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舉辦中美康復教育高峰論壇力推新時代康復教育的...

2021-01-15 網易教育

2017-11-17 18:56:37 來源: 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舉報

論壇現場

11月17日-18日,由中山大學主辦,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康復治療系承辦,廣東中山新華人文與健康科學研究院、廣東省康復醫學與臨床轉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協辦的中美康復教育高峰論壇於廣東東莞成功舉辦。論壇邀請來自香港、西安、福建等百餘名國內外康復醫學領域的專家學者與會。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康復醫學系副主任譚傑文教授、雙師型教師龍穎教授攜康復醫學系師生參與學習和討論。

本屆論壇主席、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校長、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庭槐教授出席高峰論壇並致辭,執行主席、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康復醫學系主任黃東鋒教授擔任主持。美國南加州大學物理治療專業KorneliaKulig教授和何兆邦教授等8位專家出席中美康復教育高峰論壇並作學術報告。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王庭槐校長在演講中表示,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在「健康中國戰略」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康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在新形勢下助推康復服務體系建設,發展殘疾人事業,加強醫療康復和持續的社會康復服務。因此,康復醫學教育順應時代要求,積極培養康復醫學人才,將全球康復專業教育本土化,為共同推動惠及更多人的康復事業、國家康復醫學、世界康復的發展作出貢獻。

 論壇主席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校長王庭槐教授致辭

王庭槐校長代表承辦方感謝來自美國南加州大學物理治療專業KorneliaKulig教授和何兆邦教授等8位專家出席中美康復教育高峰論壇並作學術報告。談到南加州大學,王校長盛讚這是一所享譽全球的私立研究型綜合性大學,是全美本科最具競爭力的大學之一。王校長還介紹了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的辦學傳統和教育理念、辦學宗旨、發展思路、教學模式、教學原則、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實驗實訓平臺、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等概況,解讀了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康復醫學系等醫學類專業的辦學特色、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

王庭槐校長指出,目前我國康復醫療及相關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快速發展,各高等院校加大力度培養各類不同層次的康復技術人才並細化專業培養方向,以適應康復醫學技術類人才隊伍的短缺。本次論壇將討論康復醫學行業的發展趨勢,康復醫學技術及其在臨床上的最新應用,將進一步推動現代康復人才培養和專業教育體系建設,加強國際康復教育工作合作交流,促進康復及物理治療學專業的發展。

王庭槐校長主持合作備忘錄籤字儀式 左起:王庭槐校長、KorneliaKulig教授、黃東鋒教授

期間,由王庭槐校長主持了中山大學康復科研團隊與南加州大學物理治療及康復科研團隊的合作備忘錄籤字儀式,雙方就人員交流科研項目合作申報及聯合培養研究生等方面合作進行籤約,黃東鋒教授和KorneliaKulig教授分別代表雙方在備忘錄上簽字。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康復醫學系主任黃東鋒教授主持論壇

此次論壇特別邀請到南加州大學傑奎琳佩裡肌肉骨骼生物力學研究實驗室教授兼聯席主任KorneliaKulig教授,骨科臨床專家、物理治療博士何兆邦 (LarryHo)教授,美國骨科手冊物理治療師研究員Michael O'Donnell教授,骨科臨床專家、物理治療師Sally Ho教授,認證手治療師Elizabeth Souza教授、南加州大學生物運動和物理治療系的臨床物理治療助理教授GarySouza教授,物理治療師Susan Reischl教授、StephenReischl教授等8位專家學者,圍繞肌腱病相關的過度和錯誤使用、運動障礙和神經病學適應性變化、頭痛評估和治療的臨床決策、下腰痛病人的循證治療與青少年棒球運動員的相關損傷等作專題學術報告,與會專家們通過多個臨床病案及康復管理成果展示,向參會學者們介紹了目前國際上先進的物理治療、康復管理理念及技術,並對康復醫學教育、物理治療學專業相關人才培養模式等熱點和議題展開了學術交流,以共同提升康復醫療服務水平和教育理念。

此外,論壇期間還舉行康復醫學教材編寫工作會議,共同探討新時代康復醫學教材的內容創新與發展。

何兆邦(Larry Ho)教授作主題為「下腰痛病人的循證治療」的專題演講

參會學者們介紹了目前國際上先進的物理治療、康復管理理念及技術,並對康復醫學教育、物理治療學專業相關人才培養模式等熱點和議題展開了學術交流,以共同提升康復醫療服務水平和教育理念。

此外,論壇期間還舉行康復醫學教材編寫工作會議,共同探討新時代康復醫學教材的內容創新與發展。


美國骨科人工物理治療師學院八個創始成員之一KorneliaKulig教授作題為「肌腱病相關的過度和錯誤使用、運動障礙和神經力學適應性變化」專題演講

據悉,此次論壇前期得到了多方的協助和努力。黃東鋒教授已於10月12日-14日在洛杉磯南加州大學(USC)物理治療系參觀考察教學科研,參觀了USC醫學相關專業臨床教學培訓中心、綜合多媒體活動室,肌電生理、肌骨超聲、生物力學實驗室,並跟該系科研負責人及實驗室主任KorneliaKulig教授商討項目合作及交流,為本次論壇做好前期安排。


黃東鋒教授在洛杉磯南加州大學(USC)物理治療系訪問和考察 黃東鋒供圖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責任編輯: 鄭娟_NQ0738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二〇一八年新年賀詞
    在2018年即將到來之際,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向兢兢業業、拼搏進取的教職員工,向勵學篤志、追求卓越的莘莘學子,向心繫母校、服務社會的廣大校友,以及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新年的祝福!201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事業寄予厚望。
  • 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護理高峰論壇在成都圓滿舉行
    本屆大會以「康復、融合、創新、共享」為主題,聚焦康復醫學科技發展前沿,研討康復醫療中康復護理新理念、新技能、新機遇。來自全國各地的1000餘名代表參加了此次論壇,是我國康復護理領域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學術盛宴。中國康復醫學會方國恩會長、牛恩喜書記、黃曉琳副會長、燕鐵斌副會長出席開幕式。方國恩會長代表學會作了重要講話。
  • 大咖雲集,2020國際自閉症康復高峰論壇即將開啟
    「TLS語言·學習·社交」自閉症新康復體系同步發布在「後疫情時代」的特殊時期,世界自閉症康復領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中國自閉症康復面臨的挑戰則更加嚴峻:目前中國自閉症患病人數及發病率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數據顯示,
  • 糖尿病運動康復與行為改變高峰論壇在南京舉辦
    12月13日,由中國微循環學會主辦、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承辦的糖尿病運動康復與行為改變高峰論壇暨糖尿病運動管理模式和技術學習班在江蘇南京舉辦。此次會議的主題為「糖尿病運動康復與行為促進」。來自國內外在糖尿病運動康復領堿從事臨床研究和技能實操的多學科專家及學者,省內外臨床醫護專業、健康管理、體育運動指導等多領域代表200餘人參加了此次論壇。論壇現場當日上午8點,論壇開幕式舉行。
  • 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正式成立
    11月7-8日,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成立大會暨首屆運動促進健康發展論壇在京舉行。與會專家圍繞「踐行體醫融合,助力健康中國」主題,紛紛發表意見,共享經驗,交流新成果、傳播新理念、凝聚新共識,為我國運動康復和運動處方事業發展注入力量。
  • 2020「太極拳+」健康促進高峰論壇暨湖南省太極拳養生康復培訓班在...
    12月4-6日,2020「太極拳+」健康促進高峰論壇暨湖南省太極拳養生康復培訓班在長沙舉辦。活動以「創新·融合·教育,開創『體醫融合』新模式」為主題,通過網絡+現場直播相結合的模式,搭建太極拳與大健康融合的高水平交流合作平臺,助推我省運動康復產業大發展。
  • 「體醫融合」新發展!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成立
    「體醫融合」新發展!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9日電(記者 李赫)日前,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成立大會暨首屆運動促進健康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奧委會副主席段世傑在會上表示,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正式宣告成立,這是踐行「體醫融合」的裡程碑式事件。  據了解,經過多方溝通和籌備,由中華醫學會主管,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主辦,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於今年8月獲批准建立。
  • 第二屆A-PKU兒童康復教育發展論壇發布康復人才培養成績單
    12月18日,在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國家孤獨症康復研究中心指導下,由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大學醫學繼續教育學院、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孤獨症康復專業委員會、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主辦的「2020年度第二屆A-PKU兒童康復教育發展論壇」在京圓滿閉幕。
  • 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在京成立
    綜合消息,日前,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成立大會暨首屆運動促進健康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正式宣告成立,這是踐行「體醫融合」的裡程碑式事件。   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由中華醫學會主管,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主辦,於今年8月獲批准建立。
  • 第二屆A-PKU兒童康復教育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夏瑾)兒童康復人才匱乏、康復機構缺乏正規管理、服務水平亟待提高,是我國兒童康復領域目前存在的顯著問題。為促進產教融合,為兒童康復領域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12月18日,由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國家孤獨症康復研究中心指導,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大學醫學繼續教育學院、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孤獨症康復專業委員會、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主辦的「第二屆A-PKU兒童康復教育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
  • 踐行體醫融合助力健康中國 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正式成立
    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成立揭牌儀式(圖由主辦方提供)人民網北京11月9日電 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成立大會暨首屆運動促進健康發展論壇11月7-8日在京成功舉行。在8日舉行的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成立大會上,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社長劉爽首先致開幕辭,她詳細介紹學院成立背景,並表示,學院的目標是搭建專業的運動康復醫學教育平臺,構築人才高地,推動學科建設,開展知識普及。
  • 第二輪通知 | 第三屆海峽康復產業高峰論壇暨「一帶一路」東部康復...
    第二輪通知 | 第三屆海峽康復產業高峰論壇暨「一帶一路」東部康復醫學論壇 2020-12-11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州中大新華學院中山大學新華學院高升本學什麼
    廣州中大新華學院中山大學新華學院高升本學什麼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是中山大學依據教育部教發[2003]8號文的精神,按新機制、新模式申辦、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獨立學院,是一所多科性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2007年5月,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函告中山大學,同意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在東莞市麻湧鎮選址辦學,徵地1800畝。
  • 2020國際自閉症康復高峰論壇7月4-5日召開,即日每天公布兩位嘉賓
    2020國際自閉症康復高峰論壇7月4-5日召開,即日起每天公布兩位嘉賓,敬請關注!政府相關部門、醫療系統和教育系統都對自閉症的發病和康復日漸重視,兩會期間也提出一些有關自閉症的重要提議。但自閉症是一個複雜疾病,幹預周期長,橫跨醫療和教育兩個專業。美國從1975年頒布「殘疾人士教育法案」開始,歷經四十餘年構建自閉症診療康復體系,並在不斷地完善。但我國自閉症幹預的起步較晚,適合中國自閉症家庭的診療康復體系還不夠完善。
  • 重塑教育新生態 凝聚教育新智慧第五屆新聚合國際教育高峰論壇圓滿...
    英國國際貿易部駐華貿易使節吳僑文、OECD教育與技能司司長Andreas Schleicher 、世界教育論壇聯合創始人嚴正博士、威斯敏斯特公學前校長Stephen Spurr、紐約電影學院執行副院長朱宇華、知名演員、國際學校學生家長代表秦海璐作為特邀嘉賓,從世界機構、高等院校,以及國際教育家庭視角闡述了對於國際教育的理解,並對論壇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
  • 2020年度第二屆A-PKU兒童康復教育發展論壇閉幕 專家學者共論兒童...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吳婷】12月18日,「2020年度第二屆A-PKU兒童康復教育發展論壇」在京圓滿閉幕。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濟生;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世界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黃悅勤;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教授、主任醫師段麗萍、北大醫療腦健康總經理王磊等近30位專家、領導出席論壇,與來自全國20餘個省份的20餘所高職院校、100餘家兒童康復機構、30餘家醫院科室負責人,共同探討兒童康復行業未來發展問題。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舉辦2019年推進大學美育工作文藝晚會
    為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教育部《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12月10日晚,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成功舉辦2019年推進大學美育工作文藝晚會,切實推進新時代高校美育工作落地開花,在高雅藝術的薰陶中全面提升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新時代美育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 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在京舉辦 居家康復受關注
    中新網北京新聞12月1日電 (記者 杜燕)為期三天的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暨國際康復設備博覽會在京舉辦,聚焦康復醫學領域前沿理論和康復實踐的重大問題,搭建康復學術交流的高端平臺,助推康復醫學和康復產業發展。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舉辦第三屆教師說課大賽
    12月23日,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舉行了第三屆教師說課大賽決賽,7名入圍教師展示教學課程策劃能力與風採,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教學盛宴。學校領導,各院系、黨政職能部門負責人出席本次大賽,師生代表觀賽。本次大賽由我校教務處處長尹小川主持,教學督導陳汝築教授作為評委組組長主持賽程。
  • 濟南市中心醫院成功舉辦2020年中英康復技術高峰論壇
    9月11日,濟南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中心主辦的2020年中英康復技術高峰論壇在山東新聞大廈隆重召開。論壇邀請到了來自英國和國內12位知名康復醫學與運動力學專家教授授課。論壇本次論壇為期三天,主題是探討分享現代康復技術及國際康復智能化進展,授課的專家包括:英國索爾福德大學人類健康學院教授Laurence Kenney(英國),專業領域為神經假肢;英國索爾福德高級研究員劉安民(英國),生物力學專業;英國南安普頓大學首席研究員楊凱(英國),疼痛管理專業;山東大學教授林明星,康復機器人研究;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黃豔,方向腦癱兒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