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四川大學王琪院士、成都理工大學劉清友校長獲2020年何梁何利...

2020-12-22 澎湃新聞

點讚!四川大學王琪院士、成都理工大學劉清友校長獲2020年何梁何利獎!

2020-11-05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2020年度共有52位科學家獲獎,其中——

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王琪院士因其在塑料加工領域的傑出成就和貢獻,榮獲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 「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劉清友教授因其在從事石油鑽頭及裝備的理論、實驗、產品及應用研究傑出成就和貢獻榮獲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為四川高校的科技工作者點讚!

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王琪院士

王琪,中國工程院院士,塑料加工工程專家,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大學)主任,四川大學「985工程」科技創新平臺首席科學家,國際聚合物加工學會國際(中國)代表等;現任「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期刊主編、國際期刊「SusMat」(Sustainable Materials,可持續發展材料)期刊主編,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等。

塑料加工是我國重要支柱產業,2019年我國塑料加工製品高達8184萬噸,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產值近2萬億元。塑料加工的任務是實現塑料製品高性能、多功能、輕量化和生態化。王琪院士針對塑料加工領域國家重大需求,帶領團隊致力於塑料加工新理論新技術新裝備的研究和產業化應用,如固相力化學加工,高值高效回收利用廢棄塑料,聚合物基微納米功能複合材料微型加工和3D列印加工,塑料管旋轉擠出加工,聚乙烯醇熱塑加工,塑料和泡沫塑料無滷阻燃等,攻克了塑料加工領域諸多世界難題,為我國塑料加工行業科技進步和產業創新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研究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中國發明專利金獎1項,省部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等;獲授權發明專利60餘項;發表學術期刊論文440餘篇,學術會議論文340餘篇,培養博士研究生58名,碩士研究生98名。獲中國塑料加工業三十年 「中國塑料行業傑出人物」、四川省三八紅旗手標兵等。

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王琪院士

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劉清友教授長期圍繞深層/超深層、深水/超深水及頁巖氣開採對石油鑽頭及裝備的特殊需求和重大難題開展研究。發明鑽頭多因素動態設計新方法及個性化鑽頭設計研發技術,研製出三大類10餘個系列個性化鑽頭在國內外推廣應用,打破國外壟斷。發明深水/超深水管柱系統動力學分析方法,研製出世界首套海洋環境與鑽井工況耦合作用的深水管柱力學模擬實驗系統,為「海洋石油981」等深水平臺鑽井安全提供技術支撐;攻克超高壓大功率壓裂泵衝擊振動、泵頭體壽命和輕量化設計等核心技術,為研製出世界首臺3000型壓裂泵及其在我國頁巖氣開發中的規模化應用做出重要貢獻。因其在從事石油鑽頭及裝備的理論、實驗、產品及應用研究傑出成就和貢獻,榮獲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劉清友主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973、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10餘項。發表論文18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40餘項(國際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28項,出版專著、教材6部。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集體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6項、省部級二等獎3項;獲國家首屆「創新爭先」獎狀、「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孫越崎青年科技獎、四川省塔尖人才、四川省傑出創新獎、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青年科技獎等,2017年、2019年院士增選均進入第二輪評審有效候選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多一點了解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於1994年創立,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公益性科技獎勵基金。

何梁何利基金的宗旨是通過對我國取得傑出成就的科技工作者進行獎勵,營造全社會尊重知識、重視人才、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激勵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學技術高峰,促進祖國科學技術進步與創新。基金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每年評獎一次,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不超過5名;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總數不超過65名。

編輯 | 熙妹 校對 | 木堯 審核 | 關關

來源 | 四川大學、成都理工大學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點讚!四川大學王琪院士、成都理工大學劉清友校長獲2020年何梁何利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四川進步最快的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成都大學
    說起四川的大學,最先想到的就是四川大學。但最近,四川有2所高校竄上熱搜,成為黑馬,引來滿天驚訝。第一所,是成都理工大學。在2020年中國校友會四川高校排名中,成都理工大學超越西南財經大學,位列四川省第4,躋身全國百強,引發爆議。
  • 【開學第一課】西華大學校長劉清友:求真求是 明德修身 追求卓越
    【開學第一課】西華大學校長劉清友:求真求是 明德修身 追求卓越
  • 成都理工大學2020年成人高考招生簡章
    成都理工大學2020年成人高考招生簡章學校概況成都理工大學創辦於1956年,學校先後由地質部、地質礦產部、國土資源部直屬,2000年劃轉地方,成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的省屬重點大學。2010年11月3日,國土資源部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籤署共建成都理工大學協議。
  • 瀘州人才之二:四位大學校長,瀘縣敘永各兩位,均解放前留學回國
    昨天講了兩院院士,兩院院士是我國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大學校長的選拔標準有所不同,除了需要較高的學術能力,還需要較高的管理能力。瀘州人才系列之二,今天就來講講解放前,從瀘州走出去的大學校長。一,楊伯謙1892年出生於敘永,民革成員。
  • 成都大學王清遠校長的科研能力如何?
    獲獎照片其實,校長對一個學校的發展至關重要,前段時間小編曾經寫過安徽理工大學的校長袁亮院士,在袁亮院士到安徽理工大學之前,雖然是省屬重點大學,但是該校的發展相對還是比較緩慢的,袁亮院士來了之後當然了,今天要說的不是安徽理工大學,小編今天想再跟大家討論下成都大學校長的科研能力如何。(一)生平簡介王清遠,博士生導師,教授,本碩博均畢業於名校,2014年起,王清遠開始任成都大學校長的職位,一直到現在。指導過的博士、碩士研究生超過50人!
  • 成都理工大學召開校企協同育人高峰論壇暨戰略合作啟動儀式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深入推進新文科、新商科背景下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11月20日由成都理工大學商學院主辦的2020校企協同育人高峰論壇暨戰略合作啟動儀式在成都理工大學九教國際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
  • 吳德沛獲2020年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吳德沛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據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負責人介紹,吳德沛從事血液內科疾病臨床和科研工作近40年,以惡性血液腫瘤和造血幹細胞移植為研究重點,圍繞其診療關鍵技術的優化和創新開展系統的基礎、臨床和轉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成就。 蘇大附一院血液科於上世紀80年代就建立了白血病生物庫,創建血液疾病高效遺傳學診斷技術。
  • 太原理工大學新增一名中國科學院院士
    近日,太原理工大學在明向校區行政樓A212會議室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朱美芳教授聘任儀式。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鄭強,太原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李晉平、劉潤祥,副校長呂永康、吳鬥慶出席儀式。學校相關部門和學院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參加了聘任儀式。
  • 引進袁亮院士當校長後兩年:安徽理工大學能挺進下一輪雙一流嗎?
    具體到安徽高校中的院士來說,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遙遙領先外,其餘的安徽高校可以用慘澹二字來形容。其餘兩所211,合肥工業大學只有一位全職院士,安徽大學至今也沒有一位全職院士。院士如此稀缺,能引進院士擔任校長則更為困難,除中科大外,安徽其餘高校長期沒有院士擔任校長。
  • 成都1個科研團隊 8位科技工作者上榜
    近日,「全國創新爭先獎」名單出爐,我省有1個科研團隊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牌,11位科技工作者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值得關注的是,我省獲獎的科技團隊為來自成都高校的電子科技大學功能材料與集成器件團隊。此外,在我省獲獎的11位科技工作者中,其中有8位來自成都的高校院所。
  • 中科院院士薛其坤任南科大校長
    昨晚,記者從南方科技大學官網獲悉,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原副校長薛其坤已出任南科大新一任校長。中科院院士、南科大原校長陳十一任期屆滿卸任。  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此後先後在日本、美國學習和工作,1999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 2019年度四川省三八紅旗手標兵·王琪
    她曾擔任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四川大學985工程科技創新平臺首席科學家、國際聚合物加工學會國際代表,先後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中國專利金獎1項,省部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56項,獲評2019年度四川省三八紅旗手標兵。
  • 太原理工大學:奮鬥沒有終點 勤奮成就人生——校長黃慶學院士在...
    9月21日上午,太原理工大學202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在明向校區舉行。校長黃慶學院士對新同學的到來表示歡迎,並作了題為《奮鬥沒有終點 勤奮成就人生》的講話。  講話全文如下:奮鬥沒有終點 勤奮成就人生——在202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國工程院院士、校長 黃慶學
  • 薛其坤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網站「現任領導」欄目更新,顯示薛其坤已於今年11月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公開簡歷顯示,他此前擔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獲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陳嘉庚數理科學獎、求是傑出科學家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菲裡茲·倫敦獎、全國創新爭先獎章等獎勵,入選「國家特支計劃」傑出人才。2005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7年12月起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
  • 成都理工大學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新時代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促進企校雙方在更廣領域展開更深層次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10月26日下午,我校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石化)在行政樓大三會議室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中石化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學校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馬永生
  • 歷史回眸——四川大學最知名的六大校長,你知道哪些?
    2000年,與原華西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四川大學。今天我們來歷數下四川大學最知名的六大校長,他們為四川大學都作出不容忽視的貢獻,你知道其中的哪幾位?1936年回國後任四川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1937年6月代理校長。1939年任抗日戰爭時期遷往四川樂山的武漢大學教授。抗戰勝利後返回北京大學任教授。1948年底回川。
  • ...校地共建共享再上新臺階 | 趙春淦率隊走訪成都理工大學並與龔…
    建立健全校地共建共享四大機制 全面推動校地共建共享再上新臺階 | 趙春淦率隊走訪成都理工大學並與龔… 2020-09-07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復旦大學李大潛獲2020年度傑出教學獎
    2020年11月20日,由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舉辦的第二屆教學大師獎、傑出教學獎和創新創業英才獎頒獎典禮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天津中醫藥大學張伯禮校長獲得教學大師獎,北京大學李曉明、清華大學朱邦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華明、吉林大學孫正聿、復旦大學李大潛、中國礦業大學於洪珍、華南理工大學朱長江、四川大學馮小明、西安交通大學鄭南寧等9人獲得傑出教學獎,10位勇攀雙創高峰的「青年創客」獲創新創業英才獎。
  • 中國礦業大學校友謝和平任第八屆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近日,教育部網站發布了《關於聘任第八屆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的通知》(教科技函〔2020〕68號),公布了新一屆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名單,四川大學謝和平院士任第八屆教育部科技委主任委員。謝和平,200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獲本科、碩士、博士學位,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共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曾任原煤炭工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中國礦業大學校長、四川大學校長等職務。
  • 【致哀】內蒙古大學原校長旭日幹院士逝世,被譽為「中國試管羊之父」
    據新華網呼和浩特12月25日電,經中國工程院辦公廳和內蒙古大學有關部門證實,被譽為「中國試管羊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內蒙古大學原校長旭日幹因病醫治無效,於2015年12月24日晚在北京逝世,享年7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