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年味

2021-02-17 鄂爾多斯日報

過年,是一種記憶,是祖輩流傳下來的遙遠印記。是兒時的一種期盼,一份甜蜜,一樣幸福。如今,早已過了盼年的年齡,每逢過年,卻有一種懷念不知不覺地在心頭滋長。懷念兒時的年,懷念山村的年味。

我的家鄉山炭溝(原杭錦旗塔拉溝鄉),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有山有溝,現在還有了炭(煤)。這裡是黃土高原與庫布其沙漠的匯集地帶,溝壑縱橫,梁峁密布,乾旱少雨,土地貧瘠,地廣人稀。每到臘月,殺豬臥羊忙完後,村裡到處洋溢著年的味道。臘八是過年這次集結的衝鋒號,所謂「吃了臘八飯,趕快把年辦」。家家戶戶開始準備過年的吃食,各種營生也多了起來。碾米、壓面、壓粉條、生豆芽、擀豆面、做豆腐、炒炒米、做黃酒、起(發酵)米窩窩。買年貨、剪窗花、寫對子。母親白天忙完營生,晚上還要為我們弟兄幾個趕製新衣服,拆洗全家被褥。忙完這些後,再帶著我和弟弟去卜什太廟(原東勝市巴音敖包鄉)供銷社買年貨。燉肉用的大料、乾薑、花椒,寫對子用的大紅紙,刷家用的粉土子(刷牆粉),糊窗用的白麻紙,壓粉條用的白礬,煤油、醋、醬、黑糖(紅糖)、鞭炮、衛生香、蠟燭。因路程遠且需步行去,頭一天黑夜要拉出購買清單,生怕拉下。

農村人過年的渴望似乎比其他的更熾烈。一年的辛勞似乎都是為了過年而準備的,無論平日裡多麼艱難,有多少不順心的事,從臘月二十三開始,一切都進入歡樂的程序。臘月二十三,是中國傳統文化民間泥爐子祭灶、掃家的日子,祈請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人們表達著對和諧美滿的追求。這天,一般同時要掃家。掃家是一年裡規模最大、最隆重的衛生大掃除,需要把屋裡所有的家具搬出去,從屋頂到房梁、牆面、窗戶,清掃乾淨。我舉著一把雞毛撣子,仔細清理著每一個角落,清理著舊年裡的每一粒塵埃。然後用粉土子(刷牆粉)把牆橫豎粉刷一遍,趕天黑再把東西搬進去。由於天氣寒冷掃家做不成飯,「三分飢餓七分寒」,這一天是比較難熬的。有時在火爐子下面的燙灰中燒幾個山藥蛋吃,權且充飢。

屋子打掃乾淨以後,母親便開始施展自己的手藝,窗戶糊上了麻紙。麻紙上要貼窗花,窗戶越大,窗花越多。窗花都是姥姥親手剪的。一般中間是「歡天喜地」、「歡度春節」的圖案,四周圍繞著用紅、綠、黃紙拼起來的方鬥,四角是紅綠相間的色紙,色彩鮮豔。太陽從新窗戶紙上照進來,窗明几淨 ,令人心曠神怡。

我最喜歡看母親蒸饅頭。蒸饅頭的時候,需要旺火,必須趕勁。這時冬日裡撿回來的柴禾派上了用場,烈焰熊熊,灶房裡縈迴著白氣,氤氳一團,顯得很神秘。饅頭快出鍋的時候,一股股麥香味飄來,沁人心脾。鍋蓋一揭開,冒著白氣的饅頭白靈靈的,讓人看得直流口水,母親在上面點了紅點後,分給我們弟兄三個每人一個。熱饅頭燙的兩手倒換著跑出灶房,站到院子裡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過年真好,天天過年最好。

趁著蒸完饅頭後的熱炕頭,母親要起米窩窩、做黃酒。母親把壓好的糕面和玉蕎面攪在一起,然後放在燒的正火熱的土炕鍋頭髮酵。土炕上一大半的地方都被佔用了,炕上的老瓷盆堆起高高的堡壘,上面包著棉被。這個夜晚一家人是要受煎熬的,身下是滾燙的羊毛氈。我們像攤煎餅似的在炕上翻滾著,直到後半夜,炕的溫度下降了,才呼呼進入夢鄉。第二天,天還沒有亮,母親就已經起來了。她把蓋在老瓷盆上的被子掀開,發現裡面的麵糊溢了出來,這說明已經發酵好了。

攤畫兒也是一道絕不可少的美食。攤畫兒的時候用一塊紗布蘸上胡油,在畫兒鏊子上一抹,「嗞——」的一聲,冒起一股輕煙 ,米糊糊澆上去的時候「嘶啦啦」地響,泛起金黃的泡沫。用鏟子輕輕一鏟,然後從中間折合,靠鏊子的那邊金黃鬆軟,散發出一股濃濃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

特別鍾情的事是貼年畫,給過年帶來濃烈的喜慶氛圍。老屋粉刷一新的白牆上,貼上幾張鮮亮的年畫,過年的喜慶氣氛頓時溢滿整個屋子。年畫的內容主要有神話傳說、戲曲人物以及花鳥、慶豐收、胖娃娃等。品種繁多,趣味橫生。每每想起那些年畫,裡面的人物故事就靈動起來。其中一幅畫是《慶豐收》,至今記憶猶新。一位女司機開著嶄新的拖拉機,車上載著滿臉喜慶的人們,旁邊跑著一隻可愛的大黃狗。

我家的燈籠是祖傳下來的木製家什,過年時就從糧房頂棚上取下來,用寫對聯剩下的紅紙貼上一圈,漂亮又嚴實。臘月二十九,我們弟兄幾個的心情最為激動,等著盼著的大年就要來到,那一夜,我們基本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大年三十,當第一縷晨光灑滿院子時,父親開始打掃院子。用一根很長的木桿做吊燈籠的燈杆,在頂端綁上一束沙蒿,樹立起來。這一天,一家人的臉上都掛著笑容,空氣中浮動著一股富貴的氣息。心情都格外舒暢,因為這樣的日子特別,也格外珍惜。

年夜飯是一年到頭最溫暖最柔情的儀式。下午父親就從凉房裡用笸籮端回豬、羊骨頭,細緻的用刀、斧剁成小塊,均勻地碼在大鍋裡,添上水,放上佐料,蓋上沉沉的木頭鍋蓋。

當太陽落山時,父親給牲口飲水添草,把院子裡的旺火點燃,把裝裱好的燈籠放進麻油燈盞,吊在高高的燈杆上。家中的火爐子加了炭,熬一壺紅磚茶。躺柜上點一柱衛生香,兩根蠟燭,屋子裡頓時亮堂起來。這時,父親在家中點放一個鞭炮,空氣裡散滿了幽微的火藥香,鞭炮的光、聲、味讓人的眼睛、耳朵、鼻子都能感覺到了,鞭炮的火藥味增添了年味。

當灶間大鍋裡骨頭的香味飄蕩整個屋子時,讓人聞了心裡全是對即將到來的年的熱烈期盼。臘月裡準備好的食材,整齊擺放於團圓夜的炕桌上。父親從柜子裡拿出瓶裝酒及幾盒香菸,這在那時一般人家是沒有的。父親是教師,自然有些門道。記憶裡,這頓最豐盛的家宴上素菜很少,各種平時見不上、吃不上的葷腥悉數登場。但最令人難忘的還是母親用胡油拌的豆芽菜,還有那香甜酥口的炸蝦片。那時的美味,實在是味蕾的絕美享受,是舌尖上的幸福,更是深植於心靈深處的味道和氣息。我們一家人圍坐笑談,開開心心、津津有味地品嘗起流香四溢的美味佳餚。我們家向來是不怎麼敬神、講迷信的,母親只在大年三十做一鍋糜米撈飯,叫「隔年撈飯」,表示糧食充足,來年更是大豐收。蒸一鍋葫蘆和番瓜,初一早上每人要吃一塊,「初一吃瓜,年年往起圪跋」。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午夜時分,全家都出來圍在旺火堆前,開始烤旺火。旺火燒得越高越旺,預示著來年的光景就越紅火。震耳欲聾的炮聲從四面八方響起,熱鬧的景象和氣氛是寒冷的夜晚也抑制不住的。你這才體會到老人們總是說「過年是給娃娃們過了」這句話的真諦。

爆竹一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正月初一,父親第一個起床。洗了手,上完香,然後點燃鞭炮。村子裡炮聲此起彼伏,響成一片。早飯是油茶炒米,母親將羊油放在鍋裡化開,倒入白面,攪拌後炒熟。再倒入熬好的磚茶,一鍋香噴噴的油茶就做成了。炕桌上擺放著炒米、糕圈、油炸炸,每人再喝一碗黃酒,暖暖的節日氣氛直滲到心底。

年味,是一種休憩,是一種祝福,是一種希望,也是一種信仰。

年味,像清晨的薄霧,又像傍晚的炊煙,輕輕嫋嫋,飄飄搖搖。既看不到,也觸不到。只在我們心頭輕輕一拂,只要細心體會,就能尋到年味的蹤跡。

家,是年味的發源地。有家,就會飄散出濃濃的年味。回家過年,回到父母身邊過年,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年味。

相關焦點

  • 追尋語文本味……
    追尋語文本味……——《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半推半就之下承擔了本次代表六年級組參與5D課堂展示的任務,從備課之初,我就在思考這堂課應呈現什麼?我在內心的定位是:第一,體現我的教學常態;第二,追尋語文教學應該有的本味。這兩個想法,從試課到最後的展示,貫穿整個過程之中。常態教學關注習慣培養本堂課的課前交流環節,由兩位語文課代表組織學生交流對魯迅先生的了解,其中一人做主持,一人進行加減分。
  • 【專題】「我在射陽過大年——2017一起尋年味」民俗文藝作品新春展播——追尋年味兒裡的四明
    追尋年味兒裡的四明我們的經濟飛速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但我們的年味卻越來越淡。
  • 品家鄉的年味,追尋家的味道——賞西溪實驗學子佳作
    過年了,天氣變暖了,陽光變亮了,湖水變綠了,熱鬧的聲音,也變輕了,唯一不變的,是——家鄉的年味。除夕那天,回家鄉的路上,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和煦的陽光溫柔地打在車窗上,窗外,幾棵小樹屹立在路邊,鳥兒藏在樹葉之間,哼起了歡快的小曲兒。遠處,縷縷炊煙緩緩飄來,幾個人圍坐在小桌旁,一邊微笑著敘家常,一邊吃著飯。回到家鄉,已是夕陽時分,耀眼的彩霞,襯著落日——一幅美麗的畫面。
  • 味——人間至味 家鄉年味
    ,這個字是美食更是鄉愁《說文解字》釋味,滋味也從口未聲從口表示口中的味道未字從木本意是枝葉茂盛成熟而有滋味舌頭嘗到的鼻子聞到的是「味」的本意酸、甜、苦、辣、鹹甘肅幅員遼闊、文化厚重不同的地理和氣候因素各地獨特的烹飪方法形成了花樣繁多、流彩飄香的特色美食這些特色美食也是歸鄉遊子必吃的一口「年味」糊鍋「糊鍋」開啟了酒泉人的一天純正的雞湯
  • 追尋記憶的旅程 《當不掉的記憶》臺前幕後
    追尋記憶的旅程 《當不掉的記憶》臺前幕後   世界上唯一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越發清晰的東西,只有記憶。關於記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但它卻是人類最彌足珍貴的東西。
  • 「年味」
    「年味」過年啦!過年啦!
  • 年 味
    時近歲末,街邊的樹上掛滿了紅燈籠,佳節隨著春姑娘調皮的腳步一天天的近了,年味越來越濃了,我忍不住想起父親,父親就是我小時的年味。小的時候,孩子們最盼望的就是過年。我跑去你家看看你跑來我家看看,小嘴塞滿吃的,小手裡拿著嬸娘嬸婆給的好吃的,小臉紅撲撲的笑著叫著鬧著,直把年味鬧得濃濃的。這樣的熱鬧,我是從沒有過,我的年味就是我的父親,父親就是我小時的年味。記憶中,父親寫著一手好看的毛筆字,每年春節前夕單位放假回來,父親都得先忙著給村裡的鄉親們寫春聯。
  • 7年,他們始終追尋著廣元城市生長腳步
    追尋廣元城市的發展腳步,無論是萬緣新區的日新月異,還是北二環的熱火朝天,亦或是下西的未來可期,房地產行業始終站在城市發展前沿,而那些深耕廣元的房地產企業,無疑是其中傑出的前瞻者。2013年,北二環板塊還是「無人問津」,邦泰以開拓者之姿 ,攜廣元首秀「邦泰·挪威森林」、「邦泰·康郡」率先落子北二環,打造出了廣元品質舒居標杆,事實證明,先後開發不到一年,便火速清盤。
  • 記憶中的年味是小時候的年味
    想想我也是奔三的人,對於過年這個中國年來說,沒有特別多的感觸,唯一的感觸就是,馬上要過年,又要老一歲,就希望時光慢慢的走,慢慢的,我想多年輕一點。小時候的年味,穿新衣可是很開心的一件事,早早就把衣服放在枕前,一大早起來就把新衣服穿上,那個勁特別牛,倍有精神。現在呢,新衣服不再那麼新奇,甚至不買衣服也沒覺得有什麼,因為心裡覺得每天都可以穿新衣服,不一定非要過年。
  • 八旬老人製作傳統糕餅六十年,曾研製多味花生風靡贛南
    她是贛南多味花生的創始人,是贛南傳統糕餅製作工藝的守護者。在贛州市中山路壽量古寺旁小壇前路,有一家不起眼的糕餅店。店主名叫倪粉樁,今年81歲。她是原贛南食品廠的員工,是贛南多味花生的創始人。年逾八旬的倪粉樁堅守著贛南傳統糕餅製作工藝,獨自經營著這家糕餅店。這家糕餅店雖然外觀簡陋,但也有正規的營業執照和註冊商標。
  • 2020年 「自由階級」追尋標準了解一下
    2020年 「自由階級」追尋標準了解一下時間:2020-05-28 18:0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追劇自由什麼意思什麼梗? 2020年 自由階級追尋標準了解一下 繼口紅、車釐子自由後,2020年 自由階級追尋標準。
  • 警察的年味
    轉瞬間我已從當年那青澀懵懂、剛踏出校門的學生步入警營三十二年,經歷了風霜雪雨的我,對警察的年味有著更深的體會,心中五味雜陳,感慨萬千。    「春節我在崗,平安不打烊」這是警察的座右銘。當萬家燈火、鞭炮齊鳴,一家人歡聚一堂,品嘗著美味佳餚,圍坐在一起守歲,沉浸在除夕的喜悅時刻,作為警察這個特殊的群體,他們過年在哪裡,他們的年味又是怎樣的呢?
  • 形象的追尋
    《形象的追尋》作者:華飛華(1)形象是一切的樣子,包括我自己。(《形象的追尋》2020.12.19歌詩廊048號)
  • 電影《武者》的自我追尋之路——導演賀泉專訪
    A : 最早是一個現代的故事,發生在當下,說的是一個人去追尋一個他最在乎的東西,追尋半生最後發現,這個東西就是他自己本身。原本是這麼一個故事。而後,我們想加的內容越來越多,想表達的東西也在發生變化,比如說一件事物消亡了,消亡的過程會比結果更複雜,那麼從結果的角度來開始講這個故事,這個味可能就不對了,還是應該放在過程中,或者即將要消失的時候,所以,就把《武者》放到了它應該存在的那個時間,那個年代裡面去。Q : 所以,最後這個版本的拍攝解決了您提出的那個問題,尋找的意義和價值了嗎?
  • 年味越來越淡,懷念兒時的年味,記憶中的年味是什麼樣呢?追憶篇
    看著看著,忙著忙著年就近了,出去遇見熟人相同的話題就是,你回去過年不?什麼時候回去?放假多少天?這都變成了口頭語。逢人便問,商場賣衣服的熱鬧非凡,人擠著人,頗有些許年味。只是如今雪漸漸小,年味的鞭炮聲漸漸消失,記憶中的年味逐漸變了模樣。記憶中的年味,最高興的是那些外出務工者,外出務工者那一張張文字懇切可又滿含心酸、思念的請假條,再加趕貨加班的那張疲憊的臉。
  • 品嘗年味,有滋有味!今年玉林的年味怎麼樣?
    因此往往是一番生意下來就能成為朋友,此次在玉林過年,他們都紛紛邀請羅澤勇一家做客串門,雖然沒有回到家鄉過年,但也年味十足。聽說興業有一片油菜花田開得格外燦爛,他們又興致勃勃去看花。羅澤勇用一個特別的舉動來完成自己的玉林新春,還親自下廚做了一桌家鄉菜,在香辣爽口的湖南菜中「回家過年」。
  • 讓世界愛上中國年味 洽洽等品牌獲頒中國年味品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6日訊 「年」對於中國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年」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節日,「年」是收穫,是團圓,是歡聚,是緬懷,是展望。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年文化,「讓世界愛上中國年味」,12月25日,洽洽食品聯合人民網?人民健康舉辦第二屆中國年味品牌聯盟年會在京舉辦。
  • 馬扎裡的年味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每年臘八節時經常聽到大人們跟小孩子說的一句話。
  • 15年的追尋,終於有結果了!
    遺憾追尋母親身世15年10月中旬,平江街道觀前社區接到了一通求助電話:「我想請你們幫我找找,曾住在顏家巷15號的潘希麟老人的後代。」打電話的人正是王興中,他急於尋找的潘氏後人,與他的母親潘詠燕有著割不斷的親緣,「希望順著這條線索,可以找到母親的身世。」
  • 徐濤激情朗誦《追尋》,讓信念一路芬芳!
    把崢嶸歲月編織的交響縱情歌唱我們吟唱做過的夢 流過的汗 走過的路 受過的傷我們吟唱失眠過的夜 跌倒後的站起更吟唱心中的信念在風雨中追尋在陽光裡怒放那信念潔白無瑕 一路芬芳是寒冬裡的一把火 長夜裡的一束光是手中的圖紙 心中的遠方是荒野裡永遠挺拔的生命力量經年不改 孜孜追尋赤子情懷 風骨鏗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