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五年了,特困戶老鄭現在過得怎麼樣?

2020-12-22 國際在線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環縣地處隴東黃土高原,乾旱少雨、土地貧瘠。幾年前,這裡交通不便、產業不興,一些百姓生活極度的貧困。2016年1月,《焦點訪談》欄目的記者第一次來到環縣的八珠鄉白塬村,記錄下了特困戶鄭九林一家的生活狀況,從那之後,我們持續關注老鄭一家,記錄下了他們家一年又一年生活的變化。一晃五年過去了,現在,那裡的生活又有了怎樣的改變呢?2020年1月和6月,記者又兩次來到甘肅環縣的老鄭家。

老鄭的家在環縣八珠鄉的白塬村,他家現在住的這個地方是2016年政府修建的異地扶貧搬遷項目。

五年來,老鄭搬過幾次家。2016年1月,記者第一次來到老鄭家的時候,一家人住的是幾間破舊的窯洞,已經成了危房。2017年,在熱心人的幫助下,他家修了兩間彩鋼房作為過渡房。2018年下半年,全家搬進了裝修一新的扶貧搬遷房。

住房改善了,老鄭一家的生活也有了巨大的變化。過去,由於妻子和女兒殘疾,兒子又在上學,生活重擔全壓在老鄭一個人身上,全家一年的收入也就五六千元。2016年,記者第一次來到老鄭家時,家裡沒什麼像樣的家具家電,最值錢的是一輛二手摩託車。現在,家裡新的家具家電一應俱全。2017,年老鄭把二手摩託賣了,換了一輛新車。2019年,還新添置了一臺三輪摩託。

2016年記者第一次來老鄭家的時候,舊窯洞牆上貼著「北京」兩個藝術字,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這是在縣城上高中的兒子鄭友虎從美術書上剪下來的。

2018年,鄭有虎如願考上了北京的大學。今年一月我們來到老鄭家時,正好趕上老鄭的兒子放寒假剛回家,他正忙著給一家人做飯。

這幾年,我們五次到老鄭家,都記錄下了他家吃飯的場景。這是2016年第一次拍攝到鄭九林的妻子去溝裡挑了滿是泥沙的水,回家做飯,吃的是洋芋和鹹菜。

這是老鄭一家通過異地扶貧搬遷,住進了新房子以後在新家吃的一頓飯,這一次吃的還是過去的老鹹菜。但是老鄭說,吃的味道不一樣了。

如今,老鄭家一頓吃幾個炒菜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今年年初我們見到老鄭時,他都胖了不少。

去年7月,老鄭摔傷了腿,在家養病期間開了個小賣部,賣點菸酒零食,雖然腿摔傷了,但掙錢卻是沒耽誤。2019年的收入又如何呢?年初,老鄭給我們算了筆帳。

其實,老鄭一家的收入2018年就達到了脫貧的標準,但脫貧不脫政策。為了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老鄭這樣的貧困戶脫貧以後返貧,低保和其他政策性的補貼還在繼續發放。2018年,老鄭家的收入雖然有3萬元,但靠自己勞動的收入很少,大部分還是低保和各種政策性補貼,而2019年四萬多元的總收入中,靠自己勞動所得的收入達到了兩萬多元,這還不是他家收入的全部,另外他還養了羊和驢。

這幾年,老鄭家的收入每年都上個臺階,從整個收入結構來看,變化最大的是來自養殖的收入。環縣有養羊的傳統,但過去一家一戶養幾隻羊不成規模,效益也不高。這幾年,為了讓像老鄭一樣的貧困戶脫貧,縣裡把羊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2018年,全縣農村致富能人帶頭新建了224個養羊合作社,農戶以扶貧資金入股,企業、合作社、貧困戶三方聯動,白塬村包括老鄭在內的17戶入股的貧困戶每年能拿到5000元的分紅。環縣的羊產業發展紅火,越來越多的農民因此受益,縣裡認準了這條致富路,下一步打算建更多的合作社,擴大產業規模,提升效益。

2019年,縣裡制定了大學生養羊計劃,吸引高職院校畢業生回村。老鄭的鄰居老郭家的兒子郭建瑞大學學的是畜牧獸醫專業,2017年畢業以後在外省的養殖場工作。2019年初,他從外面辭職回到村裡,帶頭新成立了一個養羊合作社。

2019年,全縣新成立了124家大學生養羊專業合作社,這些大學生雖然經驗不足,但學習能力強,科學素養也高,大學生養羊合作社羊只的產羔率和成活率都比農民辦的合作社高。

如今,這些大學生有的成了技術骨幹,有的成了合作社的負責人,這些大學生成了環縣脫貧攻堅的一支生力軍。

今年,因為疫情鄭友虎放寒假以後一直在家,平時就在家上上網課。在這段時間,他也感受了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想著,等父母年紀大了,他也回來養羊。

前些年村裡沒有產業,一到冬天農閒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在自家的窯洞裡貓冬,而去年冬天,大夥都在羊圈裡忙個不停。

2020年6月,記者再次來到老鄭家的時候,最吸引我們的變化是他家建起了新的標準化養羊棚圈和草料棚,這是環縣政府搞得標準化養羊專業示範村建設項目,培養標準化湖羊養殖示範戶,老鄭也報了名。

前不久,老鄭和村裡其他幾戶養羊示範戶還參加了政府專門組織的培訓。

2020年,全縣包括老鄭家所在的白塬村在內的26個村將被打造成專業的養羊示範村。老鄭知道,這是很好的機遇,他也下了很大的決心。

這幾年,老鄭家不僅是居住的環境和家庭收入有了很大變化,老鄭家的羊圈一年修得比一年好,養的羊也一年比一年多。

老鄭家五年來的變化,也是千千萬萬貧困戶脫貧之路的縮影。從單打獨鬥到合作經營,從分散養殖到規模化科學化生產,環縣念羊經,興羊業,讓越來越多的農民發了羊財。下一步,環縣計劃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培養更多的養羊專業戶,打造專業養羊村,今年還計劃再招300個大學生參加養羊培訓。這些新生力量的注入,又能為鄉村帶來什麼新的變化呢?我們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嗨,你現在過得怎麼樣?」
    「你現在過得怎麼樣?」你會回答嗎?今天有看張愛玲的小說,她的作品真讓人摸不著頭腦,我到現在都難以理解,或許是我不能接受她筆下的倫理吧,不能想像她是以怎樣的心境和韌性去構建如此荒誕與純潔交織的世界。我在想,張愛玲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女人啊?她到底快不快樂?
  • 央視《焦點訪談》深度報導株洲長達15分鐘
    央視《焦點訪談》深度報導株洲長達15分鐘 2021-01-06 1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愛心棉被情暖梁才街道94戶特困戶
    祥虹社區菜園村五保戶尹寶錫說:「黨和政府的關懷我銘記在心,之前送來了過冬的厚衣服,這一次又給我送來了棉被,我心裡很感動,也很知足,雖然現在外面的天氣很寒冷,但是我們心裡特別的暖和。」此次「慈善送溫暖」活動共計給轄區內94戶特困戶送去了過冬物資,切實解決了他們的過冬難題,保障特困戶能「溫暖過冬」。
  • 李克農收到絕密電文:老鄭變節,感嘆:我們輸了,失去了上千戰友
    鍾浩東經歷連續幾天的嚴刑拷打後,神志不清,恍惚間問了谷正文一個奇怪的問題「老鄭怎麼樣了?」谷正文當然不知道老鄭是誰,清醒之後的鐘浩東也是寧死不屈,沒有再透露半個字。但谷正文比誰都明白,這個無意間出現的「老鄭」,就是解決所有的問題的鑰匙。10月31日,高雄地下黨核心人物陳澤民被捕。
  • 央視《焦點訪談》連續兩天聚焦報導五院
    11月25日、26日連續兩天,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節目聚焦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深度報導了「十三五」以來五院在國家重大工程任務、宇航能力建設、技術創新發展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有力展現了五院作為「航天強國建設引領者、空間事業發展領導者」的實幹與擔當,進一步提升了五院在全社會的美譽度和品牌影響力
  • 《焦點訪談》點讚建德現代農業!
    《焦點訪談》點讚建德現代農業!在昨晚的央視《焦點訪談》欄目中建德的現代農業成為開篇介紹的範例到底是什麼地方如此優秀,讓央視聚焦建德?跟著小布一起了解一下吧!陳正中是浙江省建德市大同鎮的種糧大戶,每年種植水稻近500畝,以往採用傳統方式的育秧插秧,每到農忙時,都得找幾十個人,這幾年村裡的勞動力緊缺,總會因為找不到人手而傷腦筋。今年聽說水稻育秧中心有了智能化全自動育秧技術,他趕緊來一探究竟。在育秧中心,陳正中看到全自動智能育秧流水線正在緊張工作。
  • 《焦點訪談》:北京的「雲課堂」有名堂
    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6月15日的節目便通過北京市的具體事例和教育工作者的思考,觀察「雲課堂」對實體課堂教學的借鑑作用,推廣北京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新模式。正如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所說:「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供給的優勢,在未來教育當中是不是有更好的一些布局上的調整,實現這種高質量發展,我們也在思考。」
  • 中了支付寶「花花卡」的幸運兒,現在過得怎麼樣?
    中了支付寶「花花卡」的幸運兒,現在過得怎麼樣?那麼當時那些中了花花卡的用戶,現在過得怎麼樣呢,是不是真的像我們眼中的幸運兒一樣,過得很舒服呢,當時被支付寶抽到花花卡的用戶,得到了萬千網友的羨慕,畢竟這樣的好事兒,誰都想沾一沾。
  • 《焦點訪談》:阿布洛哈的脫貧路
    《焦點訪談
  • 8年前紅遍網絡的犀利哥,現在過得怎麼樣?
    8年前紅遍網絡的犀利哥,現在過得怎麼樣?在2010年,一位在寧波流浪的乞丐,因為網友偶然拍攝的照片一夜爆紅,照片中的主角眼神憂鬱犀利,鬍子拉碴頭髮凌亂,放蕩不羈的感覺,以及原始版的混搭潮流,迅速走紅網絡,被網友們稱為「犀利哥」。如今八年過去了,犀利哥現在過得怎麼樣呢?
  • 派出所裡有個「老鄭調解室」
    在淮陽分局黨委的支持下,耿凱依託「一村一警」機制,在周口市的派出所中首家設立以個人名義命名的調解室——「老鄭調解室」。鄭集派出所民警在調解鄰裡糾紛。老鄭名叫鄭新啟,今年64歲,曾任鄭集鄉運管所所長、鄭集交管站站長,在當地頗有名望,人熟、地熟、情況熟,退休後仍居住在鄭集,父老鄉親遇到事,都願意找他商量。
  • 焦點訪談丨那些搬出大山的人們,日子過得怎麼樣?
    第二天,貴生子向背包隊員們敞開了心扉,他不是沒想過搬遷,一年到頭在地裡刨食卻吃不飽的苦日子他早就過怕了,可一想到要離開這住慣了的山坡他又猶豫了:自己年紀這麼大,不懂普通話怎麼辦?住處是沒問題了,可吃的問題怎麼解決?三位工作隊員陪著貴生子在火塘邊一直聊到後半夜,從醫療到教育,從務農到務工,一筆筆給貴生子算經濟帳。
  • 不做睡眠"特困戶" 安定兒治療儀開啟睡眠新時代
    之前,在睡眠上有一條鄙視鏈,就是睡不著的人鄙視睡得好的人,睡得遲的人鄙視睡得早的人,睡得少的人鄙視睡得多的人,以睡不著,睡不早
  • 焦點訪談:「談談心」「鼓鼓勁」,總書記對他們說了啥?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產生巨大衝擊,我國很多市場主體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和來自多個行業、不同地區、屬於不同所有制的企業家們就市場主體等問題深入交流。在當前形勢下,怎麼樣進一步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更好弘揚企業家精神,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
  • 國外的巨大「粉紅兔」,曾在衛星都能看見的它,現在過得怎麼樣
    國外的巨大「粉紅兔」,曾在衛星都能看見的它,現在過得怎麼樣玩具是每個小朋友最好的夥伴。現在在很多商場裡,都會有很多娃娃機,每天都有各個年齡的人去夾娃娃,這些玩具又柔軟又可愛,深受人們的喜愛。其實在世界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玩具,這個玩具是一個非常大的粉紅兔子玩具,曾經在衛星上都能看到這隻兔子玩具,很多人也都會特地到這個地方去看這個玩具,但經過時間的流逝,首先這個兔子玩具已經變成了什麼樣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從圖片上可以看到這個最大的兔子玩具依然躺在這裡。
  • 央視《焦點訪談》聚焦阿布洛哈脫貧路
    本網訊 12月10日,央視《焦點訪談》聚焦涼山州布拖縣阿布洛哈村因路脫貧、因路致富。節目介紹了阿布洛哈村惡劣的自然環境與生活條件,這裡的村民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通過發展特色種植業和養殖業,阿布洛哈村順利實現脫貧,村民過上了好日子。11月17日,四川省政府宣布,包括布拖縣在內的涼山州的7個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四川省內所有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
  • 央視《焦點訪談》整期聚焦畢節這個地方
    今晚(11月23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專題報導《蔬菜出「山」天地寬》,以威寧大力發展蔬菜種植,全力打通產業用水等典型案例,講述貴州如何攻克最後之難,取得脫貧摘帽最後勝利。來源:央視影音客戶端、動靜APP今晚(11月23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專題報導《蔬菜出「山」天地寬》,以威寧大力發展蔬菜種植,全力打通產業用水等典型案例,講述貴州如何攻克最後之難,取得脫貧摘帽最後勝利。
  • CCTV焦點訪談:更高標準 更嚴底線【申論素材積累】
    文章轉載自:2015年10月22日 「CCTV焦點訪談」微信公眾號(ID: jdftcctv) 【「CCTV焦點訪談」微信公眾號簡介】央視《焦點訪談》官方微信。《焦點訪談》於1994年由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創辦,以深度報導為主,以輿論監督見長,節目定位是:時事追蹤報導,新聞背景分析,社會熱點透視,大眾話題評說。
  • 老鄭解讀:猛龍VS凱爾特人
    新的一月,新的篇章,新的起航,老鄭與你共進退!【NBA-季後賽】(主)猛龍VS凱爾特人(客)2020-09-02 周三 05:30猛龍在東部半決賽首場比賽中以94:112不敵凱爾特人,球隊整體發揮都不夠理想。
  • 這位送菜的什邡小夥上了央視《焦點訪談》
    2月16日,央視節目《焦點訪談》就介紹了不少盡一己之力幫助武漢的人這其中一位就是已經被德陽人所熟悉的什邡市師古鎮的「大樹哥」▼▼▼2月16日《焦點訪談》——盡我所能,目標武漢!這是什邡市師古鎮的一名農村網紅,網名叫「大樹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