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辦法,讓世界冠軍李娜陪伴孩子的成長:做更好的自己不是夢

2021-01-19 夢都娛樂評彈

文/夢都行者

#人文#每個人在他的成長過程中都會遭遇或多或少的失敗的挫折,那麼,怎樣才能獲取必需的知識與技能,從而找出自身的優勢,減少自己認知上的盲區,最大限度地避開挫折、避免失敗呢?多讀書、讀好書,無疑是一個被很多成功人士都高頻使用的非常有效的辦法。

怎樣才能讓世界冠軍李娜陪伴著我們的孩子,做更好的自己不是夢?

前蘇聯的著名文學家高爾基說過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就強調了書籍作為知識的載體,在人類的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從而鼓勵人們多讀書、多看書。通過閱讀,了解他人的經驗與教訓,總結出對自己有用的知識,加以利用。

怎樣才能讓世界冠軍李娜陪伴著我們的孩子,做更好的自己不是夢?

讀書如交友。生活中,你交到什麼樣的朋友,決定了你會擁有什麼樣的品味。讀書也是如此,你讀到了什麼樣的書,決定了你會走什麼樣的路。那麼,對於成長中的孩子們來說,什麼樣的書適合他們閱讀呢?

怎樣才能讓世界冠軍李娜陪伴著我們的孩子,做更好的自己不是夢?

對於孩子們來說,適合他們閱讀的童書第一個必須要做到的就是有趣。要幽默,要讓孩子們在笑過之後有所觸動;要有想像力,要讓孩子們體會到想像力馳騁的樂趣;要有創意,要不斷地給他們創造一些出奇不意的驚喜。總之,只有有趣的童書才能吸引到他們。

怎樣才能讓世界冠軍李娜陪伴著我們的孩子,做更好的自己不是夢?

當然,只靠有趣是不行的。就像我們吃的飯菜,如果只有誘人的口味而沒有豐富的營養,顯然是不合格的。所以,適合孩子們閱讀的童書必須是有益的。要有正確的價值觀,要使他們能夠初步分辨出什麼是美的、什麼是醜的,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要有真摯的感情,孩子們的感覺是非常靈敏的,如果你的作品讓他們體會不到真情,他怎麼可能對你的作品付出真情呢?

怎樣才能讓世界冠軍李娜陪伴著我們的孩子,做更好的自己不是夢?

放眼當下的圖書市場,童書市場固然呈現出一派紅紅火火欣欣向榮的景象,不過,琳琅滿目的繁華背後,同樣隱藏著一個良莠不齊的現實。所以,怎樣從這個浩瀚的海洋中找出一粒珍珠,仍然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好在已經有人為我們先行篩選了一番,比如一些名著,比如那些在國際上得過大獎的作品,或者是已經被很多父母公認的好的作品;我們根據他們的篩選再次甄別,相信會有一個滿意的結果;而《李娜:做更好的自己》無疑是一本非常適合孩子們閱讀的童書。

怎樣才能讓世界冠軍李娜陪伴著我們的孩子,做更好的自己不是夢?

作為中國女子「網球一姐」的李娜,是第一個獲得網球大滿貫賽事單打冠軍獎盃的亞洲選手,是中國體壇實至名歸的標誌性人物。李娜以她「能吃苦、不叫苦、倔強、不服輸」的拼勁一路走來,創造了中國女子網球運動事業的多項第一,成為中國女子網球界的領軍人物。很多青少年正是由於李娜身上散發出的榜樣的力量拿起球拍,夢想著成為下一個李娜,創造輝煌。

怎樣才能讓世界冠軍李娜陪伴著我們的孩子,做更好的自己不是夢?

毫無疑問,李娜是一個傳奇,而她的成長故事也充滿了勵志的精神,《李娜:做更好的自己》這本書則用孩子們最容易接受的圖畫語言,對此做出最完美的呈現。當然,我們不會奢望自己的孩子通過這本書成為將來的全國冠軍、世界冠軍,我們只是希望孩子們在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的同時,能夠明白一些道理,從而激勵他們堅持夢想、追求卓越,做更好的自己。

怎樣才能讓世界冠軍李娜陪伴著我們的孩子,做更好的自己不是夢?

一本優秀的童書,必然能夠在客觀的傳播中,讓孩子們學會愛與理解,讓他們於潛移默化中得到領悟、關愛與淨化,以及前進的勇氣和動力。我相信,《李娜:做更好的自己》這本書做到了這些。那麼,讓我們捧起這本書和孩子們一起,感受「李娜精神」的力量吧!

2021.1.16.

相關焦點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女網傳奇人物李娜:從冠軍到媽媽,她最想教給孩子...
    大滿貫冠軍李娜是在父親的陪伴中走上了網球之路,帶著父親的期望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當她有了兒女之後,最希望的是能陪伴孩子一起成長,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路,成為更好的自己。  李娜是網球運動員,分別獲得過法網(法國網球公開賽)、澳網(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的女單冠軍,是亞洲網壇歷史上女單世界排名最高的運動員。  這位傳奇人物還是個孩子時,是誰在陪伴著她?當她成為媽媽後,又是怎麼陪伴自己的孩子們成長的呢?
  • 網球傳奇李娜:從世界冠軍到媽媽,她教育孩子的觀念,值得一學!
    李娜沒有辜負父親對她的期望,而父親一直以來對李娜說的那句「做更好的自己」也深深紮根在她的心中。李娜不但想做全國冠軍,還想打進職業前十,對其他人來說簡直是痴人說夢,但是父親的鼓勵一直伴隨著李娜的內心,而李娜也因此從來沒有動搖過「做更好的自己」的決心,最終得償所願。李娜在成為母親之後,也像自己的父親一樣,對孩子的教育很是上心。
  • 阿甲| 做更好的自己的力量
    父母將一個生命點燃,陪伴她同行,如同騎著自行車一直走,總有一天會目送她,但另一部分也會永遠跟隨她;父母只會遠遠關注,遠遠喝彩,即使相隔不同的世界裡還是會遠遠地關注她。(生命被點燃 – 持續燃燒 – 發現自我 – 挫折與奮進 – 放棄與渴望 )在創作時,我們發現接力出版社曾出版一本《圓圈之書》,發現世界很多東西都可以用圓圈作解釋,這是一個一個的夢,一個夢實現之後就會有新的夢,當所有的夢都實現時,你會發現,走到巔峰時還是平凡的人,我寫的不是一個冠軍的故事,而是一個平凡人的故事。
  • 網壇大滿貫李娜被碰瓷,李娜:已闢謠,無話可說,做更好的自己
    導語:新年伊始,一條「李娜退出中國國籍」的信息被頂上熱搜,最後真相是此李娜非彼李娜,退出中國國籍的李娜另有其人。國人熟知的中國網球選手李娜受訪時對此事件只簡單聲明:已闢謠,沒有太多可以說的。而她對於亞洲網球的貢獻遠不止兩個大滿貫冠軍這麼簡單,她將亞洲網球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讓很多孩子都拿起了球拍,讓參與這項運動的人數不斷攀升,讓很多高水平賽事來到亞洲舉辦,2014年退役後仍致力於推動這項運動的發展。
  • 傳奇人物李娜:從世界冠軍到媽媽,她最想教給孩子的,是這件事!
    提到李娜,在前兩年的時候她可是風雲人物,畢竟在網球界的名聲,可是從李娜開始的。當年李娜獲得冠軍的時候,舉國都在為她慶祝。後來李娜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道,自己之所以選擇打網球,是在早些年的時候由父親帶領的。其實在李娜小時候,李娜的父親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成長,買了網球那就可以經常陪伴李娜成長和玩耍了。
  • 世界冠軍也有家庭困擾,李娜瘋狂吐槽老公不幹活:像養了仨孩子
    父親,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更是一個不可替代的角色。但如今的父親們多數承擔著掙錢養家的重任,每天基本都是在外奔波忙碌,因而對於家庭、對於孩子也就少了一分照料與陪伴。照顧孩子的重任往往都是交到了媽媽的手上,但如果長期如此,造成「喪偶式」育兒,顯然也不行。
  • 兩個孩子同時叫媽,爸爸卻在玩手機,李娜怒斥:我養了3個孩子
    說到女性帶娃壓力有多大?不僅是普通家庭的女性叫苦連天,其實名人也面臨著同樣的壓力。說到李娜,大多數人都是想起她作為世界冠軍的標籤,往小了說,她也扮演著普通的妻子和母親的身份。在特殊時期,一家四口都沒辦法外出,幾乎是24小時都待在一個屋子裡的,雖然增添了一家人團聚的時間,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家庭問題。某一次,李娜正在廚房裡做飯,而在客廳裡玩耍的兩個孩子卻在不停地同時叫喚著「媽媽」。
  • 對話李娜|過去活得像一個冠軍, 現在活得像一個李娜
    你不可能一個環節特別突出,對手又不是傻子。當一個地方特別突出,你肯定會有弱點。只有把自己的技術分配到差不多的時候,對手才看不出你的弱點。所以,就算贏了大滿貫決賽,也未見得是我打得最好的比賽。只能這麼說,今天我比對手工作得好一點。比賽不是全部,它只是我們的工作。《人物》:成為冠軍的感覺好嗎?
  • 李娜——做真實的自己
    「 我是一個在中國擁有一百多萬同樣名字的、普通的、曾經的中國網球運動員。 」 儘管已經是兩屆大滿貫冠軍,進駐國際網球名人堂,成為中國體育史上的一座豐碑,但在言語之間,她似乎認為自己很普通。在並沒有很久遠的十年前,中國的網球迷,覺得大滿貫四強是天大的事,和亞洲人沒有關係,直到李娜的出現。毫不誇張地說,她就是中國體育最偉大的運動員之一。著名導演陳可辛在拍攝電影《 李娜 》時說: 「 好多運動員、明星迎合主流,大家喜歡什麼他們就做什麼,而李娜不同,她是做自己。
  • 網球冠軍李娜:我不想讓我的孩子受中國教育模式的影響!
    李娜,1982年2月26日出生在湖北省武漢市,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女子網球運動員,亞洲第一位大滿貫女子單打冠軍得主,亞洲女單世界排名最高選手。 大家喜歡李娜,可能不僅僅是因為她是世界冠軍,而是因為她有個性、有思想。
  • 世界冠軍李娜也遇喪偶式育兒,吐槽丈夫是「大兒子」:太真實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感覺我有三個兒子,丈夫就是大兒子」,這是世界冠軍李娜在《女人30+》節目裡吐槽丈夫說的話。李娜表示,疫情期間大家都在家裡待著,24小時照顧孩子和老公,真是太累了。
  • 世界冠軍李娜吐槽老公不幹活,像養了仨孩子
    相信每一位媽媽都曾抱怨過爸爸在家中的「不作為」,看著自己做家務忙的熱火朝天,爸爸們總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這不,就連身為世界冠軍的李娜,也忍不住吐槽起自家老公,感覺仿佛養了三個孩子。孩子沒喊爸爸就不知道幫忙?
  • 世界冠軍李娜育兒太難了,不僅要照顧孩子,還要照顧老公
    執筆:無言 / 定稿:希子李娜榮獲世界冠軍疫情期間一家人在一起,她突然 感覺自己像照顧「三個孩子」,當照料一兒一女的生活時,老公卻爸躺在沙發上不願動彈,雖然已經習慣了當媽媽,但是仍然對自己產生疑惑,對自己發出靈魂拷問,自己到底是誰?這到底是在哪裡?生活為什麼會成這樣?
  • 我們不懂得珍惜李娜?我們該如何反思?
    父親李盛鵬是一名體育老師,一直有一個冠軍的夢,但因為大環境的原因,不得已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即使得了冠軍,餘教練並不是鼓勵她而是打擊,這讓李娜很害怕餘麗橋。李娜單飛後,她和自己的教練始終沒有辦法磨合,此時她想到了自己的丈夫姜山,所以李娜讓姜山做了自己的教練。
  • 李娜家的育兒只透露一條:有了孩子之後,這種表現的老公都是渣男
    世界冠軍帶娃是啥樣?冠軍媽媽家也有育兒難題最近,在《女人30+》節目中,網球世界冠軍李娜開啟了瘋狂吐槽老公不幹活,也不帶娃的模式。李娜,一個殺氣四方的世界冠軍,也毫無例外!面對孩子吵鬧,丈夫的無所作為,也是火冒三丈:「我是養了三個孩子嗎?有些事情爸爸也是可以幫忙的!」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擁有一對共同成長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幸運!
    無論時代如何更迭,也無論世界如何變化,陪伴,永遠是每個孩子成長中的必需品!用心陪伴,用愛陪伴,不僅能擁有一個卓越的、走向未來的孩子,也能讓父母成為更好的自己。根據孩子的需求變化調整陪伴的方式,也是一種尊重。尊重孩子,不僅是蹲下來的動作,更應該是父母認同孩子不是誰的附屬品,而是一顆顆「獨特的種子」,將成長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己。我們的陪伴,正是去激發孩子內部的資源,幫助他成為他自己。
  • 李娜《獨自上場》⑩ | 學會與世界握手言和
    就是因為這些經歷讓我變得堅強,原來自己的承受能力遠比自認為的要強大。在我身體裡好像存在兩個李娜。強大的李娜總是會壓住軟弱的李娜。每當軟弱的李娜有一點對比賽之外的想法,強大的那個就會要求她停止思考,集中注意力揮拍。束縛自己、給自己穿緊身衣的不是別人,恰恰是我自己。
  • 李娜稱自己像養了3個孩子,求助丈夫幫忙,姜山卻一旁繼續玩手機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擁有一個孩子,但養孩子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除了要親力親為,還需要準備足夠的資金來將孩子撫養成人。孩子的到來,讓李娜感到非常開心,但李娜也在採訪中表現了對丈夫的不滿,並且稱自己像是養了3個孩子。
  • 李娜|場上場外,初心依舊
    「退役並不是結束,比如我還會把自律延續到整個生活當中,給孩子們起到好的榜樣作用;再比如我堅信做比說更有力量,會讓孩子們看到媽媽說到做到不放棄。」而這一切與卡洛斯· 羅德格裡斯也不無關係。李娜曾說過,她很慶幸在職業生涯的最後兩年遇到了卡洛斯教練。卡洛斯是一個安靜的、不愛使用社交媒體的人,「他是第一個訓練或比賽結束後,會找我聊天的人。他會把好的和不好的全都放到桌面來講清楚。
  • 卡洛斯 生活在李娜的中國
    一旦你丟球了,教練就會說你是個糟糕的選手,你年復一年聽這種話,自己都被說服了——當你打得好,那是應該的;當你打得不好,那簡直是天大的過錯。在你學習的過程中,從來沒有折衷項,只有兩個極端。做得好,理所應當;做錯了,罪不可恕。打網球的過程中,就是有好有壞,這就是網球。」「在她的生活中,一直都非黑即白,沒有灰色。但生活不是那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