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知名女作家三毛憑藉著她描寫的自己在撒哈拉沙漠中的絕美愛情故事,斬獲了全世界眾多對於愛情有著美好期望的男女讀者。
她用那文藝精美的文筆,記錄下平凡瑣碎的婚姻生活,讓不少人對美好的愛情依然保留著憧憬和嚮往。
三毛原名陳懋平,出生於1943年,是浙江定海人,她五歲那年,就跟隨父母移居臺灣,父母都是很有文化修養的知識分子,所以幼年的三毛受父母影響,很喜歡讀書。
在作家三毛短暫的生命歷程裡,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她和荷西之間的愛情。
三毛在書中寫道,自己是在西班牙的馬德裡大學進修時遇到荷西的,荷西比她小八歲,那時還是個高中生。
在一次派對上,荷西對三毛一見鍾情。之後為了見三毛,這個帶著法國帽的男生常常逃課。但八歲的年齡鴻溝,使三毛一直對荷西避而遠之。
後來三毛回國,未婚夫意外身亡,然後因為想遠離傷心之地,三毛再次來到了西班牙,荷西在知道三毛回來以後,就想辦法見到了她。
後來,荷西與三毛公正結婚了。然而在1979年9月30日,荷西因為潛水發生了意外事故喪生,當時的荷西年僅28歲,對於三毛來說,這無疑是晴天霹靂。
也許是思念成疾,也許是這世界讓三毛生無可戀,在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壓力下,她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一年她才46歲。
三毛是個帶著許多問號的筆者,對於她的文字,有人深愛無疑,道她說盡心中無限事,不喜歡的則言她強說哀愁矯揉造作。
然而,在三毛自殺後的第5年,一位名為馬中欣的旅行家兼作家花了5年時間追尋其蹤跡走過她生前的路,遍訪她生前的親友和鄰居,寫下了引發激烈爭議的《三毛真相》一書。
他在加那利群島訪問了三毛書中提到過的好友張南施女士,在這場萬裡行程下,他終於揭開了三毛。
他在書中寫到,三毛筆下的荷西根本不是一個潛水工程師,他實際上只是一個初中文化的潛水工人,他們的愛情也沒有那麼美好,是三毛逼婚嫁給荷西的,荷西去世之後,三毛又愛上了賈平凹和王洛賓。
三毛看盡千帆,可以拋開心中牽絆,以最灑脫的心態對待萬事,也是因為沒什麼可以失去的,她的灑脫恣意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此前的經歷。
對於她的愛情我們無從得知到底是真是假,因為她已經故去,但是他的作品確實真的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追風的人往往不在意風從哪邊來,也不執著風往哪邊吹,在風起的日子裡,她便瀟灑地追求本心飄搖,起時快意不羈,落時也不帶走一磚一瓦,只剩下風過無聲。
如果想了解三毛的一生,可以看一下這本《三毛傳》,對三毛最本真的經歷和心理世界的探索,全面地梳理了他的成長曆程。
作者用生動的文筆,客觀再現了三毛那傳奇般的人生背後的本真性情與內心世界——她的瀟灑與不羈;她的流浪與赤誠;她的熱情執拗與特立獨行以及她為愛千裡走單騎的果敢和魄力,意圖呈現給讀者一個真實,生動的三毛。
另外還有《張愛玲傳》等,總結了民國奇女子一生的愛恨情仇,曲折離奇的故事,帶我們走進那些少女的內心,看見那個時代,走進那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