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時,上餌、拋竿,手抓在哪裡才最合適呢?

2020-12-16 騰訊網

臺釣和傳統釣有一個根本性的區別,就是臺釣很講究姿勢,不像傳統釣,掛上鉤餌,將釣組放到釣點就行,短竿一隻手也能操作。

臺釣就不行了,上餌需要一手附鉤,一手抓住線組,拋竿時也需要一手持竿,一手抓住線組,如果姿勢不到位,會出現以下三種情況:

1、餌團提前脫落,就是俗稱的一拋一大片,落底的只有空鉤。

2、子線打卷、纏繞,嚴重點,會直接纏繞到浮漂上。

3、起竿、收竿時,容易掛著衣服。

所以,單手用臺釣,不是不行,但是效果肯定不太理想,而上餌、拋竿時,除了掛餌、持竿,另一隻手放在那裡就很重要了。

一、上餌時,抓子線的手,應距離上鉤10釐米左右

在上餌裝鉤時,不管是競技釣、黑坑釣,還是休閒野釣,一手持線,一手裝餌,這是一個比較標準的動作。

但是,黑坑、競技釣,在操作這個動作的時候,對姿勢的要求更高,如果操作得當,能有效保證拋竿頻率。

裝餌的手如何操作,這無需贅言,但是,持線的手,放在什麼位置,就很影響這個姿勢的效率了。

很多新手,習慣性抓住鉛墜,如果子線短,對摺後10釐米左右,這倒是不怎麼影響,如果子線長,超過10釐米以上。

一手持鉛墜、魚竿,一手裝餌,因為距離比較長,持線的手放的太低,子線比較礙事,如果有風,子線來回飄蕩,也影響視線。如果持線的手舉的太高,姿勢奇怪不說,時間長了,胳膊比較酸脹。

對大多數釣友來說,持線的手,距離上鉤10釐米左右,算是比較合適的距離,抬手的高度也比較合理,又不遮擋視線,就算有風,控制也比較容易。

二、拋竿時,手應抓在魚鉤前2~3釐米

拋竿時,從竿稍往下,除了魚線,對拋竿產生影響的環節,依次有浮漂、鉛墜、鉤餌,在拋竿這個動作完成之前,鉤餌是必須被抓在手裡的。

這樣鉤餌被蕩出去之後,才能被竿稍施加指向,才能精準的落到釣點,而持鉤餌的手,如果距離鉤餌太遠,會造成鉤餌二次受力。

二次受力後,要麼餌團脫落魚鉤,要么子線圍繞著鉛墜打卷、纏繞,如果子線和浮漂長、浮漂也長,持餌的手離鉤餌太遠,子線纏繞在浮漂上,幾乎竿竿都會出現。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拋竿時,可以用手抓住距離鉤餌2~3釐米的位置,一方面,這樣做可以把鉤餌護在掌心,減少餌團脫鉤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抓線的手,距離魚鉤越近,距離鉛墜越遠,讓鉤餌二次受力後的影響就越小,這樣不管是鉤餌的落點,還是減少子線的纏繞、打卷,都非常有效。

如果抓的再近一些,操作不當,就很容易被魚鉤刺手,這就有點得不償失了,而這兩個持線的細節,只要使用臺釣的齊杆線釣組,就全部適用。

對釣魚人來說,好水情、好魚情,其實並不多見,所以想要有漁獲,或者說想要釣法的效率更高,那麼注意細節,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減少麻煩,更重要的是,漁獲的數量一定有所提高。

相關焦點

  • 拋竿有幾種拋投?哪種最準確適用?掌握拋竿技巧,讓你輕鬆釣上魚
    目前,我國淡水釣者普遍使用的拋竿為1.6米、2.1米、2.7米3種中小型拋竿。在水庫、湖泊等大水域,多數使用2.7~3.6米中型拋竿,4.5米以上很少採用。那拋竿有幾種拋投方法,那種方法最準確適用呢?下面就和老釣友一起來看看吧。使用拋竿的目的就是拋得遠,釣得大,釣得多。陸地拋遠賽不是釣魚,拋得越遠越好。釣魚是要拋到有魚的水域,並非越遠越好。
  • 這4個細節徹底暴露你的真實釣魚水平,想多釣魚,就得馬上改掉!
    另外魚鉤上餌的細節也要注意,我們平常使用的魚餌包括商品餌和蟲餌活餌等,當我門使用密度較大的餌料,比如開得比較硬的商品餌或者活餌蟲餌時,就一定要將鉤尖露出來,否則很容易出現魚鉤沒有刺到魚的情況,這樣做雖然很多時候不至於會讓我們釣不到魚,但是卻會經常出現跑魚的現象。細節二:拋竿時應該抓鉛皮還是其他位置?
  • 釣魚菜鳥和高手的5個區別,從開餌到上魚,細節最能體現實力
    假如某人釣魚就是為了打發時間,那在水邊坐了一整天,目的達到了就可以了,就算一條沒釣到也不能說是菜鳥,沒準人家根本沒認真釣呢,相反沒有魚還能待一整天的,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是「高手」了。回歸正題,新手和高手在釣魚時有哪些區別,細節決定成敗,先說開餌問餌料配方的不一定是新手,但迷信配方的技術肯定好不到哪去,這方面咱們講多了,這裡只是提一下,不多說。
  • 拋竿釣魚,也是有講究的,注意以下四點,上魚也不錯。
    拋竿我們又叫海竿。可以釣手竿達不到的深度和長度,以釣大魚為多,上大魚後可以得心應手的控魚,得到諸多釣友的青睞。有些釣友在釣手竿時,就喜歡在旁邊拋上兩三根海竿,守株待兔,管它有魚沒魚,只要鈴鐺不響,我就不理它,其實釣海竿和釣手竿一樣,也要講究釣技釣法,注意以下四點,上魚也還不錯。
  • 作為釣魚人的你,喜歡手竿還是拋竿呢?
    很多人以為,釣魚就是,用鉤用線用竿把魚拉上岸的一個過程。如果單純以目的性來論的確而且,但是,卻忽略了,時至今日,釣魚已經像中國功夫一樣延伸出各種各樣的派系、釣法。更有甚的,釣魚已經成為一種藝術境界。比如,手工做到極致的蘆葦漂,出自大師之手,更是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 釣魚人最容易忽視的3個細節(強烈推薦)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釣魚的時候容易忽視的三個釣魚小細節。1、餌料裝鉤的小細節在釣魚時,餌料裝鉤是少不了的。尤其在釣黑坑時,裝鉤的速度也是影響拋竿頻率的重要方面,魚情較好時,如果速度上不去,必然影響漁獲。
  • 想成為人人羨慕的釣魚高手嗎?讀懂這幾點,你就是下一個高手
    我問他們原因,大多數新手釣友會這樣回答:怕遇到大魚時細線切線跑魚,因此才用粗線組釣鯽魚。其實這就錯了,釣友們要記住,出釣之前就應該考慮好,今天所釣的目標魚是什麼魚,然後根據目標魚配置魚竿線組,餌料窩料,這樣才專業。
  • 拋竿垂釣時串鉤,爆炸鉤,餌籠釣組三種組合型釣鉤的優劣和應用
    2,針對小型魚有著不錯的垂釣效果,這是因為串鉤釣組可以隨意的更換釣鉤大小,在垂釣小型魚時選擇合適的釣鉤就可以了,這也是另外兩種釣組所做不到的。爆炸鉤這個名字乍一聽上去感覺爆炸怎麼會和釣魚聯繫起來呢?這是由於爆炸鉤上完餌團之後入水的狀態如同爆炸一樣,而得來的這樣一個名稱。
  • 冬季釣魚,最易被忽視的「隱性」技巧,釣不到魚,可能這點沒做好
    從出釣時機的選擇,到釣點的選擇,再到釣組搭配,用餌等等,說細節絕對成敗也不為過。但是冬季釣魚時還有個隱形的技巧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打窩和拋竿的精準問題。原因為何,且聽慢慢解說。一、打窩要精準冬季鯽魚喜歡扎堆,氣溫越低魚群越大,而且不愛動。
  • 路亞釣魚是怎麼釣魚 看看一位資深釣魚人的路亞體會和經驗
    正在等餌落水的女釣手第一次接觸路亞釣時是在一次野外手竿釣魚的時候,大漠正在專注的注視著浮漂,浮漂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動了,就像在水缸裡一樣沒有一點要動的意思。我默不作聲的走到他不遠的地方看他怎麼釣魚,因為大漠那時有很多年的手竿垂釣經驗,並且經常參加點什麼小比賽,不好意思直接過去問,你這是什麼釣魚方法,只能在他旁邊默默觀察了一段時間,這期間大漠竟然發現他用的一個小金屬亮片在釣魚,我很奇怪,用金屬亮片魚會吃嗎,因為有手竿垂釣魚吃餌才上鉤根深蒂固的觀念,我以前一度以為,路亞是用金屬亮片後面的魚鉤來錨魚掛魚的身體來釣獲的,所以之前對路亞也比較反感,感覺路亞毛毛躁躁
  • 釣魚用餌幾個誤區,看你中了幾個?
    伴隨著垂釣這一項娛樂活動愈來愈時興,釣具和餌料這種和垂釣有關的零配件就多得令人目不暇接,並且良莠不齊,釣友對他們的認知能力存有著愈來愈多的誤會,今日就來聊一聊釣友對垂釣開餌用餌都有哪些不正確的行為,期待釣魚愛好者們能在垂釣之路越來越遠。
  • 如何藉助拋竿釣大魚?從選裝備開始,帶你了解拋竿遠投釣法
    如果說手竿釣大魚追求的是刺激,那麼拋竿釣大魚則更多的在於休閒,掛上鈴鐺後就坐在一旁喝著茶看著風景,什麼時候聽著響了起身搖輪即可,一般情況下幾斤重的魚都沒有啥懸念,甚至都體驗不到手感,非得是十幾斤、幾十斤的魚才能讓人心潮澎湃。在老釣手眼裡拋竿釣大魚很簡單,拿釣鯉魚來說只要配點餌料往爆炸鉤上一掛,丟出去扣上鈴鐺等著聽響即可。
  • 釣魚新手:先別說怎麼調釣、開餌,能不能先幫忙處理這幾個問題
    釣魚是一項門檻很低的休閒運動,如果不考慮到安全因素,那麼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都是可以的。中國區域廣大,東西南北的氣候、地勢差異都很明顯,所以衍生出了很多種各有特色的釣法,而隨著資訊的發達,信息的暢通。臺釣成為了眾多釣魚新人,最先接觸的釣法,畢竟臺釣的體系成熟,市場保有量高,尤其是商品餌的便捷、多樣,更是深受釣魚人的青睞。
  • 什麼樣的天氣適合釣魚呢?詳解天氣對魚獲的影響,及餌料分享
    適合春季釣魚。坐等發窩。魚進窩後可以狂拉了野釣的鯽魚非常漂亮的,但是個體不大,比較小,總算是上魚了。什麼樣的天氣適合釣魚呢?魚是趨溫性動物,什麼地方的溫度適合魚身體溫,魚就遊向哪裡,春秋季節,晴朗的天氣,陽光照水面時間長。水溫度略高,這時候魚的活躍性,進食量也大,春秋季晴朗的天氣適合出釣。
  • 新手玩路亞馬口魚用什麼竿和餌釣魚
    路亞玩路亞是機動性最強的一種釣魚方法,一竿在手說走就走,現在受到很多釣友的喜愛。快調的用著沒什麼感覺,上魚收線魚直接就拖出來了,還沒什麼感覺魚就上岸了。槍柄竿配微物水滴輪,一般釣馬口用PE線0.4-0.6線,水滴開始沒用過的需要經常練習,拋投不好容易炸線最頭痛,水滴輪沒有防止炸線的輪,主要靠操作。
  • 釣魚時魚竿很關鍵,軟竿硬竿各有優勢,選什麼樣的魚竿好釣魚?
    魚竿是我們在釣魚時必備的工具,而對於不同的垂釣環境我們選擇的魚竿也不同,不過魚竿有軟硬之分,而軟竿跟硬竿其實都有自己的優勢。那麼在野釣的時候,什麼樣的魚竿更有優勢呢?其實軟竿跟硬竿本身是不存在好與壞的,只有合不合適的問題,如果我們不是熱衷於競技比賽,那麼選擇使用軟竿將更合適一些,下面小編就來跟大家細說一下為什麼。對於一根魚竿來說,竿子的軟硬度是最基本的屬性,而面對不同的屬性的魚竿,我們在實際的垂釣時的使用方法是不一樣的。
  • 【釣魚技巧】臺釣常用的三種上餌手法
    1、搓餌 搓餌是臺釣最基本的上餌商法,在施釣中,必須用手先把調好的餌搓成球,再把鉤子埋入餌球中並通過拇指,食指,中指三指的配合搓勁,把鉤子封在餌球內,使餌球外表不露縫隙,根據所配餌料的不同,你可以搓一些軟的硬的鬆散的,比重大的,顆粒的餌料。
  • 水滴輪炸線(炒粉)毛病出在哪,路亞拋竿沒問題,關鍵沒調好13期
    一:水滴輪固定在杆子上後,在手線搖柄後邊有個微調小旋鈕,他的鬆緊至關重要。把線穿好,想用的擬餌掛上去(5克、7克、10克……),先把微調旋鈕擰緊,把餌收到桿頭,按下壓板,然後慢慢逆時針旋轉微調,(順時針是緊)看到餌慢慢落下去。
  • 同樣釣魚別人連杆上魚,你卻次次空竿,你懂看漂抓口的技巧嗎?
    雖然說釣魚人不在乎魚獲多少,但有誰不希望自己能釣獲滿滿呢?畢竟每次都能釣得多,這才是釣技好的最好證明。釣魚三分靠運氣,七分靠釣技,談到釣魚的釣技,很多釣友首先想到應該是調漂開餌吧,其實看漂抓口也相當重要。釣魚人通過浮漂傳遞的信號,知道魚在水下吃餌的情況,捕捉到準確的抬竿上魚時機,這看漂抓魚口是釣友的技術活,到底如何從浮漂上捕捉到精準抬竿上魚時機呢?
  • 怎樣才能成為釣魚高手?釣魚新手最容易步入的幾個釣魚誤區
    熱愛釣魚的人,一般都是較為聰明,追求心態平和意境的人。每個學習釣魚的人,內心裡都是渴望成為釣魚高手的。然而,很多的釣魚初學者,在學習釣魚的過程中,往往會陷入到釣魚誤區裡,走了許多的彎路,不但釣技得不到提升,甚至是讓人變得偏執,背離了追求寧靜致遠的釣魚初衷。為了讓各位釣友們快速成為釣魚高手,下面,我們就來講下釣魚新手最容易陷入的幾個釣魚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