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騙!蔡英文被拜登打臉後轉向求澳洲:臺澳可洽籤自貿協定嗎?

2020-12-23 生林聊臺海

據臺媒報導 拜登表示近期不在跟任何對象籤經貿協定,狠狠打臉蔡當局,美豬白吞。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7日轉向求澳大利亞「駐臺代表」高戈銳,她說,去年臺澳的雙邊貿易額度,創下200億澳幣的歷史新高。她希望能促成雙方更多的合作交流,也期待臺澳之間能夠洽籤「經濟合作協定」(ECA),持續加深雙方的夥伴關係。

明年是「澳大利亞在臺辦事處」成立40周年,蔡英文稱,她知道高戈銳等人都非常投入各項活動,並且把主軸設為「重新發現澳洲,重新發現臺灣」,要來發掘所謂「臺澳關係」發展的新機會,「就像在上個月的澳洲葡萄酒品酒會,就非常成功。」

不只澳大利亞葡萄酒在臺灣很受歡迎,蔡英文指出,在整體農業產品跟食品方面,澳大利亞也是臺灣的第四大供應國。去年,雙邊貿易額度,創下200億澳幣的歷史新高。

蔡英文表示,我們非常歡迎澳洲朋友「重新發現臺灣」,也會鼓勵臺灣各界「重新發現澳洲」,促成雙方更多的合作交流。我們也非常期待,臺澳之間能夠洽籤「經濟合作協定」(ECA),持續加深雙方的夥伴關係。

蔡英文宣稱,特別感謝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支持臺灣的所謂「國際參與」。去年,澳大利亞首次加入臺美「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一起舉辦研討會,「我們也希望,未來臺澳在更多的國際議題上,有更密切的合作」。

相關焦點

  • 接見澳大利亞「駐臺代表」,蔡英文聲稱:期待臺澳洽籤經濟協定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7日)接見澳大利亞「駐臺代表」高戈銳表示,去年,臺澳的雙邊貿易額度,創下200億澳幣的歷史新高。她希望能促成雙方更多的合作交流,也期待臺澳之間能夠洽籤「經濟合作協定」(ECA),持續加深雙方的夥伴關係。
  • 想啟動「自貿協定」談判,蔡英文喊話美國
    (觀察者網訊)據臺媒「中時電子報」8月16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於12日通過視頻對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發表演講,藉此向美國喊話,想和美國啟動所謂「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她還聲稱,這是她任期中「第二優先的事宜」。 蔡英文這番喊話被認為是在「呼應」近期美國一些政客想出的歪點子。
  • @澳大利亞,蔡英文要安慰你
    蔡英文繼續蹭熱度。據臺灣聯合新聞網消息,今日(7日)在會見即將離任的澳大利亞駐臺代表高戈銳時說,蔡英文說,「澳大利亞的葡萄酒一向享譽國際,不過最近特別受歡迎」,「現在全世界都『重新發現』更多澳利亞葡萄酒了」。
  • 拜登:暫不籤署任何新貿易協定 蔡英文騙不下去了
    據臺媒報導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日前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指出,未來在對美國的勞工與教育進行重大投資之前,將不會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籤署任何新的貿易協定,這個報導讓臺灣網紅「歷史哥
  • 送「溫暖」之後,蔡英文又稱澳大利亞葡萄酒「最近特別受歡迎」,島...
    聯合新聞網報導稱,蔡英文今天會見「澳大利亞駐臺代表高戈銳(Gary Cowan)」,除感謝高戈銳對促進臺澳雙邊合作交流的努力和貢獻,她宣稱,希望臺澳之間能洽籤經濟合作協定,持續加深雙方的夥伴關係。在談到葡萄酒時,蔡英文說,澳洲的葡萄酒一向享譽國際,不過最近特別受歡迎,她在社群平臺上,看見各種品牌的澳洲葡萄酒,現在全世界都「重新發現」更多澳洲葡萄酒了。」報導稱,蔡英文還宣稱「澳洲是臺灣的好朋友,臺灣會給予溫暖跟支持」云云。蔡英文此言一出,隨即引起網民的嘲諷,稱「澳洲紅酒要攻臺了!!」「真好,拿去陪法國菜嗎?
  • 蔡英文以萊豬換「臺美雙邊貿易協定」,只是畫餅充飢
    自從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指出在美國疫情與經濟改善前,不會跟任何國家和地區籤署任何新貿易協議,在臺灣立刻掀起軒然大波,認為民進黨當局欺騙民眾,主動進口萊豬取悅美國,以為可以換到「臺美雙邊貿易協定」(BTA),結果卻是一場空。
  • 中澳自貿協定解讀
    5、中澳雙方自實質性結束自貿協定談判至正式籤署協定,都開展了哪些工作?   6、中澳自貿協定籤署具有怎樣的重要意義?   7、與我國籤署的其他自貿協定相比,中澳自貿協定有什麼主要特點?   8、我國為什麼要與澳大利亞商籤自貿協定?   9、中澳自貿協定對兩國經貿關係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 阿根廷馬克裡總統希南共市與中國商籤自貿協定
    阿根廷《號角報》、《商業紀事報》10月20日報導,烏拉圭總統巴斯克斯將於近日訪阿,阿政府高度關注巴斯克斯訪華成果,對烏方決定與中方商籤自貿協定態度謹慎
  • 關於RCEP、中日韓自貿協定等熱點,商務部一一回應
    來源:一財網商務部11月19日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迴應了這些熱點:①爭取早日啟動中歐自貿協定進程關於中歐投資協定,雙方正在按照領導人確認的年內完成談判的共識雙方聚焦遺留問題,繼續深入磋商,有望取得積極進展。商談自貿協定,有利於進一步深化中歐雙邊經貿合作,在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對推動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方願與歐方保持溝通,在達成中歐投資協定的基礎上,爭取早日啟動中歐自貿協定進程。
  • 臺當局獻媚失敗,拜登公開喊話蔡英文遭打臉,抱美大腿卻遭閉門羹
    據媒體報導,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將於2021年1月正式上任,並針對於貿易協定發表了不同觀點,拜登直言「不籤貿易協議」,使得「親美派小丑」蔡當局慘遭打臉,遭遇閉門羹。據悉,自今年8月底,蔡英文強行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之後,引發了民眾的極大擔憂與堅決反對,甚至引發了主題為「反萊豬,反雙標」的「秋鬥」遊行。顯而易見,蔡當局開放美國萊豬,就是為了爭取與美國籤署貿易協定做準備;雖然之前臺當局在社交媒體上「恭喜拜登勝任」,但如今拜登發表的宣言,還是直接導致臺當局這一「夢想」打水漂,白吞了「萊豬」。
  • 澳政府稱「中國破壞兩國自貿協定」?中方使館回應反擊
    對此,中國駐澳大使館9日回應稱,中方積極履行義務,然澳方對於中國的反傾銷調查與澳中自貿協定不符,損害中方企業利益,也給雙方經貿合作帶來消極影響。伯明罕指責中國破壞澳中自貿協定《澳洲人報》9日報導,伯明罕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近幾個月對多種澳洲商品和服務採取了「破壞性和限制性措施」,這違反了兩國在2015年達成的澳中自貿協議協議。
  • 全球最大自貿協定落槌!寧波外貿圈振奮:不亞於當年加入WTO
    全球最大自貿協定落槌!單玉紫楓/攝「在當前單邊主義抬頭的趨勢下,這個自貿協定的籤訂,給我們注入了一股暖流!」應秀珍指出,相比於歐盟成員國協定、北美自貿協定,我們的15個成員國中,由於經濟實力不等,因此更有包容性及可發展性。中國作為這個協定中經濟體量最大國家更是可以發揮作用。
  • 臺美籤訂「自貿協定」是假議題
    媒體報導,美國國務院和國家安全委員會提議,讓美國與臺灣籤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然而,美國貿易代表萊海澤認為,臺灣存在貿易保護主義,已經否決了這項提案,也對看來有機會大幅躍進的「美臺貿易協定」踩了煞車。
  • 疫情後中國第一份自貿協定籤訂,互免關稅程度為迄今最高
    而對於中國來說意義同樣重大,因為這不僅是中國與最不發達國家商籤的第一個自貿協定,同時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國商籤的第一個自貿協定。  中國商務部表示,下一步,中柬雙方將各自履行國內法律審批程序,推動協定早日生效實施。
  • 新加坡與太平洋聯盟明年料籤署自貿協定
     聯合早報12月13日報導:經過三年磋商,新加坡與太平洋聯盟四國距離籤署自由貿易協定如今只差一步之遙。新加坡李顯龍總理指出,即使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反全球化浪潮湧現,這項進展顯示太平洋兩岸國家仍希望深化彼此關係,達成互利共贏的貿易安排。
  • 蔡英文又打錯算盤,真以為拜登好騙?
    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已經獲得了足夠的選舉人票,按照美國的選舉制度,拜登已經可以說是當選了,拜登本人也發表了勝選演講。 在這個時候,之前一直「押寶」川普的蔡英文急忙發了條祝賀推文,祝賀拜登當選,不過蔡英文真以為拜登是這麼好騙嗎?
  • 「縱論天下」RCEP都籤了,中日韓自貿協定還會遠嗎?
    新華網北京12月3電(何媛)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近日出訪日本、韓國,日、韓政府分別就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早日生效、推進中日韓自貿協定(中日韓FTA)談判進程作出積極表態。相關專家共同認為,RCEP框架為中日韓三國搭建起經貿橋梁,更將促進中日韓FTA談判提速,未來三國合作層次將再上臺階,通過共同繁榮助力東北亞地區長期穩定與和平發展。
  • 拜登「亮明」態度,蔡英文計劃「泡湯了」
    臺灣地區一直都費盡心機,想要加入區域自由貿易組織,和其他國家地區籤署相關貿易協定,但想歸想,等到具體落實的時候,可能性還是非常低。拜登聲稱暫時不會籤署貿易協議 民進黨大失所望事實表明,臺灣地區為了抵抗大陸,背後可是使了不少絆子。
  • 拜登不籤貿易協定 媒體人酸臺灣當局「倒貼還不承認」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拜登日前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指出在他在改善美國內部的勞工教育、就業問題前,將不會再對外籤署新的貿易協定;外界解讀,這等於向不惜開放萊豬以求加入所謂「國際市場」的臺灣當局,潑了一大盆冷水。然而「經濟部長」王美花對此竟回應「對拜登的發言將心比心」,這說法讓資深媒體人謝寒冰批「倒貼還不承認」、「不是很好笑嗎」。
  • 未上臺就先使壞,中歐重要協定只差臨門一腳,卻被拜登踩了腳急剎
    事實上,在華歐企對此也非常支持,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也達成一致,同意為談判畫上句號,原本這幾日協定達成是板上釘釘的事,可偏偏總有國家在最關鍵的時候跳出來攪局。據外媒24日報導稱,波蘭外長突然對投資協定提出質疑,並認為歐盟應該先與傳統盟友美國籤署自貿協議。要知道歐盟是共識決策體制,也就是說只要有國家強烈反對,就得停下腳步,先處理內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