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義上梁山:一場風險與機遇並存的炒作

2021-02-13 法律人那些事

投稿郵箱:faguannaxieshi@sina.com

小編微信:xuefaxiaosheng

來源:且慢明朝公號授權 作者:趙亞濤

如果要開發一款水滸遊戲,玉麒麟盧俊義絕對是排名第一的好漢,武力值爆表,統帥能力很高,謀略也屬良將級別,幾乎沒有什麼短板。但是就是這樣近乎完美的名將,盧俊義上梁山的過程簡直低幼到了恥辱的程度,從一開始就被吳用算計,被吳用牽著鼻子千裡迢迢來到梁山,就是為了使一場性子,發洩一下情緒,然後又被李固、梁中書算計,經歷了一連串不可思議的歷險,直到坐上宋江和吳用為他早就安排好的山寨交椅。

盧俊義無腦嗎?當然不能把他和李逵相比,在梁山好漢中,盧俊義的智商指數絕對是排名靠前的,怎麼會被吳用一個蹩腳的謊言所騙,一步一步走進吳用給他設計的陷阱,直到身不由己,被迫上梁山落草了事呢?

難道是施耐庵寫到這裡時腦子突然短路,暫時退步成為三流小說家,寫完這一段以後又滿血復活,接著寫下一段?也不應該。

要想搞清楚這個原因,還是要還原一下這段劇情。

宋江聽人提到盧俊義的大名,求賢若渴,希望此人能夠上山,吳用把胸脯拍得山響,當即誇下海口,對宋江說,要想此人上山,so easy,本軍師略施小計,盧俊義就能上山。

很快一個大膽的計劃就在吳學究的腦海中清晰地浮現。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吳用從幕後走上前臺,親自捉刀,還明確表示要帶一個「奇形怪狀」的伴當去大名府面見盧俊義。

為什麼要帶這樣一個讓人過目不忘的伴當呢,吳用雖然沒有明說,但大家不用猜就知道,吳用找個這樣人,肯定是要向盧俊義傳達什麼信息。

傳達什麼信息呢?這個算命的不是個一般人,是另有所圖?其實不用盧俊義,李固都看出來了,這幾天門口老是有一個算卦的在門口轉悠,翻來覆去地念什麼」甘羅發早子牙遲,彭祖顏回壽不齊「這樣的鬼話,後邊還跟著一個重口味的道童。

這樣一個稀奇古怪的算命者,要盧俊義放棄在北京大名府的安逸生活,莫名其妙地去山東泰山避難,而且,這個算命先生生怕盧俊義愚鈍,又拿筆在盧家的客廳牆壁上寫下這首歪詩:

蘆花灘上有扁舟,俊傑黃昏獨自遊。義到盡頭原是命,反躬逃難必無憂。

盧——俊——義——反!

這是吳用從網上下了個藏頭詩生成器寫的詩嗎?吳用腦瓜雖然聰明,文採實在不怎麼樣,還真不比藏頭詩生成器寫的詩高明多少,難怪吳用半輩子窩在鄆城縣,如果吳用能考上進士,大宋朝的科舉制度才是真的出了問題。

不管詩寫的好壞,反正即便是盧俊義再愚鈍,他也能夠猜到對方到底是誰,有什麼企圖了。

當然,盧俊義肯定在第一時間就收到了吳用傳遞的信息。那麼,這趟山東之行,是去還是不去?

盧俊義還真是猶豫了幾天,他每日傍晚站在廳前抬頭望著天空發呆,過了幾天才下定決心,準備去山東走一趟。

娘子賈氏反對,總管李固反對,心腹燕青也反對。但是盧俊義一意孤行,偏要虎山行。果然是大戶人家,這次山東之行,還組織了一個大型車隊,幾十個隨從,加上白眼狼管家李固,一行浩浩蕩蕩,殺奔山東而來。

盧俊義真的是按照吳用的要求,去泰山上香的嗎?

當然不是,見過吳用之後,盧俊義就明白了吳用的心思,這次山東之行,盧俊義也用上了炒作的手段,他車隊裝的其實就是捆人的索套,隨身攜帶的行李箱裡,裝的也不是個人生活用品,而是四把絹旗,書寫的四句標語:

慷慨北京盧俊義,金裝玉匝來深地,太平車子不空回,收取此山奇貨去。

什麼意思?你梁山泊的土特產不是山賊嗎,我盧俊義這次來山東,就是要掃清你這撥草寇,為國家立功來了。

盧俊義也清楚,這趟山東之行純屬炒作,憑自己單槍匹馬,儘管有萬夫不當之勇,要想掃蕩梁山,也無疑於痴人說夢,但是該來的還是要來,"我思量平生學得一身本事,不曾逢著買主,今日幸然逢此機會,不就在這裡發賣,更待何時?」

當著李固和眾隨從,盧俊義終於吐露真言:我空有一身武功,淪落在大名府去做一個富家翁,早就於心不甘了,你吳加亮擺明了挑撥我,不就是算準了我難耐虛度光陰嗎?

你吳用搞行為藝術,帶著黑、醜、窮、矬、啞的道童找我打啞謎,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就要遂你所願,也搞一出行為藝術,大張旗鼓,打上山去,看看你怎麼應對。


當然,這不是武裝進攻,這是在用行為藝術的方式,炒作的手段,陪著吳用演好這場戲。

在不明真相的群眾看來,盧俊義的這番炒作,恰如飛蛾投火。

梁山方面演這齣戲的目的很明顯,就是邀請盧俊義上山,而盧俊義為什麼如此配合呢?換句話說,盧俊義對梁山方面的底牌到底猜到了多少?他才猶豫了這麼多天,打定主意配合梁山泊來演這齣戲呢?

首先,盧俊義肯定已經猜到吳用的動機,吳學究千裡迢迢,費盡心機其實就是和盧俊義搭上話,表示梁山泊已經注意到河北玉麒麟這號人物了。吳用的言外之意是,大宋朝廷如今內部盜賊蜂湧、外部強敵林立,正是用人之際,而放著如此名將蝸居在大名府,這不僅是梁中書的失職,還是大宋朝廷的悲哀,反倒是我梁山泊注意到了你,想請你上山一敘。

盧俊義肯定不能就此傻不啦嘰的上山了事,他也要配合吳用把戲演下去,你吳用有道具、有弱智劇情,我盧俊義也不能輸給你,車隊,橫幅,陣前叫罵,車輪戰,一樣都不能少。

這場炒作,雙方都下足了功夫。

當然,即使按照劇本演戲,也有演過火的時候。梁山眾好漢假戲真做,竟然把盧俊義給俘虜了!這可是超出了原先預料的範圍了,本來是你邀請我的,這下我盧俊義變成了降將,以這種方式上梁山入夥,我玉麒麟是萬萬不會同意的。想我河北名將,應邀來到你梁山泊,竟然束手就擒,這個面子我得找回來。

這才有連續吃了兩個月酒席,盧俊義就是不願上山入夥的意外發生。況且,盧俊義又惦記起自己在北京大名府的家業了,就這樣放棄了,還真是有點可惜啊。

好在,李固這個白眼狼及時站了出來,將他的救命恩人兼老闆賣給了梁中書,還名正言順地把老闆娘賈氏給收了。所以,盧俊義回到大名府,就住進了梁中書給他安排的牢房,幾經周折,盧俊義的罪名越來越大,直到面臨死刑,這下,啥都別想了,只能依靠梁山泊的兄弟們來救了。


想想也是,盧俊義還真不如當日就坡下驢,直接宣布入夥多省事。

水滸英雄眾多,上山落草的原因也各有不同,唯獨盧俊義落草的原因與眾不同,本來是你情我願的事,梁山宋江求賢若渴,盧俊義一身本領在河北閒居也悶得慌,雙方本來應該一拍即合,沒想到最後稀裡糊塗地兜了這麼大的圈子,害得盧俊義身心俱損,最後灰溜溜地上了山,真是不應該。

也許,這事應該怪盧俊義的炒作心態,本來上山落草就是拿不到檯面上的事情,他非要鬧得沸沸揚揚,竟然還要瞻前顧後死要面子,最後落得個和李固賈氏撕破臉皮,大員外還吃了好長時間的憶苦思甜牢飯,而此事的始作俑者——梁山泊還成了他的救命恩人,盧俊義活生生把一把好牌打成了四大皆空的局面,實在有點可惜了點。

不過梁山方面也沒有虧待盧俊義,山寨第二把交椅的位子,早就給他準備好了。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接下來,盧俊義對宋江的招安大計可是一百個贊成,招安之後,南徵北討,盧俊義也攢足了勁地拼殺,最後終於功德圓滿,官袍加身,也不枉他那份功名利祿之心了。

只是盧俊義根本就想不到,像他這樣的野路子出身,又怎麼可能得到朝廷裡的幾大家族垂青呢,就算他一身本領,也根本無法逃脫為宋江陪葬的命運。

大宋宣和年間,大金的鐵騎早就在白山黑水任意馳騁,等待著一窺中原底細的時機,可憐大宋朝堂之上,對此竟然一無所知,他們不知道,再過不了多少年,遙遠的黑龍江阿城地區將會有一支大宋皇室的血脈。

相關焦點

  • 梁山上宋江不敢招惹的3人,不是林衝魯智深,也不是盧俊義李逵
    青眼虎李雲比他更慘,上梁山之前,李雲的武功、地位和朱仝、雷橫相差不大,但宋江把他放在了九十七的位置,還不如他的徒弟笑面虎朱富,純屬欺負李雲。盧俊義剛上梁山時,就連遭宋江的兩次羞辱,第一是剛上梁山,宋江提出要將首領之位讓給盧俊義,但是他的心腹李逵跳出來反對。第二次是盧俊義擒殺史文恭後,宋江按照晁蓋的遺言要將首領之位讓給盧俊義,這次是武松、魯智深等多人站出來反對,一點也沒給盧俊義面子。也就是說,他宋江肯將梁山首領之位讓給盧俊義,但盧俊義做不了這個位置,這是宋江給盧俊義的兩次下馬威。
  • 燕青與盧俊義同踏梁山,即使擁有好人緣,仍保持主僕關係
    燕青與盧俊義與同踏梁山,即使擁有好人緣,也與其保持主僕關係相信很多人都曾經了解過名著《水滸傳》當中的人物,這不僅僅是一部書籍,而是歷史當中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想必現在大多數人都對梁山上的一些好漢連連稱讚,那麼想必大家一定還記得燕青這個人物吧!
  • 活捉盧俊義,收降梁山十二將
    他單挑打敗盧俊義,謀略勝過吳用、公孫勝,十二位梁山好漢束手就擒。這位強勢的人物,就是時任海州知州的大宋名將——張叔夜。這個情節發生在《水滸新傳》第十一回。當時,童貫率領十萬大軍南徵方臘,高俅、王黼、蔡攸等三位奸臣也趁機對梁山舉起了屠刀。他們私下議定,暗中調集沂州、青州、大名等地的官軍,兵分兩路圍剿梁山。
  • 水滸傳十大武功高手,梁山好漢僅有4人上榜,盧俊義位居第二位
    因此水滸武評非常複雜,筆者舉個簡單的例子,盧俊義和張順就沒辦法比。倘若是在陸地上,盧俊義放倒張順肯定很輕鬆,可盧俊義上梁山時,就是在水裡被張順活捉的。今天咱們這篇文章,只討論《水滸傳》中的武功高手前十名,梁山好漢僅有4人上榜,盧俊義位居第二位。
  • 身為梁山頭號猛將,盧俊義有過一次單挑失利,但輸得並不冤
    盧俊義正在抵擋不住,卻得宋江中軍兵到,右手下入雲龍公孫勝,口中念念有詞,喝聲道:「疾!」李助那口劍託地離了手,落在地上。盧俊義驟馬趕上,輕舒猿臂,款扭狼腰,把李助只一拽,活挾過馬來,教軍士縛了。
  • 《水滸傳》前30條好漢,梁山只佔8人,盧俊義屈居第二
    《水滸》沒有《三國志》那樣詳實的正史做依據,所以只有依據小說裡面的內容來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以下排名都是根據相關戰績得出結論,一起來看一下:1、李助:李助是水滸「四大寇」王慶的軍師,他的戰績只有一次,就是和盧俊義一對一廝殺,結果他的劍術讓盧俊義抵擋不住,由此推出他的武功在盧俊義之上
  • 梁山好漢英雄本色:盧俊義公孫勝不敢打的三種人,被李逵一人擊敗
    誰是梁山第一高手?這還真不好說:盧俊義、公孫勝、武松都有資格參評,就連轟天雷凌振也有團滅梁山群雄的實力。盧俊義馬上馬下都是一把好手,用刀用槍都不輸任何人;公孫勝用手一指,就能讓盧俊義動彈不得;武松拼起命來,人擋殺人神擋殺神;凌振掌握著當時最先進的軍事科技,火炮之下,頂尖武功高手也會灰飛煙滅。
  • 梁山一百零八將中,這些人曾是豪門貴胄,他們又為何要上梁山?
    梁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其中大部分在上梁山之前的職業都是獵戶、漁人、商販、小吏,獵戶如解珍解寶,漁人如阮氏三兄弟,商販如呂方郭盛,小吏如宋江楊雄。總而言之,組成梁山好漢的主體是社會的中下層,但是也不乏有身份地位較高的人物,比如柴進、盧俊義、呼延灼、楊志、關勝,有的享有富貴榮華,有的是名將之後。正常情況下,這五個人根本不可能反叛朝廷,更不可能上梁山入夥,但是他們竟然最後都死心塌地效忠梁山,成為了梁山的中流砥柱,他們又是為什麼上的梁山呢?
  • 誰逼盧俊義上梁山?
    比如「逼上梁山」這個詞就使好多人想當然地以為一定是官府逼的。其實在《水滸》裡真正被官府逼上梁山的很少,像林衝、楊志等人的悲慘例子不多,大部分是自願或半自願上了梁山的。還有一部分雖然是逼上梁山的,但不是官府逼的,而是梁山自己逼的。盧俊義就是個典型例子。
  • 方臘手下的大將中,有沒有人能單挑打敗盧俊義?
    梁山好漢在投靠了朝廷之後,連番作戰,都捷報頻傳,108將出徵,都能夠毫髮無傷的回歸,直到最後打方臘的時候,梁山好漢損兵折將,幾乎2/3的英雄都死在了這場戰役中。
  • 《水滸傳》中的絕頂高手:僅上過一次戰場,卻擊敗了盧俊義
    經過連番激戰,梁山大軍終於收復了王慶侵佔的各個城池,向王慶的老巢——南豐逼近。王慶也知道接下來的一戰將決定自己的命運,便集結了南豐城中的所有兵力,親自出徵,欲與梁山大軍決一死戰。在這場較量中,儘管王慶以失敗告終,但卻出現了一位武藝高深莫測的人物。這個人,名叫李助。
  • 宋江為什麼要請盧俊義來當「二把手」?
    01晁蓋臨死之前都不想讓宋江坐上寨主之位宋江從江州上梁山後,晁蓋主動讓出寨主之位,宋江一口拒絕了。在江湖上,盧俊義上有著一定的威望,相貌堂堂,人品端正,又是大名府有名的財主。而宋江雖然在江湖上有著「及時雨」的大名,但出身卑微,以前只是鄆城縣的押司。見過的世面畢竟有限,在和李師師相會的時候,舉止不是太文雅,李師師那麼有涵養的人都笑了。笑什麼呢?肯定是宋江出醜了,有點上不了臺面。相貌不是太端正,又黑又矮,外在形象和盧俊義是沒法比的。
  • 「玉麒麟」盧俊義的悲劇,給所有能幹的男人一個真實的忠告
    因為剛愎自用,盧俊義輕易掉進了吳用挖好的陷阱 梁山之主晁蓋在曾頭市中了毒箭,回到梁山的當晚就毒發身亡。順理成章做了梁山之主的宋江為梁山的現狀一籌莫展,因為梁山在軍事上沒有一個能夠威震天下的厲害角色。 在旁人的提醒下,宋江和吳用才想起了河北大名府有個威震天下的厲害角色「玉麒麟」盧俊義。
  • 水滸傳中這五人可與盧俊義一較高下,武松上榜,第一位完克盧俊義
    《水滸傳》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書中塑造了栩栩如生的梁山108條好漢的形象。梁山好漢中若論武藝,當屬馬軍五虎將,分別是豹子頭林衝、大刀關勝、雙槍將董平、雙鞭呼延灼、霹靂火秦明。步軍頭領中又以魯智深、武松為首。 但是盧俊義的武藝明顯比五虎將高出了一個水平,最明顯的就是他活捉史文恭。
  • 水滸中,盧俊義英雄了得、棍棒無敵,金聖歎卻說,他是「呆駱駝」
    水滸中,盧俊義是位很拉風的人物。在上梁山前富甲一方,號稱河北三絕,槍棒無敵天下。上了梁山後便活捉史文恭,力壓林衝等牛逼元老,一屁股就坐在第二把交椅上,進入了梁山核心四人組。盧俊義雖英雄了得,在梁山上是難得的正面人物,既無濫殺無辜的黑歷史,也無陰人害人的心思,端是堂堂正正。但問題恰恰就出在盧俊義的「堂堂正正」上。其一,在吳用假扮算命先生,把盧俊義騙到梁山後,宋江等懇請其入夥,被盧俊義拒絕後下山,此刻他的管家李固,已經跟他老婆賈氏「同床共枕」做了夫妻,奪了他的家產,並還把燕青轟出。
  • 從盧俊義「忠義無雙」到「落草為寇」,看宋江的心思:你是我的菜
    宋江和盧俊義的故事是真實存在的。 施耐庵在上述三十六人的基礎上,再塑造了七十二個人物,創作出《水滸傳》;盧俊義第六十五回才上山聚義,對梁山的建設沒什麼功勞,此時梁山文有吳用軍師,武有豹子頭林衝、行者武松、霹靂火秦明等英雄,為何第九十位才出場的盧俊義能笑傲群雄,成為二號首長?本文嘗試做一下探討。
  • 一把拖走李逵,步戰盧俊義三招,沒遮攔穆弘的武功究竟是什麼水平
    顯然這穆弘是一個富家公子哥的形象,他不像是一個遊走在刀尖上的江湖高手,更不像是一個騎馬跨刀的沙場驍將。 《水滸傳》中,穆弘在上梁山之前是幹什麼工作的?他的工作類似於蔣門神,書中說他跟弟弟穆春是「揭陽鎮惡霸」,跟揭陽嶺上的李俊、李立,潯陽江上的張順、張橫合稱「揭陽三霸」。
  • 《水滸傳》中武功天下第一的盧俊義,唯獨敗於這三人之手!
    大家好,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看過原著,或者1998年央視版的《水滸傳》,我們都清楚,劇中主要講述了梁山好漢們上山的故事,梁山好漢共分為三十六天罡以及七十二地煞。梁山眾人雖被稱為好漢,但很多人都是些大奸大惡之人,比如嗜殺成性的李逵;謀財害命的張橫;人肉包子鋪的李立、孫二娘;見財起意的王英;知法犯法的酷吏戴宗等等。但是梁山上還是有些武藝高強之輩,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武松、魯智深和林衝,武松打虎殺嫂,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林衝風雪山神廟的事跡。但要說到梁山上武藝最強大的,還是要數穩坐第二把交椅的"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了。
  • 梁山上最愚蠢的2位好漢,武功頂尖總信錯人,因此落得悲慘的結局
    第一位:盧俊義 盧俊義在上了梁山之後是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地位僅次於大哥宋江,而且在梁山所有武將中,他也是最強的一個,多數人也只看到了盧俊義這光鮮的一面,梁山上的他位高權重,戰場上的他所向披靡,但你是否有想過盧俊義原本可以過著比這更幸福的日子。
  • 杜壆被盧俊義和孫安合力所殺,若是金劍先生相助又是怎樣的結果?
    在書中盧俊義是棍棒天下無雙,不僅是是梁山的武力象徵,而且在整部水滸中也是屬於神一樣的人物(論武力),盧俊義雖然上梁山時間晚,但是他有傲視梁山群雄的資本,所以他能後來居上居梁山第二位。孫安和盧俊義對戰,他們打到五十多回合,孫安的戰馬突然前失,把孫安跌下馬,這時盧俊義並沒有趁人之危,而且讓孫安換馬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