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大草原上,有兩種極具聲望的捕食者,一種是百獸之王獅子,另一種是非洲的鬣狗。儘管兩隻動物的名聲不同,鬣狗的名聲更難聞,但若拋開「英雄情結」,其實它們都是在為生存而奮鬥。
由於獅子和鬣狗的生存空間,它們捕食的對象都是相同的,而且獅子和鬣狗在某種程度上是旗鼓相當的,所以這兩種捕食者可以算作宿命的敵人!
鬣狗是出了名的機會主義者,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搶走其他動物的食物,這就是鬣狗名聲不好的原因。十多個群集捕獵的鬣狗戰鬥力可怕,能從獅子、豹子身上搶食。假如碰到落單的獅子,經常會有撒丫子追著獅子跑,甚至會殺了獅子。
因此獅子對土狼也是恨之入骨的不行,有機會一定會讓土狼明白誰是百獸之王。如果獅子碰上落單的、三兩隻鬣狗,絕對會「皇帝一怒,千裡血流」直接殺了鬣狗!由於是報複式的撲殺,而非為了取食,獅子通常不會吃鬣狗,因為獅子並不餓。
鬣狗是非洲大草原上非常神奇的動物,也許很多人都會問,土狼有什麼神奇的,說它「不禮貌」更合適。事實上,這也是我一直在強調的,不要把野生動物帶進人類的感情裡,在大自然裡,鬣狗是生存的大師,它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生存,而鬣狗的作法,是最簡單的,最省力的活法,這一點,獅子,獵豹等動物都不如它。
鬣狗與胡狼、禿鷲被稱為「草原三巨頭」,既互相利用,又互相競爭,例如禿鷲需要土狼或狼狼幫助它們咬開動物的硬皮,土狼和禿鷹則需要禿鷹幫助它們尋找腐肉。當獅子等大型動物吃東西時,他們常常圍著獅子,不時地過來騷擾一番,趁機會叼一點肉走一遭,在草原上生活的獅子也不例外,所以紀錄片中常常可以看到獅子與鬣狗的衝突。
作為草原之王的獅子,自始至終都以其高超的技藝和強大的族群為基礎,因此也不會缺少食物,畢竟草原上的物種種類很多,單是角馬這一種就有上千種,所以只要不落單的獅子,也不必為沒有肉而煩惱。大多數獅子都不吃腐肉,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和鬣狗、禿鷹爭那塊小小的「市場份額」。但對鬣狗而言,情況則不同。
他們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和其他動物爭奪食物,例如,當獅子捕食獵物時,只要獅子不在身邊,或是獅群數量不多,鬣狗就會蜂擁而至,把勝利果實奪走。這類情形其實最常見於獵豹,獵豹是一種孤立無援的貓科動物,儘管它們速度很快,但跑得很快,幾分鐘後,身體就開始衰弱,所以當獵豹抓到獵物時,身體是非常虛的。
有時,獅子剛捉到獵物,已經沒有力氣進食了,要花些時間才能把獵物拖到自己的領地上去吃,而鬣狗常常會瞅準這個機會,把獵物搶過來,再一次嘗試。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獅子,即使吃不飽,鬣狗也得分一杯羹,對這群獅子真是恨透了他們。因此,獅子通常會採取一種策略,就是在土狼面前,咬死一些土狼,也許是為了殺雞儆猴吧。
但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獅子雖然是肉食性動物,但並不吃鬣狗,即使來騷擾,也只是殺而不食,為什麼?這還得靠獅子自己。如前所述,草原上的物種是很豐富的,獅子吃草食動物的肉很鮮美,但怎麼能吃土狼的肉泥?肉食動物和肉食動物在生物學上有更緊密的聯繫,因此它們很少互相捕食。
此外,獅子很長時間都是以草食動物為食,長期形成的生存體驗,經祖先傳下來也是如此。他們有較好的飲食習慣,因此在不到萬不得已時,是不會輕易改變的。土狼雖然也是一種動物,但由於長期食用腐肉,不注意個人衛生,所以土狼的毛髮比較難聞,肉質較酸,對獅子來說,他們也不喜歡吃。
獅子殺死鬣狗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它們在共同的環境中相互競爭,而動物的本能就是要讓自己活下去,所以它們要做兩件事,一是避免危險,二是消除威脅,鬣狗對獅子來說是一種威脅,所以它們遇到鬣狗時不會放過。對鬣狗來說也是一樣,因此經常會發生鬣狗咬死獅子幼仔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