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省技術能手到全國技術能手,不滿足於現狀,不斷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秉性,使牛相雙在創業的舞臺上不斷成就著自我,向著自己的光榮與夢想堅定前行。
2008年參加工作以來,她多次參加紡織股份公司組織的操作技術比武,並屢獲佳績。2012年,獲得紡織股份公司春、秋兩季操作技術比武一等獎。2011年和2013年被集團公司評為 「操作技術能手"。2015年,她參加了「魏橋杯·全省棉紡織行業織布工職業技能大賽」,取得全省第六名的好成績,同時被授予「山東省紡織行業技術能手」稱號。
儘管在噴織車工的崗位上取得了優異成績,但當她得知2020年有劍杆織機值車工全省、全國比賽時,還是想挑戰一下自己。她鼓起勇氣主動找到生產辦操作科報了名。憑藉著紮實的基本功和過硬的綜合技術素質,她從選撥賽中脫穎而出,獲得參賽資格。
牛相雙深深地知道,這次比賽是對自己工作能力的一次重要展示。她抱著「學好學強學精」的目標開始了新的挑戰。
因為此前沒有接觸過劍杆織機,為了節約練兵時間,牛相雙就乾脆在津田駒噴氣織機上進行模仿。單項斷經、斷緯操作流程不同,但她還是努力克服了一切困難。她嚴格按照教練員的要求,從研究怎樣拿紗鉤、接頭、穿綜、穿箱筘方法開始,總結出了適合自己的最優操作流程。為了提高速度,她每天都要練習幾十遍、上百遍,有時為了一個細小的動作,她會主動與同事們交流,互相錄像並掐表算時間,找出自己不對的動作,再反覆琢磨改正。為了提高自己的打結個數和質量,牛相雙結合自身經驗和教練員綜合分析給出的打結方法,探索出了最佳打結方式,並持之以恆,強化練習。
2015年,牛相雙參加「魏橋杯·全省棉紡織行業織布工職業技能大賽」。
理論考試範圍包括一本本厚厚的理論書和各種資料,要想做到一字不錯有些困難。牛相雙平靜心態之後,再次拿出了自己不服輸的精神,一字一字,一行一行,一句一句,努力做到標點符號都不出錯,在很短的時間裡,硬是啃下了理論這塊「硬骨頭」。
日積月累的艱苦磨練,是牛相雙厚積薄發的最重要資本。在接下來的全國劍杆織機值車工職業技能大賽中,她沉著冷靜,發揮出了自己的真實水平,一舉奪得了這次全國大賽的亞軍,被授予「全國紡織行業技術能手」稱號。
農村孩子的堅忍與堅強,使牛相雙更加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2008年初,牛相雙走進了魏橋創業集團的大門。在學徒期間,她特別勤學好問,每天都提前來到車間,幫著師傅開臺卡疵,一邊幹一邊學,不懂的問題就記錄在隨身帶的小本子上,虛心向師傅請教,汗水浸溼了衣衫,手指磨出了血泡,可她硬是咬牙堅持著。幾個月後,她不僅提前出徒頂崗,而且很快成長為車間的操作技術骨幹。
「工匠」一詞意味深遠,它代表著一種氣質上的堅定與踏實,不僅與精益求精緊密相連,而且代表著技術領域的廣泛性,牛相雙在不斷地進步與提升中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進廠十多年來,牛相雙無論寒冬酷暑都值守於輪班值車工崗位。因為工作責任心強,做事踏實,她也總是被領導委以重任。每當這時,她每次都是積極主動服從安排,充分發揮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優勢,在較短的時間裡適應臺位環境,熟悉掌握每一臺車的「性格脾氣」,做到心中有數、對症下藥,並及時將頑固機臺反饋給臺位設備人員,第一時間解決設備問題,保障了較高的產質量,她幾乎月月產量最高,質量最好,多次被評為「最優值車工」。
中國財貿輕紡菸草工會副主席彭藝(左一)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翠竹(右一),為獲得第二名的牛相雙(左二)頒獎。
成績面前,牛相雙並沒有驕傲自滿。她一方面通過自己的人生成長經歷、技術創新過程、對產品質量的完美追求和嚴謹求實的工作態度,感染帶動身邊的姐妹,另一方面主動承擔車間「傳幫帶」的任務,為新職工們耐心指導,反覆示範,直到學會為止。接觸過她的新職工們都說「牛師傅不光技術好,人也很好,我們很喜歡她,我們願意跟著她學習技術,儘快上崗」。
【來源:濱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