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為什麼嚮往西藏?|拉薩冬日行記(下)

2021-02-07 小豬漫遊星球

這是小豬漫遊星球的第二十篇原創,拉薩系列第二篇。

拉薩系列第一篇:雪域之巔的熱烈人間|拉薩冬日行記(上)



 

1.

第二天一早我要去看羊卓雍措和冰川,早上六點多就要去拉薩百貨集合,然而白天喝了太多甜茶酥油茶的我夜裡清醒如牛,失眠了一整晚。早上我隨便吃了點東西就摸黑出門了,順便揣了兩個垃圾袋在身上:我知道我今天一定會吐的。

 

汽車開出城外不久就狠狠顛簸起來。聞著汽車尾氣,忍受著高反、缺覺的頭痛以及胃裡的噁心感,想到今天十幾個小時的行程,我心裡突然產生一種強烈的恐懼感:今天的每一秒對我來說都會是煎熬。


可是後悔已經來不及了,車越開越遠,山路十八彎,果然我很快就吐了。司機兼導遊馬師傅把我調到了第一排,可以享受全景視窗,結果還是架不住我又吐了。


熬了幾個小時,早上九點左右,羊卓雍措出現在了眼前。

  

(晨光熹微,遠處的雪山依稀可見)

 

 (羊卓雍措一角,像一隻剛剛睜開的溫柔的眼)

 

走下車來,寒風刺骨,湖邊的經幡在風中獵獵飄動,經幡的每一次飄動都代表藏族人對世人的一次祝福。


清晨的羊卓雍措,湖水是幽深靜謐的藍色,仿佛還未從漆黑的深夜中徹底甦醒,魚鱗般細密的波紋讓人看得入神,在湖邊看著看著心就靜了下來。

 


羊卓雍措是西藏的三大聖湖之一,形狀像珊瑚枝,顏色如藍寶石,綿延數百公裡,仿佛上帝舀了一勺海,將它至於這高山之間。

 

 (羊卓雍措海拔最低處4441米)

環湖幾十公裡,那片藍色就一直在車窗外流淌,在金色野草和高山襯託下,形成一幅極簡極美的圖畫。可能因為光線的原因,我出現了幻視,平湖有時候看起來像豎起的水牆。

  


太陽越爬越高,陽光越來越耀眼,湖水也藍得越來越輕盈透亮。那是一種讓人百看不厭的藍,就像西藏人愛戴的綠松石耳墜的顏色。也許就是因為西藏人太愛這藍色了,所以才要取一小片湖墜在耳朵上,掛在脖子上。

 


車子行駛在海拔這麼高的地方,沿途竟然也經過了一些農舍,院門口高高地摞著一牆牛糞餅,那是藏民們日常生活所需的燃料。至於一捆捆乾草垛,那是牛羊們額外的口糧。

 

我想到海拔更高的另一聖湖普莫雍錯,每逢隆冬時節,岸上的草已經吃完,牧民們便會趕著綿羊去湖心小島上吃草。為了防止羊蹄在冰面上打滑,藏民們會在冰面上撒一層牛糞燒成的爐灰,羊群就沿著這條灰黑的小道,顫顫巍巍地走向湖心的牧草。

 

(紀錄片《第三極》截圖,走在爐灰小路上的羊群)


當我從紀錄片《第三極》上看到這一幕時,我覺得自己看的仿佛是一個童話故事。這不是童話裡才會有的情節嗎?藏民和動物之間的很多互動都給我一種童話感。


比如年屆八十的次旺在妻子去世後買了一頭放生羊,取名次仁,每天牽著羊在拉薩轉經,相依為伴。


比如前一晚牧民的羊被狼咬死了,但是看到快要餓死的小狼依然會於心不忍,依然選擇從被咬死的羊身上切下肉來餵這些小狼。

  

(紀錄片《第三極》截圖 次旺老人與次仁在一起)

 

車子穿行在這片高寒之地的時候,我終於明白了這種童話感從何而來。一方面當然是因為信仰,佛教徒相信眾生平等,而藏民們又格外虔誠篤信。


布宮導遊向我們解釋水葬時曾說,藏族不吃魚,不僅僅是因為水葬,還因為魚太小了,殺一條魚就是殺一次生,而魚一頓就吃完了,殺一頭牛羊,同樣也是一條命,但是卻可以吃很久。

  

(等綿羊們過馬路)

 

另一方面的原因,我想是很具體的。想像一下,在如此高寒的地方,人和動物本質上又有多大的區別呢?牛羊懵懂溼潤的眼睛是極端乾燥氣候裡最近的一潭柔波;它們厚實的絨毛和體溫是極寒天氣裡最觸手可及的溫暖。


方圓幾十裡不見一處人煙,除了牛羊鳥獸,誰與你在風雪中對視呢?


正因為生存環境如此惡劣,任何生命能生存下來都是一種奇蹟,人和動物相互守望,兩者之間的界限因而變得模糊。這也是為什麼藏族人死後可以供魚鳥所食,因為看慣了高山河湖遼闊天地,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渺小和可貴,因而不自大。

 

汽車一路向前開去,轉個彎,路過一片金色的開闊河谷,兩邊的高山綿延起伏,車裡正放著藏族音樂,我頓時感覺心中開闊。

我就像被人丟進了一個景色絕美的地獄裡,身體很痛苦,靈魂卻睜大了眼睛。

 

  

汽車沿著筆直的公路向前開去,前方的山太過高大巍峨,以至於開了好久,山的位置和大小都沒有變過,車子就像開在跑步機上似的。

不知開了多久,導遊終於把車停在路邊,一聲令下:「快下車看冰川。」

  


看到冰川的第一眼,心裡有種難以名狀的情感。大概是感受到了一種遠古的呼喚,我竟然激動得有些鼻酸。


在我存在之前,它就已經佇立在這裡,在我存在之後,它還將繼續存在下去。它真正見證了海洋變為陸地,陸地隆起為高原,它就是凝固的時間本身,而我就像路過的一隻螞蟻,感動於它所代表的永恆,感傷於永恆竟也會消逝。

 

跑這條線跑了十三年的導遊馬師傅告訴我們,冰川消融得很厲害,隔幾年就退後個幾十米,再過幾年,有些冰川就永遠消失了。

我們第一次來看它,卻像是來哀悼它。

 

(冰川消融後,山體裸露出來)

 

中午時分,汽車已經駛入了日喀則,我們終於來到了卡若拉冰川前。海拔五千米處,寒風刺骨,一個衣著單薄的男人正吹著口哨從冰川前走過。藍天上高掛著一彎清冷的月亮。



 

 

 (回程途中經過雅魯藏布江河谷)

 

 

2.

從空氣稀薄的山上下來,回到海拔相對較低的市區,我竟然有種如履平地的感覺。好好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便去色拉寺看我心心念念的辯經。



結果呢,去了才知道當天下午的辯經取消了,因為各大寺廟都在忙著準備第二天的燃燈節。


 

(早課結束後從大殿裡出來的僧侶,第二天是燃燈節,僧侶們看上去都有些興奮)

 

 

我看到辯經場附近一個大殿旁的石階上排起了長隊,也跟著去排了一個。隊伍越往裡走空間就越窄,光線也越暗,最後進入了一個逼仄的正方形內室,四周都是高大的佛像,正中是一個佛龕,圍繞佛龕形成的狹窄通道只能容一人通行,大家邊走邊把手裡的哈達向佛像拋上去,佛像身前黃白兩色的哈達堆得層層疊疊。耳邊是眾人念經的嗡嗡聲,佛龕那邊還傳來一陣有節奏的「噫喲!噫喲!」

 

就當我擠在這個密閉空間裡,感覺快要透不過氣來的時候,我終於跟著隊伍來到了佛龕前。一個穿僧袍、戴毛線帽的僧人,正把我前面幾個當地人挨個按頭拜佛。他的動作有點像在推磨,一把抓住來人的胳膊,把他往佛龕前一推,嘴裡發出一聲推磨般的吆喝「噫喲」,然後來人把腦袋往佛龕基座的木頭上一碰,就算是拜過了。

 

僧人笑容滿面,因為「推了太多磨」而紅光滿面,氣氛熱烈得像在過節一樣。我一時有點尷尬,不知他是否會推我這個外地女子,結果他看到我這個漏網之魚,二話不說就把我往佛龕前一推,我趁機看了一眼,只見一尊怒目而視的紅色金剛像,頭頂一尊仰天長嘯的黃色馬頭,原來這就是色拉寺赫赫有名的馬頭明王。我的額頭在那塊已經被磕得凹陷發亮的木頭上碰了一下,周圍又響起一聲歡快的「噫喲!」

 

沒有宗教信仰的我,在拉薩的這幾天,常常就這樣被這種虔誠又熱烈的氣氛所感染,忍不住和當地人一起拜一拜。

 

出來之後,我和小冉在色拉寺裡到處閒逛,懶洋洋地曬了會兒太陽,看寺廟裡的牛閒庭信步,就像在自己家一樣到處溜達。

 



我想爬上後山俯瞰拉薩市,可是找了一圈兒,不得其門而入。倒是發現後山的大石頭上畫著很多白色的梯子:藏族人認為人死後可以順著梯子升天。

 

寺廟裡的僧侶已經在為燃燈節做最後的準備,廣場對面的一個大房間裡整齊擺放著上千個空的燈盞。明晚,這些燈盞就會被注滿酥油,照亮寺廟的每一個窗臺和門廊。

 

(往年燃燈節照片)

 

懷著沒有看到辯經的遺憾,我們離開了色拉寺,心裡充滿了對第二天晚上燃燈節的期待。沒想到這個期待又落空了。

 

第二天晚上六點多鐘,我們來到大昭寺附近的時候,所有進入寺廟的路口都有警察把守。終於可以進去之後,裡面又是重重警衛和防疫檢查,我懷疑整個拉薩的警力全都調到了這裡。


我們穿行在這黑壓壓的警察森林裡,不可以停下,不可以拍照,只能不停走動,連大昭寺廣場都不可以靠近。因為防疫需要,不許人群聚集。我們跟著無數同樣期望落空的藏民在八廓街轉了一圈又一圈,想著何時能看到大昭寺變成光的海洋,何時能聽到法號聲轟轟響起。也許明年?

 


(往年燃燈節盛況)

 

 

3.

離開拉薩的那天早上,我和小冉去一家全是當地人的小館子吃了個簡單的藏式早餐:一碗藏面,一壺酥油茶,一張肉餅。 


早上的陽光很暖和,幾個藏族老大爺坐在餐館門前的長椅上,一邊曬著太陽,一邊捻著佛珠,一邊喝著酥油茶。我和小冉坐在他們對面,跟他們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


街對面那棟樓建得太高了,老藏民抱怨高樓擋住了他的太陽,畢竟傳統的藏式民居最多只有兩三層。


也許是因為太陽太暖和,也許是因為看到我和我媽媽相處的場景,他突然用藏語說了一句:尼們阿媽來。旁邊一個藏族人解釋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太陽像媽媽一樣」,因為,他說:「我們西藏人,沒有太陽就活不了。」


 

 

拉薩一年有三百多天的日照,熱烈的陽光讓這座高原之城毫無孤寒之感,並且賦予了它勃勃生機和俗世煙火氣。冬天的拉薩,城市周圍的山脈荒蕪蒼涼,城市裡卻是一片熱氣騰騰的景象,群山環抱的拉薩城仿佛一顆跳動的高原之心。


宗教性和世俗性在這座城市裡結合得很好,藏族人在出世和入世間來去自如。因為他們虔誠篤信,信仰已經深深融入在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坐在公車上,常常會聽到一陣嗡嗡嗡嗡低沉的聲音,那是車上的藏民在念經。他們閉著眼,或睜著眼,一手撥動著念珠,另一隻手揣在兜裡,兜裡也許是一隻智慧型手機。


我也曾在百貨商店裡看見過兩個老婦在等待家人買鞋的間隙,坐在一邊微微低著頭,嘴唇無聲地蠕動著,她們那飽經風霜的黝黑手掌像鷹爪一樣彎曲,手裡是一串鮮紅的佛珠。她們的臉像青藏高原的山一樣溝壑縱橫,嘴角卻有一抹皺紋深刻的滿足的微笑。



人人都說西藏是聖潔的,可以洗滌靈魂。那麼世人在嚮往西藏時,到底在嚮往什麼呢?


小冉看到絡繹不絕轉經拜佛的人,問我:他們天天拜佛,都不用上班的嗎?

轉經拜佛是一件不講效率、不計利益的事情,而這在某種程度上是違背現代城市精神的。拉薩給我最深的印象,便是這座城市的反現代性。


甚至在我們接觸到間隔年(gap year)這個詞語之前,藏族人民就早已有自己的間隔年/月了,他們會在一生中用一年的時間去聖城朝拜,或是用幾個月的時間去神山轉山,而日常的轉經又組成了他們的間隔日(gap day)。就像我們突然從書桌或辦公桌前抬起頭來,看著遠方某處出神的一刻。那時有一朵雲飄到我們頭頂,那一刻的我們和轉經的藏民們一樣,進入了一天中的gap moment。



有人在苦寒之地守著一片聖湖,獨自修行念經誦佛,就這樣度過一生。這在自詡為現代人的我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可我們終其一生奔波勞碌,困囿於一小方天地,日復一日過著同樣的生活,不是同樣很不可思議嗎?


去一個迥然不同的地方,反思我們身上習以為常的東西,在現代性之外尋找一些寶貴的反現代性,這在我看來是旅行的意義之一。


 

和世界上絕大多數地方一樣,拉薩也在快速地奔向現代化。而我但願在這個過程中,這座有著獨特靈魂底色、世界第三極壯美風光、厚重豐富的藏地歷史的城市,擁有日光一樣永不褪色的魅力。

  



火車駛出拉薩城區不多久,城市便已完全消失。高原上的城市也有如被放牧的羊群,聚集在河谷地帶。我想像著那些敦實厚重的白色藏式民居,正如憨厚的綿羊一樣,在身後的拉薩河谷裡擠擠挨挨,而我眼前已是連綿不絕的群山。羊群在山坡上吃草,孤獨的牧羊人手握細細的皮鞭,在山坡上投下一道斜斜的影子。綿羊與他,與身後的山脈和大地已融為一體.

 

我們在夜色中穿過了念青唐古拉山,在睡夢中穿過了長江源頭沱沱河,火車穿行在一望無際的柴達木盆地,像只蚯蚓一樣在蒼茫的大地上拱進。而我知道,祁連山、藏羚羊、藏北的風沙和蔚藍的青海湖正在前方等著我.






- THE END -

 



讀完文章有什麼想法?
點擊留言板,告訴小豬吧!





你可能喜歡:

雪域之巔的熱烈人間 | 拉薩冬日行記(上)by 小粉豬


一個佛像與炸彈共存的國度,和清晨聽得到雞叫的首都 by 小粉豬






相關焦點

  • 西藏拉薩的這個機場並沒有修在拉薩,為什麼
    很多坐飛機去過拉薩的小夥伴都知道, 拉薩機場名稱是拉薩,而地點卻在貢嘎縣,所以稱之為拉薩機場、貢嘎機場、拉薩貢嘎國際機場的都有。拉薩貢嘎機場為什麼沒有修在拉薩,大家應該不清楚這是為什麼?其實,就西藏機場的最早使用建設來看,拉薩貢嘎機場並不是第一個,早在1955年,選址於西藏地方(今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的當雄縣的當雄機場便開始建設(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並於1956年建成通航。就今天來看,當雄機場的建設是十分困難的,不僅西藏當時交通極為落後,還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物資還十分匱乏。
  • 跟我去拉薩 享受冬日暖陽
    對於很多內地朋友而言,西藏就像一位蒙上面紗的神秘美女。令人嚮往卻又心存疑慮,究其原因,是由於對西藏的不了解。即使是對鼎鼎大名的聖城拉薩,也有很多誤解,尤其是冬日拉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真相是什麼。誤解:拉薩只有夏天適合旅遊,冬季不適合。真相:拉薩的四季都風景如畫,避開傳統的旅遊高峰期,冬遊拉薩別有一番安然與閒適。
  • 拉薩的靈魂在哪裡?拉薩不等於西藏,但它是打開西藏大門的鑰匙
    許多沒有來過西藏的人,或是對西藏缺乏了解的人最初也許會有一種誤解,以為拉薩就是西藏,或是以為西藏就是拉薩。所以,他們最初對於西藏所有的期待都寄托在拉薩這座「日光之城」身上,可是當他們終於有一天到達了拉薩,卻徹底傻眼了。
  • 拉薩民宿.松小贊-西藏旅遊在拉薩的休憩之所-滿足住客西藏情懷!
    布達拉宮很多人來西藏旅遊,入住拉薩民宿或青旅。印象深刻的有:大昭寺的轉經道,喜鵲閣的甜茶,雪雁街的民謠,藥王山的摩崖石刻……但這些都是很私人的感受。松小贊民宿的春天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拉薩,當小松聽說過九百九十九個拉薩之後,做了這個重要的決定,決定告別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城市,放棄城市生活,親自在拉薩講述第一千個拉薩,並要在這片土地上擁有一個自己的家
  • 我的西藏遊記第九天,到拉薩,終於見到布達拉宮
    今日行程:林芝到拉薩7月16日,西藏行第九天。酒店吃早餐,8點出發,由林芝上高速,去往拉薩。漫長的川藏線,目前唯有林芝到拉薩段是高速,聽說川藏高速正在建設中,也許兩三年後,再來西藏,就能一路高速到拉薩了。
  • 登上西藏4000米海拔高峰,完全沒有高原反應,冬季的西藏太美
    西藏高原是多少旅行者嚮往的人間淨土,是信徒朝聖的歸處。西藏四季的風景各有千秋,但是很少有人喜歡天寒地凍的冬季,這時候的道路不便,時常遇到大雪冰封,寸步難行的窘境。但冬季的西藏卻都有著人間秘境的純淨之美,大雪下的西藏猶如童話中的冰雪世界,一切都顯得格外沉靜,白雪皚皚的覆蓋下才更顯人間淨土的曠遠純淨。眾所周知西藏是高原地帶,來到西藏旅行最大的難題就是需要克服高原缺氧對人體機能帶來的不便。很多人從行程開始到最後結束行程都無法適應缺氧環境,導致高原反應,呼吸苦難、頭暈胸悶,四肢無力,甚至會有噁心嘔吐的症狀。
  • 轉山轉水轉經輪,望著雪山聽著真言,神奇的西藏是如何的令人嚮往
    人活一世,不應該僅限在自己生活的地方,世界這麼大,真的應該出去看一看,約上三五好友,背上行囊,就可以開啟一段神聖的朝聖之路,所以西藏一行,你值得擁有。很多人說西藏不在拉薩,也不在大昭寺,更不在布達拉宮,西藏一直在路上。
  • 丁真的家真的在四川,他卻親口說:「我想去拉薩」再次讓西藏躺贏
    隨後丁真籤約了一家當地旅遊公司,爆火後,一時間周邊城市來了一波搶人大戰,重慶、四川、西藏都參與了進來,經過一番「爭搶」,最終四川獲勝,丁真的家真的在四川,而最反轉的是丁真親口說:「我想去拉薩」,再次讓西藏躺贏,看到這裡你是不也想和我一樣「坐上火車去拉薩?」我想你會問我的第一個問題,拉薩的冬天,冷不冷?我的答案是不冷。
  • 遠方的家|西藏拉薩
    拉薩,別稱日光城,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首府,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具有雪域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國際旅遊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3個區、5個縣,總面積29518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82.8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54.35萬人,城鎮人口約33萬人,拉薩地處中國西南地區、西藏高原中部、喜馬拉雅山脈北側、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中遊河谷平原,拉薩河流經此,在南郊注入雅魯藏布江,是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傳佛教聖地。海拔3650米,全年多晴朗天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
  • 西藏旅行|拉薩旅遊攻略
    那一刻 我升起風馬 不為乞福 只為守候你的到來——倉央嘉措拉薩的位置:拉薩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是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也是藏傳佛教聖地拉薩位於西藏高原的中部喜馬拉雅山脈北側
  • 【夢回拉薩】(多期活動)聖域天堂 西藏深度行
    點讚3:邊走邊拍邊體驗,給你帶來一個不一樣的西藏。【拉薩】拉薩是一座能讓人感受宗教虔誠的城市。初到拉薩的你走在路上會感到撲面而來的異樣風情,奇異的建築,虔誠的藏民,偉大的布達拉宮。除此以外,這裡也是旅行者的天堂,大量的茶館,異域的餐廳,小資的咖啡館,還有那一條條轉經的小道。
  • 3600米的全新體驗,王者榮耀西藏自治區選拔賽落地拉薩!
    比賽首日,率先在拉薩萬達廣場進行選拔賽,從報名戰隊中海選決出最終決賽兩支戰隊;次日,西藏自治區選拔賽決賽將在拉薩市群眾文化體育中心盛大開幕,冠軍戰隊將獲得全國大賽總決賽的資格賽名額,距離全國大賽總決賽更進一步。拉薩平均海拔3600米,區別於以往電競賽事舉辦地的平原特徵,拉薩的高海拔為其賦予了特殊的戰略地位和風土人情。
  • 西藏:進藏來拉薩者須持居住地健康證明
    3月2日,拉薩市委宣傳部官方微博發布通報,要求近14日居住在湖北省的人員不要進藏來拉薩;近14日內本人所在村(居)小區有確診病例的不要進藏來拉薩;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發熱症狀患者、與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四類人員不要進藏來拉薩;非以上人員需要進藏來拉薩的,必須持有其居住地健康證明。
  • 大昭寺為什麼是西藏的萬眾朝拜中心,請看完這篇文章再去西藏吧
    轉經輪這就導致你去西藏的路上,看到人們千裡迢迢從各地到大昭寺朝聖,用板車拖著行裝,風餐露宿,不避雨雪,雙手合十作揖,雙膝跪地,全身伏倒,額頭叩下,一路磕著等身長頭,經年跋涉來到大昭寺前,到此後再繼續磕長頭達數月之久,這個朝拜的時間過程很漫長
  • 西藏 · 夢的天堂
    神秘給我嚮往和新奇。青稞酒香甜醇美,雪域高原紅笑靨的兒女淳樸而善良,歌聲唱響在世界屋脊。拉薩河淙淙流淌。虔誠的信徒,叩拜,匍匐著行進在祈求的路上。五色經幡在風中獵獵地飄著,把美好心願綻放。西藏啊西藏你是夢的天堂,你是世人永約的嚮往。
  • 《搭著火車去西藏》①從廣州到拉薩一路向西火車沿途篇
    還記得四年前坐著33小時的一路向西列車到西寧站時,看到人家興奮地轉上繼續西行的拉薩列車時,當時憧憬著哪天自己也能勇敢地踏上西藏之路…  一個背包,一部相機,一拾張人民幣,當然還有手機,這就是今次我西藏窮遊的所有裝備…
  • 西藏藏棋段級位賽在拉薩舉行
    12月26日,成年組選手在拉薩舉行的西藏自治區2020藏棋段級位賽中對弈。新華社記者 王澤昊 攝新華社拉薩12月26日電(記者王澤昊)西藏自治區2020藏棋段級位賽26日在拉薩舉行,本次比賽包括久棋團體賽、久棋中小學組、密芒少兒組等項目,吸引了來自拉薩、林芝、昌都等地的中小學生及成年人共216人參賽。藏棋是一種類似圍棋的棋類遊戲,競技性與趣味性兼具,不僅是藏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更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結晶。
  • (報名中) 雪域冰原 冬遊西藏|聖地拉薩 ,珠峰,聖湖羊湖,休閒攝影
    [人少]冬季西藏少了如潮的遊人,省去了各種景區的排隊時間,你可以盡情享受冬日的西藏。4. [價低]冬季西藏非寺廟景區免門票,還有相當給力的進藏機票折扣,相對低廉的旅遊成本,可謂是絕佳入藏時機!5. [盡興]藏區風景在路上,我們在沿途安排多個景致迷人的地點,給大家停車拍照,不趕時間,玩到盡興。6. [體驗]安排祈福項目:安排大家拋隆達,滿載新年祝福。
  • 西藏旅行之 感受聖城拉薩
    雨天夜晚的布達拉宮,圖片來自阿勇去一趟西藏,是我多年來的一個願望,這次終於成行了。6月11日,從蕭山乘飛機到拉薩,吃了晚飯到達賓館,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次日是西藏之行的第一個行程,去扎基寺、大昭寺和布達拉宮。扎基寺是西藏唯一的一座財神廟,寺廟很小,但香火鼎盛。
  • 鮑貝:為什麼人一生至少要去一趟西藏(《出西藏記》創作談)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身邊的旅行者被分成兩類:到過西藏的,和沒有到過西藏的。還沒有到過西藏的那些人,往往會很迫切地表示:「無論如何,在他的一生中至少要去一趟西藏」。如果不能夠去一趟西藏,似乎這一生就白活了。 每當有人跟我談起「一生至少要去一趟西藏」這個話題時,我總是無語。也只能無語。就如同「我們人為什麼要被生下來」一樣。誰能夠說得清楚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