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鳳新墨」青海省第三屆書壇新秀20人展評審工作圓滿完成

2021-02-08 青海書協

  一、評審的嚴肅公正性

  省書協召開評審預備會並強調:「雛鳳新墨」是青海書協人才培養計劃主要工作之一,已進行到第三屆,評委選擇慎之又慎,希望大家憑藉豐富的創作經驗,站在青海書法長遠發展的高度,遵循藝術規律,堅持傳統、鼓勵創新,兼顧不同書體,陽光評審、學術評審,通過作品發現和培養人才。

  按照徵稿啟事規定並經過評審委員、檢審委員表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或者準會員的作者不再參評。

  參評作者的兩件作品被逐一編號,並用號碼牌遮擋作者姓名,評委面對的是作品而不是作者,一切以作品的藝術質量為準,最大限度避免了人情因素對評審結果的影響。

  初評階段,評委逐一審視所有作品,達成基本共識;複評階段淘汰制舉手表決,7名評委,3留4下,保留26件作品;終評再淘汰6件,每位評委打10張反對票,要求評委獨立判斷,獨立投票,檢審委員嚴格監督,不允許評委相互商量,投票結束後工作人員收回每位評委打票記錄,現場計票並當場宣讀:6票3人,5票3人去除,其餘保留,剛好20件。評委當場籤字確認。

  如此嚴謹的評審程序,可見省書協對每一幅作品的尊重,評委評審作品的同時,作品也在考驗評委。

  二、青海80後書法創作群體的現狀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青海省書法家協會藉助青海美術館有利陣地,舉辦各種群體、書體展,謀劃多種書法培訓,邀請全國書法名家舉辦公益書法講座,通過書法公益大講堂擴大書法普及面,在多種多樣系列活動的有力推動之下,教育培訓成效初顯。分析思考三屆「新人展」,有如下幾個特徵值得我們關注:

  1、創作者區域分布不斷變化,輻射面逐步擴大。首屆雛鳳新墨20人展,入展20名年輕作者全部來此西寧地區;二屆展時,首屆展中的8人被更替,入展作者區域分布為西寧16名、海西2名、海東市1名、果洛州1名,打破了首屆展西寧作者的壟斷局面;三屆展中,二屆展中的7名作者被更替,作者區域分布變化為西寧市15名、海西州2名、果洛州1名、海北州1名、黃南州1名。輻射面的擴大,是青海書法發展的有力佐證。

  2、書體多樣包容、均衡發展。參評作品取法多元,楷、隸、行、草、篆(包括篆刻)皆有入選作品;楷書以唐楷、魏碑為主;隸書多取法兩漢,以禮器和張遷居多;行書面較廣,其中二王、顏真卿、宋四家為多,明清立軸作品以亦有呈現;草書多小草,以《書譜》為主,大草有懷素、王鐸;大篆以秦篆為主,小篆多唐篆、清篆;篆刻工穩、寫意皆有。總之,從前兩屆書體臨創的不均衡到今天的多元變化,進步很大、形勢喜人。

  3、臨創的界限和局限。任何藝術都有其傳統,書法的傳統植根於中華文化的血脈,源遠流長,它的繁榮和文字的發展緊密相連,一段文字史就是一段書法史,學習書法是對特定歷史的再認識和再解讀,因而書法是文化的最好載體,而書法臨帖是書法學習的不二法門,通過筆端的揮運體會先賢的內心波瀾和審美追求,這種體悟又是我們創作的源泉,因此徵稿中臨帖部分顯得十分重要。讓每位投稿作者提交兩件作品,一件臨帖一件創作,就是旨在全方位了解作者整體水平,一來強調臨帖的重要性,二來通過創作檢驗作者的再表達能力。縱觀所有作品,(1)臨帖作品多數作者還處在實臨階段,謹小慎微,生怕寫出局,沒得「像」。至於打破格局,通過改造,展現時代審美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為數不多。甚至有的作者還處在抄帖階段,對經典作品缺乏深入解讀。這種局面和上兩屆作品差距不大。(2)由於臨摹的現狀,導致創作作品局限在模擬階段,好多作品清麗有餘而質樸不足,「小我」的表達與時代審美需求形成強烈的落差。

相關焦點

  • 新鄉書法雙年展評審工作結束
    新鄉市書法家協會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願服務項目(一)——「大河墨舞」首屆新鄉書法雙年展評審工作結束(附評審結果)「弘揚黃河文化,傳承黃河文明」,2020年12月3日,由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指導,中共新鄉市委宣傳部
  • 首屆紹興書法雙年展暨書法青藤獎評審工作結束(附獲獎名單)
    2020年11月30日,由紹興市文聯、紹興市書法家協會主辦的首屆紹興書法雙年展暨書法「青藤獎」評審工作在紹職院舉行。浙江省書協副主席、紹興市書協主席沈偉,紹興市文聯副主席、市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陳建明,紹興市書協副主席章鈺、傅琳琳、王志剛、錢小良、範建華、洪忠良、沈一萍參加了此次評審工作。作為本次評審監委會主任、市文聯副主席葉樹明和監委會成員、市文聯組聯處副處長董冬全程參與現場評審工作。
  • 動境2020「中國體育彩票」體育新空間全球設計大賽評審工作圓滿完成
    動境2020「中國體育彩票」體育新空間全球設計大賽評審工作圓滿完成12月9日,備受全球華人關注的 「動境2020『中國體育彩票』體育新空間全球設計大賽」評獎評審工作在南京奧體中心開展。評審組通過整整一天的認真、公正、激烈地評選,圓滿完成了最終的評審工作。
  • 閩都大家|「八閩書壇泰鬥」陳奮武:胸凝正氣,翰墨飄香
    龜雖壽「那是新中國書法界的第一次盛會,你能想到的名家和一批中青年書壇新秀濟濟一堂,同臺展出作品。」從全省的組織工作,到寫信封、寄信都是我一個人幹。」陳奮武說。身居福建省書法家協會主席一職,陳奮武一邊策劃、動員、組織全省的書法活動,一邊在書法的研究和創作上筆耕不輟,將繪畫的造型導入書法,由此走出一條獨特的書寫之路。而提到他的學書經歷,他坦言,父親的兩副對聯帶來的教誨,對他影響至深。
  • 上海書壇後繼有人,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
    圖說: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本次大展共收到作品1441件(書法1296件、篆刻117件、刻字28件),經過初評、複評、終評三輪評審及現場決賽,評選出入展作品共187件,其中優秀獎作品9件(書法7件、篆刻2件)、提名獎作品10件(書法7件、篆刻2件、刻字1件)、入展作品168件。
  • 青海省質量獎評審表彰委員會全體會議票決產生第四屆青海省質量獎...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8月12日,青海省質量獎評審表彰委員會召開全體會議,聽取第四屆青海省質量獎評審工作情況匯報,23個成員單位審議並表決確定了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青海有限公司等6家第四屆青海省質量獎擬獲獎組織名單。副省長、省質量獎評審表彰委員會主任劉濤出席會議並講話。
  • 「中國書法·年展」當代書壇知名老書法家作品邀請展暨第十一屆...
    「中國書法·年展」當代書壇知名老書法家作品邀請展暨第十一屆黃河明珠·烏海書法藝術節開幕 蘇士澍冀曉青史萬鈞李有來致辭 唐毅主持 韓國武王文杰等出席 9月23日上午,「中國書法·年展」當代書壇知名老書法家作品邀請展暨第十一屆黃河明珠·烏海書法藝術節在當代中國書法藝術館開幕
  • 新人新作湧現,上海書壇後繼有人--上觀
    為營造風清氣正的評審風氣,本屆大展採用了更為嚴格規範的評審程序。主辦方邀請了來自長三角地區的專家參與評審,並設立監審委員會,邀請媒體參與監督,評審中將作者姓名覆蓋,進行匿名評審,所有評委、監委籤署承諾書,嚴守評審紀律,確保評審工作的公平公正。同時,書法、篆刻、刻字三個類別分別由相應領域的專家分類評審,更加突顯評審中的專業引領。此外,除了三輪評審之外,還設置了獲獎候選人現場決賽和非上海書協會員現場測試等環節,全面考驗作者的現場書寫和篆刻水平。
  • 2020年交通工程系列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工作圓滿結束
    2020年12月9日下午,丹東市交通工程系列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工作圓滿結束。此次評審工作是根據丹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20年度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工作相關要求,由市交通運輸局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統一組織實施。
  • 千華墨韻金石鋼城「鋼都杯」全國書法大賽 終評圓滿結束
    千華墨韻金石鋼城「鋼都杯」全國書法大賽終評圓滿結束   2020年10月19日,由遼寧省鞍山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
  • 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評審側記
    ,我就大展評審工作基本原則談幾點意見,並作簡要說明。是中國書壇對原來「堅持傳統,鼓勵創新,多種風格」十二字方針的完善,比較全面。既是評審的方針,更是創作的導向與遵循。經過多年的評審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不少專家學者提出,四句話中「植根傳統,藝文兼備」兩句落實得好,而「鼓勵創新,多樣包容」落實得不夠好。致使一些有創新意識,有性情表達,有個性的作品落選,傷害了一批有藝術才情者的情感和熱情,也與當代書法創作的主旨、任務有相背之處。
  • 「中國書法·年展」全國楷書作品展評審結束
    近日,從中國書法家協會獲悉,由中國書法出版傳媒公司、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新安縣人民政府、千唐志齋博物館等聯合舉辦的「2019『中國書法·年展』全國楷書作品展」評審工作在洛陽市新安縣圓滿結束。本次展覽共收到河南、山東、江蘇、廣東等地來稿12305件,經過評委會嚴格評審,共有301件作品入展。新安秦時置縣,取名「新安縣」,蘊含「新治安寧」的意思。新安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河洛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古都洛陽的京畿之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漢函谷關、道教聖地—爛柯山、全國唯一的唐代墓志銘博物館——千唐志齋等。
  • 【墨寫新詩】李永超新詩書法展
    抄詩抄文,真是拿起毛筆坐在課堂邊聽課邊做筆記的感覺,真的又回到了學生年代,讓人享受這種美感。【墨寫新詩】網絡展專輯【墨寫新詩】胡適新詩書法展【墨寫新詩】弘一法師新詩書法展【墨寫新詩】于右任新詩書法展【墨寫新詩】豐子愷新詩書法展
  • 甘肅省第五屆「張芝獎」書法大展評審揭曉,天水人厲害……
    評審現場1根據作品數量和評委的專長,設置了初評評委、監委組成,初評分5個小組進行,每個組實行組長負責制,設立組長1人、組員3人,監審委員1人,志願者5名。最後,由工作人員和監委會全體成員對評委的投票進行統計。最終,選出入展作品233件。最後, 21名評委從入展作品中每人選出2件符合評獎條件的候選作品,進入獲獎提名。在獲獎作品投票期間,監委會立即啟動監審程序,「此時無聲勝有聲」,每個評委都是在無聲狀態中嚴肅地完成神聖的投票工作。共評出一等獎3件,二等獎6件,三等獎11件,經全體評委現場確認籤字生效。
  • 2016「金點新秀設計獎」得獎名單出爐 學生作品備受評審驚豔
    「金點新秀設計獎」由「新一代設計獎」升級轉型,是臺灣「新一代設計展」中唯一的官方獎項,對學子來說極具指標性。而「新一代設計展」則是全球規模最大丶歷史最悠久的學生主題設計展,自1982年舉辦以來,至今已有34年的歷史。
  • 青海省首屆泰拳錦標賽圓滿結束
    其中,青少年參賽人數佔總人數80%,年齡最小的僅為7歲的20公斤級選手。青海省泰拳運動協會總教練韓斌總結:「比賽中,參賽選手們發揚了拼搏向上的體育精神,賽出了成績,賽出水平,將一場場精彩的泰拳對決獻給了在場所有觀眾。」
  • 甘肅省第六屆「張芝獎」書法大展理論評審結束(獲獎、入選名單公示)
    2020年12月24日,由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聯主辦,甘肅省書協承辦的「甘肅省第六屆『張芝獎』書法大展」理論評審工作在甘肅省文聯四樓會議室圓滿結束。
  • 全國第五屆正體書法作品展覽入展名單公示 天水籍書法家頡江泊作品...
    新天水訊【天水日報記者洪波】全國第五屆正體書法作品展覽評審工作,日前在山東省青島市圓滿結束,據公示名單,天水籍書法家頡江泊作品入展。在漢字發展演變中,篆、隸、楷三種書體通常稱之為正體。正體書法歷經漫長的傳承與積澱,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審美傳統,成為中國書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全省競技體育項目運動隊冬訓工作圓滿完成
    2019年11月,全省競技體育項目運動隊冬訓任務啟動以來,堅持「三從一大」訓練方針,以強體能、抓技術、補短板為重點,精心組織,強化保障,為期5個月的冬訓任務圓滿完成,達到了強化體能、夯實儲備、改進技術、對接比賽的訓練預期,為備戰東京奧運會、十四冬、十四運夯實了基礎。  周密部署重成效。
  • 文聯:第六屆常州市80後書壇精英展舉辦
    12月4日,由省書協、市文聯、市書協主辦,常州印社、市書協刻字分會、常州篆刻藝術館、常州現代書刻藝術館、劉海粟美術館承辦的「翰墨新韻」第六屆常州市80後書壇精英展在劉海粟美術館開幕。 近年來,常州市書法家協會積極探索、主動作為,制定了《常州市青年書法人才培養規劃》,設立了「常州市青年書法人才培養獎勵基金」,連續年舉辦了六屆「翰墨新韻——常州市80後書壇精英作品展」,展出52名青年書家的500多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