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刊物發文批駁美國教授沈大偉《中國即將崩潰》

2021-01-07 澎湃新聞
中國社科院刊物發文批駁美國教授沈大偉《中國即將崩潰》

王文/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5-03-29 21:37 來源:澎湃新聞

【編者按】

       針對美國教授沈大偉近日發表的《中國即將崩潰》一文,中國社科院旗下刊物刊發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題為《是終結所謂「中國崩潰論」的時候了》文章。文章指出,叫罵者沈大偉多次受邀來華參加高端論壇,賺得盆滿缽滿。對於這樣的情況,中國知識界、企業界和媒體界應當有一個「不受中國人歡迎的海外學者名單」,讓他們遠離中國思想市場,成為中國思想界的邊緣人。

       全文如下:

       「中國崩潰論」在美國學術界、企業界基本算是不入主流的話題,預測中國崩潰的學者最終都淪為笑柄。比如,該論始作俑者章家敦(《中國即將崩潰》一書作者)在研究圈已「混」不下去了;2011年以驚世駭俗的《中國會崩潰嗎》一文在中國媒體圈爆火的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在美國學界常被視為專欄寫手,而非教授;最近,以《中國即將崩潰》一文再掀風波的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沈大偉,在美國的中國研究界也是口碑不佳之人。

  去年以來,筆者曾在《「中國崩潰論」的崩潰》、《中國經濟「增長極限論」沒有道理》等多篇文章列述20世紀90年代以來四輪「中國崩潰論」的來龍去脈,並反駁個中邏輯,在此不再贅述。筆者想與大家及相關機構共同思考的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來仍有一些學者對「中國崩潰」這個偽命題樂此不疲?除了在中文媒體上反駁,我們還有其他辦法應對這個在美國尚且都「不入主流」的話題嗎?我們能否有反制「中國崩潰論」的非文本化的手段?

  在國內外局勢極度複雜的今天,能否很好地化解國際輿論對中國發展的幹擾,影響著中國能否平穩度過目前深化改革的攻堅期,也影響著中國能否平安趟過當下結構調整的深水區。史料表明,1985年以後蘇聯改革的最終失敗,進而導致國家解體,與國家的輿論門戶大開,無力回應歐美輿論對蘇聯改革各種蠱惑性、煽動性與恐嚇式的聲音有很大關係。有學者把西方輿論衝擊蘇聯的過程概括為:外界的輿論衝擊—國內社會的不穩定情緒—本國反制無力—國內徹底失控—國家解體。

  當然,中國目前的社會承受力和政策定力與蘇聯不可同日而語。中國應以包容之心、從容之態從外界諸多建設性的批評聲中汲取警示之營養。但對看似振振有詞、實則是潑婦罵街似的詛咒式話語,沒有理由讓其喋喋不休地持續下去。正所謂君子「惡訐以為直者」,現在應是終結所謂「中國崩潰論」的時候了。

  多年來中國人對此起彼伏的「崩潰論」、「威脅論」的反擊見效甚微,究其原因,源於中國人對國際輿論的博弈規則了解不深,也源於中國知識界一部分人對內不夠團結、對外缺乏自信,更源於當前我們積極設置國際議程、主動引導國際輿論的能力還亟待加強。相比之下,像韓國、以色列、新加坡等中小國家對不利於本國言論的反擊,以及對本國形象的積極塑造,比中國要見效得多。總結起來,大體有三種辦法。

  一是依法反擊,重創惡意媒體的實際經濟利益。歐美媒體對新加坡、以色列兩國的報導,一向是非常謹慎的,因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引發兩國機構或個人的抗議,甚至惹上官司。新加坡剛獨立時,歐美媒體視其為後殖民地時代的不馴者,動輒對新加坡口誅筆伐,哄抬新加坡的反對派。於是,李光耀果斷推行限制外國媒體在新加坡發行量的法令,《時代》周刊在新加坡銷量一度被削減80%多,《華爾街日報》發行量驟降92%。同時,一發現歐美媒體對新加坡有不實、不良報導,就會一張狀紙將媒體告到當地法庭。勝訴與否暫且不論,幾輪下來,歐美媒體就因疲於司法而不敢造次。以色列的辦法比新加坡更「激進」。比如,2006年哈佛大學教授沃爾特、芝加哥大學教授米爾斯海默公開著文,批評以色列集團綁架美國的外交政策,結果招致美國猶太人全國性的反對運動,幾乎成為21世紀頭十年美國國際關係學界的最大輿論事件。猶太勢力利用各種傳媒,將兩位教授比成「三K黨人」、「納粹同情分子」,組團到學校抗議,要求解僱兩位教授,「嚇」得其他學者與媒體噤若寒蟬。相比之下,中國對境外不實言論,要「寬容」得多。事實上,一切依法辦事,以經濟利益為切入口,定能拿捏那些發表惡意言論的歐美媒體。

  二是思想共識,集體抵制境外那些對本國的叫罵者。在美國,很少會出現對本國不利國際言論的反駁潮,更不會出資邀請那些對美國國家利益不友好的外國人。在他們看來,這幾近於「養虎為患」,抬高對手身價。相比之下,中國長期以來對海外對華支持者、輿論對華力挺者的回饋遠遠不夠,有時還常將那些叫罵者視為座上賓。沈大偉在其新論「中國崩潰」中,就羅列2014年兩次受邀參加中國高端會議的經歷;克魯格曼幾年前受邀到中國,以「走穴」之態,數日賺走了數百萬元的演講費。叫罵者賺得盆滿缽滿,支持者反而受到冷遇,這種現象不應再繼續下去。中國知識界、企業界和媒體界應當有一個「不受中國人歡迎的海外學者名單」,讓他們遠離中國思想市場,成為中國思想界的邊緣人。去年香港某明星公開叫囂內地,結果他的幾部電影票房都慘澹不堪,其製作團體被迫數次向內地觀眾道歉。從這個方面看,中國知識界要向電影界的觀眾學習。

  三是國際辯論,積極傳播中國思想與設置中國議程。多年來,中國知識界的英語寫作能力普遍不強,國際表達動力普遍不足,這導致中國學者在歐美媒體中主動刊文的數量嚴重不足。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成功案例,比如,北京奧運會前後,時任駐英大使傅瑩主動在英國媒體撰文闡述「奧運會屬於我們大家」、「新疆是個好地方」等,一時傳為美文經典;上海學者李世默、張維為近年來在《外交政策》、《紐約時報》等多次刊文,用西方人的話語邏輯,正面闡述中國政治體制的優勢,收到相當不錯的國際效果;近期,澳門學者陳定定也及時在美國媒體上回擊沈大偉的言論,以幽默的《對不起,美國!中國不會崩潰》為標題,很及時地起到反駁作用。由此可見,中國相關機構應當創造某些機制,鼓勵更多的學者就時效性大、敏感性強的話題,在國際媒體上進行尺度更大的發聲,這將對塑造中國的積極國家形象發揮相當大的益處。

  總之,當代國家間的競爭不只是貿易、經濟、軍事、金融競爭,更是基於前者之上的思想競爭。一國思想力體現著本國在全球博弈中的真實排位。中國已公認為貿易第一、經濟第二、金融前五的全球大國,但仍然沒有發揮出與國家整體實力相匹配的思想力,中國在全球並沒有得到靠前位置的尊重度。

  從這個角度看,那些無休止的「崩潰論」,與其說是對中國實際情況的誤讀,不如說是對中國思想力的蔑視。中國思想界應當基於社會價值觀集體共識之上的通力合作,奮發有為,真正營造「為中國效力、必有大回報」的正向邏輯氛圍,塑造中國偉大的思想力,在先後解決「挨打」、「挨餓」之後,真正解決「挨罵」、「挨咒」的困局,贏得21世紀的中國尊嚴。

(本文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原文標題為《王文:是終結所謂「中國崩潰論」的時候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中國崩潰論

相關推薦

評論(351)

相關焦點

  •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在加媒刊文批駁「中國崩潰論」
    中新網多倫多2月12日電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盧沙野於當地時間2月12日在加拿大《渥太華生活》雜誌網絡版發表題為《中國在「崩潰論」的伴奏中發展壯大》的署名文章,批駁「中國崩潰論」。文章說,近期,一些西方媒體掀起了新一輪「中國崩潰論」,這並不奇怪。
  • 曼徹斯特大學商學院教授來訪社科院MBA中心
    6月7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MBA教育中心主任助理劉曉紅老師、MBA教師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安國俊博士、以及MBA教育中心國際合作部主任姜碩老師等接待了曼徹斯特大學商學院Ismail Erturk教授以及Alan Wu博士的訪問,雙方就當前全球金融形勢下國際銀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社科院
  • 章家敦又預測中國2016崩潰
    鳳凰網鳳凰聚焦欄目12月29日發表署名為邊驛卒的文章,描述了孜孜不倦說崩潰的章家敦預言2016年中國崩潰的文章。章家敦寫了很多書而且出席了演講,但他一直堅持「中國即將崩潰」的論調。別人質問「為什麼中國經濟沒有像你說的一樣崩潰,反而增長更快,規模更大呢?」,他研發了一個標準答案:「我沒錯,只是預言的時間選擇上不太準確,需要調整。」中國經濟會在2016年崩潰嗎?
  • 社科院發文預測中國房價,還會漲麼?
    據我了解:在2020年12月21日,社科院已經發文預測了2021的樓市房價!我仔細拜讀了這片巨著。我看到了裡面透露出來的4大重要信息!這4大信息或許會影響到2021年的寧波樓市。廣大寧波購房者和投資客們請細細品味一番!NO1:2021年房價平均漲幅在5%左右。NO2:商品房銷售面積繼續穩步增長,銷售面積再創歷史新高。
  • 美國醫學教授發文批評:美國抗疫效果比中國差100多倍
    美國醫學家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當天,美國兩名權威醫學家加文·亞尼(Gavin Yamey)和迪恩·傑米遜(Dean Jamison)聯合在《時代周刊》以《美國抗疫效果比中國差100多倍》為題發文指出,美國每百萬人口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已達到340人,足足是中國的100多倍。
  • 《政法論壇》主編:辦刊物的都想發好文章,但問題是哪有好文章可發?
    法學學術期刊以刊物的主辦單位來分,大體上可以分三類:第一是以中國社科院和地方社科院、社聯以及下屬單位為主辦單位的期刊。這是我們法學學術期刊的主流。主要有:中國法學會主辦的《中國法學》、中國社科院法學所主辦的《法學研究》和《環球法律評論》,地方社科院和地方研究機構主辦的刊物,歷史比較老的是上海社科院主辦的《政治與法律》、北京法學會主辦的《法學雜誌》、山東法學會主辦的《法學論壇》,我們的叫《政法論壇》。《法學論壇》是山東省法學會主辦的。還有河北省法學會主辦的《河北法學》。這類期刊是中國社科院和地方社科院和社聯、獨立研究機構主辦的刊物。
  • 中國崩潰論,已經崩潰,但仍要努力構建自己的話語體系
    這段時間裡,影響力最大的應該是2001年美籍華人章家敦撰寫的《中國即將崩潰》一書,當年就上了《紐約時報》的年度暢銷書榜。他斷言:「中國現行的經濟制度,最多只能維持5年。」他還預測說,中國會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開始崩潰。2002年這本書在臺灣出版了繁體中文版,李登輝親自為它寫了推薦語。當然,中國非但沒有崩潰,西方模式本身倒是遇到越來越大的挑戰了。
  • 中國批駁的同時需警惕:美國的習慣套路是自己的屎盆子扣別人頭上!
    12月3日,美國情報總監約翰拉特克裡夫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老調重彈,聲稱中國是頭號威脅的同時,舉了一個駭人聽聞的大消息:中國對士兵做人體實驗,進行生化增強!生化、中國士兵、情報總監,這些要素組合在一起,讓這篇文章吸引了大批流量!
  • 金一南:基辛格向我鞠躬道歉,因為我背後有強大的正在崛起的中國
    1沈大偉:美國「中國通」的所謂中國崩潰為何只堅持了三個月 首先是沈大偉。美國著名的中國問題研究專家,曾在南開大學和復旦大學求學,在北京大學獲得國際關係碩士學位,是西方研究中國的第一個在中國獲得碩士學位的,美國密西根大學政治學博士。一口流利的中文,我們不能說他是一個親華派,但是一個著名的知華派,對中國很了解,中央黨校請過他講課,我訪美兩次與他會談。沈大偉,美國最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之一,美國密西根大學政治科學博士。
  • 陳定定:美國十大「中國通」——有人堅守學術,有人開始「反華」
    導讀當地時間12月21日,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去世。這位精通中文和日文的美國學者,一生致力於東亞和中國研究,被冠以「中國通」稱號。在美國,像傅高義這樣了解中國、研究中國的學者還有很多,而隨著中美關係轉向低谷,有關中國的研究也不再那麼「純粹」,或許「中國通」傅高義的離去,正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 中國社科院城鄉發展一體化智庫在北京成立
    近日,中國社科院在北京成立城鄉發展一體化智庫,中國社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王偉光和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原副組長、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原主任陳錫文當選智庫名譽理事長。  6日,中國社科院城鄉發展一體化智庫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理事會會議、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 環球時報:政體思維太僵化,解釋不了中國
    一個剛剛發生的例子是,3月初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沈大偉寫了一篇文章,講中國即將崩潰。他為什麼會這麼想?筆者認為,是政體思維導致他得出這個結論。 政體思維在西方是有傳統的。從古希臘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古羅馬的西塞羅,再到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馬基雅維利,以及啟蒙時代的很多思想家,西方思想家兩千多年一直試圖探求理想政體。
  • 中國代表耿爽批駁美英涉疆錯誤言論:毫無根據,極其荒謬
    中國代表耿爽批駁美英涉疆錯誤言論:毫無根據,極其荒謬 新華社聯合國8月24日消息,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當日在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恐怖行為威脅國際和平與安全問題視頻公開會上發言,全面闡述中方在反恐問題上的原則立場
  • 近日,常年散播「中國崩潰論」、被中國網友戲稱為「戰忽局人士」的美籍華人章家敦(Gordon G. Chang)又開始活躍起來.
    採訪中,章家敦不斷炮製中國「虛假宣傳」、煽動美國內部矛盾等言論。而「一唱一和」的福克斯新聞也接連發表《章家敦評休斯敦中領館事件:中國在故意挑撥美國種族矛盾》、《章家敦:美中關係——縮減兩國外交機構的4大理由》等文章。而後,章家敦在採訪中越發變本加厲地聲稱:近年來,中國進行了「非常危險的活動,特別是針對美國海軍和空軍」。
  • 美軍刊物剛公開發文,竟設想劫掠中國商船
    鑑於中國擁有的商船數量比美國多得多,以及美國海軍艦艇數量逐漸減少並要對付中國海軍的現實,美國海軍研究所的研究員、退役海軍陸戰隊將領馬克·坎西恩日前在海軍學院刊物發表文章呼籲,政府應向私人頒發「私掠許可證」,對中國經濟以及政權造成的威脅可以為美國提供重要的戰時優勢。
  •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批駁德國代表妄評康明凱案
    新華社聯合國12月22日電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22日在聯合國安理會就伊朗核問題舉行的視頻公開會上,批駁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裡斯託夫·霍伊斯根在其發言中就所謂康明凱案發表的評論。霍伊斯根稱康明凱在中國受到不公正待遇,中方應儘快將其釋放。
  • 中國社科院:2021年中國GDP增速預測達7.8%
    來源:金十數據2020年即將結束,按中國今年的表現來看,中國將成為世界唯一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GDP也將突破100萬億元人民幣。中國疫情防控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明年經濟的表現也備受期待。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給出了自己的預測答案——明年中國GDP增長可達7.8%。這意味著中國GDP將相當於日本、德國等5國總和,與美國的差距也將進一步拉近。中國社科院:明年中國GDP增速為7.8%!
  • 連續多年「神預測」中國房價的社科院發文了!
    近日,連續6年「神預測」中國房價的社科院,再度對2021年房價進行了預測。而這一次它又給出了什麼答案呢?下面仔細看看。 2020年12月21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樓市調控:迎來曙光再出發》(以下簡稱《報告》)。
  • 美國土安全部發文抹黑中國設備,外交部駁斥
    【環球時報報導記者 於文】美國土安全部22日發布新聞稿,警告美國公司「使用與中國相關聯公司的數據服務和通信設備會帶來數據安全風險」。這一陳詞濫調23日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批駁。據美新聞網站Axios報導,國土安全部在發給美國企業的15頁「商業諮詢」中稱,「中國對美國政府和企業的數據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中國有意圖和能力直接通過中國法律影響或管轄範圍內的實體秘密地訪問數據」。文中還引述美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沃爾夫的話稱:「允許中國政府未經授權訪問個人和專有敏感數據,會使美國經濟和企業遭受被剝削風險。
  • 兜售「中國崩潰論」失敗 章家敦成笑柄
    圖:美國華裔學者章家敦\網絡圖片美國華裔學者餘茂春因推動反華政策引起關注,令外界聯想到此前兜售「中國崩潰論」的另一美籍華裔學者章家敦(GordonChang)。章家敦2001年因《中國即將崩潰》一書名聲大噪,在西方國家走紅,但近20年後,中國依然快速穩定發展,章的理論破產,成了中國研究學界的一個笑柄。章家敦祖籍江蘇,1951年生於美國,是美國康乃爾大學的法學博士,畢業後成為一家跨國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中國改革開放後,章家敦被派到亞洲工作,先在香港,後轉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