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退出上市公司又添一家,四川大學將從川大智勝(002253 .SZ)股東序列中退出。
川大智勝12月15日午間公告稱,四川大學擬通過公開徵集轉讓的方式轉讓持有的1572.48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6.97%,轉讓價格不低於15.78元/股。
據川大智勝公告,於 9 月 29 日收到公司持股 5%以上股東四川大學的書面通知,四川大學擬通過公開徵集轉讓的方式協議轉讓其持有的公司 1572.48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 6.97%。截至公告日,四川大學為公司第三大股東。本次公開徵集轉讓完成後,四川大學將不再持有川大智勝公司股份。
四川大學將退出川大智勝股東
川大智勝的前身是四川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以自有資金投資組建的圖像圖形研究所,董事長遊智勝從1983年起在四川大學計算機系任教。2000年左右,遊志勝組建企業研發「空管自動化系統」,並孵化出上市企業川大智勝。
川大智勝是我國空中交通領域主要的技術、系統和服務供應商,公司2008年6月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其主營業務包括航空與空管業務、虛擬實境(VR)和增強現實(AR)及「人工智慧」業務,其中空管產品市場佔有率位居國內廠商首位。
根據川大智勝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98億元,同比增長10.1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34億元,同比增長35.48%。
據悉,此次轉讓屬於高校類上市公司改革的範圍,2018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堅持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不少高校上市公司紛紛加快改革步伐。如今年1月,復旦大學將復旦復華(600624.SH)1.28億股無償劃轉給上海奉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今年11月,中山大學將中大控股100%股權無償劃轉給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根據教育部要求,高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在2018年先行試點,於2020年全面推廣,到2022年底,原則上完成改革。本輪校企改革主要採取關、停、並、轉、留等方式,上市公司則多採用「轉讓」的方式,學校不再擔任上市企業股東。
據紅星資本局初步統計,「高校系」上市公司最多時超過80家,涉及A股、港股、新三板等市場。以A股為例,僅清華大學最多時有超過10家A股上市公司,北京大學也超過5家,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也有多家,目前已經陸續退出或者正在退出。
紅星新聞記者 李偉銘 實習生 強亞銑
編輯 白兆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