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康」這個外號,讓約翰·康斯坦丁在DC超自然宇宙裡一直是個爭議性的存在。以其自私的行為,超乎常人的勇氣,和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成為一個矛盾卻受人歡迎的角色!
迄今為止,就算馬特·瑞安在電視劇集裡塑造的角色再怎麼受好評,觀眾心目中,還是覺得基努·李維斯的形象更好,更符合那種外表斯文,內心糾結的狀態。
電影版《地獄神探》是一個靠著顏值來撐場面的存在,從主演到配角,就算跑龍套的希亞·拉波夫,都是人形狀態裡面顏值在線的存在。何況,基努·李維斯歐美血統裡帶著亞洲柔和氣質的盛世美顏,加上蒂爾達·斯溫頓那種超越性別的神性面孔,將正反兩個陣營的顏值都強行推舉到了宗教的神聖上面。
《地獄神探》的厲害之處,在於電影劇情啟用了一個全新的劇情架構——大天使加百利,為了重新喚起人類對於上帝的敬畏與尊敬,居然打起了和地獄新生代合作的主意。他收集一系列可以通過人間召喚地獄頂級惡魔的工具和條件,就為了給急於跨越當初父輩和天堂籤署的協議——天堂和地獄都不能直接插手人間的具體事務,只能夠間接誘惑和利用人間的規定,強行穿透人間與地獄的界限,前往人間控制人類,進一步與天堂宣戰!
而在這個兩邊都焦灼於開戰的事態之下,康斯坦丁卻又要面對強於自己無數倍的力量,他必須在守護人間,還是幫助地獄之間做出選擇。
約翰·康斯坦丁是一個糾結的人,他信奉上帝,但是又具備看見鬼怪的能力。年紀小的時候,經常因為這樣的能力被鬼怪騷擾。因為力量不足,在飽受驚恐之下,只好選擇了自殺來解脫自己。
可問題在於,基督教原教旨裡,自殺是原罪之一,任何教徒如果採取自殺來逃避人間,教義就將其視為有罪之人,死後靈魂直接貶落地獄。
而自殺之後,康斯坦丁確實死亡了三分鐘,在這三分鐘裡他見識到了地獄的恐懼,求生意識使得他再也不願回到地獄受罪。於是,他一廂情願的認為自己當天堂的一條看門狗,用殺戮在人間作惡的越界惡魔,換取天堂的認可,就可以避免自己死後下地獄的命運。
可是,在《康斯坦丁》電影版裡面,加百利一語道破他的動機是自以為是。天堂從來沒有承認他的行為的正規性。
約翰·康斯坦丁維護人間的行為一直帶著自私的目的。電影版在強調他的自私的同時,又凸顯出他的無畏。即使面對撒旦之子這樣的強大惡魔,他也敢於衝上去和其鬥智鬥勇。可惜,沒有遇見到作為天使長加百利的立場轉變,所以,在強大的事態面前,他的同伴全部犧牲,成全了他「坑同伴」的坑貨之名!
但是實質上,成就康斯坦丁的並不算他勇於和地獄甚至天堂開戰的勇氣。而是他由內而發的愛心。
他對於弱者是同情的,有時候因為同情心泛濫,會下意識的衝動,不管對手的實力強弱就貿然出手,等到正式交手的時候才發覺這是一個自己無法對抗的事態。
而責任感讓他不能放手,於是,在對峙的過程裡,他會通過各種手段來給自己爭取勝算,求助於朋友,甚至和更加強大的惡魔做利益交換。
為了拯救一些人,他付出了和撒旦交換靈魂的代價。而為了避免自己下地獄之後被撒旦揪著交易予取予求,他更是花樣百出的迴避下地獄。電影版裡給了他一絲希望,可是現實是,天堂從來沒有饒恕他自殺的原罪。
這一次他獻身救下了虔誠的信徒,可以保留這一次上天堂的機會,而以後,按照他那種豁出命和惡魔做鬥爭的衝動,很難說他會不會在某一處再次犯下和惡魔交換利益的事情,觸怒天堂取消他的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