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阿里收編的來瘋直播,為什麼重點不在電商,而在用戶打賞?

2021-01-08 36kr

在古永鏘確定離開優酷選擇投資作為新徵程後,阿里文娛集團也做了相應的調整,阿里文娛集團成立大優酷事業群,阿里數娛事業部進入大優酷事業群,大優酷事業群中,來瘋直播被單獨列了出來。

而進入十一月後,繞不開的關鍵詞是電商,直播+電商也是現在非常流行的模式,所以在採訪來瘋直播總裁張宏濤之前,我對來瘋直播其實有些電商方面的認知偏向。

但當我在11月11日翻開張宏濤的朋友圈,第一條蹭了川普的熱點在推來瘋的綜藝,第二條這位總裁乾脆直接上陣,在自家策劃《玩命直播》節目中,吃了蟑螂,沒錯,這個節目跟不久前在直播框架下講人性的電影重名。

對於直播從業者來說,這部電影更大的意義展示了是直播互動的一個奧義:互動如果由觀眾主導,產生的影響力要比主播主導更高。

這也是來瘋直播想要去做的事情,所以當我把直播+電商的相關問題拋給張宏濤,得到的回答是:「我們沒有電商的KPI,商業模式的核心在用戶付費上。」

培養屌絲用戶的付費習慣

在電商方面,來瘋只會做相應的嘗試,阿里在這方面也已經有了淘寶直播,跟來瘋未來可能會做底層的打通,關於廣告變現張宏濤也表達了類似的態度,「不管是在阿里旗下還是過去的合一集團,我這邊的目標其實沒有多大變化。」

這個目標具體來說就是把過去秀場打賞收人中土豪和屌絲用戶的比例,調整到一個合理的狀態,邏輯也很簡單,目前秀場打賞的現金流其實就是靠的土豪用戶,而來瘋則希望將普通用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那來瘋要去怎麼做?

首先是產品的迭代,他們新推出了「Live House」和「娛樂號「兩個產品,前者是為綜藝節目專門設計的橫板直播產品,在互動上也為直播綜藝做了相應的調整,比如現在很多平臺都在嘗試的新禮物系統、針對屌絲用戶的一元抽獎等。娛樂號則相當於來瘋體系下的直播自媒體號,被認證的直播綜藝團隊可以入駐,主要用於粉絲的運營和沉澱。

在運營策略上,來瘋為了去抓屌絲用戶也在做相應的引導調整, 拿現在主流的粉絲成為房管舉例,來瘋在迴避現在主流的誰送的禮物多誰當這件事情。

「土豪用戶可以放在我們的貢獻榜單上,但在運營策略上我們更加傾向把更多權利給到活躍的普通用戶,比如那些在房間聊天活躍度高,願意幫主播做宣傳等等的用戶。」張宏濤說土豪用戶可以過來買尊重,而他們希望讓屌絲用戶在這裡可以靠自己的勞動獲得權力。

從秀場模式出發的直播PGC

從大的邏輯上判斷,所有的直播平臺都是一個思路:通過內容吸引用戶,再通過實體化的產品,做用戶的運營將用戶留住。來瘋要將普通用戶的價值挖掘出來,產品框架和運營思路已經有了一個雛形,最後還需要的是內容做發動機。

」內容這一塊,我們有阿里的流量矩陣,也有優酷內容平臺,在這方面是有優勢的。」張宏濤說道。

在合一八月末公布的直播戰略中,公布了來瘋未來20億元資源的投資計劃:找100家左右的內容製作公司,推出500檔甚至更多的互動綜藝。根據張宏濤的介紹,現階段來瘋投資製作一個成本為10萬元的項目,基本都會贈送10萬左右的推廣資源。

除了資源和錢的投入,在內容生產方面,來瘋其實還有一支幾十人的內容團隊,主要是對接CP,雙方共同去做直播節目的策劃。「但我們不會做自製,因為創意是很難持續生產的,我們更願意去幫助有創意的團隊將其內容做的更好,這個團隊很多人都是做傳統內容的,電視臺、光線、燦星等不同體系的都有,但大家都看好直播這個大方向。」張宏濤說道。

在阿里旗下另一個隱形優勢是錢,跟360將花椒單獨拿出來融資不一樣,來瘋未來並沒有單獨拆分的計劃。「出來融資無非是為了解決錢的問題,但你說找馬雲要錢快還是投資人快?」張宏濤還說來瘋已經做好了兩年不盈利的準備。

錢和資源都準備好了,再來看現在來瘋直播的內容,其實很多綜藝直播內容其實並沒有跟過去的秀場做到明顯的差異,更多時候是過去的UGC主播將自己的設備、套路、玩法做了更新,那來瘋要去做發力的直播綜藝或者他們口中的PGC內容是怎麼做定義的?

「直播由UGC轉向PGC,最容易的還是沿用秀場套路,比如把單人直播變成多人直播,套路迭代,節目秀場化等,我們選擇了風險更小的方式。「

」但這是剛剛開始,再往後面去走,會演變成什麼,我也說不好,但互動的中心思想是離不開的,過去土豪能獲得很強的互動感,現在我們想讓更多普通用戶參與進來,這是我認為是「互動綜藝」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張宏濤說道。

直播PGC的未來在哪裡?

來瘋沿用秀場模式做直播PGC內容的構建或許還跟優酷直播的定位有關,優酷直播未來承載的是合一大成本的頭部內容、大事件直播方向,包括演唱會、綜藝等大成本內容,在這些內容構建中來瘋起到的是協同效應。

來瘋之外,沿用過去的秀場模式做自家PGC內容的構建的其實還有映客。

映客在其最新產品上線了「達人」,相當於一些有特殊才藝主播的Feed流,涵蓋健康、體育等領域,其直播內容開始了垂直細分,但形式跟過去的秀場是一脈相承的,其COO Jessie在之前接受36氪採訪時表示映客的PGC直播會從專業的人開始,他們希望讓更多有專業知識、技能的人在直播的場景下獲得價值,接下來他們也會針對他們推出比如橫屏直播、1v1通道等功能的計劃。

但映客並不會去碰過去電視人湧入這個領域做的很多橫屏重度內容,核心邏輯是在移動直播的場景下,直播的人超過屏幕一米以外,互動和陪伴感其實大打折扣,而互動是直播最重要的奧義。

不過以鬥魚、熊貓為代表,PC直播起家的平臺卻又是一種選擇,你可以在這些平臺上找到很多傳統電視人+網際網路人組成的PGC團隊,看各種過去綜藝玩法+直播互動的重度內容,甚至出現了直播平臺跟電視臺聯合製作的節目。這些平臺除了跟CP合作,還開啟了節目自製,比如熊貓的《Panda Kill》、鬥魚的《魚塘星秀》等。

策劃這些內容或者願意做大投入的平臺都願意相信,直播平臺會在未來兩道三年內走完視頻網站十年的路:視頻網站在逐漸跟電視打通,直播平臺的內容可能也有機會進入OTT領域,畢竟一個二線電視臺每年的廣告收入其實都能超過10億;視頻網站想在版權大戰中抽身,於是開啟了直播內容自製,而直播平臺則選擇了提前模仿,來規避未來成本。

10月出我們寫過一篇關於直播綜藝的報告,核心是直播帶來了內容變革的又一個窗口,創業者們有機會成為這個領域長出來的燦星或者米未傳媒,平臺則都在這個領域做不同程度的投入,以吸引更多的用戶。

但直播PGC的新手村裡雖然已經站了很多過去其他內容領域的老手,其實沒有人說的清楚未來直播PGC究竟應該是怎麼樣的,大家賭的都是這個大方向,然後選擇自己的擅長的做法。

過去十年視頻平臺的成長,吃掉了一些屬於電視臺的蛋糕一樣,現在在PGC內容上花大精力的直播平臺,會不會有撬動視頻網站的機會?








相關焦點

  • 阿里大優酷體系「單列」來瘋直播 總裁張宏濤豪賭20億
    12月4日,在本輪整合開啟後,被單列的優酷來瘋直播總裁張宏濤,首次深度解析阿里大文娛集團的直播邏輯。曾經的直播「三駕馬車」解析阿里的直播邏輯,要從來瘋直播、優酷直播和淘寶直播(或者天貓直播,本文中泛指阿里電子商務體系下的直播平臺)的「三雄鼎立」說起。在大優酷事業群內,曾經存在兩款直播產品,既優酷直播和來瘋直播。
  • 國家廣電總局:對直播「打賞」用戶實名制管理 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六、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要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要求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平臺應對用戶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賞金額進行限制。
  • 未成年用戶不能直播打賞
    要切實採取有力措施不為違法失德藝人提供公開出鏡發聲機會,防範遏制炫富拜金、低俗媚俗等不良風氣在直播領域滋生蔓延,衝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汙染網絡視聽生態。二、開辦網絡秀場直播或電商直播的平臺要切實落實主體責任,著力健全網絡直播業務各項管理制度、責任制度、內容安全制度和人資物配備,積極參與行風建設和行業自律,共同推進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活動規範有序健康發展。
  • 國家廣電總局:封禁未成年用戶直播打賞功能
    對於問題性質嚴重、屢教不改的,關閉直播間,將相關主播納入黑名單並向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報告,不允許其更換「馬甲」或更換平臺後再度開播。六、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要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要求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
  • 阿里又推直播平臺來瘋 一年盈利底氣何來
    在經歷了2016年的爆發式增長後,目前我國直播平臺已經超過了200家,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大網際網路巨頭在這一領域均有布局。而在阿里大文娛體系內,繼淘寶直播、優酷直播後,不久前又把來瘋列入了重點發展位置。
  • 重點關注青少年 直播打賞迎強監管
    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明確,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並限制最高打賞金額。限制打賞額度具體來看,通知要求平臺應對用戶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賞金額進行限制。
  • 國家廣電總局: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
    今日(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其官網發布了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要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要求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平臺應對用戶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賞金額進行限制。近年來,網絡秀場直播、電商直播節目大量湧現,成為網際網路經濟中非常活躍的現象和網絡視聽節目建設管理工作需要重視的問題。
  •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國家廣電總局發文加強網絡秀場和電商直播管理
    對於問題性質嚴重、屢教不改的,關閉直播間,將相關主播納入黑名單並向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報告,不允許其更換「馬甲」或更換平臺後再度開播。六、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要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要求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
  • 20億的直播綜藝,如今為何銷聲匿跡?
    最後才弄明白,來瘋不給直播綜藝投錢了。」另一家內容供應方告訴小娛。原來給來瘋供應直播綜藝節目的CP方已經逐漸不再聯繫了,他們逐漸流向了功能性平臺,比如成為京東、蘇寧、淘寶等電商平臺的服務商。「今年618幾家電商平臺直播購物競爭很激烈。我們為蘇寧提供了整套的直播方案,效果很好。
  • 未實名制用戶、未成年人不能進行直播打賞,對失德藝人說不
    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發布通知稱,將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落實實名制管理,秀場主播需通過實名制註冊,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並對用戶最高打賞金額進行限制。
  • 廣電總局封禁未成年用戶打賞功能
    針對網絡秀場直播平臺頻頻出現的流量造假、打賞爭議等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3日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
  • 廣電總局:不為劣跡藝人提供出鏡發聲機會​,封禁未成年用戶打賞...
    重點管理「頭部主播」,「電商活動」須備案日前,中消協發布了《「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報告顯示,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中消協在報告中舉了汪涵、李雪琴和李佳琦直播間的例子,其中汪涵、李雪琴直播帶貨「翻車」和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被「點名」。
  • 國家廣電總局:直播打賞設置延時到帳期 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國家廣電總局:直播打賞設置延時到帳期 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此外,平臺應對「打賞」設置延時到帳期,如主播出現違法行為,平臺應將「打賞」返還用戶。
  • 從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名制看直播亂象
    (楊樹林)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確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 封禁未成年用戶直播打賞:直播行業存在的「可親卻不可敬」問題
    稱呼未成年人,我們現在一般都是叫「大哥」,這個叫喚中雖然說帶著點戲謔,但是也充分反映了當今部分未成年人的不理智行為,特別是在直播打賞方面,前幾年是出現的一些高額打賞以至於被登上新聞的事件大部分都來自於未成年人,雖說近幾年也一直對除了高額打賞行為有所遏制,可這種不理性花費行為卻並沒有被杜絕
  • 事關直播打賞!國家廣電總局出手了!
    (下稱《通知》),《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平臺應對用戶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賞金額進行限制。對於問題性質嚴重、屢教不改的,關閉直播間,將相關主播納入黑名單並向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報告,不允許其更換「馬甲」或更換平臺後再度開播。六、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要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要求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
  • 網絡直播新規公布:直播打賞實行實名制 設置最高限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網絡直播新規公布:直播打賞實行實名制,設置最高限額直播打賞「限高令」來了。靴子落地。直播打賞「限高令」來了。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規定,將對直播打賞實行實名制管理,限制未成年人打賞,設置打賞限額和打賞金額提醒等,還要禁止主播通過僱傭水軍等方式鼓動、慫恿用戶打賞。
  • 收編微商、火拼友商,阿里力推的淘小鋪靠不靠譜?
    拼多多憑藉社交電商出圈,打破了阿里和京東兩分天下的電商格局,而京東憑藉新的社交電商玩法,帶來了2019年四季度用戶數的大幅增長。但是,在行業內社交電商已經洗過一輪用戶的時候入局,淘小鋪似乎很難吃到太多紅利。京東和拼多多做社交電商背靠股東微信的巨大流量支持,阿里想要借道社交電商轉化流量的發展阻力可想而知。這不得不讓人想發問,阿里收編微商,騰訊能答應嗎?
  • 來瘋直播如此造假,這是想坑馬雲的錢?
    直播黑屏都能有600多人不動聲色的圍觀,我想,除了機器人沒有其他解釋吧。 那來瘋直播的現狀應該是:大批的機器人在房間裡冒充用戶增加虛假人氣,並且這些機器人全部顯示註冊地北京、ID全部以3200開頭,會隨著真實用戶的增加而增加,不會隨著打賞的增加而增加。
  • 廣電總局: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管理
    六、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要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要求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平臺應對用戶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賞金額進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