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隊和浙江隊的比賽最終以浙江隊完成26分的一場大逆轉而結束了,不過這場比賽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是有些事情可能很難讓人忘記,就比如在第3節還剩8分鐘的時候,裁判連續吹罰浙江隊5個技術犯規,而這期間上海隊罰球多了7次之多,說實話規則裡允許的事球員在挑釁裁判的權威之後裁判有權去使用技術犯規來警告球員和教練,但是這不應該是裁判變成場上獨裁者的權力。
這一次連續5個技術犯規的來源是浙江隊防守過程中一次爭議性的假摔,很快就被吹罰了技術犯規,隨後浙江的主教練劉維偉以及他們的總經理都在對裁判進行了抱怨,結果裁判毫不留情的5個技術犯規,送給了上海7次罰球以及浙江總經理被請出場外。
首先我們希望看到的是籃球比賽,籃球比賽應該是籃球運動員在場上決定比賽的勝負,而不是裁判員用於判罰去改變比賽的勝負,這樣會徹底讓比賽失去原本的意義。技術犯規是裁判的權利,裁判當然可以用技術犯規來警告一些情緒失控的球員與教練,但是不至於如此神聖不可侵犯吧,稍加抱怨立刻技術犯規全部送上。
現在很多時候裁判在場上改變了比賽的局勢,規則基本都是對裁判的判罰進行零容忍制度,當然每場比賽會有裁判報告來總結一場裁判本場比賽的表現,不管是NBA還是CBA都有,但是裁判報告道理一是什麼,總結來總結去終究還是有許多裁判會發生錯判。到頭來影響了比賽的整體觀感。
的確裁判是個非常難做的職業,很多球迷都是有主觀情緒的,如果裁判的判罰對主隊不利他們很有可能會當場發飆,CBA就曾經出現過因為現場球迷對裁判判罰不滿而引發的暴亂現象,而往往一場比賽如果觀感一般裁判也是率先背鍋的人,所以在場上執法的裁判要做到公平公正的確非常難,裁判報告的出現也讓他們在賽後對自己的看法重新審視,從而繼續提高,但是如果有那麼多的裁判報告都是錯誤為什麼不能有一些獎懲制度呢?
要做到絕對的公平公正的確不太可能,但是作為場上執法者,需要對場上的局勢進行審時度勢,判技術犯規是沒有問題,但不理解的是為什麼什麼都要判技術犯規。教練是有抱怨的權利的,球員也是有提出意見的權利的,可現在就好像裁判是場上的獨裁者一樣,就拿這場比賽來說,當時浙江和上海打的很激烈浙江落後10分,結果裁判移動操作連續7個罰球一下子把分差拉開到了17分,這原本如果可以的話是只要4個回合就可以完成的差距,但是經過裁判這一手操作直接變成了至少需要6個回合,床上的時間是有限的,如果因為這樣的原因導致一個隊伍輸球那是不是太冤了。
比賽比賽終究是球員的比賽,更多時候只是球員來決定場上勝負的,球員和教練有不理性的現象的時候技術犯規可以進行警告作用,但是這種玩命吹罰技術犯規的事情到底是為什麼,這毀掉了原本一場精彩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