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教育#
一、綜合類
我將第一梯隊高校稱之為「核彈9校」,第二梯隊稱之為「核心16校」,現在的第三梯隊高校才是真正的高校中堅力量。中堅高校基本囊括北京上海南京武漢西安成都廣州哈爾濱合肥長沙長春重慶等各主要科教城市的主要大學,及杭州濟南瀋陽蘭州廈門深圳鄭州等地領頭大學。這些大學都是一流大學或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主要包括以下幾檔:
1. 蘭州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湖南大學、東北大學。蘭州大學完全具備提升至核心高校的水平或潛力,是本文唯一的副部級高校。重慶大學水平、湖南大學、東北大學水平略差,實際水平難以與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及哈爾濱工程大學匹敵。所以,在這七所高校間選擇時,優選好專業勝於大學。
2. 以北京科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領頭的傳統重點大學,實力強勁。若不是政策幹預,可以進入當年的985名單和現在的一流大學名單。紅色字體都是不錯的高校,或有一大批B類以上學科(多數有2個以上A類學科),或有1、2個重點實驗室。除新星高校上海大學、蘇州大學等少數地方高校外,其他都是原部委直屬重點大學。
湘潭大學是被錯位的大學,不是985、211,也不是雙一流大學,甚至連雙一流學科建設都為入選。但顯然,湘潭大學的數學專業強於中南大學,而中南大學數學專業確被入選一流建設學科。南京工業大學與江蘇大學同樣未入選第一批次雙一流行列,但南工大與江蘇大學顯然不是普通的雙一流大學可比,放在全國除京滬寧西武的大部分城市,足以進入前三甚至前二(比如浙江)。即使在高校雲集的南京,南工大與江蘇大學依然是被眾多學子稱呼的實力強勁好學校。南工大與江蘇大學比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綜合實力應該要強一些。廣西大學、貴州大學、新疆大學、青海大學、內蒙古大學、海南大學、延邊大學、寧夏大學、西藏大學等實力實在是差強人意(毫無貶損之意)。分指標式的教育投入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東來認為,可以扶持西部落後學校,但不能以犧牲本身的好學校為代價。如果那樣,扶持的可能是不中用的「稂莠」,犧牲的確是沉甸甸的「麥稻」。依然是那句話,可以增加西部高校份額,但東部原本實力強勁的高校也不該被指標甩掉。本文所言國家重點實驗室包括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也被列入其中,但可能統計不完全。成都理工大學是一所神奇高校,學科建設很一般,卻有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所以被入選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很正常。
3. 學科評估分為三大類九小類:A+、A、A-、B+、B、B-、C+、C、C-。A+是排名前2%(或前2名)的學科,A是排名介於2%~5%,A-是排名5%~10%。B+是名次介於10%~20%,B是名次介於20%~30%,B-是名次介於30%~40%。C+是名次在40%~50%,C是名次在50%~60%,C-是名次60%~70%之間。由此可見,不能僅從學科評估中得出專業強弱的結論,因為有些專業規模巨大,有些學科非常少。舉例,工商管理第四輪學科總數是240個,那麼A排名就大致在5~10名;而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科總數才10個,B+就意味著排名2~3名,屬於所在學科的強校。所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第四輪評估學科總數238)等規模巨大的學科,競爭非常激烈,前20名已是原985核心高校。
師範類高校分兩檔:
七大金剛: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全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其中,北京師範大學綜合實力穩坐全國20前,華東師範大學基本可名列全國30名。陝西師範大學、福建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浙江師範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安徽師範大學、山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江西師範大學、西北師範大學、雲南師範大學。其中,陝西師範大學與首都師範大學入選雙一流建設名單。其他師範大學。三、農林類
四、政法類
政法類高校,第一檔是中國政法大學與西南政法大學,勢均力敵。第二檔是華東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西北政法大學、中國刑事警察學院、上海政法學院等。第三檔是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廣東警官學院、甘肅政法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江蘇警官學院等。根據特色選報即可。
五、財經類
雙一流高校:中央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其他高校江西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山東財經大學、天津財經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山西財經大學、浙江財經大學等。六、醫學類
醫學類大學很難排名,因為醫學是大類,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醫、西醫,外科、內科,等等。本文只略列舉綜合實力超強的學校。
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腫瘤醫院)北京大學醫學部(人民醫院、第一醫院、第二醫院、積水潭醫院)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中山醫院、婦產科醫院、華山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醫院、仁濟醫院、新華醫院、上海六院、上海九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同濟醫院、武漢協和醫院、梨園醫院)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中山一院、中山二院、中山三院腫瘤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華西醫院、華西婦產兒童醫院、華西口腔醫院)第二軍醫大學(長徵醫院、長海醫院、東方肝膽醫院)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西京醫院、口腔醫院)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新橋醫院、大坪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湘雅一院、湘雅二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護國寺中醫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浙醫一院、浙醫二院、邵逸夫醫院)中國醫科大學(盛京醫院、中國醫大一院、中國醫大四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同仁醫院、宣武醫院、安貞醫院、佑安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一院、二院、腫瘤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白求恩第一醫院、白求恩第二醫院、白求恩第三醫院)山東大學醫學院(齊魯醫院、山大二院、省立醫院)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醫院、第二醫院、中日聯誼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醫大二附屬醫院、腫瘤醫院)武漢大學醫學院(湖北省人民醫院、中南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曙光醫院、龍華醫院、中醫醫院)南京大學醫學院(鼓樓醫院、南京軍區總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第二附屬醫院)鄭州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