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於探索極致世界
本文由流利說英語特約製作
在中國與遙遠的中亞、西亞、歐洲之間,有這麼一條通道。
4000多年前,當西方的小麥、黃牛、綿羊,中國的粟、黍、彩陶等在這裡交匯,人們也許想像不到:
未來,這條道路上將商旅縱橫、百貨輻輳,繁榮長達數千年之久。
黑河,為發源於祁連山的內陸河,古稱「弱水」,古絲綢之路途經之地,下圖為現今黑河高臺縣正義峽段| 攝影師@吳瑋
2000多年前,當張騫從這裡走過,人們也許想像不到:
未來,這條道路將和北方、西南方甚至海上的通道連成一片,編織成一張規模龐大的貿易網絡。
四條古代絲綢之路路線圖| 製圖@黃敏銳&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600多年前,當這條道路逐漸遠離帝國中心,消逝在大漠的風沙之中,人們更想像不到:
未來,它將再次身負重任,與其他通道一起,成為一張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共同建設,覆蓋產業、資源、經貿、金融、人文、生態等各個領域的合作網絡,人稱「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其中包括六大經濟走廊,下圖為一帶一路六大經濟走廊及途經城市示意| 製圖@陳志浩&黃敏銳/星球研究所
今天,這條全新的「道路」上,沒有駝鈴、沒有馬幫,而是被密密麻麻的現代基礎設施連接起來。
它們穿山越嶺。
中國至寮國鐵路,昆明至玉溪攢壩塘橋隧段| 攝影師@潘泉
藏於密林。
正在建設的印尼南蘇1號火電項目| 圖片來源@國家能源集團國華電力公司
跨越海峽。
請橫屏觀看,中馬友誼大橋| 攝影師@陳立穩
我們不禁好奇,作為「基建狂魔」的中國,在一帶一路上都創造了哪些奇蹟?
01
連接之路
①公路
時間回到1979年,中國東部,改革開放的序幕剛剛拉開,而在中國西部,一條長約1300千米的公路,終於在經歷了近14年的艱難建設後宣告竣工。
它在喀喇崑崙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興都庫什山脈以及帕米爾高原的交界地帶穿行而過,沿途雪峰林立、峽谷縱橫,路面最高海拔超過4700米,是世界上修建難度最大的公路之一。
中國至巴基斯坦邊境的紅其拉甫達坂附近的公路丨攝影師@小強先森
它在建成之初,雖是飛沙走石的簡陋便道,卻是中國與巴基斯坦之間唯一的陸上通道。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喀喇崑崙公路」。
喀喇崑崙公路早期路況,拍攝於中巴邊境附近丨攝影師@小強先森
40年後,在巴基斯坦東南部,一條雙向6車道的高速公路蜿蜒遠去。
它穿過田野、掠過村莊,以392千米的裡程,連接巴基斯坦的港口城市喀拉蚩和第二大城市拉合爾,將原本7個多小時的路程縮短至3個多小時。
這是中國企業承建的巴基斯坦卡拉高速公路。
巴基斯坦卡拉高速公路丨圖片來源@中國鐵建
而在未來,還有數條高速公路將逐一建成,歷經數十年風雨的喀喇崑崙公路也將逐漸升級改造。
這些道路將從北至南貫通巴基斯坦全境,北連中國新疆,南抵阿拉伯海岸,是「一帶一路」上至關重要的樞紐工程,合稱「中巴經濟走廊」。
喀什往帕米爾高原進山前的中巴公路,近年翻修丨攝影師@吳其平
當然,在「一帶一路」沿線,有中國參與的公路項目不僅於此,它們如雨後春筍、遍布各地。
在非洲北部國家阿爾及利亞,一條貫穿國家東西的大通道沿著地中海走勢而來。它以全長1216千米的路程,途徑24個省區,惠及90%的人口,被譽為阿爾及利亞的「世紀工程」。
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M1路段| 圖片來源@中國鐵建
甚至在經濟更為發達的歐洲,泛歐5C走廊高速公路一口氣跨越匈牙利、波赫和克羅埃西亞三個國家。
泛歐5C走廊高速公路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些路段,如同「一帶一路」線路上星星點點的光芒,未來它們將彼此連接,形成一張四通八達的大網。
與此同時,另一張更快、更強的路網,已悄然鋪開。
②鐵路
在中國雲南,火紅的大橋跨越元江,與鮮豔的江水交相輝映。
中老鐵路元江雙線特大橋勝利合龍丨攝影師@潘泉
嶄新的隧道穿山而過,在複雜的地質條件下前行7.9千米。
中老鐵路玉溪段和樂隧道丨攝影師@李玉星
它們相連形成的道路,在中國境內蜿蜒約500千米後,衝出國門,與寮國境內同步修建的路段連成一線,人稱「中老鐵路」。
未來,這條鐵路上,列車以最高160km/h的速度在昆明至寮國首都萬象之間朝發夕至,並成為泛亞鐵路網東南亞段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老鐵路國內段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而在更遙遠的非洲肯亞,長約480千米的鐵路,將首都奈洛比至第二大城市蒙巴薩的行程,由10多個小時縮短近一半。
為了不影響動物遷徙,鐵路設置了野生動物通道14個,涵洞100多個,以及最低6.5米的橋梁式通道79座,即便是長頸鹿也能順利通過。
全高架穿越國家公園的蒙巴薩-奈洛比鐵路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未來,這條鐵路將繼續延伸,成為龐大的東非鐵路網乃至非洲鐵路網的一部分。
請橫屏觀看,亞吉鐵路,連接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和吉布地首都吉布地市的鐵路丨圖片來源@中國鐵建
不僅如此,加上亞歐大陸橋等已建成的線路,一張張鋼鐵巨網正在亞、歐、非的土地上形成。
在這張網絡上,截至11月5日,2020年已有10180列中歐班列,在中國與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之間往來穿行。自疫情發生以來,向歐洲累計運送防疫物資約751萬件、6.2萬噸。
西安-米蘭防疫物資專列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這些網絡上,高速鐵路也在不斷加入,從大陸深處的土耳其,到碧海白沙的印度尼西亞,都有高速列車呼嘯而過。
土耳其安卡拉-伊斯坦堡高速鐵路,是中國企業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條高鐵丨圖片來源@中國鐵建
然而,只有陸地的連接遠遠不夠,人們需要拓寬這張交通大網。
③港口
在著名的馬六甲海峽,中國每年超過80%的石油進口都要從這裡經過。
在這裡,中國企業承建的馬來西亞皇京港深水碼頭,可供長350米至400米的巨型油輪以及20萬噸至32萬噸的散裝貨輪停靠,其規模之大,將成為未來馬六甲海峽全新的貨運中心。
建設中的馬來西亞皇京港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不僅如此,沿著海岸線一路向西,中國企業參與承建的港口已連成一線。
在斯裡蘭卡首都科倫坡的港口附近,中國「新海龍號」大型挖泥船完成了最後一次吹沙任務,近270萬平方米的陸地,從原本空曠的海面上「破海而出」。
正在科倫坡工作的「新海龍號」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成為這個國家重要的經濟特區,也將成為南亞地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
正在建設的科倫坡金融城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紅海和印度洋交匯處的吉布地,多哈雷多功能港口已經由人工裝卸貨物轉變為中國製造的大型港口設備,工作效率將近提高了4倍。
遠處為吉布地共和國多哈雷多功能港口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至此,這條「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已被眾多港口、港城連接起來,它們與路網結合,共同組成了水陸並濟的「連接之路」。
而如果說這些交通設施,是「一帶一路」上相互連通的血脈,那麼遍布沿線的眾多能源設施,便如同一顆顆支撐血脈流動的心臟。
02
能源之路
在「一帶一路」提出之前,中國便已在世界各國承建眾多能源設施,如今已分布全球近80個國家。
它們因地制宜,成為源源不斷的電力源泉。
請橫屏觀看,2000-2019年中國海外電力項目數量分布示意圖| 製圖@黃敏銳&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①水、火共濟
1992年9月,巴基斯坦境內吉拉姆河流域因持續暴雨,發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
如今,一座以發電為主兼具防洪功能的水電站即將在卡洛特村建成,將曾經「肆無忌憚」的河水轉變為發電的動力。
吉拉姆河為印度河支流之一,下圖為建設中的卡洛特水電站| 圖片來源@長江三峽技術經濟發展有限公司
這個「一帶一路」上首個建設的大型水電項目,將以年發電量32億度,為極度缺電的巴基斯坦貢獻力量。
建設中的卡洛特水電站| 圖片來源@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
而在運輸燃料方便的水域附近,由中國企業承建的薩希瓦爾燃煤電站和卡西姆港燃煤電站拔地而起,兩處火電站年發電量達180億千瓦時,可以滿足近2000萬人的用電需求。
它們「水火併濟」和其他電站一起為巴基斯坦「充電」。
巴基斯坦薩希瓦爾燃煤電站|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然而,面臨缺電情況的不止巴基斯坦。
在東南亞,坐落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上的火電廠,年發電量約150億千瓦時,已服務當地百姓近1年。
請橫屏觀看,建設中的爪哇電廠,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丨圖片來源@國家能源集團國華電力公司
在南亞,用電需要從印度進口的尼泊爾,因為兩處水電站的投入使用,已經極大的緩解了用電緊張。
尼泊爾上崔樹裡3A水電站| 圖片來源@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
這些電站「水火共濟」,給一帶一路上的缺電國家帶來了光明。與此同時,另一種形式的能源也在散發能量。
②風、光同行
在戈壁沙漠廣布的中亞、非洲地區,水的力量或許有限,但「自然之神」把風、光傾斜向了這裡。
在中亞哈薩克斯坦札納塔斯,這裡擁有年可利用小時數達3500小時的風能資源。已建成的中亞規模最大的風電工程,年可發電3.5億度,可滿足上百萬哈薩克斯坦家庭的用電需求。
中亞哈薩克斯坦札納塔斯風電站| 圖片來源@哈薩克斯坦新觀察
與傳統燃煤電站相比,每年可節約燃煤10.95萬噸,減少灰渣排放量3.2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8.9萬噸,減少煙塵排放322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031噸。
同樣「環保」的還有光能。
在非洲,地處撒哈拉沙漠邊緣的摩洛哥,被稱為撒哈拉的太陽能「王國」,每年的日照時間高達3000小時-3600小時。
中國企業參建的努奧二三期光熱電站,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光熱電站。建成後預計為摩洛哥提供近50%的電力供應。
摩洛哥努奧(Noor)三期塔式光熱電站| 攝影師@祁凱
此外,能為人類發電的還有生物質電站、核電站等。
泰國生物質電站項目| 圖片來源@國核電力院
而這並不是中國海外基建的全部,還有自貿區、油氣管道、體育場等設施。
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帶一路上的「中國造」,「連接」了中國與世界。
俄羅斯天然氣將通過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進入中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03
未來之路
時至今日,全球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已有138個,國際組織31個。「一帶一路」也早已超出了絲路沿線的範圍,延伸至非洲、美洲。
中國在非洲建造的莫三比克馬普託大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隨著設施愈發連通、世界愈發開放,全新的時代浪潮已滾滾而來。浪潮之下,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大。
身處時代洪流中的我們,也需要積極擁抱時代變化,提升自己、與時俱進、與世界接軌,掌握一門外語更是融入世界的重要途徑,作為世界通用語言之一的英語,尤為如此。
伊斯坦堡金角灣| 攝影師@傅鼎
然而,多數人在自學英語的過程中,常常不得要領,或因盲目記憶效果平平、轉瞬即忘,或因內容枯燥而難以堅持、中途放棄。我們需要的是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案。
流利說英語就是這樣一個定製化的學習平臺。
學習開始前,課程便將針對我們不同的英語基礎,量身定製個性化的學習方案,避免因為難度過高或過低而降低學習效率。
「懂你英語」五分鐘英語水平定級測試
學習過程中,課程內容涉及大量日常生活中的真實場景,並以聲、圖,文結合的方式營造輕鬆的氛圍,不僅讓學習變得實用,也讓過程變得有趣。
課程包含大量真實生活場景,學習內容以場景插畫+對話的形式呈現
當然,還有查缺補漏,就像我們有了一位學習夥伴,能隨時幫助我們糾正發音、回顧錯題、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
課程實戰糾音、錯題回顧,聽說讀寫全面訓練
不僅如此,課程對每一位堅持學習、成績達標的用戶,還將全額返還學費,作為是對用戶持之以恆的鼓勵。
「懂你英語」推出獎學金激勵計劃:用戶堅持學習180天且成績達標,則全額返還499元學費。長按掃描下圖二維碼,查看具體規則
流利說英語
回顧歲月,2000多年前,絲綢之路讓歐亞大陸的交往開始頻繁,並在唐朝時期創造了「國際大都市」長安。
600多年前,閉關鎖國的策略施行,使中國與世界脫軌,逐漸落後於時代。
40多年前,改革開放讓中國重新擁抱世界,如今恍如換了人間。
今天,「基建狂魔」走向世界,當這些中國路、中國港、中國電、中國橋、中國房遍布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的同時,也暢通了中國與世界連接的通道,使中國與世界聯繫更加緊密。
相信未來,距離和語言都不再是交流的障礙,人們將更好地擁抱世界。
中巴經濟走廊是連接中國喀什到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的經濟大動脈,中國可通過此走廊走向印度洋,豐富中國能源進口途徑;下圖為中巴經濟走廊和馬六甲海峽石油運輸路線對比示意| 製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新的「道路」已然鋪開,而未來,它還將繼續延展下去,直到將世界各地彼此相連,因為歷史已經向我們證明:
越連接,越開放;越開放,越強大。
- 本 文 創 作 團隊-
撰稿 | 長春
圖片 | 潘晨霞
地圖 | 陳志浩
設計 | 黃敏銳
審校 | 黃超&鴿鴿&擼書貓
特別鳴謝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 廣告 -
【參考文獻】
[1]中國一帶一路網[OL],http://www.yidaiyilu.gov.cn
[2]蔣瑜,鄔明權,黃長軍,牛錚.2000-2019年中國海外電力項目信息數據集[J].中國科學數據(中英文網絡版),2019,4(04):14-21.
[3]雍際春著. 絲綢之路歷史沿革[M]. 三秦出版社,2015.12.
... The End ...
星球研究所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於探索極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