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來到了位於山東省西部的聊城市,代表中國商業文明的京杭大運河和代表農業文明的黃河在此交匯,貫穿中國南北的京九鐵路和連接祖國東西的膠濟邯鐵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黃金大十字」。聊城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因位於古聊河西岸而得名,有「水城」的美譽。聊城早在原始社會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從事農業生產。可以追溯到距今約六七千年的八座龍山文化城,它們是迄今為止全國發現的最大的龍山文化城。可見,古濟水西岸是當時一個極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聊城,近距離地去感受一下它的魅力。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位於聊城的西南市區的東昌湖風景名勝區,馳名中外的京杭大運河穿風景區而過。景區以建於北宋時期的聊城古城為中心,以水面遼闊、風景秀麗、環繞於古城區四周的東昌湖為依託,集中體現了聊城「水、古、文」的特色,營造出聊城「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體」的獨特風貌,是山東西部和冀、魯、豫接壤地區非常有名的風景遊覽區。風景區內,錯落散布著中國現存古代木結構建築之一的明代光嶽樓,中國佛教文化的瑰寶宋代鐵塔,集商業與文化之大成的精美清代建築山陝會館,中國清代四大私人藏書樓之一的海源閣等名勝古蹟,以及傅斯年紀念館、孔繁森同志紀念館等文化景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過來看看。
然後我們來到了坐落在東阿曹植公園內的東阿藥王山,東阿藥王山是一處靈山也是一個福地。這裡香火旺盛,遊人如織,很多人來此地虔誠朝拜,求福得福求壽得壽,非常靈驗。這裡風光秀美,這裡鍾靈毓秀,有充滿神話色彩的洛神湖,有被乾隆皇帝稱為「神山」的東阿藥王山。文人墨客在這裡流連忘返,才高八鬥的曹植在這裡留下洛神名篇。歷史上,東阿藥王山為魯西名山,是晉冀魯豫接壤地區的著名景觀,文物眾多,文化底蘊深厚,眾多文人雅士留下了墨寶詩文,康熙、乾隆南巡時,也曾多次登臨。寄託著老百姓祈求安康的美好願望。值得一看。
聊城除了讓人沉醉的美景,還有眾多的美食,下面就讓我們去看一下吧。高唐老豆腐是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的特色小吃。高唐老豆腐又稱豆腐腦,吃起來滑嫩爽口,豆香、料香、滷香口味獨特,是遠近聞名的高唐名吃。將黃豆去皮碾碎,放入經陽光長量照曬的儲存水中浸泡,待碾碎的黃豆漲足後,用石磨磨成漿。經煞沫、過包後,入鍋熬成豆汁,退溫後裝入桶或缸內,點入石膏,封口,食用時,用平勺撇入碗內,加入滷和油等配料即可。用優質醬油和精鹽加水入鍋,入八角、花椒、等十餘種佐料熬製;油用優質棉籽油在文火上熬,邊熬邊去油沫和雜物。數小時之後,放入蔥、甜醬、花椒、茴香等佐料。愛吃辣者可放入油炸的紅辣椒。
高唐驢肉,尹集老王寨驢肉更負盛名,他們加工驢肉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因當地人俗稱驢為鬼,故稱驢肉為鬼子肉。清末時曾出口日本和東南亞國家,也曾作為貢品進獻朝廷。用此方法加工的驢肉,呈醬紫色,清香鮮美,香而不膩、爛而不散,具有活血、降壓、滋補益身之作用。其驢鞭稱作「金錢肉」,更具補腎壯陽之功,是餚中難得之佳品。驢肉可治療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肌痿無力,心煩不眠,虛風內動,肺燥咳嗽,勞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等多種疾病。當地人招待客人時有「無驢肉不成宴」之說。來到聊城不可錯過。
古城鴛鴦餅是山東省聊城市莘縣古城鎮的特產。鴛鴦餅選用精豬肉和小麥精粉為原料,製成八層肉鍋餅,兩兩相扣(故稱鴛鴦),上蒸籠蒸製而成。皮薄筋道、香而不膩、鮮香味美、回味悠長。鴛鴦餅歷史悠久,為古城名吃,。亦可用雞蛋、蔥為餡,稱為素鍋餅。肉鍋餅,內外七層,內加蔥花肉丁,做法特別講究,其製作技術秘不外傳。調好的餡料鋪在麵餅上,製成肉鍋餅,兩兩相扣,上蒸籠蒸製而成。在做工上,要求兩個肉餅一大一小兩端上下相連。由於做工繁瑣,材料要求精準,鄉民們不常做,偶爾做來打打牙祭。你們還知道哪些聊城的美食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