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崆峒勝境文旅項目奠基,暨煙臺崆峒勝境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揭牌儀式舉行。
崆峒島是芝罘仙境中的一部分,工程進度與朝陽街、所城裡同時進行。此次,崆峒勝境文旅項目的到來,意味著崆峒島的建設即將開始。
海上仙山,煙臺文旅大IP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
從經濟角度說,文旅是一種產業形態,若從體驗角度說,它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詩和遠方」。
對於文旅文化,大家會想到古建築、富有濃厚歷史的步行街等,這樣想來就局限了很多。
所城裡城樓的建設,就是對老建築的重修,這與西安的鐘樓以及古城非常相似。以歷史來渲染城市人文氣息,是當下流行的文旅方式。
除此之外,煙臺依靠三面環海的優質地形,打造了養馬島這一旅遊打卡聖地,成為煙臺獨特的文旅地標。
其實,煙臺地勢優勢要多於歷史建築,所以進一步利用海島,就成了煙臺發展的方向。
這次的崆峒島可以說在現有的文旅地標上,打造出了一座「仙山」。這對煙臺文旅項目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之前,有消息稱:芝罘仙境崆峒島項目將基於暢遊天海秘境的仙幻傳說,打造中國首家仙幻文化主題旅遊度假島。
因此,激起了很多人的興趣。
有網友說:島上隨處可見奇礁怪石,並且山光水色渾然一體。並且沒有工業汙染,可以讓你感受海邊拾貝的浪漫劇情。
還有人說:這裡特別符合一句諺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因為,島的西北部設有垂釣區,崖底下擁有這眾多海蝕洞。據說,只要將釣竿往那一放,魚兒自會上鉤。
來自大自然的饋贈,需要被更多人知道。
所以在2019年,崆峒島與朝陽街、所城裡、煙臺山、芝罘灣相結合,打造五位一體的國際大型文旅綜合體——芝罘仙境。
目前,崆峒島舊村原址內一期供地和海域徵收工作正在加快推進,周邊養殖海域及紅線外養殖附屬設施評估工作已啟動。
預計2021年初,完成舊村原址主街區搬遷平整;加快完成全部尾留戶搬遷及平房拆除和樓房騰空工作。
繼養馬島,再起一處崆峒島
養馬島想必大家都去過,設有網紅麵館:再見一面、海島日記等網紅打卡區域。
2018年,這裡日迎5萬人次,可見這裡是提高牟平區經濟發展的一大得力幹將。
2019年,國慶假期養馬島度假區接待遊客42萬餘人,旅遊收入近兩億。
今年6月份,養馬島景區將按照上級「限量、預約、錯峰」開放的要求,實施限量預約管理,嚴格執行單日接待人數不超過最大承載量30%的限流規定。
可見,一座文旅地標的建設,對區域經濟產生帶動非常大。
同樣,也正因為有養馬島,所以大家才對崆峒島更是給予期待。
這是位於煙臺市區內,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並且是一處沒有開發的海島。進入島嶼需要乘船。
這樣的氛圍,能進一步激起海岸海島文化,所以想體驗真正的漁家文化,崆峒島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待到芝罘仙境整體建設完成後,從古老建築而入,感受煙臺百年歷史文化,隨後沿著海岸線進入崆峒島這座仙境之中。
以最直接方式,體現濱海城市的吸引力。
不過話說回來,煙臺文旅方面也是在近幾年才開始打造。
蓬萊劃區,蓬萊仙境成為煙臺西部的重要文旅地標,除此之外,就是東部的養馬島。
地形狹長的煙臺,正好將其隔開,讓城市文旅發展產生不平衡。
同時,市區沒有相應的產業做承接。所以,要想充分利用好濱海城市這一優勢,就需要增加文旅IP。
因此,芝罘仙境就非常重要,而崆峒島的改變,更是為芝罘仙境增加了認知度。
芝罘仙境的「一島」「一山」「一灣」「一街」「一城」,只剩這一島等待開發了,煙臺文脈旅遊就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