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婉:孫中山次女,一嫁有婦之夫甘願做外室,二嫁真愛卻喪夫喪子

2020-12-23 小馬耳

孫婉,孫中山與原配夫人盧慕貞所生的次女,孫中山這一生有四個外孫,都是孫婉所生,而這四個孩子,是孫婉與兩個丈夫的結晶,做為孫中山的女兒,孫婉的這一生,可謂是跌宕起伏,命運坎坷。

孫中山

1896年的11月12日,孫婉出生於美國的檀香山,這一天也是孫中山的生日,女兒的出生日期和自己是同一天,這讓孫中山喜不自勝,對孫婉疼愛有加,因為盧慕貞和孫中山長女孫蜒的夭亡,導致夫婦二人把孫婉捧成了掌上明珠。

孫婉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讀文學系時,孫中山出於關愛女兒的緣故,委託他最欣賞的下屬,也就是比孫婉大12歲的男孩王伯秋,以兄長之名多多照顧孫婉。

王伯秋是湖南湘鄉人,1884年出生,他生於官宦人家,父親王謹臣很早就追隨曾國藩辦團練,做了高官,王伯秋深受父親影響,十分聰明又得到了正規教育,十七八歲便離開了杭州,東渡日本留學,並在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系讀書。

他在日本留學時就參加了反清活動,加入了同盟會,結識了楊度、宋教仁、黃興等同盟會中有名望的愛國革命志士,也因此得了孫中山的賞識,所以當王伯秋從早稻田大學畢業去美國留學時,孫中山才委託他照顧女兒。

孫婉

沒想到這一委託,反倒生出事來,也讓他和女兒有了芥蒂和嫌隙。

王伯秋在美國照顧孫婉的時候,就與她日久生情,互相愛慕,1914年,孫婉同王伯秋結婚,孫中山得知後,並沒有責備女兒,因為在他眼裡,王伯秋是一個有抱負、有上進心的男孩子,二人成婚後十分恩愛,並在1916年的7月,生下了女兒王蕙。

在美國呆了幾年後,王伯秋和孫婉因為思念祖國的緣故,便帶著3歲的女兒回了國,也就是在回家的輪船上,孫婉又生下了第二個孩子王弘之,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一次回國,王伯秋帶著妻女徑直去了日本東京。

因為此時的王伯秋除了孫婉這個妻子之外,還有一個妻子,並且已經和她有了一子一女。

原來王伯秋早在15歲時,就由父母包辦婚姻與父親的同僚之女李澄湘結婚,二人婚後孕有一子一女,其實王伯秋有家室一事,並沒有瞞著孫婉,孫婉早已知曉此事,她深愛王伯秋,也並不介意自己「外室」的身份。

只有王伯秋的原配李澄湘和王家母親還不知道王伯秋在外娶妻一事,王伯秋不回國反而去了日本東京,也是為了瞞著原配和母親,他打算先在東京住下,然後給母親寫信,讓母親接納孫婉後,再讓母親勸說妻子接受孫婉。

王伯秋

然而王伯秋的計劃並沒有成功實施,當他與原配之子病故後,李澄湘悲痛不已,身為女人的王母,深深體會到了兒媳作為母親的心情,她暗自做了決定,既沒有向兒媳告知她丈夫在國外結婚生子一事,又向王伯秋隱瞞了孫子死亡的事實,王母壓下心中的怒火,寫信逼著王伯秋立即回到南京。

王伯秋接到信後,不敢反抗母親的命令,只能帶著孫婉和子女一同回到了上海,自己則獨自回去見母親,老太太見到兒子的第一面,就勒令他不許取外室,何況孫婉還是孫中山的女兒,因為王家父親是清朝的高官,孫中山則是反清要犯,曾受到清朝通緝,王家與孫家結親,說好聽些是羞辱,說難聽些就是「有辱前清重臣門風」。

另一邊,孫中山得知女兒孫婉做了王伯秋的小妾,也是無法接受,只是女兒已有了孩子,孫中山也沒辦法,他只得逼著王伯秋和原配離婚,才肯同意他和孫婉在一起,彼時的王伯秋是左右為難。

他是個大孝子,不願意忤逆母親,何況母親三十多歲就守寡,養著他們兄妹七個,日子過得十分艱難,一生都為了這個家付出,作為長子,王伯秋不能也不敢反抗母親,再加上李澄湘失去兒子後萬分悲痛,終日以淚洗面,他也不忍心拋棄「糟糠妻」,左思右想後,王伯秋決定忍痛割愛,回歸家庭。

孫婉

雖然兒子沒有再回上海見孫婉,可是王家母親卻舍不下王家的一對骨肉流落在外,為了王家的骨肉,王母使了一個計策,她讓二兒子王仲鈞帶著一個奶媽去了上海,找到孫婉後,誆騙說:「老太太想看看兩個孩子,如果孩子能討得她喜歡,就可以接你回南京和我大哥團聚了。」

單純的孫婉信了他的話,為了早日和丈夫團聚,她忍痛把兩個孩子讓王仲鈞帶回了南京,沒想到這一去,母子三人竟是長久離散,天各一方,王家母親見到兩個孩子後,是打心眼裡喜歡,王仲鈞夫妻結婚多年沒有孩子,在徵得王伯秋同意後,王家母親便讓二兒子夫婦把兩個幼子抱回去養著。

而在上海的孫婉,久久等不到王家的人來接,思念孩子的她竟一度精神失常,好不容易等到王伯秋來信,卻被告知:「等待兩年,不能團聚則請便,」兩年後,孫婉沒有等來自己的孩子,她懷著悲痛的心情去了澳門,同母親盧慕貞團聚。

孫婉與戴恩賽

到了澳門後,孫婉和母親盧慕貞住在了孫公館,並在哥哥孫科的介紹下,認識了一個叫戴恩賽,戴恩賽是廣東五華人,學歷高,長得好,腦子也好活泛,二人郎才女貌,很快吸引了對方,1921年3月19日,孫科遵照母親的意見,在澳門孫公館為令妹孫婉和戴恩賽主持了婚禮。

孫婉的第二段婚姻,得到了母親盧慕貞和父親的祝福,二人結婚前夕,盧慕貞提出三個要求:一是婚禮要在澳門的孫公館舉行,二是指定孫科擔任他們的主婚人,三是女婿結婚後一定要長居澳門。

孫婉與戴恩賽結婚照

對於嶽母大人提出的三個要求,戴恩賽滿口答應,因為他非常愛孫婉,只要是為了心愛的妻子,他什麼都願意答應。

為了慶祝女兒找到好郎君,父親孫中山和宋慶齡還給她寄了四千塊做嫁妝。

孫婉與戴恩賽結婚照

孫婉和戴恩賽婚後十分恩愛,夫妻二人相敬如賓,開始了幸福的蜜月生活,這段婚姻彌補了孫婉在感情上遭受的創傷,結婚後,他們還開著車去廣州東山等地度蜜月,開始了他們浪漫和溫馨的生活。

1921年的冬天,孫婉與戴恩賽有了愛情的結晶,二人在香港生下第一個女兒,當時的孫中山正在桂林北伐,希望一舉成功的孫中山,給外孫女起名為「成功」,1923年的夏天,孫婉又生下一個兒子,當時孫中山為紀念在永豐艦蒙難事件,給外孫起名為「永豐」。

可以看出來,孫中山是十分喜歡這兩個外孫的,同年,戴恩賽就被孫中山任命為「梧州海關監督兼外交部特派廣西交涉員」,嶽父看重自己,戴恩賽也懂得回報。

1925年,孫中山病重住院期間,戴恩賽隨行照顧,精心侍奉嶽父,當孫中山離世後,戴恩賽便為他守靈,晚上寒夜清冷的時候,他就想著和妻子擁抱著跳「一文錢酒」的舞蹈的情景,想著想著,寒冷的夜裡也不那麼難熬了。

這期間,二人常常通信,十分甜蜜,孫婉也在回信中說說道:「您是世界上賜給我溫暖和快樂唯一的人,我知道你的熱情,沒有你我不能生存在這個世界上。」

孫婉

由此可以看出,孫婉的第二段婚姻是十分幸福的,戴恩賽也是個好女婿,好丈夫。

1929年,戴恩賽被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任命為國民政府駐巴西公使,孫婉便同丈夫一起去了巴西就任,臨去巴西前,孫婉還辦理了兩件大事,一是受邀參加了中國國民黨舉行的奉安大典,葬父親孫中山於南京中山陵,二是臨行前,孫婉為解決兒女撫養權問題與王伯秋相約見面。

此次見面有兩種說法,一說孫婉與王伯秋約定在上海先施公司屋頂花園見面,但是未見到自己的一雙兒女,二則是孫婉在宋藹齡的安排下陪同與王伯秋的弟弟見面,此次會面子見到兒子,並沒有見到女兒,也讓孫婉受到了極大地打擊。

11月份,辦完這兩件大事後,孫婉把自己與戴恩賽的兩個孩子,託付給了在澳門定居的母親盧慕貞,自己則隨著丈夫去巴西赴任,1933年,戴恩賽結束使命同孫婉一起回國。

孫婉與戴恩賽的一子一女

1936年,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任命戴恩賽為財政部廈門海關監督,次年又被任命為粵海關監督,日軍入侵廣東後,戴恩賽在海關的工作全被停止,八年抗戰期間沒有任何收入,也無退休金,為了維持生活,戴恩賽和孫婉整日操勞,筋疲力盡,據醫師報告說:「兩人均需要休養一年。」

為了調養身體,戴恩賽給蔣介石和孫科發去信件,希望他們能撥款項給自己和妻子去國外療養,可是信件發出後沒有任何消息,就連親哥哥孫科也對妹妹的困境置之不理,由於戴恩賽沒有工資收入,全家人的生活十分困難,日本駐澳門領事曾給盧慕貞送來一袋大米,盧慕貞不肯要,又讓人送了回去。

1949年10月份,廣州解放前夕,孫婉隨著丈夫戴恩賽及女兒移居澳門,兒子戴永豐卻不願意回去,執意留在廣州嶺南大學工作,想要為獲得新生的祖國效力,父母尊重兒子戴永豐的決定,沒想到在1952年的6月,戴永豐還沒來得及幹出一番事業,就在嶺南大學的宿舍裡突然發病去世。

關於他死去的傳言,也是頗多爭議,因為在這之前,戴永豐的身體很好,從未有過什麼疾病,甚至有傳言說他是被人迫害致死,戴永豐死後被葬在嶺南大學校園內的西洋墳場,也就是今天的廣州中山大學校園。

孫婉與戴恩賽的一子一女

當兒子病逝的消息傳到澳門時,戴恩賽在精神上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他只能和女兒抱頭痛哭,卻不敢告訴妻子,而孫婉直到離世時,都以為兒子在國內大學教書,失去兒子後,戴恩賽無法接受這一殘酷的現實,從此一病不起。

1955年1月16日,他撇下愛妻孫婉和女兒戴成功,在澳門美副將大馬路戴功光宅中病逝,從此,孫婉母女相依為命,晚年生活十分艱難,由於全家人的生活陷入窘境,戴成功不得已變賣了父親留下的戴公館房產,一家人搬去了澳門士多紐拜斯大馬路51號兩層小住宅居住。

1964年,她們還在澳門清平直街開了一間古董店為生,起名為「成記古董店」,並請人代理,處理了父親留下的一批古董,這樣她們手上才有了一點錢,勉強維持住了生活,戴成功還給舅父廖承志寫信,希望他能給自己一點錢補貼生活。

後來,新華社澳門分社出資接濟了孫婉和家人,1968年,蔣介石專門讓人到澳門,邀請孫婉移居臺灣安度晚年,孫婉推脫自己年老有病,婉言謝絕了邀請,並回信表達了謝意,蔣介石無可奈何,只好改為就地「贈金建屋」,但所謂的「贈金建屋」,不過是一場空話。

孫婉與戴恩賽的一子一女

1963年,孫婉收了一個叫做司徒倩的乾女兒,也就是這個乾女兒,才得以讓孫婉同前夫的女兒王蕙相認。

時間很快就到了1969年,司徒倩這個乾女兒發揮了作用,她接到了從臺灣寄來的信件,此信是王蕙從臺灣寄過來的,是與母親聯繫見面的信件,但是女兒戴成功卻不願意讓母親和同母異父的姐姐相認,她生怕外界知道這件事,到時候會對自己和父親產生極大的難堪,為此,她糾結了很長一段時間。

司徒倩倒是很開明,她極力勸誡:「這事不能隱瞞乾媽,她為了一雙女兒盼望了幾十年,而王蕙千山萬水,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媽媽,如果你是她,你又如何呢?」戴成功無言以對,卻不肯給王蕙回信,司徒倩便替她代筆。

同年冬天,司徒倩接到了王蕙要來香港的消息,回憶起孫婉和王蕙見面的情景,司徒倩只覺得歷歷在目,戴成功也知道母親不能情緒激動,便在旁邊陪伴扶著孫婉。

王蕙與母親見面後,每夜都和母親睡在一起,訴說分離後的哭訴和孤獨,一段時間後,王蕙想去澳門看看母親的住所,但是戴成功出於多方面的考慮,卻不願意讓王家兄妹去澳門,她始終覺得王家兄妹有古怪,雖然是同母異父,戴成功仍舊不喜他們。

有一天,王蕙早早起床約戴成功去剪頭髮,不料戴成功很不開心,發了好大一通脾氣,王蕙不知所措也有些惱怒,只得去向司徒倩哭訴自己的不滿,一個月後,王蕙返回臺灣,母女二人再次上演了悲痛一幕。

回到臺灣不久,王蕙就把自己和母親見面一事告訴了弟弟王弘之,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王弘之一直未見到日夜思念的母親,這也成了他一輩子的遺憾。

1971年,孫婉最後一次返回澳門過年,這也成了她人生中最後一個身體健康的新年。

除夕那天,司徒倩正在廚房準備過年的飯菜,孫婉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中途起身去廁所時,孫婉不慎跌倒在地板上,當時戴成功和司徒倩都以為沒事,沒想到孫婉的坐骨神經痛了一夜,次日一早又是大年初一,全家人迎接親戚忙得團團轉,大家都沒有顧忌孫婉。

到了大年初四,孫婉的病情加重,全家才重視起來,把孫婉送去了醫院,醫院建議他們把孫婉送去鏡湖醫院,但是倔強的孫婉死活不肯住院,戴成功也不肯同意,於是司徒倩馬上給澳門華人領袖何賢打電話,何賢給北京廖承志打了電話。

宋慶齡也知曉了這件事,國務院領導十分重視作了指示,何賢轉告了中央領導的意見,要其家人馬上送孫婉入住鏡湖醫院,次日,鏡湖醫院的救護車開到了孫家大門口,司徒倩和戴成功陪伴孫婉入院治療,北京方面還派出了骨科名醫去澳門給孫婉治病。

在此後的餘生中,孫婉一直在骨痛中度過,由於身體上的病痛,導致她晚年十分受罪,女兒戴成功也日夜陪伴在母親身邊照料。

1979年的6月10日,孫婉在鏡湖醫院病逝,享年83歲,死後葬在澳門的「孝思永遠墓園」,後遷去香港薄扶林基督教墳場,與丈夫戴恩賽永遠的葬在了一起,北京方面也支付了孫婉住院八年期間的所有醫療費用。

1991年4月9日,孫婉的女兒戴成功因為糖尿病引起腎功能衰竭,不幸在澳門鏡湖醫院病逝,司徒倩作為當時唯一的親屬向各界表示致謝,戴成功的遺體火化之後,骨灰至今仍保存在司徒倩的澳門家中。

作為孫中山的女兒,孫婉的一生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而在她在世時的多年後看淡人生,同王伯秋原配李澄湘和解,這兩個苦命的女人都因為一個男人,而陷入了不幸的生活中,她們互相同情又互相體諒。

而王伯秋病逝時是56歲,他一生都未盡到父親的責任,這個男人害苦了兩個好女人,也害苦了自己的孩子,實在是讓人可恨又可氣。

相關焦點

  • 孫中山之女孫婉:18歲嫁31歲王伯秋,被拆散後拒見父親最後一面
    而當孫中山得知王伯秋已有妻室時,他坐不住了,"我的革命精神之一就是推翻一夫多妻制",可是女兒卻要給人作妾,這是絕對不行的,除非王伯秋離婚再娶。 受孫中山之託,黃興多次找到孫婉進行勸說,告訴她新革命的方向之一便是提升女權,使之不成為男權的附屬,身為國父之女,本當成為楷模,不能逆潮流而動啊。
  • 茜茜公主的悲劇:被阿蘭德龍拋棄,離婚2次,喪夫喪子43歲早逝
    但是,她卻沒有留給自己一絲信心與能量。與事業的順風順水完全不同的是,愛情中的羅密處處碰壁:被阿蘭德龍拋棄,離婚2次,甚至後來也是愛情讓她粉身碎骨喪夫喪子,43歲早逝。茜茜公主並沒有將自己的好運氣留給這個女孩。
  • 孫尚香年輕貌美,為何劉備離棄她,選擇迎娶一個喪夫之婦?
    孫尚香是孫權的親妹妹,不僅年輕貌美而且身份尊貴,但是她嫁給劉備之後,兩個人感情一直不算融洽,甚至很少同房,而且劉備對這位皇親貴族沒有一點興趣,最後反而迎娶了一個喪夫之婦吳氏,這對於孫尚香來說無疑是一種羞辱,但是劉備卻一直說自己娶孫尚香是上當了。
  • 她11歲被逼嫁給舅舅,18歲喪夫又喪子,死後卻被發現仍是處子之身
    引言唐代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曾做過一首《後宮詞》,他在其中對那些生於帝王之家的女性深感同情:「可憐紅顏總薄命,最是無情帝王家。」倘若西漢的孝惠皇后張嫣當時還在世,一定對這句詩感觸頗深。▲漢惠帝劉盈劇照為了繼續將劉盈控制在自己手中,呂太后便生出了為他找個皇后的想法,而這個人就是她自己的親外孫女,年僅11歲的劉盈的親姐姐,魯元公主之女張嫣
  • 她是茜茜公主扮演者,被初戀拋棄喪夫喪子,43歲離世紅顏薄命
    她是茜茜公主扮演者,被初戀拋棄喪夫喪子,43歲離世紅顏薄命茜茜公主系列電影,想必是很多讀者的童年回憶。雖然被歷史學家痛批不尊重歷史,但上映後依舊風靡全球,直到今天熱度依舊不減分毫。羅密·施耐德是茜茜公主扮演者,被初戀拋棄喪夫喪子,43歲離世紅顏薄命。
  • 餘秀華把唐詩名篇,解析成大詩人勾搭有夫之婦,為何有讀者叫好?
    近期,筆者已經給大家分享了不少餘秀華的詩作,但很多朋友覺得這些作品其實無法代表餘秀華的「前衛」觀念,她對古典詩歌的另類題解才是她最與眾不同之處。所以本期,我們就來說一說餘秀華對千古名作《節婦吟》的解析。先來看原詩:《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裡。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 古言甜文《外室》:女主她搶了長公主的夫君,從外室抬為正室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古言小說,啟夫微安的《外室》,女主她搶了長公主的夫君,從外室抬為正室,不是特別燒腦的文,妥妥的甜文加寵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周斯年和長公主,一個襄王有夢,一個神女無心,周圍的人都感嘆可惜了。婚後三年,長公主為給定國公長公子守貞從不準周斯年近身,周斯年顏面掃地,愛慕之心逐漸消失。心灰意冷的周斯年遂置辦一外室,長公主大鬧周府,卻無可奈何。
  • 鄭恩彩再次陷入不倫關係糾紛:不知道是有婦之夫
    鄭恩彩的親信表示:「不知道是有婦之夫」。17日,媒體得到了過去鄭恩彩與鄭俊日曾有過外遇的證詞。鄭恩彩身邊的人說:「當時兩人確實交往過,但是鄭恩彩也是受害者,不知道他是有婦之夫。」詳細的內幕是這樣的。之前,鄭俊日的歌迷們把經常來他演唱會現場的鄭恩彩當成女朋友。只是不出戀愛傳聞而已,已經是既定事實了。
  • 誤入娛樂圈,金庸賜名,與李小龍傳緋聞,愛上有婦之夫的苗可秀
    於是就更加懷念那些讓人一見就鍾情的女明星。苗可秀就是一個能讓人一見鍾情,看一眼就能記在腦海裡的女明星。苗可秀出生於1952的香港,在家中排行第三。苗可秀的爸爸是一名飛機工程師,因此家境優渥。而苗可秀作為家裡唯一的一個女兒,她的父母對她是極盡寵愛。
  • 一不留神愛上了一個有婦之夫,心裡無限的委屈和不甘心,怎麼辦?
    作為一個涉世不深的姑娘,沒有戀愛經驗,輕易地愛上了一個有婦之夫,等明白了自己與所愛之人,不可能在一起,愛情並不會有什麼結果,想從戀愛中退出來的時候,可是已經晚了。我想,弄清楚了事情的真偽,懂得了事情的先後次序之後,就要儘早從本不該屬於自己的那份愛情中退出來,越早越好,不要對那個有婦之夫再心存幻想。首先要進行一下換位思考,有婦之夫是有家庭的,他的老婆內心一定會經受痛苦的折磨,如果他們有子女,子女也會受到極大的傷害。
  • 俗語「痴人畏婦,賢女敬夫」,啥意思?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小編也來跟大家聊聊,一個有關夫妻關係的俗語:"痴人畏婦,賢女敬夫"。這句話,出自明朝孩童啟蒙寶典《增廣賢文》。可能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但大多數人對這句話的理解都有些誤差,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痴人畏婦,賢女敬夫",這句俗語的意思,夫妻之間互敬互愛、相互尊重,才是家庭和睦的根本。不管是畏婦畏夫都是不對的。聽完小編的解釋,是不是已經了解到這句俗語的真正意思了,對這句俗語大多人的理解是錯的,而理解錯的原因,就是把簡單的意思複雜化的去理解了。"
  • 民國四大家族孔家,長子迷戀有婦之夫,最終無子送終
    前言民國四大家族隻手遮天,孔家便是其中之一,無人敢惹,而孔家對於孩子過於寵愛,萬事應允,使孔祥熙長子孔令侃養成紈絝性子,最後不聽家族勸告,與有婦之夫結婚,一生無子。一、孔令侃孔令侃孔祥熙長子,排行老二,生於四大家族孔家,可以稱為含著金湯匙出生,而在其成長路上,孔家更為其保駕護航,寵愛異常,年幼求學時便不受學校制度限制,老師校長無人敢管,因一句學校飯難吃,家中就為他專門配車送飯,更將宿舍重置成高級酒店模樣。成年後,其父更專門成立中央信信託局,扶持傀儡局長,孔令侃掌管信託局上下事務。
  • 孫中山後人今何在?4個子女繼承衣缽,各自結局又如何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這是孫中山在1925年2月14日留下最後的遺志,享年58歲的孫中山先生, 除了豐功偉績,又有怎樣的情感世界,他留下的4個子女的後來又有怎樣的命運與結局?
  • 劉曉慶稱「劇組夫妻」很正常,與有婦之夫短暫相戀,娛樂圈太亂!
    12月9號,有網友扒出劉曉慶自傳中關於劇組某些現象的看法。劉曉慶稱在劇組裡演員乾柴烈火,一拍即合成為"劇組夫妻"的現象很正常,是司空見慣。(圖片來源於網絡)劉曉慶自曝出曾和有婦之夫短暫談戀愛,這位有婦之夫就是導演陳國軍,劉曉慶和陳國軍因拍攝《心靈深處》相識,在劇組拍戲時兩人難忍寂寞,成為了"劇組夫妻"。為了和劉曉慶在一起,陳國軍冒著罵名決然和妻子離婚,兩人也如願結婚了。
  • 愛上有婦之夫怎麼辦?很有可能你沒分清愛和仰慕
    大多數有良知的人不會也不敢愛上有婦之夫,即便控制不住的愛上了,也會這種行為感到滿滿的罪惡感。但還是有一些人明知道不對,又按捺不住那顆躁動心得心,甚至會一本正經地對自己說:只要他願意跟我在一起,我就能接受他的過去,他已婚的現實以及他的孩子。
  • 抖音28歲全職網紅奶爸離婚了:該給全職主夫(婦)發工資了
    出門買菜1個小時;洗衣、拖地、做家務2個小時;做飯2個小時,一天吃飯用掉1小時;衝奶粉,餵寶寶,哄睡一次40分鐘,一天最起碼10次;給寶寶換尿布、洗尿布,一次20分鐘,一天最起碼8次;寶寶哭鬧哄寶寶,一天得2個小時,帶寶寶出去放風也得2個小時;給寶寶洗澡、做排氣操又得1個小時……這樣算下來
  • 農村俗語「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啥意思?老祖宗的婚姻之道
    今天小編在這裡為您分享的是農村俗語「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啥意思?老祖宗的婚姻之道。對於婚姻之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現代人男女平等、思想開放對於拿結婚證仿佛是吃飯喝水一樣簡單。那麼在古人的見解下,他們是如何對待婚姻的呢?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又是什麼意思呢?在古人的理解中,生妻和六郎又分別是什麼意思呢?「男不娶生妻」中的「生妻」是指古代中二次嫁人的女郎們。」
  • 她嫁了三次,才明白婚姻中隱藏的最大真相:真正的愛情與身份無關
    她一生一共經歷了三次不同的婚姻,而在歷經了與眾不同的婚姻生活之後,她最後竟然以金枝玉葉之軀,選擇為馬夫出身的衛青守寡,死後並與他合葬。那麼,歷史上的平陽公主在這三段婚姻裡,分別經歷了些什麼?為什麼她最後會做出上文中的選擇呢?
  • 林青霞的「風花雪月」,深愛23年,終究還是嫁做商人婦
    在感情世界裡,林青霞卻是坎坷的,歷經三段戀情,最好的年紀與秦漢分分合合,最終卻無疾而終,直到40歲才嫁做商人婦。和富商邢李源結婚後也生有三個女兒,本以為林青霞嫁入豪門後可以過個幸福美滿的生活,且不知前兩年又爆出林青霞「離婚」的消息,瞬時讓人感慨!
  • 執迷不悟吳綺莉:力排眾議生下私生女,一生未婚只因愛上有婦之夫
    執迷不悟吳綺莉:力排眾議生下私生女,只因愛上有婦之夫回望90年代美女層出不窮的香港娛樂圈,很多港圈美女都是通過港姐選舉出道,開啟了人生的新階段。回看港姐選舉,大家很容易忽略掉一個人:吳綺莉。她是第六屆亞洲小姐的冠軍,在她奪冠的那一刻,笑的是那麼的顧盼生姿,青春靚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