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末,入室盜竊、社區詐騙、住宅火災等安防問題給社區小區居民帶來不小困擾,不僅造成財物損失,也給居民身心安全造成挑戰。相關案件警鐘長鳴,社區居民需要從哪些方面增強防護意識,在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需要「補」哪些「功課」?為迎接平安祥和新年,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將在《社區周刊》欄目推出「關注年底小區安防問題系列報導」。
每當年終歲尾,小偷也會想方設法給自己弄點「年終獎」。近期,海口部分小區發生盜竊事件,導致住戶不同程度損失物品、現金等,敲響了小區安防工作的警鐘。
楓丹白露小區要刷卡進出。
有的入室盜竊案沒有明顯的撬門破窗痕跡,有的業主電動車在保安眼皮底下被偷走,還有的盜竊案件導致業主遭受較大損失。
年底小區失竊案數量有所上升存在什麼共同原因?又該如何強化防盜工作呢?來,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案例
海口江軍苑小區
門鎖均無被撬痕跡
3萬多元首飾現金被盜
11月27日,海口江軍苑小區業主楊女士家遭入室盜竊,事發時她正在外面逛街,從出門到回家不到5個小時,家中存放的黃金首飾和部分現金被盜,這次盜竊導致楊女士損失了3萬多元。奇怪的是,楊女士發現家裡的門窗都完好無損,也沒有被撬動的痕跡,小偷是怎們進來的令她百思不得其解。
有住戶表示,從今年5月份開始,該小區接連有數戶業主遭遇入室盜竊。今年9月底,另一棟16樓的業主趙女士家被盜一塊價值2萬元左右的手錶。據被盜業主反映,案發時家裡的門窗均沒有被撬過的痕跡。
華星大廈小區地下室沒有設置欄杆。
海口華星大廈小區
業主電動車
保安「眼皮底下」被盜走
「11月24日將電動車停放在小區地下室,27日回來發現車不見了。查看監控發現,有人凌晨把車偷走了。」近日,海甸島華星大廈小區的一位業主投訴稱,物業安保不到位。
記者12月8日來到該小區看到,小區把電動車停車充電區域設在地下室,當天11點左右,地下室停車區域本該有保安值守的崗位卻空著,保安崗上的監控不太清晰。
「我們和街道的人員查看監控發現,11月25日午夜12點多的時候有人把電動車偷走了。」小區物業負責人鄭女士稱,小區地下室實際24小時有人值班,當時就有保安在,至於為何沒有發現,她只是強調每月收取電動車充電和管理費45元/輛,物業有責任,會給失主一定賠償。
海口耀江花園小區
遭入室盜竊
業主損失10萬餘元
10月24日,家住海口耀江花園小區的一位業主投訴稱,自己家遭到入室盜竊,共計損失了10萬餘元,事發後她趕緊報警。
「我們小區很大,儘管監控等設備比較完備,安保人員也不少,但無法保證完全沒有漏洞。」小區物業安保負責人告訴記者,被偷的業主稱損失的主要是貴金屬等物品,物業會根據警方調查斷案情況與業主商討賠償事宜,物業已經配合警方提供了事發當天的視頻錄像,但從監控上暫時沒有發現可疑的線索和人員。記者從海口金宇派出所了解到,目前案件在偵辦中,具體案情不便透露。
海口華發大廈
三個月被賊光顧兩次
住戶被嚇到搬家
7月和10月,連遭兩次入室盜竊,一臺價值4000多元的電腦和2000元現金被盜。現金被盜時,閆女士正在離桌子不到1米的床上休息,小偷就在她眼皮子底下作案。每每回憶起這些細節,閆女士是又氣又怕,無奈決定搬離海口華發大廈。
7月26日,閆女士遭遇了第一次入室盜竊。「剛買的電腦,還沒捂熱就被偷了。」原本以為這次的入室盜竊只是一次偶然,沒想到,10月27日,小偷更囂張了。
凌晨4點半,閆女士在睡夢中聽見有響動,發現一個黑影在室友的屋外晃動,似乎在撬門。當閆女士和室友反應過來時,小偷迅速奪門而逃。因為擔心小偷持有兇器,兩人沒敢再往外追。這一次,閆女士丟了2000元現金,而裝現金的包就放在床對面的桌子上,距離不到一米。
「人員隨意出入,樓道、電梯都沒有監控,防不住小偷,更抓不到小偷。」說起大樓的物業,閆女士氣不打一處來。
12月9日12時許,記者來到華發大廈走訪,門口的保安座位上空無一人,記者可以自由出入大廈。進入電梯,果然如閆女士所言,沒有監控,樓道內同樣沒有監控。
「我們一直沒有監控,住進來的時候就跟他們說了。樓層多,層高低,就算裝了監控,也很容易被破壞。」小區物業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對於業主財物頻繁被盜的情況,這位工作人員表示,貴重物品不要放在家中,被盜了以後,及時報警處理,他們也沒有很好的方法。
原因
人防物防皆有缺漏
自我防範意識不夠強
記者走訪發現,這些小區失竊案的發生都存在一些共同原因:小區安保人員防範不足、監控和門禁等物防技防設施不到位或損壞不及時修補,住戶的安防意識不夠強。
「當時是我值班,盜賊可能趁我打盹或者不留意時,把車推走了。」華星大廈保安告訴記者,他此前建議物業在小區地下室出入口安裝門杆或者阻攔設施,但物業一直沒裝。
記者走訪發現,不少小區門禁形同虛設,門崗保安「開小差」、打瞌睡、對陌生人員進出不做登記也不查問的現象比較普遍。
記者在海口濱江花園小區發現,保安在上班時間和他人下棋,人員可以隨意出入小區,不少監控攝像頭處於損壞狀態,大多是已經壞了幾個月了。在海口水濱花園二期,人員可隨意進出不被詢問,好幾個攝像頭沒有顯示畫面。
此外,住戶本身缺乏安全防範意識。有的業主在小區內停放電動車,儘管物業明確張貼請鎖車但遭到無視。
建議
監控和巡查不可少
門鎖和貓眼要「升級」
龍華區金貿派出所民警林冠表示,臨近年底盜竊事件相對會多一些,基層公安派出所每周都會針對轄區發生的盜竊案件情況進行匯總梳理、調查。
「目前我們發現社區、小區電動車被偷,居民家遭到入室盜竊的情況相對較多,盜賊的作案手法多種多樣,有的利用居民家普通貓眼的漏洞入室偷盜,有的則是趁著居民未反鎖房門入室盜竊,還有的則用工具強行破窗入室。」林冠表示,針對這些情況,建議居民提升安防意識,一方面要及時換裝C級甚至更好的房門鎖芯,出門時記得關閉門窗反鎖家門。此外,要充分運用新科技做足物防、技防。比如在門上安裝智能電子貓眼,取代容易被砸破成洞的傳統貓眼,電子貓眼有自動感應,當有人在門口逗留時間稍長,電子貓眼感應到後就自動啟動錄像拍攝功能,還會亮起警示燈警告逗留人員,給竊賊心理壓力放棄偷盜。有的住戶出門常會忘記反鎖門,可以考慮安裝可靠的指紋鎖或者智能鎖,關上門人員離開後會自動反鎖。
林冠還建議,小區物業應該主動加強監控管理,對陌生人員進出多留意多詢問、做登記。有條件的小區可以在公共樓道安裝高清視頻監控,一旦發現可疑跡象就安排人員趕去排查,做到防患於未然。(王康景 鍾圓圓 孟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