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豬的身上能培育人體器官,這不是笑話嗎?雖然自從人類發明了器官移植以來,這種治療方法救了很多人的命,改變很多人的生活和家庭。
但從來都是人與人之間的器官,才有可能匹配,而且還要面對非常難以克服的排斥反應。因為每一個人的身體的細胞構成和免疫系統都是一個獨立發展而來的特殊系統。從微觀角度看,每一個人的身體細胞結構、器官等都有其特定的生物特性。所以,當一個新的器官整體移植到新的身體時,任何微小的差別,都會被本身的免疫系統當做侵略者,當做病菌來進行抵抗。所以,人體器官移植除了受限於器官捐贈的稀缺性外,還受限於排斥反應的控制技術和藥物。
從現在的技術發展來看,排斥反應還是有較大的可以克服的空間,醫療技術越發展,可以克服的手段和藥物就越多。那麼,面對這種治療手段,最受限制的就是器官的供應了。因為受到道德和法律的限制,人體器官是不得買賣的,只有捐贈一個途徑。而這個途徑可以提供醫用移植的數量就非常非常的少。所以,在其他動物身上培植適合人體移植的器官,是醫學界一直以來的夢想,無數人為此投入畢生的精力進行研究。
單項技術的發展,一直以來都是要依靠整體科技水平的進步和發展。這種在動物身上培植人體器官的研究也是一樣。這項技術一直等到近年一項叫「基因編輯」的技術出現,才讓這項器官培育技術看到一線希望。
基因編輯技術,就是前年非常轟動的,深圳大學教授賀建奎宣布進行了一例嬰兒的基因編輯,讓這對出生的嬰兒避免感染愛滋病。也因為這種行為違法,所以賀建奎教授被判了三年的刑。付出的代價不可謂不高。也可以看到這項技術的誘人之處。特別是對這個領域的科研人員而言,相信那就像諾貝爾獎同樣的誘惑。可惜,因為這種技術存在巨大的不可控性、道德風險、社會風險等影響人類發展的各種風險,所以無法得到法律的許可,對人體的基因進行編輯。
但對動物的基因進行局部的編輯,或者是符合法律要求的。因此,這項技術很快就被運用到動物身上培育人體器官的研究當中。
想要將豬身上的器官移植到人體,當然面臨著非常多的困難。目前發現的最難解決的差異就是豬器官和人器官結構上的差距。也就是這兩種動物的器官,存在基本結構的不同。比如血管分布、神經分布、動作模式、細胞結構、器官的組成等等,甚至器官一些功能區都不一樣。這些都需要從基因層面進行修改,讓它長成符合人體的需要和標準,才有可能在未來進行使用。
第二就是剛才講到的排斥反應的問題,一個豬的器官移植到人體,當然是沒有任何可能會被人體接受的。所以,通過基因編輯,解決排斥的問題也是最大的門檻。
據悉,目前杭州一家生命科學公司,已經在這個領域獲得了較多的成果,比如他們已經在豬的基因上一次性的去除了62個豬逆轉錄病毒殘留。意思就是他們已經將發行的62個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威脅的基因系列去除了。
同時,他們經過努力,同樣在基因的層面,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去除了病毒殘留。也就是說將一些潛藏在豬細胞裡面的病毒分子進行了清除。比如之前發生的非洲豬瘟,就是一種病毒。從微生物的角度看,任何的動物都會藏著各種各樣的病毒。他們在動物免疫系統的壓制下,正常情況下是無法發作的,是無法殺死宿主的細胞的。但在器官移植的時候,換了一個宿主,病毒就有可能爆發。因此,必須要先解決培植動物細胞內的,或者基因攜帶的病毒。
其實很多的病毒是一些特殊的蛋白質分子的結合體。一些特殊的、罕見的蛋白質,通過分子之間的結合,就會產生病毒。包括現在正在肆虐中國的新冠肺炎的病毒,也是一種特殊蛋白質的分子組合成的。它們非常的小,通過侵入人體的細胞搶走細胞核等物質,導致細胞死亡。一旦人體細胞大規模死亡,就會威脅人體的安全和健康。
所以這個杭州的團隊,不但該技術實現了對病毒的清理,而且還發現了一些危險的蛋白質,通過對這種比病毒還小的蛋白質的研究,通過對蛋白質的重組編輯,更進一步的解決了一些威脅人體的問題。當研究進行到這個層面的時候,已經是巨大的進步。
通過這種不斷的分子層面的改造,蛋白質的篩選、基因的編輯,隨著技術的研究深入和技術的成熟。相信很快就可以有更多的結果出來,然後就可以在猴子身上進行移植實驗等方面的研究。
一旦這種培植器官的技術成熟,將可以很好的避開道德和法律的風險及限制,為人類醫療技術的發展,為人類治癒自己身體的問題和毛病,提供一條科學的渠道。
如果我們可以培育能抵抗很多病毒的肺,或者,今天的新冠肺炎就不會再威脅我們的健康和生命了。一旦發現肺炎的肺,無法治療時直接換掉就好了。
所以說,要解決病毒的問題,細胞的問題,還是要靠基因技術,這種微觀層面的技術才能解決微觀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