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惡化 俄羅斯為啥幫不上什麼忙?」

2020-12-22 兩個小蘑菇

"中美關係惡化 俄羅斯為啥幫不上什麼忙?"

這段時間中美兩國發生的這些事大家都有所關注,曾經中美兩國的關係看起來也是非常不錯的,但是自從川普成為美國總統之後,兩國的關係就在急劇的惡化,而且美國對於中國的打壓手段也在不斷的加強,這就導致現在本來因為疫情影響國際局勢就不穩定,再次因為中美兩國的關係變得更加動蕩不堪!因此,中美兩國的關係也正在急劇惡化!

很多小夥伴在看到中美兩國現在的關係之後,也都表示為什麼在美國制裁中國的這個過程當中,俄羅斯並沒有給中國提供幫助呢?尤其是美國在下線中國的應用軟體時,俄羅斯幫助中國做了些什麼?美國在制止其他國家跟中國進行貿易合作的時候,俄羅斯也並沒有能夠幫助中國!但事實上在這些事情上,即便就是俄羅斯想要幫助中國,他也並不能夠從中間起到任何的作用,所以這個時候俄羅斯其實什麼也不用做,只要跟中國保持友好合作關係,需要俄羅斯幫助中國說話的時候,俄羅斯及時發言就是對於中國最大的支持!

而且站在俄羅斯方面來說的話,中美兩國的關係不斷惡化,將會對俄羅斯起到最大的幫助,並且俄羅斯也會成為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因為當中國跟美國的關係越來越惡劣之後,中國將會跟俄羅斯展開更加密切的合作,因此這對於俄羅斯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同時我們還要知道這樣一個道理,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現在俄羅斯跟中國保持友好往來的關係上,可以獲取最大的利益,再加上美國一直以來對俄羅斯也非常的敵對,因此現在中國跟俄羅斯保持友好關係才是最重要的,根本就沒有必要因為這些小事而跟俄羅斯撕破臉,這根本是不明智的選擇。而且中美兩國也只是中國跟美國的事情,即便就是俄羅斯能夠幫助,也只是幫助最表面的事情,最終需要做什麼仍然是這兩國所做出最後的決定!

相關焦點

  • 中美關係惡化原因及未來走向
    近期,美國政客煽動美國國內反華情緒,將美國疫情嚴重、經濟下滑等嚴峻問題甩鍋中國,嚴重降低了了中國人民對美國的好感,阻礙了中美關係的友好發展,中美關係呈現出不斷惡化趨勢。在政治上,中美關係惡化的表現主要在臺灣、香港問題上——美國肆意幹涉中國內政,支持「臺獨」「港獨」勢力,違反外交慣例,發表惡意言論,嚴重影響到兩國外交友好關係的發展。
  • 每日一評:簡析中美關係惡化對鋼市的影響!
    最近兩天由於美方的不斷尋釁滋事,中美關係再次惡化,受此影響今天午後資本市場無論是股市還是期貨都快速下跌。但單單從鋼鐵行業來說,其實中美關係的惡化對我們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主要在於我們鋼鐵行業需求的大頭:房地產和基建基本與美國瓜葛有限,尤其今年作為鋼需「大腿」的基建更是完全由國內主導,而製造業雖受一定的影響,但今年疫情下製造業的出口原本就無法指望,現在不過是更加確定製造業必須出口轉內銷而已。因此,在短暫的恐慌性下跌過後,國內鋼材市場將回歸正常走勢,各位貿易商也不用過於擔心。
  • 中美關係惡化,美國人想跟臺灣「建交」?蔡英文其實很焦慮
    最極端的看法,端出18世紀拿破崙的話,「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比較保守的說法,認為中國將在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和美國爭奪影響力,中美競爭是21世紀的世界格局。中美競爭又是什麼格局呢?多數人認為是「鬥而不破」,雙方各有所需、各有退讓,在鬥而不破格局下,兩岸關係在大陸「和平統一」與美國「維持現狀」兩前提下,維持好壞反覆的「周期格局」,藍營執政發展多於衝突,綠營執政衝突多於發展。但最近幾個月,維持臺海安定的兩個格局出現裂縫,愈來愈多觀察家認為,中美關係已由「鬥而不破」進入「新冷戰」,甚至接近熱戰。
  • 俄羅斯又一動物泛濫成災,造成巨大損失,中國:這個忙真沒法幫
    大家都知道俄羅斯和我們國家的關係一直都非常的好,就算是疫情這麼嚴重的情況下,俄羅斯也是當仁不讓地過來幫助我們國家。這樣重情重義的國家瞬間贏得我國居民們的好感,也就是這種患難見真情的友情,和我們國家建立了很深的友情。一旦哪個國家說中國的不好或者對中國不利的,俄羅斯首先站出來為中國發聲。
  • 東方智庫丨華盛頓當局惡化中美關係很危險-中國,美國,華盛頓...
    一是華盛頓罔顧事實和科學,以所謂的病毒源和疫情信息滯後、不透明等編造的理由,集中各種火力,甚至經常是美國領導人親自赤膊上陣,對中國進行接連不斷的猛烈攻擊,這在中美建交40多年的歷史上實屬罕見,甚至在更久遠的年代裡也少見美國領導人這樣有失身份,狂躁不羈。
  • 專家:中國對改善中美關係釋放誠意
    作者: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北京分社) 中國專家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代表團舉行視頻交流時的講話釋放出中方對於改善中美關係的誠意,而管控矛盾分歧是中美雙方在下一階段的首要任務。
  • 日本和中國、美國、俄羅斯的奇怪關係
    對於中美關係,日本一定程度上是吃醋的。中美關係向來還是不錯的,在《辛丑條約》籤訂之後,美國用所得賠款幫中國建學校,發展教育,比如現在鼎鼎大名的清華大學,大熊貓的最早發現和聲名遠揚,也是美國人幫的忙,「一戰」後列強齊心協力瓜分世界,唯獨美國威爾遜總統提出新的觀點,認為應該機會均等,結果在歐洲主導的「巴黎協會」遭到白眼,相對應的,中國也認為自己遭到了不平等待遇,於是「五四運動」發生了。
  • 美國高官聲稱,俄羅斯漸漸衰退,中美新關係為平起平坐
    美國權力易主後,下一任總統將對中國採取什麼措施呢?前國務卿基辛格表示新總統務必要與中國合作,中美關係成熱點。 中美會平起平坐? 近日據環球時報轉載俄塔社報導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在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採訪時,對俄羅斯與中美關係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 全面和中國關係惡化的代價是什麼?美媒替白宮算了一筆帳
    全面和中國關係惡化的代價是什麼?美媒替白宮算了一筆帳。與中國關係全面惡化對於美國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美國將會對此付出怎樣的代價,美國將會與中國的對抗和在關係惡化中付出什麼最近美國媒體替白宮好好的算了一筆帳,這筆帳包括了政治軍事和經濟方面,不過最主要的自然不用多說,大家也應該都清經濟這筆帳。眾所周知,美國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一直都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同時中國也是美國出口或者是進口最多最頻繁,關係最緊密的國家。
  • 王湘穗:進入交錯動蕩期的中美關係
    導讀:11月28日,在觀傳媒大型年終秀「答案」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湘穗先生以「進入交錯動蕩期的中美關係」為題進行了演講。在他看來,儘管拜登上臺以後對美國與中國關係緩和的空間很小,中美之間仍有兩處競爭的邊界。一是不會發生大規模的常規戰爭,二是不會發生核衝突。完全沒有矛盾是很難的,但大家都不希望兩國滑向熱戰。雙方應該要在競爭中共處、共生、共同發展。
  • 中美關係僵持之際 103位美國學者聯名要求「拉攏」俄羅斯
    美國《政客》雜誌原文報導截圖當全世界多數目光聚焦中美之間愈演愈烈的科技較量,政治競爭以及就南海、臺海糾紛和艦機抵近偵察問題僵持不下時,俄羅斯與中國和美國關係變得特殊起來。從今年初至今,作為中俄關係重要參考指標的兩國元首互動頻率與以往相比明顯降低,讓外界思考雙方高層關係是否不那麼熱絡。
  • 中美關係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劉曉明大使回應
    我們不希望打「冷戰」,我們不希望打任何戰爭。當美國對中國掀起「貿易戰」的時候,我們就說「貿易戰」沒有贏家。我們主張接觸,雙方達成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現在我們仍願與美方進行接觸。但是,美國國內情況大家都看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不斷惡化,美國想把中國當作「替罪羊」,把自己的問題都歸咎於中國。大家知道,今年是美國大選年。我在美國常駐兩次,5次近距離觀察美國大選。
  • 米爾斯海默:中美不能指望靠經濟依存關係避免衝突
    (接上文) 觀察者網:中國學者總喜歡說中美關係不是零和博弈,說中美可以在一些事務上合作,但現在越來越多人傾向於將中美在許多領域的關係描述為零和博弈。有人拿美蘇冷戰與當下的中美關係作比較,您認為中美是否已經處於冷戰當中,還是正在滑向冷戰?
  • 關係再好也別幫以下4種忙,寧願被埋怨,也不幹吃力不討好的事
    導語:關係再好也別幫以下4種忙,寧願被埋怨,也不幹吃力不討好的事要學會拒絕,超出能力範圍力所不及事不要勉強承受,這樣只會擔子越來越重,必要的拒絕有時候就是減輕負擔。當朋友需要幫忙的時候,也要擦亮雙眼,明白什麼事情不能幫,可悲到頭來後悔莫及。即使兩個人關係再好也別幫以下4種忙,寧願被埋怨,也不幹吃力不討好的事,接下來了解一下都有哪些忙不能幫。
  • 專家視角 | 鄭羽:當前中美俄三角關係縱論(2020年11月)
    由於美國的戰略對手與美國總體實力差距的大幅縮小,21世紀以來,特別是近十年來,美國執政集團在本國全球戰略的制定中,越來越經常運用三角關係思維,同時使當代中美俄三角關係出現了一系列戰略新面貌。一帶一路並不是中國的對外經濟戰略,因為它只包括沿線的發展中國家,而中國的對外經濟合作不可能不包括美歐亞的發達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更不是中國的外交戰略,它主觀上不帶有外交意圖,只是通過外部市場的開拓獲取新的發展動力而推進的與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建議。
  • 職場上,同事關係再好,也不要幫這三種忙,否則出力不討好
    因此,當有同事幫忙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會拒絕,一是礙於情面,不好意思拒絕, 二是害怕得罪對方,影響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其實,有一些無理的要求是可以拒絕的,通常同事請你幫這3個忙,最好直接拒絕,不要答應,因為出問題的風險太大了。
  • 拜登上臺後,未來中美關係的走向會是怎樣
    拜登上臺後,中美衝突將會繼續嗎?未來中美關係可能的走向又是什麼?對於拜登上臺後,中美是否會繼續發生衝突,以及中美關係的走向等問題,許多學者都發表了看法,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點:第一, 中美關係不可能好轉,因為遏華、制華已成為美國兩黨共識;第二, 中美之間的矛盾是結構性矛盾
  • 李顯龍和基辛格對中美關係的忠告,拜登能聽進去嗎?
    他說:「我們佔到全球經濟的25%,我們需要與另外佔比25%或更多的其他民主國家聯合起來,設定規則,不讓中國等國家因為獨佔而什麼都說了算。」 對於中美關係令人擔憂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世界有識之士都非常關心。雖然拜登的對華政策還不完全明晰,但是從拜登本人及其外交智囊近來的表態來看,也已經初現端倪。
  • 俄羅斯出兵挽救敘利亞危局,唯有恢復經濟幫不上忙,只能先靠自己
    敘利亞內戰已經持續數年,敘利亞政府一度也是局勢危急值,到2015年俄羅斯出兵,佔據才發生明顯的變化,如今內戰局勢也算是趨於結束之時,全國大部分地區已經解放,僅剩下一個伊德利普地區處於叛軍的控制之下,如今戰後重建已經擺到了敘利亞人民的面前。
  • 中美關係交惡,印度進行實戰化部署,最壞情況是否能夠避免?
    眾所周知,中美近段時間關係急轉直下,性質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比如說在7月份,美國雙航母艦隊就先後兩次進入南海地區,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美國的軍用偵察機多次靠近中國沿海地區,最近的時候距離廣東省不到100公裡。