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4日下午舉行的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科技創新專場上,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楊仁全介紹,截至目前,全國有5支新冠疫苗進入Ⅲ期臨床,其中北京研發佔4支;全國有5個團隊的中和抗體藥物獲批臨床,研發均來自北京;全市9個診斷試劑產品獲批上市,數量居全國第一。
楊仁全介紹,「十三五」以來,本市堅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強化科技支撐疫情防控,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疫情期間,北京建立戰時機制,出臺加強新冠肺炎科技攻關「10條」,組織優勢力量開展疫苗、診斷試劑、藥物研發攻關,強化大數據、人工智慧和新材料等技術應用,科技抗疫取得重要進展。
除疫苗研發方面的北京科技創新力量表現突出外,本市還支持開發了AI影像輔助診斷產品、新冠肺炎線上醫生諮詢平臺等新產品。深度運用大數據技術精準開展確診病例溯源、流調和進出京人員風險識別,新發地聚集性疫情發生後,僅用不到16小時精準鎖定疫情傳播源頭並迅速確定高危風險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