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發揮蘿蔔的潤肺的作用,首先得選對蘿蔔的顏色,白蘿蔔效果較好,只要選對了吃法,生吃才能發揮蘿蔔潤肺最大的功效。
《本草綱目》說:「生吃可以止咳、消脹氣,熟食可以補氣順氣。」
白蘿蔔,根莖類蔬菜,十字花科蘿蔔屬植物。根據營養學家分析,白蘿蔔生命力指數為5.5555,防病指數為2.7903。至今種植有千年歷史,在飲食和中醫食療領域都有廣泛應用。清乾隆庚午年(西元1750年)編修的《如皋縣誌》載:"蘿蔔,一名萊菔,有紅白二種,四時皆可栽,唯末伏初為善,破甲即可供食,生沙壤者甘而脆,生瘠土者堅而辣。"其色白,屬金,入肺,性甘平辛,歸肺脾經,具有下氣、消食、除疾潤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的功效。主治肺痿、肺熱、便秘、吐血、氣脹、食滯、消化不良、痰多、大小便不通暢等,白蘿蔔很適合用水煮熟後,喝蘿蔔水,放點白糖,可以當做飲料飲用,對消化和養胃有很好的作用。
白蘿蔔止咳,又美味!
生吃白蘿蔔對秋季燥咳效果最好,其他類型的咳嗽並不適合。
秋燥咳嗽症狀表現:咳嗽、咳黃痰,伴有口幹、咽痛、便秘、尿赤、身熱或伴有喘息、舌質紅、苔薄黃等症狀。
中醫認為肺乃「嬌髒」,是外邪首先侵襲的臟腑,秋天本來就燥,肺更容易受到侵襲,更容易出現咳嗽。
白蘿蔔熟吃,補氣治感冒!
體質差,愛感冒的人增強機體正氣是必須的,白蘿蔔正好發揮作用。但是這時候就需要做熟吃了。
白蘿蔔紫蘇防感湯
材料:
蘿蔔150克(3兩)、蔥白3段(3公分長)、紫蘇15克
做法:
白蘿蔔片、蔥段、紫蘇葉一起煮湯,有散寒、止咳的功效,不但可以預防感冒。這湯適用於風寒感冒,主要症狀是怕冷、怕風、出汗少、鼻塞流涕、咳嗽有痰。
青蘿蔔就是中國蘿蔔中的綠皮蘿蔔,青蘿蔔除埋入土裡部分其他部分通體全綠。冬季產的青蘿蔔脆甜。青蘿蔔包括:沙窩蘿蔔、葛沽蘿蔔、翹頭青蘿蔔、露頭青蘿蔔等。
青蘿蔔,消火氣!
中醫認為人的脾氣大和肝有關。青色入肝,青蘿蔔又富含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故清熱舒肝的效果極佳。
青蘿蔔疏肝粥
材料:
50克新鮮青蘿蔔,50克粳米
做法:
將新鮮青蘿蔔切碎和粳米同煮為粥。
這個能天天喝,喝一段時間肝鬱好了,脾氣自然也就小了。
紅蘿蔔是「十字花科蘿蔔屬」 ,又名萊服,一、二年生草本,根肉質,球形、根皮紅色、根肉白色。原產於我國,各地均有栽培,東北是我國紅蘿蔔主要產區,因氣候及品種等因素形成了其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大紅蘿蔔帶皮生吃營養更豐富。
紅蘿蔔,健胃消食!
蘿蔔有健脾助消化的功能,但作用最強的就數紅蘿蔔了。紅蘿蔔性平味甘,中醫認為它健脾、補血、助消化的功效。
想要發揮紅蘿蔔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還得給紅蘿蔔找2個幫手,就是菊花和荷葉。菊花荷葉為清熱類中藥,中醫認為其性平,味苦、澀,歷代醫書都認為有「開胃消食」、「裨助脾胃」、「止渴生津」等作用。
紅蘿蔔健胃湯
材料:
菊花10克、幹荷葉5克、紅蘿蔔250克、豬肉500克。
做法:
1、菊花、荷葉稍浸泡,漂洗淨;紅蘿蔔刮皮、洗淨,切塊;
2、豬肉洗淨,切方塊狀,把各湯料一起放入燉盅,加冷開水1250毫升(約5碗量),加蓋隔水燉約3小時便可。
冬吃蘿蔔夏吃薑,吃蘿蔔,咱也得選選,養生功效是有差別哦。
愛出者愛返 福往者福來 動動手指 隨喜轉發 功德無量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圖中二維碼進入公眾號,歡迎關注露斯卡慢生活,一起弘揚傳統文化推廣環保、素食和關注健康養生知識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露斯卡慢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