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寶安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曾舒琪 通訊員 劉茜瑜 梁琪琪)深圳市高層次人才、寶安區高層次人才、洲明科技顯示事業部國內總經理袁道仁帶領團隊研發緊急救援可視化軟體系統,火線馳援抗疫一線,讓全國的疫情防控數據「可視化」。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對人民群眾的健康、生命安全構成威脅。在這場與新冠病毒鬥爭的戰疫中,如何利用全面、精準的數據及時感知疫情態勢變化,以做出科學的疫情判斷和抗疫決策就顯得尤為重要。基於此,洲明科技顯示事業部國內總經理袁道仁延續一貫的研發精神,緊跟全國疫情態勢,帶領團隊研發緊急救援可視化軟體系統,將LED顯示屏打造成為集指揮調度、信息展示於一體的平臺,動態展現疫情動態變化圖以及各種疫情數據和信息,讓全國的疫情防控數據「可視化」。
袁道仁,英國格林威治大學理學碩士,在信息技術行業深耕多年,獲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共9項,發表公開學術論文5篇。自1月30日起,袁道仁帶領團隊用短短的三周時間研發出緊急救援可視化軟體系統。據了解,該系統是基於洲明小間距LED顯示屏系統,結合緊急救援指揮中心的大數據和基礎信息,具備指控預警、日常救援、多系統融合、多屏幕協同等顯著功能特點,主要應用於政府、應急管理部門、醫療機構等相關組織,幫助其做出科學的疫情判斷和抗疫決策。
時間緊任務重,袁道仁凝聚各方力量,緊鑼密鼓推動項目研發,全力以赴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為了解決疫情期間資源溝通協調困難的問題,袁道仁通過企業微信及電話組織會議協調溝通,第一時間落實資源和任務,成立項目小組,安排專人負責項目的監督、跟蹤職責,對研發事項進行逐一檢查和督促,並協調洲明辦事處負責人為省外研發骨幹人員提供幫助,同時發動全體人員收集數據、新聞來源,提供線索。考慮到疫區用戶使用,袁道仁將系統部署在雲平臺上,只要用戶具備雲平臺接入條件即可使用系統,減少公司和用戶的交付成本,避免增加疫區負擔。
如果說果斷地決策體現了袁道仁及團隊的責任與擔當,那麼如何在疫情期間快速研發,快速供給一線,則是一場與病毒賽跑的競賽,這要求他必須拿出強大的調動和研發能力。袁道仁整個2月份幾乎沒有休息過,馬不停蹄地帶領團隊白天黑夜連軸轉進行產品規劃、UI/UX互動設計、產品開發、產品測試,應用IPD的軟體開發流程,採用敏捷開發模式,快速迭代產品版本,爭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研發,供決策者快速判斷並作出反應。他說:「作為管理者,始終與研發人員共同策劃、評審和溝通是我的本職工作,與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相比並不算什麼,能為此次疫情做出貢獻,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袁道仁告訴記者,緊急救援可視化軟體系統是基於洲明自有顯控一體化平臺開發,平臺包含了對洲明自有軟硬體產品的優化適配,其他廠商的LED顯示產品無法達到洲明顯控的標準,洲明科技作為LED顯示屏行業首個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企業,更應該在關鍵時刻扛起防疫擔當,為指揮中心、疫情單位等用戶量身打造出精細的可視化系統。目前,他帶領著團隊在北京、廣州、深圳、瀋陽、大連等城市的政府、公安、應急管理、醫療機構、新聞媒體等機構建設了應急指揮中心或新聞中心。
與此同時,洲明科技還應國家和客戶防疫需要,利用在LED全彩顯示領域多年的技術研究基礎與研發能力,基於國家衛健委等信息機構對外公布的可信數據,緊急開展針對疫情的數據建模、工作支撐和態勢感知系統的研發,開發出可應用於全國的疫情防控高分可視化解決方案,通過關聯疫情地圖抓取各地疫情防控措施信息,將疫情態勢和趨勢信息通過可視化智能平臺呈現,從而服務應急部門感知疫情態勢和判斷走勢,進而協助調度資源和輔助決策。
疫情發生後,廣東省首例確診的輸入性病例出現在深圳,深圳也成為了廣東省內確診病例最多的城市。洲明科技主動與深圳市委市政府取得聯繫,將第一套研發成功的緊急救援可視化軟體系統,部署安裝在深圳市委應急辦,並安排公司技術人員駐守現場保障系統正常運行,為深圳市應急指揮中心的人員布控追蹤、疫情態勢研判、應急資源調度等工作提供重要數據支撐。
袁道仁表示,後續將時刻關注疫情動態,持續貢獻力量,向國內外疫情重災區捐贈防疫物資及善款;為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應急體系建設、緊急信息化物資採購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對各個機場、火車站、汽車站等公共場所的顯示設備進行安裝部署,為新華社監測全球疫情動態發展及輿情應對進行可視化報導與決策系統提供技術服務;發布洲明智慧城市白皮書,全面闡述和推動洲明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規劃設計洲明公共衛生整體解決方案,滿足各級醫療體系指揮大數據應用需求。
生活按下「暫停鍵」,但科技不能按「暫停鍵」,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廣大科技人才不在一線,但卻一直在線,主動作為,勇於擔當,以自主研發的「硬核」科技產品守護更多人的健康和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