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跨年盛典這一IP為圓心,以平臺不同領域的內容為半徑,在一個個「同心圓」中跨越風雨,勾勒出東方衛視的平臺畫像。
東方衛視跨年盛典:李雪琴《像我這樣的人》「2020年,你們好嗎?這些凝固於時光中的每封信,是感言,是答卷,也是戰書。今晚,太不容易的這一年將在這裡歸零,重新倒數。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讓我們一起跨過2020。」在「時光郵差」黃曉明的深情發言中,《夢圓東方·2021東方衛視跨年盛典》正式拉開了帷幕。
談及此次創作體驗,《夢圓東方·2021跨年盛典》總製作人陳虹告訴「廣電獨家」:「在後疫情時代,再度操盤這樣一臺跨年盛典,我覺得和近十年的感受都不一樣。今年的盛典不僅僅是一次歌舞晚會,內容更關照現實、更緊貼時事、更貼近觀眾,希望通過緊貼主題的內容燃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奮鬥創造美好生活的激情。」
「同心跨越,百折不回」是東方衛視今年跨年盛典的主題,據《夢圓東方·2021跨年盛典》總製作人陳虹介紹,主題靈感源於這個不平凡的2020。「在這一年中我們經歷了太多的波折,但是我們沒有被這樣的波折所阻礙,所有的人都希望帶著自信與樂觀走進全新的2021。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不同的心願,不同的心願在這裡集結成為同一個同心圓,力量也在這裡集結驅動我們走進2021。」
在勤儉辦會的原則上,此次跨年盛典的舞美以緊貼主題的「同心圓」為設計支點,舞臺上空有多個「同心圓」層層套疊,通過機械裝置變換成不同形態,整體風格簡約大氣,《明天會更好》《春暖花開》等歌曲也與舞美呼應,傳達著「同心跨越」的立意和對未來的期許。
值得注意的是,《夢圓東方·2021東方衛視跨年盛典》再獲佳績:六網收視位居省級衛視前2,CSM四網收視再創歷史新高,80後收視份額突破11%,張信哲《上海姑娘》創當晚最高收視2.94,肖戰《野子》80後收視份額破15%,排名同時段跨年晚會第一位。抖音直播累計觀看人數1144.7萬,創抖音全站跨年晚會直播排名第一的新歷史。百視TV新增用戶數、用戶日活、停留時長,視頻播放量等多個重要數據,均創上線以來新高,助力百視TV APP躋身IOS娛樂榜第八名。此外,海外播出渠道還覆蓋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新加坡及港澳臺等199個國家和地區,觸達約1億海外用戶。
在「廣電獨家」看來,立足於不平凡的2020年,以跨年盛典這一IP為圓心,以平臺不同領域的內容為半徑,在一個個「同心圓」中跨越風雨,勾勒出東方衛視的平臺畫像。
▍以《追尋》為獻禮出口,東方衛視為2021年內容版圖謀篇布局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越來越多的觀眾來到中共一大會址,我每天都很忙碌,我每天都很快樂。」中共一大會址「五好講解員」孫宗珊在晚會開場VCR中如是說道。面對即將到來的建黨100周年,東方衛視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宣傳作用,此次的跨年盛典融入了與之相關的主旋律內容。
青年歌手阿雲嘎與鋼琴家宋思衡聯袂帶來了一首充滿信仰感和力量感的《追尋》,在表演過程中,一面巨幅黨旗在現場展開,表達一心向黨、凝心聚力、繼往開來、繼續奮鬥的決心,用飽滿的熱情、積極的心態來迎接建黨100周年的到來。
一直以來,面對重大宣傳節點,東方衛視時刻踐行主流媒體的責任與擔當,規劃部署相應主題的主旋律作品,並不斷拓展主旋律內容的表達方式與傳播空間,加大主流輿論的傳播維度與力度。2021年不僅是建黨100周年,也是我國建設現代化過程中重要的一年——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開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徵程由此開始。
對此,東方衛視已經在內容排播上進行布局,推出了豆瓣9.4分開畫的《大江大河2》,展現中國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經濟領域的改革、社會生活的嬗變、政治領域的變革。思想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結合時事,以演講的方式講述中國制度、中國理論、中國道路、中國文化的優勢和先進性,傳達出「民族自信」的相關核心精神。此外,東方衛視還將推出大型主題節目《時間的答卷》等一系列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謳歌黨和人民的精品力作。
在主旋律內容表達上,豐富的觀察視角和價值輸出是東方衛視的一大特色。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東方衛視推出一系列描摹當前小康社會美好生活圖景的節目,並探索出了主旋律內容與垂直化切口之間有溫度的聯動表達。
SMG紀錄片中心推出的美食紀錄片《甜蜜中國》內容主題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大主題相結合,以「甜食」喻指中國人勤勞智慧的結晶和奔小康的精氣神,起到弘揚美食文化、解構主旋律內容的雙重效果;人文紀錄片《人生第一次》採用蹲守拍攝的方式,聚焦出生、求學、上班、告別等12個人生斷面,勾勒出中國人鮮活的生活圖景,完整呈現小康社會的真實氣象。
東方衛視擅長從微觀視角的觀察來詮釋宏大的社會主題,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眾傳遞主流價值觀和正能量,這樣的創新基因延續到2021年的獻禮內容,或將有更為豐富的主題表達方式。
▍致敬幫扶幹部與帶貨主播,東方衛視以「內容+帶貨」助力脫貧攻堅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在這一社會背景下,湧現出不少在扶貧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士。
跨年盛典上,東方衛視邀請上海援疆幹部、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莎車縣委副書記、莎車分指指揮長陳劍,上海援滇幹部、雲南省普洱市景東縣委常委副縣長宋傑,以及在線新經濟青年代表、曾為十幾個省份直播帶貨的李佳琦來到現場,兩位對口幫扶幹部帶來了巴旦木、灰棗、茶餅等當地特產,李佳琦以直播帶貨的方式推廣這些特色農產品。正是像陳劍、宋傑這樣的幫扶幹部和李佳琦這樣為地方特產帶貨的主播,抱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創造出了無限的價值。
一直以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這一思想指引著脫貧攻堅的具體實踐,給扶貧主題的內容創作指明了方向。不局限於純粹的內容輸出,東方衛視通過發揮媒體融合的增值力量,將精準扶貧落到了實處,可以說是碩果纍纍。
劇集方面,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我的金山銀山》等作品應運而生。前者聚焦扶貧工作的十大難題,反映了10個區域特徵、貧困程度和脫貧難點各不相同的貧困地區;後者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真實還原中國農村的扶貧面貌,全視角展現多種產業扶貧模式……通過這類以扶貧展開的時代劇集,更多的觀眾了解中國普通鄉村脫貧攻堅的真實圖景。
綜藝方面,從2018年到2020年,《我們在行動》3年推出5季節目,線上線下精準扶貧,助力脫貧攻堅,走過40萬公裡,包括15個省自治縣、30個貧困縣、97個村落,為貧困地區帶貨14億元,更以醫療扶貧、就業扶貧、旅遊扶貧等多元化扶貧形式,為貧困地區帶來可持續發展的全面幫扶;《極限挑戰寶藏行》將公益主題貫穿始終,使用Vlog積贊活動、微電影、明星吃播、夜市打造、直播等創新方式宣傳三區三州的美食、農副產品、風土人情,還在第七個國家扶貧日登上了《一起看幸福·2020助力脫貧攻堅扶貧故事會》,助力推廣扶貧成果。
直播帶貨也是東方衛視參與扶貧的一大方式。《我們在行動》節目自2018年至2020年三年時間內,一共製作了5季節目,抵達15個省、自治區,攜手100多位明星及企業家,為30多個貧困縣開發了32款農特產品,總共創造了14億元的銷售訂單;《極限挑戰》分別在淘寶和蘇寧直播間三場直播總計創造銷售額超過4.2億元,可見東方衛視在媒體融合的進程中切實助力廣大地區扶貧事業、發掘媒體融合的新經濟價值。
從跨年的致敬扶貧環節到全年的扶貧行動,東方衛視積極響應脫貧攻堅這一時代主題,深耕下沉式主題內容,探索從物質到精神扶貧的年輕化表達,並從中探索出了一條經濟效益與社會價值兼具的媒體融合之路。
▍聚焦抗疫一線代表人物,東方衛視抗疫宣傳貫穿全年
抗擊新冠疫情是2020年所面臨的一次挑戰。據陳虹介紹,晚會在創作上面臨著後疫情時期的動態影響,藝人溝通、策劃、排練、演出等層面都相對的受到了一些變化因素的挑戰。
在這樣的變量之下,黃曉明與武漢鋼花小學合唱團的小朋友們合作的《武漢伢》,是以兩地聯繫的方式來完成。值得一提的是,合唱團的老師是武漢90後抗疫志願者,在疫情期間擔任方艙醫院的播音員,用音樂來鼓舞對抗病魔的人們。這與跨年盛典GAI所演唱的《烈火戰馬》這首歌的創作初衷如出一轍——以音樂之力致敬抗疫醫務工作者,提振大眾抗疫信心,展現出全國人民自信樂觀面對疫情的態度和戰勝疫情的勇氣。
在這樣一份樂觀與勇氣背後,是醫務工作者在一線積極抗疫作為支撐。尤其是在疫情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援鄂醫療隊的逆行讓無數人動容。還記得在去年大年初一凌晨,136名醫務人員組成的上海醫療隊踏上馳援湖北的飛機,為當地抗疫工作注入了重要的力量。
跨年盛典上,東方衛視邀請了上海首位出發馳援武漢的醫學專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鐘鳴教授,醫療隊年紀最長的專家、上海第一人民醫院周新教授,年紀最小的隊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呼吸醫療師蘇仕衡,以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護理部副主任王春靈、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長唐歡等5位援鄂醫務人員代表。
在「見字如面,祝福未來」環節,王春靈作為代表寫下了一個「好」字,對此鐘鳴解釋道,抗疫還沒有最終結束,在新的一年裡,祝所有人都健康平安、生活美好,大家都好。對此,黃曉明也感慨道:「所有的抗疫英雄們,感謝有你,有你真好。」
致敬抗疫醫務工作者是今年跨年盛典的一大特色。在跨年盛典的開篇中,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先導VCR中也發表了感言,「2020年我成為你們關注的醫生,我希望2021年疫情早點過去,我和大家一樣回到正常的生活當中。」
這一年來,東方衛視也為抗疫宣傳作了諸多努力,通過聚焦疫情期間的人和事,打造了一系列的精品內容。
新聞方面,推出了《全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特別報導》《名醫話養生防控疫情特別節目》等系列內容進行密集排播,並依託自有的新媒體,打造全媒體矩陣進行抗疫新聞宣傳。
紀錄片方面,推出了《派出所的故事》《人間世》等紀錄片的抗疫特別篇;此外,還製作了聚焦方艙醫院的《生命·方艙》、透過一餐飯傳達武漢人民抗擊疫情勇氣的《溫暖的一餐》等紀錄片。
綜藝方面,在雲錄製的熱潮之下,基於自身優質IP,東方衛視推出了「雲歡聚」的《今晚生活秀》、「雲相親」的《中國新相親》、「雲喜劇」的《雲端喜劇王》、「雲吃飯」的《親愛的,來吃飯》等一系列節目,充實人們的宅家生活。其中,《親愛的,來吃飯》與疫情期間在武漢仍堅守工作崗位的代表進行連線吃飯,後續還推出了聚焦援鄂醫生的特別主題節目,通過「雲連線」的特別方式,記錄下英雄們離鄂前夜的晚餐以及凱旋後和家人的第一頓「團圓飯」,向觀眾分享抗疫一線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動人故事。
劇集方面,東方衛視播出了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牽頭出品並製作的抗疫主題時代報告劇《在一起》,該劇以抗疫期間各行各業真實的人物、故事為敘事藍本,不少觀眾表示「看到眼溼,是因為它真正牽扯起了民族記憶與共情」。這部豆瓣評分8.7分的劇被稱為「今年國慶期間的國民現象級作品」,熱度與口碑兼備。
整體來看,乾貨與娛樂兼具,真實記錄與藝術創作並行,東方衛視用「東方速度」證明了平臺的創作能力和人文底蘊。
既有歷史使命,又有突發挑戰,這註定了2020年的不平凡。各行各業都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對於主流媒體而言,更是檢驗其平臺應變協調能力、內容創新意識與價值引領意識的關鍵所在。
2020年,在新冠疫情衝擊的背景下,東方衛視頻道全面逆勢上漲,東方衛視全網收視名列前茅,廣電總局中國視聽大數據顯示,東方衛視全年黃金時段創歷史新高,從2019年9月29日廣電總局中國視聽大數據正式推出開始,東方衛視僅用時一年的時間便完成了「從三跨一」的歷史性突破。
在過去的一年裡,東方衛視緊貼全面小康、脫貧攻堅、抗疫宣傳等主題,在新聞、劇集、綜藝、紀錄片、晚會盛典等領域精準發力,在內容創作上以人為原點,通過發掘平凡人物去深入了解背後的故事,以溫暖治癒的視角向觀眾展現時代風貌、傳遞主流價值觀,釋放出平臺可持續的創造力以及扶貧創收的造血能力,在履行社會責任層面勾勒出了獨屬於東方的特色畫像。
來源:微信公眾號「廣電獨家」
東方衛視
守正創新 追夢2021
強勢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