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屍體150多具,法醫韓穎詮釋一雙白手套下的責任與擔當!

2020-12-22 中國長安網

在河北公安系統裡,廊坊市永清縣公安局法醫韓穎是個「名人」。同事們都說她在工作中保留了女性特有的細緻與縝密,卻有男人一般的毅力與堅持。自2014年從警以來,韓穎解剖屍體150多具,無差錯;人體損傷程度鑑定1300多人次,無異議;懷孕、孩子哺乳期間仍奮鬥在一線……

人生抉擇中選擇做法醫

「我從小就特別迷港劇《鑑證實錄》裡的女法醫聶寶言,覺得她特別帥氣,憑藉蛛絲馬跡就能將犯罪嫌疑人鎖定。」韓穎今年31周歲,畢業於河北醫科大學。2013年初,經過嚴格的選用程序,她被永清縣人民醫院正式錄用。就在她打算報到時,河北省公務員四級聯考公告發布,永清縣公安局需招錄一名法醫,心動的她打算試試。  經過一個月的備戰,四級聯考成績第一,面試第一!韓穎終於不負自己的努力。但一個人生抉擇擺到了她的面前。  「寶貝,你想想,當醫生收入多、說著還好聽。你要去當法醫,工資低不說,還……」父親的話曉以利害。  韓穎認真地說:「爸,我從小就羨慕別人能還原案件現場,給死者昭雪,讓壞人得到懲處,我想珍惜這次機會。」  最終,成功說服家人的韓穎選擇了法醫這個職業。

 

法醫崗位就是一份陣地

第一次到命案現場、第一次面對死者家屬、第一次進行DNA檢驗……

諸多的第一次,對韓穎的考驗接踵而來,從事法醫工作需要足夠強大的心理及身體素質。「法醫要會解剖,還要懂相關的物理、化學、病理學知識以及多方面法律法規。」從警以來,韓穎堅持每案必到,一有時間就學習業務知識。憑著這股鑽勁,韓穎迅速成長為永清縣公安局法醫崗位技術骨幹。

「我很喜歡一句話,法醫就是『為死者言,為生者權』,看到暗藏的真相被抽絲剝繭,一步步揭開面紗,直到水落石出,我覺得付出再多都值。」韓穎說。

2014年6月1日傍晚時分,某工地上發生墜樓案。當時,韓穎已經懷孕七個多月,由於前期妊娠反應大,身體很虛弱。領導和同事都勸她就不要去。但她二話不說,立即隨隊趕赴現場。現場彌散的血腥味一再讓她反胃作嘔,但她卻堅持挺著渾圓的大肚子,動作笨拙地半貓著腰蹲在地上,尋找死者的個人特徵和性別特徵,在現場堅守數個小時。  「每次面對屍體之前,我都會把有警徽的工作牌放到肚子前面,默默地對寶寶說『不要怕,警察保護你』」。韓穎告訴記者。  廊坊市永清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大隊長劉志軍介紹說:「韓穎懷孕期間,隨隊解剖死體68具,做傷情鑑定900多例,讓人欽佩,更讓人心疼……」

2018年5月12日,永清縣轄區發生一起碎屍案,兇手把受害人殺害後,將其分屍扔到了路邊垃圾箱中。韓穎到達現場時,兇手的情況還沒有掌握,韓穎和其他技術人員一起分析研究現場,制定勘查步驟。這是她工作以來遇到的第一個碎屍案,當時天氣炎熱,現場環境惡劣,她主動提出承擔取屍塊的任務。垃圾箱中除了屍塊外,還有裹屍塊的被褥及各種食物殘渣,等把屍塊全部取出拼好,確認完整後,韓穎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每次出現場,韓穎都搶著去,就跟『打了雞血』似的,對偵查工作熱情很高。」劉志軍和隊裡的老同志都很喜歡這個好學的年輕人。

2018年,永清縣公安局DNA實驗室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共完成800餘份脫落細胞類檢測及3例骨骼檢測。一次,永清縣轄區某鄉鎮發生換屆選舉縱火案,韓穎通過對現場提取的物證進行DNA檢驗,迅速鎖定犯罪嫌疑人,三天偵破案件。要做一個合格法醫

一次,韓穎的一個發小因單方事故死亡。當時,有同學來說情,問能不能不做酒檢,說死者還有妻子和孩子,如果保險能報還能給家人留一些生活費。但是,韓穎當時就非常堅決地回絕了:「不行!這是騙保,是犯罪!」  「隊長經常告誡我,法醫就是要讓屍體『說話』,揭穿事實真相,為案件偵查提供真實方向,為定罪量刑提供準確依據,不偏不倚,不枉不縱。」談到此事,韓穎堅定地說。  曾經有對夫婦被人打傷,找到韓穎做法醫鑑定。在詢問案件經過的過程中韓穎了解到,對方家境困難,韓穎立即主動幫助這對夫婦向領導申請免去了鑑定費,使案件順利進入法院訴訟……

「師傅常告誡我,法醫就是揭露事實真相,不偏不倚,不枉不縱。」韓穎把這一準則牢牢記在心裡。「現在很多人忌諱跟我握手,我也儘量避免參加別人的婚禮和生日會。因為我要彎腰做解剖,所以不穿裙子,一些讓女人美麗的事物,都漸漸和我再也沒啥關係……」

談到現在的生活,韓穎表示,自己最怕愛人出差,因為這時自己就得半夜把兒子扔給年邁的父母,獨自去現場。說到這兒,韓穎用手擦了擦眼角的淚水:「這就是法醫這份工作的特性,我對當初選擇這份職業從來沒有後悔過!」

作為一名一線女法醫,韓穎用飽滿的熱情、積極的態度堅守崗位,為全省公安民警樹立了榜樣。

2016年8月,韓穎被河北省公安廳記個人二等功一次;2017年5月,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安部授予「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榮譽稱號;2017年12月,當選第十三屆省人大代表;2018年5月,被共青團河北省委授予「五四青年獎章」。(張甜歌)

相關焦點

  • 新冠患者屍體到底有無傳染性?泰國法醫解剖新冠屍體後死亡
    冠疫情爆發後,疫情應對的重點大多放在防疫和患者治療上,但是你知道嗎,新冠肺炎的屍體仍具傳染性,並且已經有人被新冠屍體傳染,不幸殞命。據英國《鏡報》4月17日消息,曼谷一名法醫患新冠肺炎死亡,死前曾解剖新冠屍體。
  • 法醫輔警:曾最怕詐屍 與親友吃飯被要求多洗手
    老毛第一次協助拉運的屍體是一具高度腐敗的屍體,在這之前老毛一直只是在廚房裡忙活。那天隊裡接到警情,說是在羅湖區某鐵路隧道有一具屍體,需要去處理。老毛蒙查查地就被同事叫走了。到了現場每人發了一雙水鞋、雨傘和手套。「待遇挺好的啊!」當時老毛心想,還有這樣的福利。隧道裡光線很暗,老毛跟著大家往前走,眼睛過了好一會兒才適應。「喏,那不是嘛!」
  • 先進事跡展播 | 讓每一具屍體開口說話,是我的職責——陳泰
    但我仍然堅持解剖檢驗,徹底查清案件性質。通過解剖,我發現死者頭皮下以及腦組織存在損傷出血,頸前部軟組織可見出血,舌骨、甲狀軟骨、右側肋骨骨折,屍體背側軟組織大面積出血,顯然是一起命案。在我的直接參與下,此案得以很快偵破,避免了一起錯案的發生。
  • 鄭州法醫18年檢驗1500具屍體 看牙齒能推算年齡
    他是鄭州市公安局的一名法醫。當法醫18年,經他手檢驗過的屍體至少有1500具。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胡巨陽態度開始也怕 習慣就好了「很多朋友問我:『經常去血淋淋的現場,和屍體打交道怕不怕?』剛開始有點怕,習慣就好了。」郭立創說,他當法醫是受父親的影響。
  • 解剖臺上的遺體會說話?一位日本老法醫寫的生死之書!
    第一是因為它講述的話題很特別,是關於法醫鑑定、屍體解剖的;第二因為它觀察問題的角度很特別,是從「死」凝視「生」。本書作者西尾元,是日本兵庫縣一名從事了20年屍體解剖工作的法醫解剖醫。西尾元的日常主要工作,就是接受警方的委託,為無數「非正常死亡」的死者進行屍體解剖,並將死亡時間、死亡原因等關鍵信息記錄在法醫鑑定文件中,為警方偵破案件提供參考和幫助。在長期的屍體解剖和死因鑑定工作中,西尾元不但逐漸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經驗,還慢慢地發現,眾多死者生前由於貧困、疾病、獨居等社會性因素,所遭遇到的系統性不平等。
  • 墨西哥停屍房堆積近4萬多具無名屍體,政府只能秘密將屍體掩埋
    據阿根廷《號角報》2020年9月24日報導,9月24日,墨西哥哈利斯科州,記者達爾文·弗朗哥及其團隊發布報導,表示在採訪哈利斯科州法醫中心的科特洛·貝爾納爾醫生之後,他們了解到多年來墨西哥各個地區停屍房堆積了38891具身份不明的屍體,當局為了給法醫系統減輕負擔,採用了非正常的機制來清除屍體。
  • 《法醫宋慈》:法醫破案的古今對照
    本片的學術顧問周亦武是華中科技大學醫學院法醫系教授從事法醫34年,每年解剖上百具屍體。片中大部分現代案件,是周亦武過去30多年經手鑑定的案子。2011年6月,武漢市郊的護林人在林中發現一具屍體,被碎成幾塊,散落在林中。周亦武通過殘骸的骨頭推斷死者年齡,但由於屍體高度腐敗,利用屍溫、屍僵等推斷死亡時間的常規方法已失效。周亦武利用蛆蟲的外觀、大小、形態判斷出蛆蟲的種類,並尋求老朋友陳祿仕教授的協助。陳祿仕研究法醫昆蟲學三十餘年,對上百種蒼蠅的形態特點和生長周期了如指掌。
  • 走進女法醫:凝視過5000具屍體,從死亡理解生命
    都是法醫們在工作中搜集的無名顱骨,男女老少,天南地北,空洞的眼孔在某個角度會折射光,像一種凝視,提醒。這裡是重慶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王燦是法醫勘查大隊副大隊長。法醫秦明的暢銷罪案小說,很給法醫這個職業圈粉,但懸疑故事終究是娛樂,真正的工作不是。王燦做了23年多法醫,給5000多具屍體進行過屍檢,5000多個生命,沒有一個曾經是虛構。
  • 【警言警事】 女法醫範瑾的尋「真」之路
    上初中時,一部香港電視劇《鑑證實錄》中女法醫聶寶言的人物形象,在她的潛意識中悄悄種下了職業的種子,加之受從事刑警父親的影響,範瑾喜歡上了偵探類小說,填報高考志願時,她毅然選擇學醫,最終研學至法醫專業研究生畢業,通過參加公務員專項編制考錄成為在崗法醫,範瑾的職業夢想終於得以實現。法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從宋代開始被稱為「仵作」,現代網絡中被稱作「屍語者」。
  • 關注|法醫先鋒 陳泰
    從事法醫工作23年來,陳泰共檢驗屍體一千餘具,活體檢驗五百多人,物證檢材上千份,先後參與或主持重大案件的現場勘查四百多起,重大或疑難案件的鑑定五百多起,並多次為偵查破案提供方向。由於屍體高度腐敗,現場證據缺乏,給案件偵破造成極大的困難。每當這個時候,陳泰總是衝在最前面,主動承擔起最苦、最累、最危險的工作。因為越是腐敗的屍體,越要仔細的檢驗,即使蛆蟲在屍體上和他的雙腳周圍蠕動,蒼蠅在屍體和他的身上亂飛,這都絲毫不能干擾他細緻認真的工作。屍表檢驗結束後,他顧不上休息,又對屍體進行解剖檢驗。
  • 明道哥哥一家屍體完成解剖,林妻胃內發現不明藥物
    1月8日,據臺媒報導,藝人明道(本名林朝章)胞兄林明弘日前驚傳勒斃妻兒後自縊身亡,釀成三屍命案,士林地檢署檢察官及法醫今天下午在板橋殯儀館進行解剖,解剖後確認林明弘與妻子、兒子都是窒息死亡,林妻胃內發現不明藥物顆粒,法醫已採集三人胃內殘留物
  • 海醫法醫鑑定中心在特殊戰線為抗擊疫情作貢獻
    海南醫學院法醫鑑定中心作為海南省唯一一家通過全國遴選的公民非正常死亡法醫鑑定機構,深知疫情流行期間自身擔負的責任與使命。在此期間,若出現公民非正常死亡案件,極易引起社會公眾的恐慌,影響社會穩定大局。因此,及時、高效、公平、公正地查明死亡原因,將會為和諧、穩定、安全的社會氛圍提供有力保障;而法醫學屍體檢驗是明確獲知病毒導致人體生理病理變化的重要方法和途徑,積極有效的法醫學工作將為人類抗擊疫情積累寶貴的經驗。疫情當前,海南醫學院法醫鑑定中心全體黨員在支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守崗位,全員參與,全力以赴。
  • 紅星專訪|法醫秦明:探案小說被改編成多部影視劇,但「法醫」是我...
    ▲秦明本人 受訪者供圖第一次觀摩屍體解剖發現死者是小學同學 16年從業經歷,秦明參與過無數案件的偵破,他已不記得自己到底解剖過多少具屍體,寫過多少份屍檢報告,做過多少次傷情鑑定更是數不清。但當說起自己的從業開端,他仍記得發生在1999年的事。1998年,秦明考入皖南醫學院,開始了自己為期5年的法醫學習歷程。
  • 女法醫劉萍:堅守職責的「生死語者」
    追求真相,破解案件中的「死亡密碼」作為一名法醫,伴隨劉萍的通常是面目驚悚的腐爛屍體、各種血腥的場面和惡劣的工作環境。在徵得死者家屬同意後,劉萍對死者進行了屍體解剖,發現死者頭部顱骨粉碎性骨折,頭皮有多處血腫。從受傷情況看是外輕內重,可能是高墜或車禍導致。
  • 法醫秦明:公安廳的「段子手」 對得起死者就OK
    兩個小時候後,解剖完成,他們走出解剖室,摘下口罩,脫下一身防護服,在盥洗池旁擠出幾滴洗手液,雙手用力揉搓。換回衣服後,他倆鑽進一輛小車,秦明駕車離開。  35歲的秦明是安微省公安廳物證鑑證科的一名法醫,5年前開始在網上連載小說,隨後被拍成網劇。自從去年網劇《法醫秦明》上線以來,秦明火了。
  • 鍾南山:新冠肺炎屍體解剖很重要
    (抗擊新冠肺炎)鍾南山:新冠肺炎屍體解剖很重要中新網廣州2月18日電 (蔡敏婕)中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8日在廣州稱,新冠肺炎的屍體解剖很重要,解剖可以幫助大家認識患者的特點,改變一些方式幫助他們通氣
  • 愛滋病三級職業暴露,差點和屍體「嘴對嘴親密接觸」!「青州法醫...
    這一期節目介紹的是濰坊市青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法醫物證室主任張曉華。他曾在生日當天將7塊碎屍拼湊起來,遭遇「愛滋病三級職業暴露」,曾為了防止屍體摔壞,差點與屍體「嘴對嘴親密接觸」。作為法醫,他比現場的其他同志更知道接觸愛滋病人的血液有多大的風險,他讓大家退後,獨自一人踩著混合著血水的泥土繼續挖掘屍塊。在搬一塊最大的塑膠袋時,大家看到他的眉頭皺了,放下屍塊後摘下手套,只見他的右手已經滿是血跡。儘管已經戴了三層手套,手還是被銳利的屍體骨頭刺破了。張曉華說:「我非常清楚傷口直接接觸愛滋病毒意味著什麼。
  • 法醫工作調查:年輕女法醫拼完碎屍殘骸,此後再也不碰紅燒肉
    頭一次上解剖課,伍小生眼見躺在臺子上的人體標本,不敢直視,縮身退步。楊忠保出生在距縣城60公裡的山壩子裡,這位雲南省玉溪市公安局法醫在考上大學之前連縣城都沒去過。進大學上解剖課,第一堂課看老師擺弄福馬林藥水裡泡著的人體標本,楊忠保整整兩天什麼東西也吃不下,班上有個男同學,一聽上解剖課就直淌淚水。
  • 我是法醫,不能退!
    伏建斌無畏無懼忠於職守,通過對馬某某屍表檢驗過程中發現死者頭部、面部、頸部有散在多處擦挫傷,右腰部及臀部也有大面積擦挫傷及皮下出血。死者系自傷、他傷還是意外?為確定案件性質,伏建斌克服畏懼心理和巨大的壓力,不顧死者患有愛滋病的危險,對馬某某的屍體進行了系統解剖。
  • 《法證先鋒IV》現「人皮手套」採指紋 法醫鼻祖其實是大宋提刑官
    本文編輯劇透社:伊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TVB熱播劇《法證先鋒IV》周五播出的劇情就講到他們在海岸邊發現了一具浮屍,Dr.Man(李施嬅飾)以「人皮手套」採集指紋時,更發現了死者是8年前「小丑三屍案」的兇手朱海川。Dr. Man(李施嬅 飾)則以「人皮手套」來採集指紋。其實,在現實中,法醫也的確是用這樣的方法來採集被溺亡的屍體指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