳著舞蹈,和今天公園裡跳廣場舞的大媽們非常類似。
  • 90年代老照片:第一張女子上車動作很難再見到,圖8勾起兒時回憶
    90年代老照片:1995年,在河南平頂山,一名小男孩騎著自行車,不僅前面帶了一個小夥伴兒,後面還馱著一輛自行車。不知道,你小的時候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90年代老照片:在90年代初,「大哥大」是一個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一部幾萬元錢的行動電話只有有錢人才能買。
  • 老照片:90年代的福州,這才是最美的榕城
    這是一組90年代福州的老照片,跟隨這些老照片,帶大家一起去看看昔日的福州。圖為90年代初期的福州江濱大道。90年代的福州東街口俯瞰。東街口是福州最重要的商業中心,是福州最熱鬧的地方之一。90年代的福州五一路口的街景。五一路位於市區中部,跨鼓樓、臺江二區。90年代的福州西湖公園。西湖公園是福州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被稱為「福建園林明珠」。
  • 90年代老照片,賣冰棍兒老奶奶記憶最深
    90年代的北京,高樓已經逐漸崛起90年代的飯菜,真實惠90年代的天安門廣場90年代的北京,旅遊業已經開始盛行了那個年代,孩子們的童年是快樂的來源:罕見老照片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90年代老照片,賣冰棍兒老奶奶記憶最深》閱讀原文
  • 宿遷20年前的老照片,公用電話亭、老式桑塔納這裡都有……
    宿遷網訊(記者 張碧晴)這是一系列關於市民生活變遷的老照片。「這一組是婚車的變化,以前大家都租用老式的桑塔納,還得是紅色的,現在的婚車各式各樣,奔馳、寶馬、奧迪佔了大多數。」對於王甫君來說,20多年的新聞工作中他用照片記錄下了這些年的變化,尤其熱衷用鏡頭記錄身邊市民的點滴變化。
  • 為何電影或老照片中,三四十年代的人普遍比六七十年代的人時尚?
    翻開歷史的相冊,或打開電視,我們會發現,在電影或老照片中,三四十年代的人們,大多穿著時髦,髮型很筆直,而六七十年代的人們,大多穿著灰布麻衣。清楚地說,歷史已經前進了30年,為什麼它還不如過去呢?這樣想必許多人都能理解,為什麼三四十年代的人要比六七十年代的人時髦。到了1930年,人們照相就像現在拍結婚照、寫真一樣,自然都要穿著時髦、整潔。就算是沒錢買好衣服,也要去租一套照相。而那時攝像機大多只拍權貴,出入豪門大宴之間,裡面的人自然就是西裝革履,時尚大氣。
  • 90年代的廣東揭陽老照片,你還有印象嗎?
    的確,描寫的場景就跟當年的場景一樣,那時候空氣格外好,綠樹成蔭,孩子下學後自己走回家,先把作業寫完就可以自由地玩耍去了。如今城市的空氣變了…上學的場景也變了…下面一起看一組90年代左右廣東揭陽的老照片。下圖榕華大橋在建時的場景。
  • 老照片:90年代的安徽安慶,屬於安慶人的生活回憶
    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90年代的安慶,跟隨這些老照片,一起去看看昔日的安慶的樣子。圖為90年代繁忙的安慶港大輪碼頭,那時安慶人出行多選擇輪船。90年代的安慶四季香商店。作為一家老店,安慶人對這家商店已經很熟悉了。90年代的安慶市光亞商場,這家商場當時經營日用百貨、五金家電、土特產品,附設餐廳和招待所,深受安慶人的喜歡。
  • 90年代大學生真實生活老照片:當時的天之驕子,寢室生活是這樣
    20世紀90年代大學生真實生活與歷史老照片:這組老照片記錄了90年代大學生的青春,他們大多出生在70年代,那個時代的大學生被稱為「天之驕子」,那個時代的大學生走向社會後,有的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還有很多上市公司的CEO。圖為兩名男生拿著卡拉OK本和麥克風在宿舍唱歌。
  • 老照片:90年代的齊齊哈爾,東北大地上最美麗的鶴城
    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90年代的齊齊哈爾,跟隨這些老照片,一起去重溫昔日的鶴城生活。圖為90年代的齊齊哈爾客運西站。這座客運站位於新開路市場正對面,現在已經沒有了。90年代的齊齊哈爾,嫩江岸邊停靠著幾艘駁船。嫩江是松花江的支流,從齊齊哈爾這座城市城郊流過。90年代的齊齊哈爾景新市場,原來的景新市場是賣家具的,現在是景新大街。90年代的齊齊哈爾鐵東市場。
  • 老照片:90年代的江蘇無錫,一起來看看昔日的無錫的模樣
    這是一組90年代無錫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記錄了無錫往日的模樣。圖為俯瞰90年代的無錫勝利門商業區。 90年代的無錫火車站,火車站是一個城市的窗口和縮影,火車站的每一次變遷,都見證了一座城市的巨變。
  • 老照片:70、80、90年代吃在中國
    吃在中國在網上找了些零零散散的老照片,關於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吃在中國,供大家欣賞。這些照片大多是外國人拍攝的,其中很多是馬格南圖片社珍藏。 70年代 · 吃在中國
  • 1986年北京老照片:那時的北京還有「京味」,最後一張90後看不懂
    1986年北京歷史老照片:在地壇公園裡練氣功的人們。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場氣功熱潮在中華大地上滾滾而來,湧現了各種神棍,掀起了全民氣功熱。 1986年北京歷史老照片:改裝後的三輪自行車,很適合在小朋友。
  • 老照片:外國人眼中90年代的上海,老百姓稀鬆平常生活著!
    老照片:外國人眼中90年代的上海,老百姓稀鬆平常生活著!20世紀90年代的上海早上,上海女人在買梨子。 90年代上海南京東路的景象,南京東路作為上海的主要商業街道,街上行人非常多、非常繁華,那時候街道兩邊會有很多市民躺在街邊的躺椅上乘涼、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